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艺术的相似与相异一直是跨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议题。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艺术系的多恩·荷·德尔班科教授强调,西方艺术和文化以人物画像为主,而我们看到中国艺术和文化以自然为中心。表面看,传统中西方文化好像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事实上,在两个艺术传统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惊人的相似性和重叠。他通过范宽为代表的北宋山水画与法国13世纪的绘画作品《哥特式大教堂》进行对比,人们可以看到在两幅图画上有相同的层次,看到相似的表达,即向上攀登的可能。对于画作《哥特式大教堂》而言,人类观之可以获得神圣感;而在北宋绘画中,人能够离开他那个崇山峻岭的世界,处于一种与上天相互认同的关系之中。人们可以看到在东西方传统中有着相似的进化过程。
在文学方面中美作家也在相互影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莫言以自己的亲身创作经历进行了讲述。他认为,一个作家受其他作家影响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国家的文学受其他国家文学的影响情况更加复杂。在当今这个信息共享、交流频繁的时代,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作家是没受过其他作家影响的,更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学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然生成的。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我们,首先要解决好民族的或者本土的特殊性与人性的普遍性的辩证关系。作家是人民需要的代言人,是社会良知的唤醒者。正如西方是通过作家的作品来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一样,我们也把其他国家的作品翻译过来了解世界,这样可以使一个国家文学不至于变得民族主义色彩太浓,地域的特点太强,中国文学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学之间的边界必将是开放的,交流也必将是双向的。(www.xing528.com)
在谈到中西文化的交融时,亨利·亚当斯指出,英语与中文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语言,来源于不同语系。我们要明白我们的语言代表两种不同的社会现实。为了相互理解,我们需要超越互不熟悉的思考和语言界限。中美文化论坛要促进中国学者把灵感推广到西方学术界,要推动西方人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的主流艺术帮助我们重新激活西方艺术、激活西方历史,来表现当今世界。中国发展迅速,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主要推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