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神话传说与史事传说

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神话传说与史事传说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勐先傣族向南迁徙的传说傣族史事传说。勐先的首领召贺罕的女儿结婚时,他来抢新娘依兰娜,因没得手而几次三番来扰乱、抢劫,但都被召贺罕组织的人打败。(郭玉萍)射弄法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傣族地区。(龙江莉)民乐划归景东的传说傣族史事传说。(郭玉萍)等贺城镇的混等王傣族史事传说。

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神话传说与史事传说

勐先傣族向南迁徙的传说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傣族地区。讲述的是:因犯事被革职流放滇南的王爷后裔朱南鹰,在元江、墨江一带的深山里召集一伙草寇占山为王,打家劫舍,作恶多端。勐先的首领召贺罕的女儿结婚时,他来抢新娘依兰娜,因没得手而几次三番来扰乱、抢劫,但都被召贺罕组织的人打败。傣家人认为需趁他惨败时迫使他议和,否则大家不得安宁。朱南鹰提出要召贺罕让出一箭之地给他,才答应永息干戈。召贺罕为保护百姓就答应了。没料到朱南鹰一箭射到小勐养的一棵大青树干上。原来他先叫人躲在落箭之地,等箭射到时,就拾起箭飞马直奔南下三百里,然后把箭射在大青树上,以此来蒙骗傣家人。召贺罕虽知上了贼子的当,但也只得带领全体傣族民众搬离勐先坝子,迁往勐养地方。从此,勐先坝子的傣族就居住到勐养地方了。杨淑坤讲述,潘其英、张学权搜集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普洱县资料卷·普洱民间文学集成》(二),32开,7页,5 000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民委1989年编印。(郭玉萍)

勐班“椿木梁”的传说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傣族地区。讲述的是:五百多年以前,车里军民总管府的召片领以武力兼并了威远州,勐班因此成为车里的属地。车里召片领在建盖总管宫殿之时,派勐班按时进贡一根中梁。勐班酋长只好找来能工巧匠,砍来标直的大椿树,按规定尺寸劈刨光滑,精雕细刻并涂漆刷金水,用树皮等将中梁包裹好,又用大竹筏运至车里。勐班木工师傅在安装这根中梁时,只用两根细丝线拴在中梁的两端,就轻易地将中梁吊上去安放好了。召片领不仅对勐班进贡的中梁非常满意,大加赞扬,对勐班工匠的智慧和力量也深表敬佩,于是封勐班为车里总管府的第一个勐,受到其他勐傣族人民的共同尊敬。杨知清讲述,杨文清记录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景谷民间故事》(一),32开,2页,1 200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编辑室1989年编印。(郭玉萍)

射弄法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傣族地区。讲述的是:古时候,勐戛坝子常有野兽侵袭寨子,寨里很多小孩都被老虎叼去吃了。于是,寨老号召寨民去打虎,一个手脚粗壮的小伙子自告奋勇站了出来。第二天早晨,小伙子祭完猎神便出发了,没想到还不到一天工夫,小伙子就回来叫村民们去抬打死的老虎。从此,人们敬佩地叫他“射弄法”(意为天上的大虎),并推选他当了氏族首领。射弄法带领部族开荒种地,建立了美丽富饶的家园,谁知另一个坝子的首领带人来强占了这一切。毫无准备的射弄法屡屡失败,只得率部族迁徙,远走他方。他们走了很久,来到一个叫勐遮的地方,在得到当地头人的允许后,射弄法及其部族在勐遮西半部的坝子定居下来。由于射弄法懂得管理农田水利的方法,亲自带人将南木河水引到勐遮坝子灌溉农田,使族人们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其他部族的人们看到射弄法带着族人过上了好日子,也纷纷前来投靠,一时间,勐遮西部繁荣了起来。勐遮的头人俸麻桑知道后,害怕射弄法势力强大后会取代自己的位置,便设计抓住并杀害了射弄法。波罕康朗赛讲述,岩峰采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上),16开,5页,4 780字,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龙江莉)

民乐划归景东的传说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傣族地区。讲述的是:早先勐洛是勐卧土司下属的一个勐,诏勐卧遣其堂兄为勐洛土司。后来勐洛土司死了,无合适的继承人,诏勐卧便委其嫂嫂代理勐洛土司之职。嫂嫂精明能干,很有本事。一次,勐卧土司要建盖土司衙署,分派各勐土司贡献木料,勐洛被派砍一棵有二十庹长的大梁。嫂嫂选了高明的木匠,先将树皮完好剥下,再将树打凿好并上了漆,最后又把树皮包上抬到勐卧。诏勐卧发现大梁上不但雕刻了花草奇兽,还漆了红漆,因此,他就不住地夸奖嫂嫂管事有方。不久,诏勐卧讨了个小老婆,后因大老婆调唆,使小老婆受尽欺凌。小老婆为报复诏勐卧就悄悄将土司大印偷出扔进江中,被一打鱼人捞到卖给勐谷一犁头匠。犁头匠又将其献给了景东陶府土司。后来,此土司用大印要挟勐卧土司划土地给他。勐卧土司无奈只好把勐洛划给了景东才赎回大印。佚名讲述,吴德庆搜集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景谷民间故事》(一),32开,3页,2 000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编辑室1989年编印。(郭玉萍)

走马划界的传说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傣族地区。讲述的是:勐缅土司想鲸吞勐乃土司的地盘,就想出主意让勐乃土司与自己一起骑马从各自的城池出发,马走到何地会合,何地就为两勐的地界。结果勐缅土司才一出城,勐乃土司已在他的城门下了。因为勐乃土司的马是不寻常的马。勐缅土司偷鸡不着反蚀把米,倒输掉地盘三十里。勐缅又设宴请勐乃土司,并在宴席上叫勐乃土司退让十里地盘归还勐缅,勐乃土司觉得过意不去就答应退让五里地盘。从那时起,“五里坡”的地名就一直沿传到后世。后来,勐缅土司仍不死心,又让八个头人出面备办八头猪、八只鸡、八只羊送给勐乃土司,想再央求勐乃土司让地五里。最终未能得逞。刀正文、杨琼英讲述,杨明熙记录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景谷民间故事》(一),32开,4页,2 500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编辑室1989年编印。(郭玉萍)

等贺城镇的混等王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地区。内容是:传说,勐卯还叫遮弄的时候,有个叫岩的人和龙女成婚后生得一男婴。后来岩带儿子回老家,分别时龙女对丈夫说:“无论有什么事需要帮助,用手掌拍地三下,我就会出现。”岩和小婴儿到家后,岩的父母给婴儿取名为混等。混等长到十六七岁时,贺相国中的一国,有一美貌公主名叫“巴葩娃娣”,有一百个王子来求婚。国王想出了一个决定公主婚姻的主意:在湖心岛建一宫亭,把女儿放到那里,不能用船、筏、木等渡水工具,谁能到湖心亭与女儿相会,就将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到勐卯,混等当晚就走到湖边,向母亲龙女祷告叩拜后,手掌拍地三下,龙女立即出现。混等把想娶公主的事向母亲禀明后,母亲叫他站在她背上,从湖岸这边游去。深夜到达宫亭时,巴葩娃娣公主还熟睡在香阁里,混等把她从梦中叫醒。公主与混等交谈到拂晓才去敲大鼓。国王得知后,命备乐队等,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巴葩娃娣和混等。国王为他俩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做了七天大摆后,把混等封为傣族王。国王还亲自带上王后、大臣、军队等把混等及女儿送到大勐卯国,并在等贺建立王宫,让混等世代统辖。佚名讲述,三保搜集整理,龚肃政翻译。收入《傣族民间故事》第二辑,32开,12页,4 8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俊孟)

孟定傣族始祖的传说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傣族地区。内容是:从前,一大雕飞到勐卯果占必,叼起因怀胎待娩,用红绸裹身,在王府楼阁阳台上晒太阳的王后飞回孟定,放在它居住的罕洪攀枝花树上的巢中。雕掀开红绸见是一妇人,吓得飞走了。当夜,王后在树上巢中分娩一男孩。后来,隐居汤明山中的高僧伍叭信救下母子二人。孩子长大后因得到天神赐给的神琴取名伍定。勐卯果占必国王驾崩,伍定回去袭王位,尊为“召伍定”。一年后,召伍定派勐卯几千佤族人到孟定、总楞、总达辟荒种地。后来,召伍定又派许多傣族人到孟定坝。傣族人先在允冒、允默建城,后迁往南京章,再迁往孟定的上下城开荒种地。一天,佤族的猪吃了傣族的水稻,傣族要求赔白银二两,因傣语“两”和“沟”同音,佤族听成要求赔两水沟的白银,就全部跑到山上去了。从此,佤族住在山区,孟定坝子就主要是傣族人居住了。佚名讲述,佚名搜集。收入《耿马文史资料》第三辑,32开,3页,2 200字,政协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年编印。(郭玉萍)

旱傣的来历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傣族地区。内容是:很早以前,一个叫岩着的小伙子在土司家当长工。土司的第七个妻子比娜见他太辛苦,就帮他缝补衣服。土司知道后把岩着绑起来毒打。一只老鼠咬断绑岩着的绳子。他逃到山里后昏倒,得到了一只老虎的守护。后来,一条大蟒蛇帮助了岩着。最后,一个美貌的姑娘与他成了家。土司想得到岩着的妻子,就提出要用第七个妻子比娜与岩着交换。岩着的妻子要他答应土司的要求,并告诉他自己是龙王的女儿,先前救他、帮他的老鼠、虎、蟒蛇、美女都是她变的,不久她就要尊父命回龙宫。最后,土司被龙女变的蟒蛇吓昏。岩着与比娜为防土司复仇,便另找地方安居乐业。他们把花裙子染成黑色,头戴房子式的黑布,后来就繁衍成了着黑衣的旱傣。张美珍讲述,罗洪庆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河口县卷》,32开,4页,2 500字,河口瑶族自治县文化局1984年编印。(郭玉萍)(www.xing528.com)

两兄弟分家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地区。讲述的是:傣族和脅尼人原是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都居住在平坝里。兄弟俩的子孙繁衍后,不得不分地居住。兄弟俩都不好意思先挑地,决定让家里养着的毛驴和马鹿代替他俩去认。毛驴走过的地方划给傣族大哥,马鹿走过的地方划给脅尼弟弟。结果,双方如愿以偿。傣族大哥一直住在平坝,脅尼弟弟住到了山坡。分完地后,嫂子和弟媳又分家中的布匹,嫂子把做衣裳的三份布,分了两份给弟媳,自己只留一份,所以傣族嫂子布少,穿紧身短小的上衣;脅尼弟媳布多,穿宽大的长衣。分裙子布时,脅尼弟媳心里过意不去,自己只要了三分之一的裙子布,只能做短筒裙穿;傣族大嫂分到的布多,缝制了长筒裙穿。分家后,彼此都惦记着对方,双方密切来往。佚名讲述,杨胜能搜集整理。收入《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2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李传宁)

“帕罢”的传说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族地区。讲述的是:一百多年前,芒掌寨子有个名叫艾郭的贫苦农民,靠帮工过日子,经常受官家奴役和欺压。为过好日子,他皈依佛门,敬奉菩萨,但是进缅寺后他发现同样有不平等的人和事。于是他在好友扎拉的帮助下,自己建盖了缅寺讲经布道。因他是住在山上的和尚,人们就称他“帕罢”。帕罢宣传的佛家教义、处世为人的道理深得人心,信徒越来越多。帕罢还进一步号召群众起来摆脱土司的欺压盘剥。统治孟连各地的总头目、土司召贺罕见投向帕罢的人越来越多,依附他的人越来越少,在傣历一一九四年(1832年)四月的一天派兵镇压帕罢。召贺罕召集的兵丁进攻三次都失败了,本人也被帕罢逮住。后来他收买看守逃到景洪宣慰使去求援,于第二年初又领着景洪三千兵回到孟连,进攻帕罢。帕罢的队伍奋力抵抗,但由于力量悬殊,帕罢被俘,最后被召贺罕谋害。佚名讲述,康朗香贡翻译,莫非记录。收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傣族卷》(一),32开,7页,4 500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文化局、民委1987年编印。(郭玉萍)

两个王子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地区。内容是:传说,巴纳巴国的王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便将衣裙撕碎后诬陷说,王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奸污她。国王不问青红皂白就下旨要把两个儿子拿去杀头。王后听到后,用大量金银将屠手买通,使兄弟俩得以逃生。兄弟俩逃到果占壁国后,在大青树下沉睡了三天三夜。正好果占壁国王去世后无人接替,当一伙大臣骑马路过时,所有的马都跪于哥哥身边,他们便将熟睡中的哥哥抬去做国王。等哥哥到宫里醒来时,与弟弟已失散。弟弟流浪到嘎令嘎列国,被国王抢走身上所带的宝石后关入牢内,又因国王女儿喜欢上了他而获救。几经磨难,弟兄俩终于团圆并带兵回巴纳巴国惩治了王妃,将三国统一为一国。佚名讲述,岩和、屯棉记录。载傣文杂志《勇罕》1994年第3~4期,16开,8页,3 857字。(冯霄)

召罕航法战胜闷西多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勐海县傣族地区。内容是:传说,一千多年前勐海的闷景罕、闷凡龙、闷景龙和闷景卢四位官员不服勐海召勐(地方官)的统治,带兵谋反,杀死了召勐和召勐的妻子。怀有身孕的召勐小老婆逃到了勐卯龙(今瑞丽)曼南罕,并生下一子。勐卯龙的国王为小王子取名为罕航法,并收为养子。罕航法十六岁时,带着养父派给的一千勇士回到故乡勐海平叛,闷景罕被罕航法射死,闷凡龙、闷景龙和闷景卢三人被赶出了境外。罕航法平息内乱后,被百姓拥举为勐海召勐。刀曙明讲述,依艳坎翻译。稿存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16开,3页,672字。(刀金平)

塔静王子与帕焕公主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地区。内容是:传说,占大娜国与告娜泰国已结仇四代并经常发动战争,百姓遭殃,田地荒废。当占大娜国的王子混塔静和告娜泰国的公主朗帕焕各自率兵来交战时,两人都认为战争给两国造成了灾难巨大,各自又带兵回去了。占大娜国王认为儿子叛逆,便将他赶出宫外,当他亲自率兵来打时,被朗帕焕公主生擒,临被杀头时,混塔静王子出来求情。后来,混塔静与朗帕焕公主结为夫妻,两国统一成一国,起名为共拱娜刹巴提国。此后,国泰民安,人民幸福。佚名讲述,岩掌记录。载傣文杂志《勇罕》1988年第1~2期,16开,4页,2 626字。(冯霄)

多了解民情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地区。叙述的是:国王临终前,对王子边亚属帝说:“只有多走访百姓、多了解民情,才能除掉恶人。”边亚属帝继承王位后,国内发生了好多大事,他想起父亲的话,决定微服私访。他结识了一位专偷恶臣、奸人东西的“善意小偷”,并查明了大臣的奸行,他将大臣罢免后封忠诚的“小偷”为大臣,辅助自己治理国家。方盖竹讲述,罕孟抄录。傣文版收入《傣族民间故事》第四辑,32开,4页,1 6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杨荣芳)

要找到贤妻需靠自己傣族史事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地区。叙述的是:国王曾对王子边亚属帝说:“要找到好的妻子,还得靠自己。”边亚属帝继位还没有王后,想起父王说过的话,就把政务交给大臣管理,自己穿上涂过蜂蜜的破烂衣衫,装成又憨又傻又脏的乞丐离开王宫找妻子去了。他来到一个勐,在河边遇到在此洗澡的七位公主,于是就躺在路中间。有六位公主从他的身上跨过,扬长而去,只有七公主为人心地善良,她看到边亚属帝可怜,与他攀谈了起来。两人就这样相爱了。后来,此勐的国王知道后,把七公主赶出王宫。不久后敌人攻打城堡,国王的六位驸马都畏惧不前,只有边亚属帝带兵打败了入侵的敌军。方盖竹讲述,罕孟抄录。傣文版收入《傣族民间故事》第四辑,32开,3页,1 2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杨荣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