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管理文化研究:构架与开发利用

图书馆管理文化研究:构架与开发利用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包括图书馆的组织方式、管理方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它是塑造和延伸图书馆文化的有力手段和坚实保证。在图书馆制度文化中,领导体制影响着图书馆组织机构的运行,制约着图书馆管理的各个方面。图书馆领导制度是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卓越的图书馆领导者应当善于建立统一、协调、通畅的图书馆制度文化。因此培育积极向上的图书馆精神,可以为制度文化的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管理文化研究:构架与开发利用

(一)制度的文化特征

制度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准则,源自人类的各种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活动。制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而人类活动都要受到人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的影响。没有文化的人类活动是不存在的,因此,没有文化内涵的制度也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制度的产生和形成,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设计的,都是某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反映。制度的出现,只不过是将过去的和现在的、个别的和分散的各种文化予以集约化、秩序化和社会化,把人们公认的价值观、思想意识、道德信念用符号形式确定和表达下来,用以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的目的。显然,文化是制度的主要特征。

同时,文化是一种社会交流和社会传递,它通过特别方式的约定被社会成员共同获得。这种获得共同文化的约定其实就是文化得以交流和传递的制度文化。当制度体现为规则时,它必须反映文化的价值、文化的精神、文化的理念。从某种角度讲,制度是文化的产物,它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之中。

(二)图书馆制度文化及特征

结合制度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图书馆制度文化:图书馆制度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图书馆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共同构成图书馆馆员行为与活动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图书馆的组织方式、管理方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它是塑造和延伸图书馆文化的有力手段和坚实保证。

图书馆制度文化是在图书馆长期实践中生成和发育起来的,以图书馆规范体系为载体的图书馆制度文化,是图书馆精神、价值观、思想意识在制度上的体现。它有如下特征。

1.权威性特征

图书馆制度体系一旦建立,制度一经制定实行,就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图书馆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就明确下来,图书馆的一切活动和图书馆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将限定在图书馆制度的范畴之中,而不能随意更改。制度是图书馆的内部“法规”,如果朝令夕改,不仅会使馆员无所适从,而且图书馆的运行、对外服务和秩序都将出现混乱。当然,制度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图书馆的运行和图书馆面对的社会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中。为了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图书馆的规范性规定进行适时的修改和创新,不然就会束缚图书馆的发展。

2.中介性特征

图书馆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反映和体现,同时它也是物质文化的工具。精神文化只有通过制度文化才能对物质文化发生作用;而物质文化只有通过制度文化才能反映出对精神文化的反作用。在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演变过程中,由于精神文明和技术发展,不断影响图书馆的办馆理念、价值体系和服务理念,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阵地服务向社会服务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观念被图书馆所接受,而形成图书馆的新价值观,从而影响图书馆的制度。制度文化既是适应图书馆物质文化的固有形式,又是塑造图书馆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正是制度文化的中介性和传递性体现出其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上的重要作用。

3.规范性特征

图书馆的制度文化是强制性的。因为规章制度不同于图书馆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些可以依靠人们的传统习惯、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系。为实现图书馆的目标、使图书馆日常工作有序地顺利进行,对于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作为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图书馆制度是强而有力的。同时,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又是普遍性的。图书馆制度是图书馆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规范着图书馆的每一个人。因此,图书馆制度必须反映群众的要求,制定时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在执行中依靠群众互相监督,自觉执行。

(三)图书馆制度文化的内容

图书馆制度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

1.图书馆的领导制度与文化(www.xing528.com)

领导制度是图书馆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图书馆领导制度受生产力和文化的双重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进步,都会产生与之相适宜的领导体制。在图书馆制度文化中,领导体制影响着图书馆组织机构的运行,制约着图书馆管理的各个方面。图书馆领导制度是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卓越的图书馆领导者应当善于建立统一、协调、通畅的图书馆制度文化。现在许多图书馆实行馆长负责制,但图书馆党组织仍是图书馆的核心。党组织在图书馆制度中应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包括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搞好图书馆思想政治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支持馆长实现任期目标和服从图书馆正常运行的统一指挥等。

2.图书馆的组织机构与文化

组织机构是图书馆为了有效实现图书馆的目标而建立的图书馆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组织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图书馆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及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而有所调整。不同的图书馆文化有着不同的组织机构,中西方图书馆的组织模式就各不相同,他们都是在适应各自社会文化中逐渐形成的。

3.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与文化

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图书馆为求得最大社会效益,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和条例等。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实现图书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是图书馆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优秀的图书馆文化的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学的、完善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同时,图书馆管理制度也影响和制约着图书馆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促进不同图书馆文化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

(四)构建图书馆制度文化的具体措施

有了完整的图书馆制度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只是建设制度文化的必要条件,图书馆还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让员工理解认识制度体系。这样才能构建制度文化的氛围。

1.培育图书馆精神——制度文化的基础

制度文化与图书馆精神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制度文化从属于图书馆精神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将图书馆员工在图书馆实践中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准则等制定出来,表达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就形成了制度。其实,制度本身来源于图书馆精神文化,图书馆精神文化又为制度文化的实现提供了精神支柱。因为,如果没有图书馆精神来约束员工的思想道德,图书馆就无法建立起共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就不可能把制度自觉转化为行为准则。因此培育积极向上的图书馆精神,可以为制度文化的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2.宣传图书馆制度——制度文化的氛围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册、展览、网页等形式对图书馆制度进行宣传,教育、引导馆员对制度理解、认同和接受。同时,图书馆可以通过会议、调查研究、知识竞赛、演讲活动、报告讲座等手段,进行双向交流,形成舆论和文化氛围。图书馆也可以效仿企业的CI标示设计理念,使图书馆制度文化更加形象具体。如设立图书馆的标准色、标准字、馆徽、馆歌、馆服等标识系统,都可以产生非强制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现在许多图书馆都注重形象工程的建立,确立本馆有特色的CI系统,从而营造本馆的制度文化氛围。

3.馆员的多重互动——制度文化的传递

馆员的互动是通过日常的人际交往实现的,其中虽不存在权利的制约因素,却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这包括图书馆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员工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新老馆员的交流过程就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传递过程,也就是图书馆制度文化的传递过程。员工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也传递了图书馆制度文化的信息。如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行为规范、图书馆员工的职业道德等,都可以通过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行为表现出来。由于员工与读者的互动交往对员工产生社会性评价效果,员工就必须用图书馆制度来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产生好的社会服务效果。因此,馆员的多重互动是图书馆制度文化传递的主要方式。抓好此项工作对图书馆构建制度文化有极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