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共进退,未来前景展望

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共进退,未来前景展望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当今图书馆出现的尴尬局面,图书馆业内人士在忧虑和思考,社会有关部门和人士也在关注和思考。“存在合理论”认为:以纸质信息载体为收藏对象的传统图书馆与人类文明共进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也必将随着未来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只要人类文明不消失,作为其重要载体的图书馆也必将存在下去。信息社会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高水

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共进退,未来前景展望

传统图书馆在我们的过去甚至是现在,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更可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图书馆的建设之路将越走越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见,传统图书馆的文化价值是任何形式的图书馆都取代不了的。

(一)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性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对既有的社会生活、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图书馆处于社会知识信息搜集、储存、传播的中心地位,既能最快感受到时代进步的步伐,又直接面临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贮量的局限

现在的图书馆基本上是以纸质知识信息载体收藏对象的,主要包括图书、报刊、手稿、档案等。这些文献载体与数字化的信息载体(如CD光盘等)相比,表现出信息贮量小、体积大、占用空间多的缺憾。如以每本书50万字计,每张CD可存贮1 000本书的信息,按目前技术水准,500万册藏书量的大型图书馆藏书,只需5 000张左右CD即可贮存,而5 000张CD只需几个文件柜即可收藏。

2.阅读方式的局限

现在的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基本上采取办证借阅和开架阅览的方式,这种服务方式无疑受时间、区域、借阅数量等诸多限制,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读者对知识信息大量、及时、便捷的要求,当然也难以为远离图书馆的广大城乡读者提供远程阅读服务。

3.资源利用的局限

现在的图书馆由于创办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不同,分属于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大中专学校以及一些科研单位,各图书馆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和网络沟通,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一些读者为查找某些急需资料,有时不得不在不同图书馆(甚至不同地区图书馆)之间来回奔波,既浪费时间,又耗费精力,与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相比,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二)传统图书馆的发展空间

由于时下图书馆的上述局限性,一方面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知识信息需求在剧增,另一方面图书馆却日渐萧条和冷落,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年轻读者为互联网所吸引。面对当今图书馆出现的尴尬局面,图书馆业内人士在忧虑和思考,社会有关部门和人士也在关注和思考。图书馆出路在哪里?它们今后将走向何方?颇具代表性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即“必然衰落论”和“存在合理论”。

“必然衰落论”认为:随着电子信息资源的日益重要和纸质信息资源的日益减少,随着电脑在办公室和家庭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图书馆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落。美国《图书馆杂志》1992年发表的《图书馆未来》一文认为:“一旦计算机显示器显示质量在稳定性、对比度分辨率及色彩等方面超越纸张,而且必要的通信能满足要求,图书馆及纸张文稿将迅速消失。”

“存在合理论”认为:以纸质信息载体为收藏对象的传统图书馆与人类文明共进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也必将随着未来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只要人类文明不消失,作为其重要载体的图书馆也必将存在下去。如美国《图书馆杂志》1992年在发表《图书馆未来》一文的同时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就认为:“一种理想的信息存贮和检索设备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可以移动并且能在任何环境下运行,不需要能源供应,不需要预热便能够立即使用,它应该具有高度的信息存贮能力,无限制地保留信息而不会损伤、退化;也不会意外消除。没有任何电子设备适合上述说明,即使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出现;但是有一种非电子设备完全符合以上特征,甚至具备更多优点,它已经存在了500多年,这就是图书。”(www.xing528.com)

上述两种对立的观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类创造的文明中不存在尽善尽美的东西,人类所有的创造有其长也必有其短。实际上,数字化的信息载体(互联网和光盘等)与纸质载体(图书和报刊等)都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它们只有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基地,其价值是通过各种服务模式来体现的。服务模式则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图书、信息资源的融合,以及读者、用户的需求而改变和不断完善的。21世纪初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爆发期,传统图书馆如何面对并适应新经济带来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是传统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实现服务模式的根本改变

在信息时代,传统图书馆要成为现实中的现代图书馆,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抓住机遇进行变革,实现服务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即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内向型”向“辐射型”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参考咨询向信息服务转变;由各自为政向“集中型、联合型”转变;由“公益型”向“产业型”转变。具体点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发展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功能,利用图书馆的整体化优势进行图书馆网络的优化组织与协调,促使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充分实现。在网络环境下,高新技术渗透到图书馆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从图书预定、采购、分类、编目到典藏、加工,从新书上架、借阅到电子书刊等信息的发布,以及图书馆网页的制作与读者见面,乃至图书馆的管理等工作环节都纳入统一的网络化管理的范畴之中,图书文献信息与读者见面的时间缩短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的内容丰富了,服务的形式多样了,传统图书馆的办馆思想、工作程序也随之转变了。②开发特色数据库,发展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指的是图书馆在网上提供的特殊馆藏,一般包括馆藏书目数据库、专业特色数据库、教学和科研成果数据库及地方资源数据库等。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将图书、期刊、声像资源和数据库等各类信息在知识单元上有机地链接起来。③发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专门的定题跟踪检索服务。这是一种关注用户个性需求的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提倡平等地对待读者,不分厚薄、不论亲疏,让所有用户都能充分享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将对图书馆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④培养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才。信息社会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也对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服务的工作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向智能化发展,图书馆人员在工作方式、工作价值、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诸方面将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工作人员开展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他们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要用战略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努力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2.进行全面改造

第一,工作重点正在转变,传统图书馆以采购、编目、典藏、流通、阅览为主要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文献或文献线索,以文献为中心展开图书馆业务及服务工作。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在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及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方式、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图书馆业务工作实现了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而且服务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为读者提供文献,而是要根据读者需求,提供大量的、各种载体的、经过筛选与整合的信息资源。

第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服务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由单一转向多元,由被动转为主动;检索查询由静态转为动态,由部分转向整体;服务内容由一般的传播知识转向获取与开发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快速高质服务,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现代化技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运用网络舆情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图书馆不仅可以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而且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信息资源的集散地、中转站。

第三,现代技术在传统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导致了工作人员的重组,而且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更严格。要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外语应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另外,在现阶段,传统图书馆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环境,又完全改变了传统图书馆有限的馆藏和单一的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了读者对文献信息高质快速的需求。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图书馆处在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共存的混合状态,文献信息收集与处理、服务方式与对象都处在转轨的探索之中,复合图书馆的理念在国外图书馆界传播甚广。伯明翰大学史蒂夫教授指出,复合图书馆既不是仅包含纸质资源的传统图书馆,也不是仅包含电子资源的虚拟图书馆,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一个将印刷与电子、本地与远程等各种信息资源集于一体的图书馆。

复合图书馆不仅重视纸质文献的采集与整理,而且将文献资源数字化列为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为读者提供各种指导与帮助,包括数据库使用方法、联机目录的查询方法、主题指南、网络资源查询方法等,使读者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找到所需文献,而不受文献收藏地点、查找文献时间、文献载体使用范围的限制,充分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书认为复合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是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从古代、近代发展到现代图书馆的历程中,处于现阶段的一种建设形态,它与传统图书馆之间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共存互补、相互兼容。并且在现阶段轰轰烈烈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热潮中,传统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车轮,加快改革步伐,利用数字图书馆的长处,来进化、演绎、拓展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只有在二者的基础上相互融合与升华而形成的复合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才是传统图书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本质相同,只不过是技术手段不同,导致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不可否认,数字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将有更加长足的进步,而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因其自身的时代属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制约。但是,这两种类型的图书馆在未来仍将同步存在,一起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