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基本要素中,我国政府行为要素多数指标均为竞争劣势。此外,在本课题做的“中国文化体制和政策中限制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问卷调查中,“监管过严”、“行政干预过多”、“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均被调查对象视为主要因素。因此,要把改进行政管理作为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基础环节,重点是要做到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
1.要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党管意识形态主要是管大政方针。一是抓立法,要善于把党的文化意志通过法律程序体现在法律法规中。二是抓文化理论创新。要通过提供符合中国国情、有前瞻性的文化理论,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抓规划。要通过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指导文化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四是要抓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提高和扩大党报党刊等核心媒体在国内国际的权威性、吸引力和影响力。其他的事情应该由政府去管。
2.转变政府职能。一是要确立服务文化的观念。各级党和政府文化部门都要确立服务文化的观念,遵循服务市场、服务群众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尽快出台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重点扶持行业,定期公布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引导社会投资趋向。三是转变政府管理文化的方式。要由原来单纯运用行政手段向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综合管理的转变。四是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方式。对政府各部门实行统一管理,避免因条块分割造成的职责不清、扯皮推诿。五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做到文化主管部门依行政,文化生产单位依法经营,文化市场依法管理,使文化产业发展走上法制化轨道。(www.xing528.com)
3.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各类文化企业的活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是减少行政审批。要创造条件,逐步放松、乃至最终取消对电影拍摄批文、出版书号的限制。创造条件,逐步放松乃至最终取消对成立出版社、报刊社的限制,由现在的行政审批,转为对资金状况、资质和进入类型的审查,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要放宽我国书报刊产品以及其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渠道,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二是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包括对垄断性过强的行业进行拆解,分解成若干个公司,鼓励各类中小文化企业参与其经营;对已经形成垄断经营的全国或区域性文化行业公司,要严格监管。要通过价格听证等形式,防止其随意定价,实行市场垄断;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分割,鼓励文化产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和联合。努力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