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族习俗传说:绕三灵的来由、月神与十个太阳神的故事

白族习俗传说:绕三灵的来由、月神与十个太阳神的故事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绕三灵的来由(一)白族习俗传说。(施珍华)日月甲马白族习俗传说。传说,月神与十个太阳神结婚,生下许多子女,而这十个太阳神中只有英姓的心肠好。(罗振纲)脚擦石的来历白族习俗传说。后来,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又形成了到生殖石家什处去洗澡、乞求生育的习俗。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收入《石宝山的传说》,32开,3页,1 890字,剑川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流传于云南省洱源县白族地区。两人一见钟情,订了终身。

白族习俗传说:绕三灵的来由、月神与十个太阳神的故事

绕三灵的来由(一)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市白族地区。“绕三灵”是白族的盛大节日。农历四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数万男女老幼载歌载舞,从大理城至三塔寺,到庆洞朝拜神后,又经河矣城到马久邑。传说,古时候大理坝子干旱,老人们追忆先辈住在山上的情景,也照先辈的做法,唱歌跳舞,祈求神灵保佑。果然,下了大雨,禾苗茁壮,喜获丰收。从此,人们到时狂欢三天,形成这个节日。杨绍仁等讲述,赵守值搜集整理。收入《白族民间故事选》,32开,2页,1 000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段伶)

绕三灵的来由(二)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市白族地区。内容是:传说,爱民皇帝段宗榜于四月二十三日这天带着皇后、爱妃到苍山脚下庙里敬香,不料死在庙里。百姓为之悲痛奔丧,哭了三天三夜。后来爱民皇帝成佛,人们的悲痛变成欢乐,在庆洞为他建了庙,这里便成为神都。从此,百姓把奔丧礼具换成扶柳枝舞具,每年这三天都来神都朝贺、狂欢。杨绍仁等讲述,赵守值搜集整理。收入《白族民间故事选》,32开,2页,1 000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版。(段伶)

绕三灵的来由(三)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市白族地区。内容是:传说,白王的公子到皇家的三片桑林里玩耍,天黑了还不回来。白王命文武百官和百姓寻找了三天三夜,还是找不着。白王便下令每年这三天都要找,百姓苦不堪言,但也有了逛三个皇家园林的机会,难得苦中一乐。从此形成了绕三灵(林)的盛会。杨绍仁等讲述,赵守值搜集整理。收入《白族民间故事选》,32开,2页,1 000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版。(段伶)

三月街的传说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市白族地区。讲述的是:洱海边姓赵的渔夫有个儿子叫阿善,是个心地善良、勤快勇敢的好水手。有一天,他下了许多网,到晚上才网到一条小红鱼。原来小红鱼是龙王三公主,他们互相爱慕,并成了亲。三月十五日那天,三公主带阿善去逛了一次“月亮会”。那里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卖生活用品的,于是三公主提议在大理赶一个“月街”。从此,每年三月十五日都要赶六天的三月街,直到现在。佚名讲述,杨玉春搜集整理。收入《白族民间故事选》,32开,3页,1 300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施珍华)

日月甲马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白族地区。内容是:白族民间每年正月初一祭太阳神,每年八月十五祭月亮神,在这两个节日都要烧甲马纸。传说,月神与十个太阳神结婚,生下许多子女,而这十个太阳神中只有英姓的心肠好。后来九个兄长发现自己的儿女们溜到人间过日子去了,便联手来收拾大地上的人们。结果九个凶狠的太阳神被英姓的女儿鸡和蟾联手消灭了,人间才归于宁静。人们为感谢为民除害的英雄,便在祭祀时烧日月甲马纸。罗玉生讲述,鹤庆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搜集记录。收入《鹤庆民间故事集成》,32开,4页,2 252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罗振纲)

脚擦石的来历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洱源县白族地区。内容是:很久以前,江尾区漏邑乡龙马水潭的西北边没有石头,只有一个很深的洞。洞里住着一个专吃人畜的妖精,把附近村庄的人坑害得十分痛苦,人们只好背井离乡,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后来观音老母趁妖精在洞中熟睡,用大石把洞口堵死,妖精就永远出不来了。此后,人们每逢路过大石旁,都要用脚在石头上擦几下,以此不让石头松动,让妖精受千人磨万人踩的惩罚,永葬洞中。凯业讲述,秦峻宵记录翻译。收入《姑娘龙》,32开,2页,729字,洱源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5年编印。(杨旭芸)

石家什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白族地区。内容是:远古的时候,鹤庆朵美人原无生育能力,人只有死亡的,没有出生的。一个叫植祖的老人的哭声惊醒了创造人类的王公、王婆,王公和王婆便教人类繁衍下一代的方法。后来,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又形成了到生殖石家什处去洗澡、乞求生育的习俗。彭独豹、杨凤魁讲述,鹤庆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记录。收入《鹤庆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596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罗振纲)

七子造湖的传说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洱源县白族地区。内容是:传说,海西海原来是一个深谷,谷底的落水洞淌着一股溪水。溪水流向的山脚下住着一户木匠,夫妻二人生有七个儿子。七个儿子学会了父亲的手艺,以此为生。他们想做个水闸为乡亲们蓄水灌溉。农历六月的一天,七个儿子在谷底做活时被山洪淹没在洞中。后来每当火把节时,远近村寨的人们就到海西海划船唱歌,缅怀七子造湖的功绩。杨润林讲述,李永禾记录翻译。收入《水花树》,32开,2页,594字,洱源县文化局、文化馆、民委1990年编印。(杨旭芸)

石宝山歌会的传说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地区。内容是:传说,石宝山里有十个最乖、最美的姊妹,她们与十个小伙子相爱。有一年,三塔顶上的金鸡飞到石宝山,并爱上了这地方,每日往返于“金鸡栖石”和石宝山之间。大理黑公龙知道这事后,便想吃金鸡。黑龙一来百姓遭殃。金鸡战败时,十姊妹把草鞋抛向高空,降服了黑龙。事后,人们用龙头、龙皮、龙筋、龙爪做成龙头三弦。金鸡为感谢十姊妹,便教她们弹弦唱曲。后来人们为纪念金鸡,每年举行石宝山歌会。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陈飞鹏、陈荣弟讲述,孟雄记录翻译。收入《石宝山的传说》,32开,3页,1 890字,剑川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罗振纲)

凤凰帽的传说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洱源县白族地区。讲述的是:很久以前,凤羽鸟吊山上住着一位勤劳美丽的姑娘,以打柴养活双目失明的母亲。一天,她上山打柴时迷失方向,被豹子袭击,幸好被一个青年猎人所救。两人一见钟情,订了终身。在往返的途中,姑娘碰上百鸟朝凤,凤凰出巡。凤凰送了她一顶凤冠帽。回家以后她戴上这顶帽子,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此事被国王知道后,把姑娘抢入宫中,逼她成亲。姑娘想出一条妙计,毒死国王,并乘混乱逃到鸟吊山与猎人成亲。后来,白族姑娘都喜欢戴五彩凤凰帽,以纪念这位姑娘。吴松鹤讲述,王立智记录翻译。收入《水花树》,32开,3页,850字,洱源县文化局、文化馆、民委1990年编印。(杨旭芸)

禾甸妇女的花围腰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祥云县。叙述的是:走马皇帝到禾甸体察民情,问正在犁田的男人:“你的牛犁了几转?”男人答不上来。第二天又问,男人却反问:“你骑的马今天走了几步?”走马皇帝想肯定是他老婆教的,就说:“明天要吃你家的早饭,请准备七十七双筷,百十百个碗,九十九道菜,一张无法补的桌子。”第二天走马皇帝到他家一看,难题一一解决,出语又不凡,认为女人这样能干,不成体统,临走时送给她一件花围腰。老婆一见好看就围上,从此女人个个学着围围腰,本事就不如男人了。王义讲述,王世英、罗大智收集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祥云县民间传说卷》,32开,5页,3 0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张秀娟)

白族妇女服饰的来历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内容是:鹿鸣村的白菊姑娘跟她的阿嫂救了受伤的白鹤,但谢绝白鹤给的宝物,只要了种庄稼的天书。可是姑嫂看不懂书,白鹤就抓一片荷叶,叫白菊剪成边长一尺二的四方块,每边画上三朵花,依次是桃、杏、李、玉兰等十二朵,表示一年四季十二月;又叼来三丈六的海菜一根,叫她俩每隔一寸打个结,表示一年三百六十天;还找来一根宽海菜,画了二十四个小鸟,表示节气。这些做完后叫她俩戴在头上,还撕下几片彩云,做成不同颜色的褂子,表示四季的不同农事。从此,她们这样穿戴,按天书节令种庄稼,年年丰收;大家也学着她们一样穿戴,就成了今天的白族服装。张玉发讲述,章天铭记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鹤庆卷》,32开,2页,1 600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段伶)

蒙舍战白王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大理市等地的白族地区。叙述的是:白王张乐进求建都白崖,江山固若金汤,民谣说:“若要江山倒,除非羊角再开花;若要江山倒,除非日出东来月出西。”蒙舍诏主采纳部下“羊角开花”的妙计以及董法官“月出西”的术法,攻破白崖城,逼使白王献出江山,移居宾川。在白王离别白崖起程处,后人称“上马台”,村民们每年在此举行纪念白王的“上马台会”。李性之、凹佩讲述,盛代昌搜集整理。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4页,2 8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张秀娟)

三公主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剑川县。叙述的是:妙庄王的三公主不听从父亲为她订的婚配,削发出家,父王即连人带屋烧毁三公主所在的寺庙。后来,妙庄王身患疮疾,仙丹妙药治疗无效。有个神医说,只有用女儿的一只手一只眼才能治好。妙庄王恳求大公主和二公主献手献眼,两个公主都不肯。妙庄王正在受苦受难之时,神医捧来三公主献的手和眼。父王病愈后要找三公主,并脱口疾呼“千手千眼观音”。话音刚落,三公主果然长出千只手千只眼。后来人们赞扬三公主,雕刻了她的像,供奉在佛寺里;每年二月二十九还要背她的雕像周游乡间,褒扬她不计恩怨一心孝敬的品德。佚名讲述,张象贤、赵云鹤记录翻译整理。收入《剑川民间传说选》第一集,32开,2页,1 400字,剑川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张秀娟)

接三公主的传说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讲述的是:南诏王的三公主见父亲为了统一六诏,烧死了五个叔叔,又把昆明一带的白族强迫迁到大理、保山一带,对百姓征夫派税,太残暴了,便多次劝告父王,可是父王不听。于是三公主就离开父王,到天摩牙寺做了尼姑。后积郁成疾,离开人世。大理白族人很感激她,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都要去接她,三天后又送回去。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佚名讲述,左和玉记录翻译。收入《南诏故地的传说》,32开,3页,1 026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施珍华)

金山银山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族地区。叙述的是:仙女为民造福,在雪门槛化成金山和银山两姊妹,让村民采矿炼银。后来财主们来了,霸占村民的银坊,欺压百姓,开采无度。金山银山姊妹商量,要请观音老母惩治他们。有年端午早上,观音老母巧施计策,调走了矿洞里采矿的村民,并让银山把正在矿洞里睡觉的财主、钦差压死了。村民们从此高高兴兴过日子,每年端午节这天,四面八方的白族和普米族村民都要到这里唱歌跳舞,感激金山银山两姊妹,后来就形成了雪门槛歌会。杨嘉珠讲述,施中林采录。收入《兰坪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2 0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杨福寿

三营树花会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洱源县白族地区。讲述的是:南诏王派兵进犯浪穹诏,浪穹诏王命数万官兵在三营坝子插满沾有蜜汁和糖水的树枝和花蓬,引来无数蜜蜂。南诏将士进三营坝时,因摘花激怒了蜂群,被叮得到处逃窜,浪穹诏军民乘势消灭了敌军。以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三营坝子的白族人民都要集会欢庆“树花会”节,纪念这不寻常的胜利。此会又因交易农具、农产品而改名“庄稼会”。王丽菊、郑国治讲述,杨玉藩记录翻译。收入《水花树》,32开,3页,1 000字,洱源县文化局、文化馆、民委1990年编印。(杨旭芸)

绕海会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地区。内容是:相传,元朝忽必烈攻打大理国,大理国派去的十八员大将和士兵全都战死。尸体在剑湖边上漂着,人们便到海边捞起将士的尸体掩埋,为他们建庙塑像。后来,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人们都要绕海拜祭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这就是绕海会习俗的来历。杨绶之讲述,金卓桐记录翻译。收入《石宝山的传说》,32开,2页,728字,剑川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罗振纲)

祭鸟节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白族地区。内容是:远古的时候,一位由于误食鸟蛋而怀孕的林音姑娘,受到父母指责,独自生活在山中。一年后,这位姑娘生下十二个女儿和二十四个儿子。斗转星移,十二个女儿长大,嫁给了相隔很远的十二位山神。母亲让二十四个儿子年年奔走于十二个妹夫家。他们的壮举感动了上天,上天赐给他们翅膀,后来他们变成了二十四只候鸟,分管二十四节气,向人们预报播种、收获的时机。后人为纪念他们,每年清明节和冬至节都要举行祭鸟节。彭章元、彭德讲述,章虹宇、章天铭、田遇春记录。收入《鹤庆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596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罗振纲)(www.xing528.com)

漂河灯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白族地区。讲述的是:一伙外地人为争夺九顶山地盘,与金柱、金良为头领的三岔口人之间展开了十八个日夜的战斗。三岔口百姓齐心协力战胜了外来人。在战争中,吉西奶奶教后方的人们巧妙地运用漂木槽的方法给阵地上的亲人送去衣食。后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人们都要举行漂河灯活动,寄托对吉西奶奶的怀念。周永莲讲述,鹤庆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搜集记录。收入《鹤庆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1 232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罗振纲)

歌仙和花神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白族地区。讲述的是:前生是歌仙的仙女灼采来到人间不幸被毒蛇咬伤,正好被前生是花神的放牛娃所救。从此,两人演绎了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九月初九,白族人民都要唱歌跳舞,以纪念歌仙和花神。章正举、彭章元讲述,丹柯、周风萍记录。收入《鹤庆民间故事集成》,32开,7页,4 704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罗振纲)

青姑娘节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地区。讲述的是:青姑娘在婆家当童养媳,受尽婆家的虐待。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青姑娘偷偷与朋友出去观灯唱白曲,回来后又受到婆家众人的打骂侮辱。青姑娘无法忍受,最终投河自尽。后来,每年正月十五日人们都要用歌舞纪念青姑娘,最终形成为白族未婚女子的传统节日——青姑娘节。杨慧娘讲述,张文记录翻译。收入《石宝山的传说》,32开,3页,1 872字,剑川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罗振纲)

麻草鞋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云龙县白族地区。讲述的是:云龙道人山的老虎危害村庄人畜,大家想打死它,又怕伤了道人的坐骑,对不起好心的道人。后来想给老虎挂个铃铛,以便人们及早躲避。阿明愿去给老虎挂铃铛,阿玉姑娘给他送了一双鞋尖上缀一簇火红缨子花的麻草鞋。阿明穿上麻草鞋去给老虎挂上了铃铛,但再也没有回来。从此,缀红缨的麻草鞋成为姑娘向小伙子表达爱意的信物。张联奎讲述,谢道辛搜集整理。收入《白族民间故事选》,32开,4页,1 924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施新宇)

海云居茶树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地区。内容是:相传,乾隆皇帝扮成道士云游四海来到石宝山宝相寺,因气候炎热,感到口干舌燥。忽然从白云深处传来阵阵钟鼓之声,他便穿过树林,来到海云居。庙里和尚见有远方道人来访,连忙泡茶,但又因庙里缺少茶叶犯愁。小和尚突然想起后院红栗树上寄生的野草,便采来放入开水中。道士喝了几口,不仅生津止渴,还觉得香甜可口,连连称赞。老和尚觉得不好意思,告诉了道人实情。从此,人们就把海云居称为“茶山寺”,游客到此都要品尝这里的茶水。李发隆讲述,李玉宝记录翻译。收入《石宝山的传说》,32开,2页,648字,剑川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罗振纲)

福坪人敬牛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白族地区。叙述的是:金顶的福坪有个叫阿发子的青年,养着一头牛。这头牛百依百顺,单牛犁地还比人家的双牛犁地快十倍。一天,阿发子病了,巫师对他母亲说,大黑天神要收他到天上犁地,不去就要杀牛祭神。母亲听后,两相为难,提着水,背着草,把牛牵到本主庙里,拴在大黑天神的脚上。三天后,牛把草和水吃喝完后跑回来,儿子的病也好了,保全了儿子和牛的性命。从此,当地人认为牛能通神灵,不杀牛,不吃牛肉,以示敬牛。佚名讲述,施明魁采录。收入《兰坪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1 2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杨福寿)

堆石立棍的由来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白族地区。内容是:相传,有两个殷实人家的男女青年,缔结了婚约后,外出求学。后来男方家产被山洪冲走,女方家认为没有指望了,便把姑娘改配他人。男青年因为家里穷,勤奋耕读,后来中举,朝廷委以镇边大使,姑娘知道后很后悔。这天镇边大使要去边疆执政,过碧罗雪山垭口时,姑娘赶到了。镇边大使知道她为的是钱财,便令随从各人给予一串大钱,把姑娘压得喘不过气,死在那里。从此,男人过这里要堆个石子,以示给姑娘钱财之意;女人立根小棍,以示给姑娘拐杖之情。佚名讲述,张秀仙翻译,施中林、张秀仙采录。收入《兰坪民间故事集成》,32开,4页,1 7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杨福寿)

立夏插杨柳撒灶灰的由来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白族地区。叙述的是:有一年春末,天上飞来一条巨蟒,随后又爬来了许多蛇,它们毁坏庄稼,吞吃人畜。村里有个青年,决心除蟒治蛇。他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妙法,最后得到观音指点,让家家户户插杨柳枝、房前屋后撒灶灰,从此消除了蛇害。这方法也由此成为当地的风俗。张鹏仕讲述,和金林、高鲁采录。收入《兰坪民间故事集成》,32开,5页,2 6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杨福寿)

孤儿蜂皇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白族地区。叙述的是:山神被孤儿的善心打动,赐予他一窝蜜蜂。这窝蜂后来繁衍成九十九窝,有九十九个蜂王,人们戏言孤儿管着九十九个王子。此话以讹传讹,传到京城,皇帝发话说“天下岂有如此大胆之人”,便命查办。一查才知道是孤儿管着他自己的蜂王,只好不了了之。从此,人们养蜂,不论如何发旺,都不敢超过九十九窝。和正福讲述,施中林记录翻译整理。收入《兰坪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8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杨福寿)

金盏忌白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白族地区。叙述的是:平地坝和毛沙坪两村的土司争夺苍山西坡的大园子。平地坝的土司挖断毛沙坪的地脉时,飞出一对鸽子,爪子上的血掉到金盏村石灰抿的白墙上,起了火,烧了房子。从此,金盏村的村民建房抿墙不用石灰,改成用红土抿墙。杨晓雄讲述,马紫钟记录。收入《漾濞民间文学选》第一集,32开,2页,1 000字,漾濞彝族自治县文化局1986年编印。(段伶)

歌仙撒种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洱源县白族地区。叙述的是:观音老母得知人们只会种地,不会唱歌,就派歌仙背着一袋歌种,驾着祥云,一面走一面撒。歌仙忙了一夜,撒到了西山上空时天要亮了,只好把剩下的歌种全部倒在这里。因此,西山会唱歌的人最多。由于风吹,歌种不均匀,撒落着歌种的地方,人们会唱歌,歌种被风吹走的地方,会唱歌的人少甚至没有。字发兴讲述,杨明高搜集整理。收入《洱源西山白族文化》,32开,2页,1 200字,洱源县委宣传部、文体局2000年编印。(张秀娟)

接金姑白族习俗故事。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市白族地区。叙述的是:白王张乐进求的三公主金姑跟农家儿女特别好,白王认为她不守宫规,常常训斥她。二月初九这天,金姑在被训斥之后出走,昏倒在今龙尾关外的刺蓬中。猎人细奴逻救了她,把她带回今巍山的家中。后来细奴逻被推为蒙舍诏主,与金姑结为夫妻。白王也在夫人和臣民的劝慰下,承认他们的婚姻,并每年都去接金姑和驸马回大理住几天。从此,每年二月初九至十三日,大理的老年妇女都成群结队到巍山接金姑。佚名讲述,史城生搜集。收入《中国民间文学全书·大理卷》,32开,3页,1 400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杨珊珊)

猎神能嬷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洱源县白族地区。讲述的是:能嬷用香茶作交换条件,在山神茶瘾发作时用一饼茶叶换得了岩羊,山神还教他捕猎方法。从此,他与山神同住,互相成了好朋友。能嬷又教给人们织网、支网、下扣子等猎捕方法,于是人们把能嬷奉为猎神,与山神一样接受人们供奉,祈求他保佑猎人顺利捕到猎物。孙生红讲述,寿桃记录整理。收入《白族神话传说集成》,32开,2页,952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施珍会)

山神孤古散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叙述的是:有个叫孤古散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走路,满月能吃一升米,三岁能吃一斗粮,把家底吃光了。父母不想要他了,先后借口做大磨、做碓,叫他背大石、大树,想让大石、大树压死他,结果都无效。后来就叫他到山里自谋生路。他到了山里,飞禽走兽都听他使唤,服他管理。他死后,人们认为他是神,就尊为山神,每逢打猎,都要祭祀他。和正福讲述,施中林采录。收入《兰坪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5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杨福寿)

山神为什么没有老婆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云龙县。内容是:山神原来有个漂亮的老婆,可是她很贪馋。一天,有个种庄稼不成、做盐巴生意又亏本的年轻人,为了祈求山神保佑,备办三牲,在山神前祷告,若生意如愿,愿献一百只猪羊。山神的老婆认为是好机会,催促山神答应。年轻人这回的生意赚了钱,但又舍不得买百只猪羊。后来听他妻子说,山神是泥塑的,用不着真的,用虾子代替,放百响炮仗就行。夫妻就这样到山神前还愿。不料炮仗一响,惊着拴在庙柱子上的马,把神庙拖倒,山神也被砸得鼻青脸肿。山神觉得事就坏在老婆贪馋,就把老婆赶走,宁愿与土地神老倌一起主事。从此,山神庙里只供着他们的像。杨帆讲述,赵经中记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云龙卷》,32开,3页,1 600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段伶)

盐神的故事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地区。内容是:从前,弥沙井象鼻山上住着个老牧人,儿子山娃爱同野猪交朋友,脾气刁蛮;小女儿谷女爱同梅花鹿交朋友,性格温顺。一天,谷女发现盐水泉,但被哥哥山娃诬为牛尿,并把她关在屋子里。谷女跳窗逃走后,山娃又叫野猪把她拱下悬崖摔死。后来,梅花鹿咬着老牧人的衣袖找到谷女的尸体和盐水泉,老牧人才明白是盐泉,就开了盐矿,谷女也被尊为盐神受人们敬奉。杨效明讲述,小鹏记录整理。收入《白族民间故事选》,32开,4页,2 106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施珍华)

门神爷是谁白族习俗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剑川县一带的白族村寨。讲述的是:大干山的村民常受小鬼小神的祸害,有个老大爷看见汉族地方人们贴门神驱鬼,就把自己帮人家吹唢呐的工钱全部买成门神,给家家户户都贴上。虽然镇住了小鬼小神,但这个门神要人们天天用肉伺候,没有肉他就溜走,还是小鬼小神的天下。后来有个挖药人用毒药毒死了小鬼小神,却招来一个妖怪,杀了挖药人。人们找到挖药人的毒药草灰,用手掌蘸灰拍在门上,这才镇住了所有的鬼神。从此,家家过年都这样以手灰印做门神。彭章元讲述,张照兰记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鹤庆卷》,32开,2页,1 100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段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