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文化:明朝与元末明初结合的文化体系

明文化:明朝与元末明初结合的文化体系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文化就是明朝的文化。明文化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时段的文化。明朝建国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树立新朝的文化。这个时段的文化主体是前朝与新朝的结合,是元末明初的文化风格。显然太祖努力打造的是一个适合于新朝的文化体系。永、宣时代的文化主体是官文化。当时内阁的官员们所作诗文则是“台阁体”诗文的代表,特点是平稳无华,多为应制的歌功颂德之作,往往是文字格式和套路化的歌功颂德辞句的堆砌。

明文化:明朝与元末明初结合的文化体系

文化就是明朝的文化。明文化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时段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新朝建立取代旧朝,其主体文化亦必有所变化,以适应新朝统治的政治需要。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所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他的前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社会文化方面保留了四等人制度、中央集权的弱化,还有一些所谓的“胡俗”。明朝建国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树立新朝的文化。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完成新的文化建设。这个时段的文化主体是前朝与新朝的结合,是元末明初的文化风格。明初的文化人,一种是元朝遗民士大夫,他们当中很多人是不肯与新朝合作的。另一种是参加到太祖打天下队伍中的士大夫,他们虽然投身到改朝换代的变革中,但是他们的文化传承仍然是属于旧时代的。这些文化人甚至在政治体制之外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王国,有他们自己的文坛领袖。这种情况使我们能够理解太祖为什么极为重视对民间的文化宣教和对文人们推行文化专制了。

当时文坛代表人物宋濂作为追随太祖开国的文臣代表受牵于胡惟庸案件,流放而死;曾经入仕张士诚幕下的高启本来就不为太祖所信用,后因写苏州府衙上梁文中有犯讳的文字,受牵于魏观案被处以腰斩之刑。史书中关于太祖实行文化专制的记述很多,比如《孟子》这部书,因为不符合新朝的需要,亦被太祖删节。显然太祖努力打造的是一个适合于新朝的文化体系。所以我认为:若以不破不立的理论解释,明太祖的所为,实为打破旧文化风气而开创新朝文化风气。不过真正的新朝文化,在洪武中并未完成,而是到永乐后才逐渐形成的。

永、宣时代的文化主体是官文化。官文化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由官方组织倡导的文化工程和文化活动;二是以官员们为主体推动的带有官方背景的各种文化形式。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工程是《永乐大典》,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百科巨帙。成祖在亲撰的《永乐大典》序文中说:“昔者圣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礼乐而宣人文。朕嗣承鸿基,思缵述,尚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这段话的意思将文化工程定义为统一政治与风俗的教本,因此这也成为明前期文化的定式。太祖和成祖所倡导的文化是要消除个性化,而实现统一化。去个性化是专制集权政治的需求。(www.xing528.com)

以官员为主体的官方背景文化是“台阁体”。“台阁体”虽然只被用称当时的书法和诗文,但由于符合统一集权政治的需要,而成为统一的文化模式。沈度、沈粲兄弟是“台阁体”书法的代表。当时内阁的官员们所作诗文则是“台阁体”诗文的代表,特点是平稳无华,多为应制的歌功颂德之作,往往是文字格式和套路化的歌功颂德辞句的堆砌。

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民间文化的发展,需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正统以后,江南重赋稍有缓和。这与明人记述的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几乎是同步的。江南财富始逐渐存于民间,这也便给日后江南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待到明中叶以后,江南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市镇兴起,民间文化随之而繁兴,取官文化而代之,成为明文化的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