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子成龙彝族龙神话传说-云南民族传说书摘

八子成龙彝族龙神话传说-云南民族传说书摘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子成龙彝族龙神话传说。第二天老爷到黑龙潭施礼,黑龙显灵,天下大雨。(段葵)小黑龙上门彝族龙神话传说。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2页,1 0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原来,男子是小黑龙变成的,黑牛也是小黑龙变成的。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彝族地区。于是木匠找来一只狗,将其打死扔进了龙潭。

八子成龙彝族龙神话传说-云南民族传说书摘

八子成龙彝族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南诏王皮逻阁的公主长到十七八岁时,与侍女们到大理龙泉池边玩耍。她独自往林荫深处走去,见一庙,进去后门突然关了起来。这时有一小伙子逼她成亲,之后身上有孕。父王知道后,逼她去死。母后见此,让她独自住在龙泉边。后来生得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长到三岁时,黄龙现身,领九个儿子到洱海边,八子入海成龙,老九不敢入海,留在身边,修文习武,成为管理腾越的大将。刘益三讲述,宗师纪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4页,1 5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黑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巍山坝子干旱,禾苗不长,百姓受苦。有一天,有个叫阿黑的青年在小泥塘里捡到一条黄鳝。当晚他梦见黄鳝变龙,腾飞上天下大雨。第二天,他到街上卖黄鳝,一个讨饭的老奶奶叫他不要卖,把黄鳝带回去。晚上,他把自己所做的梦告诉母亲,母亲知道儿子的梦正是自己昨晚所做的梦。于是,母子俩就照着老奶奶的话,连夜走到文华山的水潭,儿子喝了口水,儿子就变成龙,母亲随后而去。儿子成龙后飞上天吐水,向四方洒去,天下大雨,禾苗得水,百姓得救。从此人们把这条龙叫小黑龙,阿黑喝水的水潭叫黑龙潭。赵癸一讲述,孙炳笑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10页,7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祭黑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内容是:有年干旱,禾苗干枯,知府老爷到龙潭祭祀求雨。他把铁链子的一头拴在自己的脖子上,一头拴在龙王的脚上,并磕头哭诉:“如果不下雨我就死在龙王的脚下。”哭着哭着,迷蒙中见一个黑汉也来求情,龙王一面对黑汉说:“你回你的黑龙潭。”一面抬脚向知府老爷踢去,把老爷踢醒。第二天老爷到黑龙潭施礼,黑龙显灵,天下大雨。佚名讲述,罗扬奇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1 4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小黑龙上门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内容是:一个青年跟两个挑碱卖的汉子同行。他们到了云县的莲花潭,青年说:“我到潭里洗个澡,你们见黄水翻上来时用扁担打,见黑水翻上来时不要打。”那青年进水后,一会儿黄水翻上来,一会儿黑水翻上来,两个汉子照着吩咐去做。后来那个青年给他们一人一个盒子,叫他们回到家里才能打开。一个汉子心急,到了澜沧江桥就打开盒子,见里面是糠皮,就把它丢到水里。另一个汉子照办,到家一看,盒子里都是金子。原来那青年是小黑龙,为了上黄母龙的门,得到两个汉子的帮助,赶跑了黄公龙。小黑龙为酬谢两个汉子,给他们两盒金子,心急的汉子丢掉的糠皮就成了澜沧江里的金沙。杨位讲述,潘吉字搜集。收入《南涧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621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段葵)

朵祜小黑龙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朵祜村干旱,观音老母见后就给朵祜村丢下一条黄鳝,黄鳝变成小黑龙,小黑龙又在天上翻云作雨,滋润禾苗,救了村民。后来村民就在黄鳝落脚处建起小黑龙祠。李荣讲述,李泽搜集整理。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2页,1 0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张秀娟)

小黑龙与卖姜人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彝族地区。主要内容是:景东县县长和巍山县县长赌博时,一条恶龙捣鬼,要把景东县输给巍山县县长。景东的小黑龙就去打那条恶龙。恶龙常常变成红牛去赶街,小黑龙就变成黑牛去打红牛,但打了几次也不分胜负。有个卖姜人在赶街路上遇到一个手拄扁担的男子,两人同路。中途住店,那男人把扁担递给卖姜人,叫他在街上看到黑牛和红牛打架时,用扁担打红牛。卖姜人在街上等着,太阳当顶时果然有黑牛追打红牛。卖姜人用扁担猛打红牛。扁担断成两截,黑牛趁机把红牛顶出了街子。卖姜人的生姜卖了好价钱。回家途中住店时再见到那个男子。男子说:“红牛被打败了,还是把两截扁担还给我吧。”原来,男子是小黑龙变成的,黑牛也是小黑龙变成的。小黑龙战胜了恶龙,景东才没有被划给巍山县。孔继宽讲述,陶明贵记录。收入《景东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1 100字,景东彝族自治县民委、文化局、文化馆1988年编印。(施文志)

黑龙潭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西山有个唯利是图的人,叫罗发。他去赶三月街时,见一个老妇人卖干黄鳝。他听妇人说干黄鳝的好处后,经过讨价还价,就把干黄鳝买回去。然后照妇人的嘱咐,把它放进水里,干黄鳝一蹬脚,就在西山里出现了一个黑龙潭。罗发把龙潭锁住,村民用水,要出钱向他买。罗发的亲家李林住在荒草坝,因缺水来向他借龙,经讨价还价后,同意二十两银子借五天。从此荒草坝也出现了个龙潭,村民得水。五天后,罗发要求还龙时,黑龙猛现真身,大眼一瞪,吓跑了罗发。自此西山龙潭无水,荒草坝龙潭有水。佚名讲述,罗扬奇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4页,2 0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多依树龙潭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彝族地区。叙述的是:多依树(地名)那里原来并没有龙潭,龙潭内的白龙本来是住在阿希者白龙潭的。一天,一群木匠带了个小孩路过阿希者的白龙潭,小孩到潭边喝水,见水里漂着个红木碗,伸手想捞,却被白龙拉进龙潭吃掉了。于是木匠找来一只狗,将其打死扔进了龙潭。龙潭水被狗血污染,白龙再也住不下去,只好乘着风雨飞到多依树住了下来。从此,多依树才有了龙潭。佚名讲述,何凌云搜集整理。收入《石屏古今奇趣》,32开,3页,1 400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李朝旺)

母猪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有个老实人叫字老倌。因为天旱无收,他受乡亲们的委托,向财主请求减租。但他见财主时把“水低田高”说成“水高田低”,把“减租”说成“加租”,财主借口变本加厉,天旱加租。字老倌知道自己闯了祸,心里很难过,往回走时,看见一头母猪带着十二头小猪走进山箐。随后,山箐出现了十三股水。这一年,雨水充沛,粮食丰收,财主收进粮仓里饱满的租谷却变成瘪谷。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东海龙王知道人们疾苦,叫母猪龙下凡给水,惩治邪恶。李思义讲述,潘吉宇搜集。收入《南涧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9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段葵)

双龙潭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个旧市彝族地区。讲述的是:远古时的一个夏天,从大梨花山上走来一老渔翁,看到当地无水无树荫,渔翁当即拿出两条黄鳝给牧童放养,并放入石洞中。待渔翁走远后,洞内便有清泉流出,以后又变成了大龙潭。因当初放养两条黄鳝,故名双龙潭。白正宽讲述,子月记录整理。载《红河文化》第2期,16开,1页,800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局1993年编印。(龙倮贵)

大龙潭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个旧市彝族地区。内容是:远古时来了一个打扮成长老模样的渔翁,看到此地无水且很干燥,很难喝上一口水,便顿生同情。于是,老人叫当地的牧童躲起来,自己则蹲下,在凹窝处用手刨几下后,从鱼笼中拿出一条黄鳝放进凹窝处,并用草帽盖好。渔翁离去时叮嘱牧童待他走远了才能打开草帽。牧童照其说做之,清泉从凹窝处涌了出来,于是称之为大龙潭。李少福讲述,子月记录整理。载《红河文化》第2期,16开,1页,800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局1993年编印。(龙倮贵)

草鞋龙潭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昆明市撒梅人地区。内容是:以前,昆明的白沙河一带干旱,庄稼收成不好,人们的生活很苦。人们四处寻找水源,终于在阿拉村找到一潭清甜的水,便开沟将水引到白沙河里,人们的生活好了起来。为答谢龙王赐水,人们在水潭边建了座龙王庙。通往京城的路从龙潭边经过,这一带就热闹起来。一天,有个老人乘轿经过,轿夫忙着到龙潭边喝水,并泡草鞋以便上路,老人为让轿夫们快活便调侃说:“龙王受人香火,出的水还不够轿夫泡草鞋。”小气的龙王听到后病倒了。从此,龙潭出的水一天比一天少,水也没有原先清甜。后来人们便把这一潭水叫草鞋龙潭。李月凤讲述,吴兴华搜集整理。收入《昆明民间故事》第一辑,32开,2页,800字,昆明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梁红)

大龙潭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姚县赵家店一带。讲述的是:在距赵家店大龙潭五六十里处,有一座山叫裂山。这座山的梁子上有一道长二三里、宽十多米的大裂口。传说古时候在裂山的山腰上,有一个叫打苴箕的村庄,村里住着一户姓左的人家,家中只有夫妻二人。有一年,妻子怀孕了,超过了十个月还没生,后来一连生下了三个孩子,一个红脸,一个绿脸,一个花脸。巫师认为这三个孩子是鬼胎,让夫妇俩杀死他们。丈夫听信巫师的话,拿起砍刀就要去杀三个孩子,看着三个活生生的娃娃,丈夫下不了手,最后只好用绳索把三个孩子的手反捆上后丢在村后山梁上。三个孩子张着嘴对着天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到第三天晚上,山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接着山摇地动,等响声平静后,孩子的哭声也没有了。原来,这三个孩子是水神下凡投错了胎,红脸是螃蟹精,绿脸是蛤蟆精,花脸是水蜈蚣精。哭声惊动了大龙潭里的龙王,是龙王把他们接到大龙潭去了。裂山上这个大裂口就是龙王来接三个孩子时开的通道,裂口一直从裂山顶通到大龙潭中。左开亮讲述,黄自权记录。收入《大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43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版。(李惠兰朱琚元)

陶村黑龙箐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彝族地区。叙述的是:从前,黑龙箐因住着一条黑龙,所以,邻近的村庄,溪水流淌,万物滋润,庄稼丰收,人们安居乐业。但黑龙渐渐感觉不如意,想到坝区黄龙寺去住。黄龙寺的黄龙不同意黑龙到此同住,两龙相约比武,谁赢谁住坝子。比赛那天清早,黑龙变成人的模样,来到比武的地方,跟那里的一个放牛娃讲:“白天有一黑一黄两条牛到教场坝斗架,你把黄牛眼戳瞎一只,就会有好戏看。”放牛娃好奇,在两牛比赛时,趁机把黄牛眼戳瞎了一只。黄龙因为瞎了一只眼,敌不过黑龙,但黄龙不服输,告到天庭。天神拿出一个铁枕头和一个石枕头,说谁先把枕头睡烂,谁就先走,并叫黑龙先认枕头。黑龙认为铁能打烂石头,铁比石硬,就认下石枕头。谁知石枕头泡在水里越来越硬,永远枕不烂。黑龙永远回不了黑龙箐,黑龙箐也从此再没有了龙潭水。佚名讲述,柏忠林整理。收入《石屏古今奇趣》,32开,2页,900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李朝旺)

神奇的溶洞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彝族地区。叙述的是:在羱黑村东南边两公里的地方,有个神奇美丽的溶洞。洞里的怪石,形象各异,姿态万千。有一年,气候异常干旱,没有粮食,住在溶洞附近的一户人家已经没什么吃的了。一天,这家的爷爷带着小孙子去溶洞边放牛,爷爷坐在溶洞前的一块石板上休息,听见洞中隐约传出有人说话的声音:龙王要派一条白龙来驻守这里,会有个龙潭出现。第二天,爷爷又去溶洞边拾拣柴火,却看见有一股清泉从洞里流出,他心想一定是白龙已经住下了。过了好多年,有一条黑妖龙想来抢白龙的溶洞,天神派雷公来降服黑妖龙,黑妖龙钻进洞中躲避,雷公照准洞里劈去,劈死了黑龙。从此,人们把溶洞命名为雷公洞。佚名讲述,普荣搜集整理。收入《石屏古今奇趣》,32开,4页,2 200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李朝旺)

半个宝葫芦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有个老倌,叫三个儿子出门学手艺。老大和老二学会木匠和石匠的手艺,老三学会弹唱。老倌认为弹唱难讨生活,就把老三赶出去。一天,老三走到水潭边,又饿又累,就弹起曲子来。忽然水面上走来一个姑娘,她说龙王父亲病重,只有美妙的乐曲才能治好,就请老三去弹曲。老三跟随姑娘到龙宫,龙王听了老三的乐曲,病好了。临走,龙王送给他半个葫芦,说有难时可叫它帮忙。老三深夜回到家门口,老倌不给他开门,他就请葫芦帮忙,门前就出现了一所大房子。老倌见老三的房子后,跟两个儿子一起以老三使妖术为名连夜到知府告他。第二天,知府抄了老三的家,把他关进大牢,然后全府设宴庆贺。龙王从留下的半个葫芦上看到恩人有难,就把知府的宴席变成冰席,把赴宴官吏变成了冰条,把老三领回龙宫去了。李光景讲述,杨泽新搜集整理。收入《南涧民间文学集成》,32开,7页,4 5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段葵)

水冲水坝街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内容是:古时候,白族人进蒙化城,为避蛤蟆瘴,绕道而行。白族地区洱海里的小黄龙知道后,很气愤,正愁如何治罪蒙化孽瘴之时,蒙化的小黑龙来向小黄龙借水,要惩治水坝街无恶不作的茶铺老板。两条龙情投意合,小黄龙慷慨给水。第二天夜里,小黑龙大发雷霆,猛发洪水,冲垮了茶铺,蛤蟆也现了形,两害即除。范士达讲述,杨凤洲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2 0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水冲庙街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小黑龙被玉帝贬到蒙化后,更加无拘无束。在过年前的街天,他装成彝族小老倌,走进庙街张万元的酒馆,却受到老板的欺辱和拳打。他走后就大发山洪,冲向庙街,冲垮酒馆。出了一阵气之后,他又点石为牛羊,赶着牛羊,想填平冲垮的街道,可是路过娘娘庙时,怕泄密,就丢下牛羊,向南远走。路上他见马锅头心好,就在马帮缺水之际,化作一股清泉,解除了马帮之苦。小黑龙丢下的牛羊石头现在还在庙街上方,他变的那股泉水人们称“蒙化水”。佚名讲述,刘三益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6页,4 0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耍龙的由来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一个秀才求医治眼病,他说自己是蒙化龙王,若能医治得好,若用得着他,就呼之即来。一个名医治好了龙王的眼病后,见旱涝依然无常,便去龙潭点香说:“你要是真龙,就赶快显灵。”说完,风雨大作,龙现真身。名医即描绘龙样,画到尾巴时,龙王知是中计,霎时就无影无踪。自此每至干旱,百姓便依照名医画的龙样做龙、耍龙,以此激怒龙王,即得雨水。佚名讲述,罗扬奇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4页,2 5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法官捉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董法官到黑龙潭求雨,但黑龙没有接到圣旨,自己不敢轻易行雨,又不敢得罪董法官,便往北飞去。他逃到母猪河岸边时,化作彝族伙子,进村求救;又化作小蛇,钻进柴堆躲起来。董法官随后跟上,照村民指点,捉住小蛇,装进瓮里。可是把瓮抬到半路时,一声巨响,瓮成两半,黑龙赶忙飞到后山,向山猛抓,顿时洪水大发,董法官只得逃命。至今,龙爪印还留在山上,于是人们称此山为龙抓山。刘益三讲述,宗师纪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5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小黄龙显身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彝家一个小伙子帮富人家赶马,到了瓦房哨,远远看见洱海南面有小黄龙打滚,搅得海水金光一片。他到了海边,见到一个白族姑娘在那里洗衣,他担心天黑时黄龙再现吓坏姑娘,就跟她搭话。姑娘告诉他自己无依无靠,想跳海了结此生。小伙子同情姑娘的遭遇,领她回去,两人结成了夫妻。婚后,他们生了个黄头发、红鼻子的男孩。孩子长大后去割草,见一个小山似的动物伸着长长的鼻子向他躲藏的草丛走来,在惊吓之中,他一用力,割掉了那动物的长鼻子。第二天他玩着这大鼻子时,碰上查找割象鼻子的县差,把他带到知府,赏给他金银。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王丽珠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6页,4 0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阿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讲述的是:阿宝和召娣是一对夫妻,结婚五年未生育。龙王无子,就派白龙到太上老君处讨来甘露水,要让阿宝夫妇代为生子。召娣服用甘露水之后,怀孕十二月,生下儿子,取名阿龙。阿龙生下后异于常人,三月能行走。十八岁时,阿龙爱上阿玉珠。二十岁时,父母为他们成婚。阿龙二十五岁时,白龙化成白马让阿龙骑上,把阿龙带走了。阿龙变成一条黄龙进入龙宫,成了龙王的儿子。后来应龙王请求,太上老君把阿玉珠化为仙鹤,由白龙引渡到龙宫与阿龙团聚。阿玉珠的肉体化为女人石留在人间。张庭贞讲述,权英记录整理。收入《景谷民间故事》(一),32开,25页,16 000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编辑室1989年编印。(施文志)

昆岗龙潭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一带。内容是:从前,昆岗有一个大龙潭,龙潭里住着一条龙。这条龙常变成小姑娘在潭里洗澡。人们讨亲嫁女或走亲串戚没有新衣服穿时,就到龙潭边烧香,向龙姑娘借衣服。龙姑娘总是会满足人们的心愿。只要借衣服的人事后把衣服洗干净送还,今后还可以再借。后来,有一个外地人听说龙潭里有宝,就来抢。当地人为了不让外地人抢走宝物,就杀了几条狗拴在磨盘石上投进龙潭。龙姑娘就带着宝物到龙潭下方不远处的一个山洞里去了。张正光讲述,陶明贵记录。收入《景东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600字,景东彝族自治县民委、文化局、文化馆1988年编印。(谢国先)

无量山上龙潭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一带。内容是:龙洞乡曾经有一个龙潭,里面住着一条善良的老龙。人们家里缺少什么,都可以向他借用。头天把要借的东西写在纸上,烧化后扔进龙潭,第二天就可以在龙潭边得到想借的东西。用完后只要洗净归还,以后还可以再借。后来人们在龙潭边埋了一个死人,老龙就到无量山顶去了。它在离开的途中还留下了两股泉水。迁到无量山顶之后,老龙仍然吐出许多水,给人们带来好处。张正兴、王国兴讲述,陶明贵、杨仕超采集,陶明贵记录。收入《景东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600字,景东彝族自治县民委、文化局、文化馆1988年编印。(谢国先)

阿牛的奇遇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南冲河岸的彝寨里有个叫阿牛的孤儿,九岁就在寨主罗尼家放羊,长大后,重活累活都得他来干。勤劳善良的阿牛,感动了南冲河龙王之女,并托付终身于他。龙女把阿牛的茅草房变成了漂亮的楼房,不久穷苦人都迁居到阿牛夫妇居住的地方,建起了南山寨。寨主罗尼知道后,请来独眼风水先生施展种种毒辣害人的手段,想把龙女、田坝、庄园抢到手。龙女以牙还牙,寨主罗尼和风水先生终死于欲害人的刀下。金楠讲述,施岗翻译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石屏故事卷》,32开,6页,3 000字,石屏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96年编印。(梁红)

龙马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查白龙家养着一匹瞎子骒马,因家中无人手,饲养不周,只剩一架骨头,就把它放在龙潭边。三个月后,人人都说龙潭每晚都放红光。老两口去看,果真如此,又看见骒马长肥了,就把马牵回来养在圈里,结果圈里也放红光。后来骒马生下一匹龙头马身的马。这马神通广大,一天可以来回蒙化和大理。蒙化府知道后,多次差人前来说情,查白龙只得把马献给蒙化府。蒙化府赏赐给查白龙荣华富贵,但他不要,只要求免去沙拉谷和亦可螳螂两个村的皇粮。后来这两个村就一直不上皇粮。查云秀讲述,袁登跃、周绍忠搜集整理。收入《南涧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22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段葵)

太白神君卖干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建水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很久以前,西庄是个干坝子。有一年,整个坝子大旱无雨,土地干裂。人们到处烧香求雨,惊动了太白神。他带着一百条干龙(鳝鱼)到人间叫卖,可有钱人不愿买,穷人买不起。走到马坊村,有条干龙咬伤了他的手,被他砸瞎一只眼丢在此,这里就变成了龙潭。由于这里的龙是独眼龙,所以,潭中的鱼也是独眼鱼。太白神带着剩下的九十九条干龙到了五里冲口时,口渴难忍,便掐了一节干龙丢在地上,这里立刻冒出一股清泉,现称为“干龙井”。走到开远的布早坝,仍没能把干龙卖出去,他气恼地把干龙全倒在地上,所以,布早坝有九十九眼龙潭。李家文讲述,李春光记录,尼苏艾诺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建水故事卷》,32开,2页,1 000字,建水县文化馆、民委1989年编印。(梁红)

热水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建水县。内容是:古时候,有一条白龙来到龙岔河,觉得龙岔河地脉好,想占为龙宫,怕龙岔人不答应,便吐出瘟毒来,使龙岔人害上瘟疫,人们浑身生毒疮,没多久就有不少人相继死去。热水龙知道后,杀死了龙王的儿子白龙,热水龙被龙王戳瞎了眼睛,逐出龙宫。龙岔人非常感激热水龙为他们消灭了孽龙,便邀请热水龙和它的女儿在龙岔定居。不久,龙岔和龙岔河下游的菠萝地出现了热水龙潭。从此,有毒疫的人都会到热水龙潭泡澡除疫。佚名讲述,李云华搜集,李广田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建水故事卷》,32开,2页,800字,建水县文化馆、民委1989年编印。(梁红)

大黑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寻甸彝族回族自治县。内容是:传说,寻甸集城一带很早以前是古木参天、杂草丛生、没有人烟的缺水地区。彝族先民迁入后,垒石造房,狩猎谋生,称此为大、小书米丹(出大小麦的地方)。后来,昆明黑龙潭里的龙二弟游到集城,与龙大哥派来寻找自己的龙将军相遇,拒绝回家的龙二弟与龙将军在山上拉扯起来,僵持不下。采草药的彝民阿里山看见一黑一黄两只大羊抵在一起已两天,便想逮回家饲养。不料,两只大羊钻入岩下变成汩汩流淌的泉水。从此,集城的大、小书米丹各村寨有了供人饮用及灌溉农田的水。这两个龙潭流淌的龙潭被后人称为大黑龙和黄龙潭。后来,集城一带又迁来汉族、回族等民族。阿里山的孙子阿龙、阿虎起坏心,想独占水源,把祖父的骨灰移至龙口处埋葬,致使龙潭干涸。在昆明探亲的大黑龙预感到了情况,便赶回集城把骨灰取出抛进山谷,此后两个龙潭再也没有断过水。佚名讲述,陈鹤翰搜集,余荣品整理。收入《寻甸民族民间故事集》,32开,4页,2 39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梁红)

小白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古时候,居住在哨冲落黑山的阿鲁老爹带着七个儿子搬石引水,造福生灵,感动了龙王,于是,龙王派条白龙住到溶洞里管理水源。由于水源充足,落黑山一带林木茂密,生机盎然。拖罗黑海里的黑龙看到溶洞周围风光旖旎,便想霸占溶洞,后被玉帝派雷神惩处。黑龙躲进溶洞深处,雷神把溶洞炸开了天窗,击中了黑龙,所以溶洞至今仍有个天窗。人们的生活好过后,龙王要召回白龙,白龙临走时,变成行乞的老妇试探人的良心,结果龙海寨人把他赶了出来,黄草寨人只给他点残汤剩饭。白龙为惩罚自私的人类,带走了溶洞里的水源,只丢一颗露珠给黄草寨人,从此成了有水不能灌溉田地的黄草坝海,龙海寨则成了缺水寨。佚名讲述,白珠宝搜集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石屏故事卷》,32开,3页,1 400字,石屏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96年编印。(梁红)

白龙爱干净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古时候,大诸伍地方干旱少雨,无沟无渠,人们靠天吃饭,十年九不收。每遇干旱,村人只得采干果,挖野菜度日。村民多么想有一眼龙潭水来解除干旱。阳宗海里的白龙知道了人们的疾苦,来到大诸伍居住,使这里成了五谷丰登的米粮仓。方圆百里的人纷纷迁来居住,原来二十多户的小村子成了二三百家的大寨子。后来,人们过上好日子后,却忘记了龙潭的好处,浪费龙潭水不说,还污染龙潭的洁净,有个小伙子往龙潭里撒尿,一个村妇甚至将沾满尿屎的尿片拿到龙潭里去洗。白龙就悲愤地停止了吐水,变成一个白发老人走村过寨,到了石林县的马石阶看到撒尼人勤劳善良,爱干净,便在马石阶住了下来,这里就有了大龙潭。佚名讲述,张永红整理。收入《阿则和他的宝剑》,32开,2页,9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梁红)

神龙降雨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昆明市撒梅人地区。讲述的是:古时候,撒梅人居住的地方连年干旱,阳宗海里的老龙王派怀孕的母黄龙去降雨水。受到甘露的老百姓,赶忙到龙潭烧香敬龙,这使黄龙很感动。不久,黄龙产下了黑白两条小龙,便把它们分别留在撒梅人居住的地方深勒白和未腊处,要它们降雨为人造福。然而,白龙天天睡懒觉,黑龙请它为百姓降雨,它却下冰雹,毁坏庄稼,伤了人。黑龙很生气,便与它扭打起来。它们打得天昏地暗,惊动了黄龙。黄龙赶来时,白龙断了尾巴、掉了一只爪,黑龙则被扭断了一只角。白龙看到龙母,自知理亏,躲到山洞吐出一股清泉,灌溉农田,以示悔过。从此,撒梅地方风调雨顺,粮食丰产,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白龙断了的爪,落到未腊处山变成了龙爪菜,断尾掉到笔卡山变成了龙尾草;黑龙的角落到了舒摆山的刺丛里,山羊舔尝后,长出了奇形怪状的角。周喜讲述,李光荣记录整理。收入《昆明民间故事》第一辑,32开,3页,1 543字,昆明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梁红)

金扇子的故事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撒尼人地区。内容是:从前,路南老圭山有三兄弟靠打猎度日,他们将猎物背到街上换食品粮食,交易不出去的猎肉则腌制成干巴。连续几天他们晒在院子里的干巴都不翼而飞,兄弟三人轮流守候,终于抓住了吃腻海味偷干巴下酒的龙王。龙王为了脱身,许诺将三个女儿嫁给三兄弟,三兄弟放了龙王,跟着龙王到了龙宫。回到龙宫的龙王反了悔,只字不提嫁女之事。三兄弟在老鼠的帮助下拿到龙王的金扇子,并战胜了守在后殿的凶神鲤鱼精,带走了龙王的三个女儿。王正才讲述,李树德翻译,尹国春、刘植、张丽珠整理。收入《昆明民间故事》第一辑,32开,4页,1 400字,昆明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梁红)

阿诺变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讲述的是:从前,有个叫阿诺的小伙子,靠天天给财主放牛割青草养活自己和老母亲。一天,阿诺在一处总割不尽的青草下,发现一个装着一颗珠宝的研臼便抬回了家。阿妈用它来装米,结果米也和草一样,头天撮完,第二天又有了。有一年旱灾闹饥荒,阿诺母子拿出米接济穷人。这事让财主知道后就带着家丁来抢珠宝,阿诺把珠宝吞到了肚子里。吞下珠宝后,阿诺顿觉口干舌燥,就跑到江边喝干了江水。财主带着家丁赶来时,阿诺突然变成一条腾空而起的龙,吐出江水把财主及家丁淹死了。鲁登云讲述,鲁宗一、钱春林搜集整理。收入《禄劝民间故事》,32开,2页,1 000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局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1年编印。(梁红)

石阿鼾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讲述的是:扎拉里村一户姓石人家有一个勤劳美丽的姑娘叫玛阿尼,一天赶集路过大龙潭喝水时,倩影倒映在水里被龙太子看上了。之后,玛阿尼未婚有孕。受舆论的谴责,玛阿尼才道出赶集回来后每天夜里有一个披银甲的小伙子来跟她睡,天要亮时才离去的实情。阿妈搓了一团大麻绳藏在床下,叫女儿用大针把线头缝在那人的衣裳上。这天清晨,母女俩顺线头找去,一直找到红石崖下的一个石洞中,只见线头连在一个在石床上睡着的小伙子身上,鼾声如雷,母女俩又摇又叫也喊不醒,天大亮时那人却突然消失了。为了躲避家族的惩罚,母女俩搬到石洞中安身,玛阿尼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石阿鼾。石阿鼾小时常跟牧童们玩,他外公拿一匹小马给他放。渐渐地,这匹马成了一匹能飞的龙马,石阿鼾常骑这匹马到昆明买米线给妈妈吃。司城村有一个姓朱的财主是个色鬼,早打着风韵犹存的玛阿尼的坏主意,只是碍于石阿鼾不敢冒犯。他用乌鸡和狗血涂在龙马身上使之失去了神性。石阿鼾过昆阳海时连人带马沉入海底。石阿鼾死后,玛阿尼也在郁愤中死去。村人在她的坟前立了个不嫁姑娘碑。从此,坏人乘船过昆阳海石阿鼾遇难的地方时,会起大风大浪把人卷入水中,而家乡人乘船到此地遇大风浪时,只要说声我是老石的乡亲则风浪辄止。施张氏讲述,施复清搜集。收入《峨山民间文学集成》,32开,5页,3 2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聂鲁)

玛贺念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在一个干旱缺水的山村里,一个披着蓑衣满身长癞的乞丐到一户农家讨饭求住宿。阿妈、儿子和女儿玛贺念没有嫌弃,让吃让住。可晚上睡觉时这个乞丐说身有癞子脓疮,只要一把簸箕一顶笠帽让他睡即可。阿妈好生奇怪,晚上便偷看乞丐是怎样睡的,却见簸箕里盘着一条披满鳞片的龙。清晨乞丐辞行时阿妈叫儿子送一程。乞丐吩咐小伙子到龙潭看见一头红牛和一头黑牛斗角时就狠狠敲打黑牛。小伙子照吩咐打跑了黑牛,乞丐却不见了,只见原来只出胳膊粗的龙潭水变得有大缸粗了。这个地方的人们有了水灌溉,日子就过得富足起来了。可是玛贺念却不嫁即有身孕。阿妈盘问时玛贺念说夜里有个披蓑衣的小伙子找她睡。阿妈用连线缝衣针吩咐女儿,那人再来时就用针缝住蓑衣,他走时就放线头。这天黎明,阿妈顺线头理去,一直理到龙潭边,阿妈暗忖那人就是那条龙了。玛贺念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阿亨罗若(龙的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有非凡的本事,又购得一匹飞马,常到昆明端米线给玛贺念吃。玛贺念叫阿亨罗若外出找媳妇,他每次归来都说外面的姑娘美是美,但谁都没有阿妈美。看到儿子的邪念,玛贺念在飞马蹄上染了狗血,于是阿亨罗若到昆明端米线时沉入滇池淹死了。玛贺念也孤身过了一辈子。此神话属“石阿鼾”的另一版本,因情节不同,故收列之。佚名讲述,普飞搜集。收入《哀牢山彝族神话传说》,32开,6页,3 5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聂鲁)

小江河的故事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和双柏县交界的小江河地区。讲述的是:小江河岸的一个崖洞里,跑来了一头母猪龙,它出水是猪,下水是龙,夜晚还会变人,在那里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攫食小娃娃,危害乡里。人们每年贡献百头猪、百头牛、百只羊供它享用,它还不满足,或掀浪冲毁良田,或拨开云雾晒死庄稼。有一年干旱,村里人成群结队到河里挑水吃时,李奶奶十一岁的孙子又被母猪龙吃掉了。村里一个姓普的铁匠决心为民除害,为李奶奶报仇。他发动村人建土炉,烧栗炭,凑废铁,打制了三把亮光闪闪的钢叉架设在洞口,火烧辣子面用羊皮风箱对洞口吹气。睡梦初醒的母猪龙向洞口扑来,一把钢叉戳入了它的眼睛,一把钢叉插入它的嘴中,一把钢叉插入它的喉咙,顿时死去了。从此,逃难搬走的人们又搬了回来。佚名讲述,潘家旺搜集。收入《乡泉集》第二辑,32开,3页,1 5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聂鲁)

龙马与京桐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华宁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一个叫资顺云的穷苦男孩,十岁就给财主家放牧,见一匹几近被遗弃的瘦小僵马闪闪发光,便精心照料。几年后他弃牧回家时,他不要工钱只要这匹瘦僵马。财主觉得留下这匹瘦僵马也是个累赘,用它抵工钱自然高兴。资顺云拉僵马在溪塘边洗刷时,僵马见风就长,长出一层金灿灿的鳞壳来。原来这是一条布错雨犯天条被贬为马服苦役的龙,因投胎在一匹将死去的母马身上,出生时没奶水吃而成僵马。从此,资顺云天天练习骑马。这天骑马溜达时,龙马飞起来,在京城上空转了三圈又返回来,半路上遇到一个因财主逼账抵婚而哭泣的姑娘,他把她接回家中结为夫妻。妻子做饭,他到京城买水豆腐回来,妻子的饭还没有熟,豆腐还在烫乎乎的。于是常到京城买水豆腐。有一次买水豆腐时,他认为回去还早,就把龙马拴在一棵京桐上和一伙人踢毽子玩。未料毽子踢入紫禁城内公主的洗脸盆里,于是皇帝派兵丁捉拿用毽子吓着公主的人。资顺云见大事不妙,骑上龙马策鞭赶回。但未来得及解开缰绳,龙马就拔起那棵京桐一起飞了回来。从此,彝山上就有了一排排的京桐。普家祥讲述,赵振纪搜集。收入《哀牢山彝族神话传说》,32开,3页,1 5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聂鲁)

鲁奎山缺水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讲述的是:东海龙王龙塔资听巡水官禀报鲁奎山不出水,便派儿子小龙王来鲁奎山布施水源。小龙王装扮成一个讨饭的叫花子上鲁奎山,来到一个叫招拉骨的地方干渴难忍,便向一个驮水上山的财主讨水喝,吝啬的财主未给。小龙王忍渴来到村里讨水喝,又碰着路遇驮水的那个财主,他把小龙王赶出门来。干渴难忍的小龙王爬过鲁奎山,来到一个叫鱼则的村子时天黑尽了,便在那里睡了一晚。第二天小龙王赌气就不回鲁奎山了,向山对门的记亩白走去,受到了记亩白人的热情款待。为此,他就道出了他的来由,表示要在记亩白后山布水。现今,记亩白后山出一股老牛身子粗的水,就是当年小龙王布的。鱼则出一股香棍粗的水,那是因为小龙王当年睡掉了一撮毛。着招拉骨有一山洞的土总是潮湿的,那是因为小龙王当年歇掉了一根毛。佚名讲述,杰吾搜集整理。收入《乡泉集》第二辑,32开,3页,1 5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聂鲁)

阿查里卖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彝族民间。讲述的是:从前,阿查里很同情玉溪坝子干旱缺水,捉到一批龙,将龙变成黄鳝放在鱼笼里拿到玉溪四处出售造龙潭。他先在白龙潭那里卖了一条,叫人用一口大锅将鳝鱼罩在高山上,待卖者走远了后把锅敲开一个洞定会有清清龙潭水淌出。可是盖锅的人回家煮饭忘了打开洞,龙在锅下急了,就左冲右闯把锅撞开流出一股大水。阿查里又在高龙潭卖龙,盖锅的人性子急,他还未走远就敲开锅底,龙的力量还未复原,只能吐出一点水来,所以高龙潭的水很小。他到黑龙潭卖,人们不信,勉强买了一条,随便丢在山后洼地里,并盖上一些土。龙身复原后自行伸展吐水,此地就变成了池塘。他沿山卖龙,未达到原先设想将龙均匀地投放八方造福人们的计划。最后把剩余的几条龙安放在奇黎山山肚子里,造出了有名的玉溪九龙池,为西边四十二个村屯的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条件。朱茂生讲述,申来寿搜集。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85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普开福)

大蟒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禄丰县彝族民间。讲述的是:清朝咸丰年间,禄丰县舍资乡的蚂蟥井有一户姓李的人家三代未曾分家,全家八十余口,牛羊猪鸡成群,其余住户都是李姓佃户。李某曾中武举,很有些武功。一日,放出一群鸡,到晚不见了数只,一连数日都如此,李某召集佃户来查看原因。等李家放鸡时,几个小伙随鸡而行,只见鸡来到崖边飞下去就不见踪迹了。细看崖中有一凹处极为可疑,便一人拉着一人之手爬下察看,一看被吓得半死,原来有一条巨蟒躺在那里,大家回来告知了李某。李某到永丰井借得一门土炮,抬到崖对面瞄准施放,一炮就把大蟒击毙。不久以后,李某家就衰落了。无奈之下,请端公跳神,才知大蟒原来是条小龙。高义讲述,段永康记录。收入《禄丰县民间故事普查资料汇编》,16开,2页,900字,禄丰县委宣传部、文化局、民委1988年编印。(钱丽云朱琚元)(www.xing528.com)

盐水女龙王脚大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禄丰县。内容是:相传,黑井一带产盐是七局村彝族妇女阿诏放牧时黑牛引她去发现的。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封为盐水女龙王,仅黑井一地就建有三座盐水龙王庙。三座庙中都塑有彝族女龙王像,其中大井龙洞的女龙王像塑得极为壮观,一双大脚露在宽大的裤脚下面。为了敬奉女龙王,每年正月与龙王生辰皆要在龙祠唱戏。有一年,前往观看的人中有不少小脚女人,盐水就淡了,煮盐的灶房赔了本,盐税也大大下降。有人说是因为女龙王不喜欢小脚女人,生气了才会这样。从此以后,龙祠唱戏便再也不准小脚女人去看。余克昌讲述,史岳灵记录。收入《禄丰县民间故事普查资料汇编》,16开,1页,500字,禄丰县委宣传部、文化局、民委1988年编印。(钱丽云朱琚元)

龙女寄书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武定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环州长塘子的龙王和万德长坝塘的龙王开亲。儿女结婚半年多后,一个外地小伙背着七升黄豆到元谋卖,路过万德长坝塘时,遇上了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她请他路过环州长塘子时给她娘捎个口信,让她娘六月间来接她回家过火把节。小伙子担心不认识她娘口信捎不到,小媳妇给了他三个石子,让他到达长塘子边上时把石子扔进去,她娘就会来见他。太阳快落山时,小伙子才走到长塘子边,把石子丢下去一会儿,塘中便转起几个大漩涡,从漩涡中冒出一个盛装的老妇人。老妇人让小伙子把黄豆倒在坝埂上后闭上双眼,就把他带到了家里。小伙子将口信告诉了老妇人,老妇人道了谢,斟了一金碗酒给他喝,然后送了一升黄豆给他,仍然叫他闭上眼睛,把他送到坝埂上。他睁开眼睛,老妇人不见了。心想,这回白跑一趟了,七升黄豆换一升,干脆就这一升也不要了,把黄豆倒掉回了家。回到家中,抖口袋时掉出两粒没倒完的黄豆,仔细一看,这哪是黄豆,原来是两粒金豆,小伙子后悔莫及。杨顺贵讲述,杨成记录翻译。收入《武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油印本,16开,2页,1 500字,武定县文化局、民委、民间文学集成小组1988年编印。(钱丽云朱琚元)

癞龙与小姐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武定县。讲述的是:环州长塘子有条癞龙,看中了元谋卡莫土司家的小姐,就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天一黑就到土司家与小姐同床。日子一长,小姐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爹妈发现后,追问姑娘,姑娘才一五一十告诉了爹妈。土司便命人到各村各户捐麻,收到后绩成了一个大线团,把线团交给姑娘,叫她把线头穿上针,把针偷偷别在小伙子的披毡上。姑娘照办了,天亮后土司派人顺着线找去,一直找到长塘子边上,看见针插在一条癞龙的鳞甲上。不久后,小姐生下一个蛋,把它丢在一棵柏树下,只见天天有只老鹰来孵这个蛋。孵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孵出了一个男孩,后来又有一只大黄麂来喂奶,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他就是后来的武胜祖。有一天,武胜祖打猎撵山到大黑山,遇见了一个人,他让武胜祖吃他的屎,喝他的尿,武胜祖却死活不肯。据说,此人就是癞龙变的,要是武胜祖吃了它的屎,喝了它的尿,那就会成仙上天了。武胜祖死后,埋在以都村后,他的坟至今还在。王福先讲述,杨成记录翻译。收入《武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油印本,16开,2页,1 100字,武定县文化局、民委、民间文学集成小组1988年编印。(钱丽云朱琚元)

开井节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姚县彝族民间。讲述的是:传说,洞庭湖龙王的小女儿被人间奇景所吸引,悄悄带了个丫环到湖岸游玩,恰巧被滇西洱海龙王路过看见,便将龙女摄去洱海,威逼成亲。龙女宁死不从,洱海龙王无计可施,便把龙女赶到深山,让她去放三百只羊。龙女来到彝山,由于洱海龙王作怪,天旱地干,龙女放的羊只剩下一百只了,她决心找来山泉,解除旱情。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被洱海龙王锁在深山里的泉水,她砸开石锁,甘泉淌到了彝山。彝家人无盐巴吃,她为人们找到了盐井。过了很久,彝山的人们在盐井边找到了龙女,但她已经死了,羊也化成了石羊。从此,彝寨有了盐巴吃,盐井就叫石羊井。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石羊的旁边盖了一座龙女庙,庙里塑着身穿彝族麻布衣裙的龙女像。为了纪念石羊和龙女,彝族还把每年的正月十八定为开井节,在盐井边进行隆重的祭献。佚名讲述,曹正枝搜集整理。收入《云南楚雄民族节日概览》,32开,4页,1 656字,德宏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李惠兰朱琚元)

牟定三月会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牟定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很早以前,牟定城外有一个龙潭,潭里有一条恶龙,每年一到栽插之际总要兴风作浪,人们的生活困苦不堪。有一年牟定新来了一个知县,他刚刚上任就遇到恶龙作怪。人们赶着牲畜,拖儿带女向四处避难,县衙门也只得搬上化佛山顶。知县决定除掉恶龙,通知全县百姓,要在三月二十八日那天每户送几斤栗炭到龙潭边去烧。人们纷纷来到龙潭旁,燃起栗炭火,炭火烧红了天空。知县一声令下,大家把所有烧得红彤彤的栗炭倒进龙潭里。霎时,龙潭水沸腾起来,恶龙被烫得遍身是伤,动弹不得。后来人们又抬石挖土,把龙潭填了。从此,恶龙再也不能出来作怪,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为了纪念这个胜利,大家把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定为赶会跳舞的日子。普启兴讲述,罗桂森、李世忠记录。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牟定县综合卷》,32开,2页,910字,牟定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印。(李惠兰朱琚元)

牟定三月会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禄丰县彝族民间。讲述的是:清朝时期,牟定的双树这个地方原是一片秧田,每当过了春节后,人们就开始为新一年的春耕作准备,不久,田里便长满了绿油油的秧苗。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夜里,龙王发怒,把它的龙子龙孙全部撵出龙宫,把农民的秧田全部拱翻,成了一片泥塘。农民们又把田耙平撒上谷种,夜里派人守着,却没有动静。可是在没有守护的夜晚,它们又出来捣乱了。人们只得挑土去填平秧田重新播种。这样一连数日,人们都筋疲力尽了,只好请附近的青年帮忙。他们一边劳动一边跳,嘴里还唱着调子。这样,土填厚了,踏紧了,才镇住了龙子龙孙。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三月二十八日。为了防止龙子龙孙再来拱秧田,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人们就在双树这个地方赶会跳脚。王超生讲述,马剑波、云万权、马俊平记录。收入《禄丰县民间故事普查资料汇编》,16开,1页,250字,禄丰县委宣传部、文化局、民委1988年编印。(钱丽云朱琚元)

龙街太子会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姚县。讲述的是:相传,主管龙街乡一带降雨的神是东海龙王的三太子。人们为了求得风调雨顺,就在龙街上盖了一座太子庙供奉三太子。有一年,三太子耍起野性,到栽种季节还滴雨未下,火热的太阳晒得地面开裂,秧苗枯死。人们摆上供品祈雨,但是太子全无恻隐之心,天上仍然无一丝云。有几个年轻小伙忍无可忍,用草绳套上太子的脖颈,把太子从神台上拖下来,一直拖到田里曝晒。经过七天七夜,骄阳把太子身上的鳞片都烤焦了,龙太子这才气息奄奄地向人们求饶。人们见龙太子被降服了,才把它抬回庙去。龙太子回到神台,天上就下起瓢泼大雨,龙街从此也就风调雨顺了。人们降服龙太子这天,正是四月初八,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逢这天就要耍水龙,边耍边向龙泼水。张连聪讲述,黄自权记录。收入《大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32开,1页,494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李惠兰朱琚元)

白龙、黑龙和青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牟定县。讲述的是:开天辟地后天上有三条龙各霸一方,三条龙形色不同,职司有异:白龙白色,职司下霜、雪、冰雹;黑龙黑色,职司下雨;青龙青色,职司水汽和云。起初,白龙、黑龙和青龙很不和睦,互不服气,各行其是,黎民百姓遭殃。白龙滥施淫威,大作恶孽,冰雹下了一尺厚,庄稼尽毁,人畜死伤;黑龙助纣为虐,忽而干旱连年,忽而暴雨成灾;青龙看到白龙、黑龙作恶,便不升水汽和云,使白龙无法撒冰雹,黑龙无法下霪雨。白龙、黑龙合起攻击青龙,但被青龙双双捆住后带他们去看人间惨状。白龙、黑龙表示要为百姓施雨泽赎罪。从此,白龙不敢滥抛冰雹,黑龙不敢乱下霪雨,青龙也尽心升水汽为云,方便白龙、黑龙为百姓施雨、降瑞雪。彝家人民为了庆贺天下太平,庆贺白龙、黑龙、青龙团结,便制造了“三脚”这一用具来纪念。“三脚”的三只脚各代表白龙、黑龙、青龙;圆圈象征三条龙团结。李万才讲述,王玉寿搜集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牟定县综合卷》,32开,2页,702字,牟定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印。(李惠兰朱琚元)

赤石岩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姚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陡坡村有一家彝族,老两口生得一女,聪明伶俐,漂亮迷人。这事传到小青龙那里,小青龙变成个彝族小伙子去试探姑娘的心。小青龙看到这美丽的姑娘真动了心,决定要把她娶来做自己的妻子,就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去姑娘身边转,嘴里不停地叫着“嗡嗡,小蜜蜂要抬独姑娘”。一连好几天都如此,姑娘就骂道:“小蜜蜂你抬得动就来抬嘛。”话音刚落,小蜜蜂叮着独姑娘的一根头发,就把姑娘从织布机上抬起来,一直飞到青龙箐去了。小青龙把她贴在岩壁上,让她不能上也不能下。爹妈四处寻找,最后看见姑娘贴在悬崖上,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无法搭救姑娘,只得每天做糯米团,用几根竹竿接起,把糯米团戳在竹尖上去喂姑娘。喂了七天以后,姑娘告诉父母,不用送饭了,小青龙会给她吃的。第八天,二位老人不放心,还是做了很多糯米团送去,可是姑娘已经变成了红石头,在青龙箐的岩壁上永远陪伴小青龙了。后来,人们称此为赤人岩。杨森讲述,诺海阿苏记录。收入《大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702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李惠兰朱琚元)

乌龙口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姚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桂花村有五座山连在一起,左右两边的四座山没有泉水,而中间一座山的山脚下有一棵大树,大树脚流着一股水桶般粗的泉水。传说这出水口里面有座宫殿,住着一个老龙王和四个龙女。每年雨季,四个龙女在龙王的带领下到龙山赶龙会,她们路过哪里,哪里就发生洪灾。这里的百姓生活十分痛苦,都想赶走龙王,但毫无办法。后来,桂花村里出了个姓周的秀才,他聪明能干。他叫全村的人不论男女老幼,每人准备一件棕蓑衣,一个铁三脚,一把斧头。到了深夜,人们把棕蓑衣倒披在身上,把铁三脚也倒顶在头上而且三脚朝天,并拿着斧头去砍泉水口的那棵大树。老龙王听到斧头砍树的声音,就叫他的四个龙女把砍树的人抓来。四个龙女出来一看,都惊呆了,跑回向龙王汇报:“砍树的是一些怪龙,身上的鳞片倒竖着,头上长着三只脚,敌不过他们。”龙王听了,吓得软瘫在地上,让四个龙女赶紧逃命去。四个龙女分别逃往周围的四座山里躲了起来。从此以后,这五座山里都流出清清的龙泉水。因为这个村庄坐落在五条龙(指流着泉水的五座山)的门口,所以就叫五龙口村,后来就叫成乌龙口村。周德新讲述,张发寿记录。收入《大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624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李惠兰朱琚元)

施阿马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过去有个叫施阿马的姑娘既聪明又漂亮,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可姑娘就是不肯出嫁。但不知何故,快过三十的施阿马怀孕了,虽然世俗的压力使她抬不起头来,但还是把孩子生下来了。娃娃长到三岁,施阿马的梦中情人又来找她,母亲为弄个明白,就纺了一个麻线团交给女儿,结果得知孩子的父亲是龙宫里的龙子。从此,人们消除了对施阿马的鄙视。后来,龙宫里放出一匹马糟蹋庄稼,龙娃把马牵回家中精心饲养,从此龙娃成了一名好骑手。龙娃骑上龙马能在空中奔驰,方圆百里的民众都知道他神通广大。母亲为了防止儿子伤害平民,想施法术将其点化成一个真正的凡人,不料龙娃沉入海底,成为龙宫家族一员。后来,龙宫家族派一老一少化作凡人寻根。他们本准备在雨龙乡定居下来,不料有个农民把一颗铜钉和一颗铁钉丢入龙洞,这一老一少只好往打结新村和马田村(今属峨山)居住。从此,雨龙的龙潭再也没出过水。孙树基讲述,苏锡纬记录。收入《双柏民间文学集成》,32开,4页,2 0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版。(施选朱琚元)

弹三弦的老三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讲述的是:传说,有一户彝族人家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长大后要分家了,父母担心,就先后问三个儿子分家后怎样过日子?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回答让父母满意,唯有三儿子回答说要去弹三弦,令父母很失望,就把他撵出家门。可怜的三儿子一路弹一路走,当走到一个岔路口时,只见两个放牛娃正用竹棍打一条小蛇,老三触景生情,上前阻止,并把小蛇放入水中让它游走。走到第九天时,老三准备在一棵大树下过夜,不料一位漂亮的姑娘正坐在他想过夜的那棵树下。姑娘得知老三的遭遇后,就带着他进森林,下大海,来到龙王家中。原来这位姑娘就是他救下的小蛇,是龙王的三姑娘。龙王为了感谢老三对女儿的救命之恩,就把三姑娘许配给他。过了几天,他俩带着一截宝木回家。第二天,按父母的意思,老三要请客吃饭,等客人一到,他俩便拿出宝木把漂亮的房子和各种家具、用具、酒肉、饭菜都喊出来,请了三天三夜的客,唱了三天三夜的戏。哥嫂见宝木有如此神力,也想借来请客风光一次,可连喊三遍,一样也没出来,气得哥嫂把宝木丢出门外,拿起斧子要砍,但斧子刚落下宝木就不见了。龙王姑娘料定宝木已回龙宫去了,就找了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女人,教她学唱戏,然后让她做老三的伴侣,待他俩日子好过了,便放心回龙宫去了。施学生讲述,李世忠、孟之仁记录。收入《双柏民间文学集成》,32开,5页,2 4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版。(施选朱琚元)

捕鹌鹑的人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讲述的是:过去有个叫阿母戴的彝族小伙子,为一户土司家放牛羊、捕鹌鹑,土司规定每天要捕足三十只鹌鹑才能回家吃饭。一天,阿母戴在湖边救了湖中龙王的三姑娘,姑娘为了答谢阿母戴的救命之恩,带他进入龙宫享受荣华富贵。转眼三年过去了,阿母戴思念地上的生活,龙王挽留不住他,就把三姑娘许配给他。夫妻俩离开龙宫,在一片森林里盖了一间草房隐居下来。后来,土司家有的女佣上山砍柴时发现了他俩,阿母戴只好低头来到土司家说明情况。狠毒的土司叫他在一天之内捕回三年欠下的三万六千只鹌鹑,阿母戴在妻子的帮助下,第二天赶着三万六千只鹌鹑到土司家。接着,土司叫他在一天之内背来三十石大米,阿母戴在妻子的点化下照样办到了。不肯罢休的土司向他要一个怪物,阿母戴按妻子的吩咐给土司送了一个只会吃火药的怪物。有个火夫给怪物吃了一盆火炭,怪物立即爆炸,土司一家被炸死了。施学义讲述,蒋明辉、施文贵、李达平、苏锡纬记录。收入《双柏民间文学集成》,32开,4页,2 8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版。(施选朱琚元)

麦粑换龙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讲述的是:古时候,哀牢山里有两个彝村,两村之间有一座大山,山里没有一滴水。有一个彝家农妇在炎热的夏天到山上割麦子,割了九天九夜未喝一滴水。这时,一位手持藤杖的白发银须的老人向她乞讨一点吃的东西,农妇把仅剩的半块麦粑给老人吃。闲谈间得知这位农妇九天九夜没有喝一滴水,老人听了很感动,于是把藤杖插在地上,那里立即冒出了一股清泉水。农妇没有去喝水,而是要求老人把这股水送给所有的彝家人。老人答应了她的要求,就把藤杖送给了农妇。农妇将藤杖往山下一丢,立刻化成一股清澈的山泉。高必荣讲述,曹正枝、姜文荣等记录。收入《双柏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95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版。(施选朱琚元)

龙女(一)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从前,九龙池龙王寿诞,一位叫“罗巴白特”、衣着褴褛手捧苦荞粑粑的少年来祝寿。龙王问明情况,少年原是吃人的龙,因残杀生灵有罪被贬在马土龙深潭监禁,今罪期已满,不愿安乐享福而要为西边山农民解决干旱困难,并请老龙王助力。龙王被罗巴白特的精神打动,也为自己失职造成大批山寨旱魔肆虐而悔恨,立即答应三天后去山寨巡查。鲁塘基崖默是老龙王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儿,她坚决提出要代替老父去巡查和帮助那少年造龙潭。她装成乞丐到多个彝家村子走访,哪里对她好,她就给哪里点出大小不同的龙潭水。龙水洞、一碗水、黄草坝龙潭等都是这样得来的。人们就在龙潭庙里塑龙女的像供奉敬仰。普家明讲述,沈福安搜集。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49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普开福)

龙女(二)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砍柴为生的孤儿梦中得白发老奶奶的指点,在江边铸铜,娶到了龙王的女儿。土司欲霸占龙女,刁难孤儿,先后要孤儿在山坡上撒一升仙米,又要他一天之内一粒不少地收回来,并要求一天之内交出三千只雀子。龙女使术,一一给予应对。土司欲罢不能,又叫孤儿一天之内交出九只活老虎,龙女就使术如数变出老虎,当即把土司吃掉。施凤鸣讲述,马紫钟搜集整理。收入《漾濞民间文学选》第一集,32开,6页,2 100字,漾濞彝族自治县文化局1986年编印。(张秀娟)

孤儿和龙女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内容是:以砍柴卖柴为生的阿荞得龙女帮助,并与其结为夫妻。县官得知后欲霸占龙女,便发难阿荞,先后让他三天内开出七十二架(牛犁一天的面积为一架)荒地,并在地里撒一袋稗子,又要求一粒不少地拣回来。种种发难均被龙女施术一一办到。县官借故不成,便强行抢走龙女。途经九龙河时,山洪大作,县官被山洪卷走,龙女又回到阿荞身边。阿香讲述,左江搜集整理。收入《漾濞民间文学选》第一集,32开,3页,3 000字,漾濞彝族自治县文化局1986年编印。(张秀娟)

小三哥的故事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民间。讲述的是:古时候,在峨山高鲁山下深水龙潭附近有个彝族村子,一位名叫小三哥的小伙子每天中午都要到龙潭边弹奏小三弦。优美动听的琴声感动了周围群众,也感动了龙王三公子。公子经常出来与小三哥娱乐,二人结拜为兄弟。一天,龙公子说父母亲病了,没人敢去医治。小三哥大胆跟着公子潜入龙宫看望,凭借神眼发现昏迷中的龙王龙母的身体正被几条蜈蚣咬着。他叫龙公子拿来火钳火炉,把蜈蚣取下烧死了。获救的龙王龙母,把祖传的红葫芦送给了小三哥,用它可变出想要的吃穿用品。火把节到了,小三哥与母亲商量,决定邀请四方亲戚和朋友来过个快乐热闹的节日。乡亲们都来了,不见主人家烟囱冒烟,都很疑惑。小三哥拿出红葫芦说:“佳节到佳节到,快快摆筵席!”突然葫芦里冒出一股青烟,一眨眼,各桌松毛席上摆上了菜肴美酒和碗盏。佚名讲述,矣安搜集。收入《?峨风情》,32开,4页,2 200字,峨山彝族自治县民委1985年编印。(普开福)

三姑娘的手帕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通海县彝族地区。内容是:从前,高大乡珍珠泉附近的彝家山寨有个光棍汉阿喏。一个热天,阿喏干活累了就靠在树上睡着了。一阵阵悦耳的歌声把他惊醒,一位美丽的姑娘端茶来,阿喏接过茶喝了,全身清凉。二人一起劳动到天黑后回家。原来姑娘是南山脚下龙王的三女儿桃花珠,因后娘心狠逼她嫁一个侄儿,她不从,找上了阿喏。他们最终结了婚。一个大旱年,三姑娘与阿喏为拯救村民来到村前草坪挖了一个小塘,她掏出母亲的遗物青色手帕铺在塘底盖上沙土,霎时小塘涨满了清水,并流向村里田间。此事被龙潭里的后母知道了,于是派侄子发洪水来淹彝家山寨,三姑娘又用魔力手帕挡住了洪水。那个坏侄子趁夜抢走了三姑娘,使出许多伎俩要她回心转意,不屈服的三姑娘被折磨而死。阿喏也忧虑成疾奄奄一息。照阿喏的吩咐,乡亲们把三姑娘留下的手帕埋在一个大塘底,造出了更大的龙水。阿喏死后埋在大塘边,不到三年他的坟头长出了一棵大树守卫在水塘边。人们为纪念阿喏和三姑娘,把水塘称作珍珠泉。佚名讲述,方家荣搜集。收入《通海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5页,3 890字,通海县文化局、文化馆1999年编印。(普开福)

水龙爷爷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彝族民间。内容是:从前,峨山某山区来了一位头发花白、衣裳破烂的老大爷。他东奔西走,寻找一个安身落脚的地方。但他所到的村子都不愿意接待他,他只好到山顶上靠树而眠。一位放牛娃见到他,嘘寒问暖,还拿饭给他吃。忽然老爷爷不见了,大树脚下传来老人说话的声音,说他本是一条龙,看在牛娃好心,决定给牛娃村子一股泉水。说完,树下就汩汩地淌出一条清泉来,顺山成溪,流向村庄田野。佚名讲述,施贵金搜集。收入《?峨风情》,32开,2页,900字,峨山彝族自治县民委1985年编印。(普开福)

龙马山与溶洞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彝族民间。讲述的是:很古的时候,龙马山是一座大雾弥漫的荒山,光秃秃的,全是石头,没有土、水、草木、鸟兽。后来那儿的山神养育了一对龙马,雄的是黄马,雌的是白马。龙马长大后就在山肚子里建造了一座奇妙的龙马宫。龙马经常出没龙宫,奔走大荒山,踏碎的石块变成泥土后长出了果木花草。龙马在山脚下用蹄子又刨出了龙母箐河、小龙口、大龙潭、凉水井等。从此,山上四季水长流。人们将龙马称为龙马神,大荒山称为龙马山。佚名讲述,崎松搜集整理。载《玉溪民间文艺》小报,8开,1页,1 600字,玉溪市红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2004年1月编印。(普开福)

上厂村祭龙节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内容是:很古的时候,洛河彝族乡双龙山寨(上厂村)一带十分干旱,滴雨不下,观音殿的龙泉道长就派昆阳海龙王的太子化成黑龙来此降甘霖救平民百姓。自此,双龙五十里外大雾茫茫,细雨纷纷,土润池满,草木苍翠,兽鸟欢歌。龙太子黑龙降甘霖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派二十四部雷神将它缉拿斩首。事后千里眼、顺风耳查明黑龙做了好事,玉帝只好撤禁令,将黑龙魂魄投向人间让其托生。彝族就将黑龙降雨这天即农历二月初二定为祭龙节,全村老幼集会龙泉寺杀猪宰羊表达对龙的敬意。普学龙讲述,笔锋记录整理。载《玉溪民间文艺》小报,8开,1页,1 560字,玉溪市民间文艺家协会1996年2月编印。(普开福)

凤凰桥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彝族民间。讲述的是:自从仙姑金凤划地成河之后,玉溪西南凤凰山坡便有一条长流不息的奴拉河,并有九龙池龙王派来的一条青龙镇守,把这里治理得山清水秀,兽鱼成群,受到九龙王表扬。青龙慢慢自命不凡,顺河出进游玩,搞得河水奔腾,冲毁桥梁庄稼。清朝年间,排山营村聪敏的梁万善修了一座新木桥,但青龙用龙王赐给的宝珠一照,桥就倒了。梁万善又动员几个彝族汉族村子群众经过三年筹资造了一座坚固的石桥来与青龙抗争。他在梦中见到一位白发老头送他一根拐杖,叫他砌在桥顶;一漂亮少女又送他两根鸟王羽毛叫他镶嵌在石桥两侧做石栏,可保桥身无恙。男女老少齐参战,三个月修成“凤凰桥”。青龙又以各种招式来毁桥未果,把宝珠砸向石桥,宝珠被桥顶上的石龙嘴吃进肚里,石桥有了镇桥之宝(珠)就更加坚固。张薛氏讲述,张士禄、陈丽芬记录整理。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6页,3 06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普开福)

双龙桥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彝族民间。讲述的是:很久以前,马土龙河里住着一条青龙。这条青龙是因为残害生灵而被贬遣到此受苦的龙子。老关箐河里住着一条小白龙,是玉溪九龙池龙老爷的小女儿。它们俩冲破重重阻力克服了许多困难以后终于在这里成亲,守护着一方百姓。人们为了纪念它们,就在两河相汇处造建了一座桥,名曰“双龙桥”,并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在此举行祭龙活动,至今依然。传说在新寨村附近有个叫“臭水塘”的塘子,是白龙女杀死的一头黑猪精变成的;老关箐附近的“清水塘”则是小青龙骑马腾越时被马蹄蹬出的一个脚印变成的,塘里的鱼至今没人敢吃。聂永祥讲述,戴天耀记录整理。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4页,1 77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普开福)

独眼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彝族民间。内容是:很久以前,玉溪研和东山村南山脚下一个龙潭底部洞里隐居着一条勤劳善良的青龙,它为民做好事,立夏之时人们都举行祭龙节感激青龙。而相隔不远的峨山白龙箐的一个臭水塘里居住着一条懒惰凶暴的小白龙,常常以雷电冰雹祸害百姓。白龙几次跑到青龙的地盘上发狂撒冰雹都被青龙打了回去,因此对青龙怀恨在心。一天晚上,阴险的白龙趁青龙睡着时偷偷摸进青龙宫,挖下了青龙一只眼。青龙醒来忍痛反抗,在雷雨交加中一阵搏斗,白龙在前爪后都被折断了以后逃回了老窝,不知死活。青龙胜利后,水中鱼虾敬仰青龙,大家就不约而同地毁掉了自己的一只眼,以示永远与青龙相依为命,同生共死。从此,潭中泥鳅、鱼、黄鳝都只有一只眼睛。附近村子的百姓尊重青龙,便忌讳称“独”字,叫那些动物为神眼龙,而不叫独眼龙。梁士高讲述,王祥家记录整理。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4页,1 37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普开福)

阮氏姑娘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彝族民间。内容是:古时候,龙马山下干旱的上山头村有位阮氏姑娘,生得美丽聪明、灵巧勤快,常常到几公里远的白龙潭挑水、放牛。路上常遇到一位姓白的青年,下雨天还拉她扶她。一天晚上姑娘梦见青年,他说自己是白龙老君。最近一条凶恶的黑龙要来夺占白龙潭,明天它们分别变成黑羊、白羊在白龙潭附近打架,请姑娘到时来帮助用鞭子打黑羊。在姑娘的帮助下,白龙胜利了。几天后这白龙男子来阮家提亲,女儿同意,阮妈提出的条件是女儿出嫁后也要保证家里的用水。迎娶那天白龙骑着马来,马尾巴从白龙潭一路拖到山头,拖出一条沟,随沟就流来了一股清水。朱茂生讲述,申来寿搜集。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45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普开福)

犀牛井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彝族民间。内容是:古时候,玉溪小石桥村中仅有的一口井被姓杜的恶霸独占着。有一年,为了让群众有水喝,一位姓朱的人家在村的下方挖了一口井。井里泉水不断,井水清澈见底。人们发现井中有条龙,还跃到井边吃草。此后,原来被杜恶霸所占的那口井慢慢变干了。村民很珍惜这口井,把井称为“犀牛井”。为保护犀牛龙、保护井水,规定杀猪宰牛出血染腥的事不准拿到井边去做。有一天,村中一妇人去挑水,发现井边有犀牛吃草,就用钩担打过去,谁知犀牛一下跳入了水中,钩担上粘留下三根毛。妇人知道冒犯了犀牛龙,很是担心害怕,不久就病故了。然而井水依然如故,至今还可饮用。朱家才讲述,何庙链记录整理。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14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普开福)

响水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彝族民间。内容是:古时候,玉溪小石桥乡响水村附近是一片海,山清水秀、物产丰茂,彝族祖辈在这里狩猎打鱼种杂粮,生活得很好。有一年,几个下江子人路经这里识得海中有龙,便出主意想引龙出来。一天,他们来到村中长老面前游说,声称把海水放干,坝子里就可以栽粮食。于是村民就在海的下游挖决口放水,下江子人故意在决口支一架蜈蚣桥。当时谁也不知这是下江子人的诡计,海龙害怕蜈蚣,随着出水跑出去了,最后到了晋宁县青鱼塘中。此后,龙去海干,坝子中再也找不到一个像样的龙泉水。村民曾组织去接龙回来,当时没有白猪,只好用石灰把猪染白去迎龙。龙跟着白猪来了,谁料到,到了半路突然下大雨,白猪一下洗成了黑猪,海龙扭头又跑回了青鱼塘。不过老龙为了不让这里的百姓绝望,将小女留在原处,终年出着一小股清泉,从来不会大。人们日夜想大龙,想水,盼水,就把村名改为“想水村”,后变为“响水村”。普左恩讲述,何庙链记录整理。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12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普开福)

大西山头为什么泉水多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大西乡。内容是:古时候,彝族山苏人住的大西山上滴水贵如油,只能供煮饭解渴,不能洗衣洗澡。有一天,东海鱼仙变做一个衣着破烂的白发老头四处游走视察,惩恶扬善。当他来到鲁奎山讨饭时,受有钱人歧视;当他来到大西山时,却受到山苏人的热情招待。这鱼仙看到大西山干旱缺水,就决定帮忙。他拔下身上的鳞片,并在大西村、瓦白果村、借代村等十多个地方各放两片。倾刻,放鱼鳞处就流出清泉。鱼仙更觉这里的景色优美,就坐在大西村山路旁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就变成了一块大石头留在了那里。佚名讲述,秦宗有搜集整理。收入《?峨风情》续集,32开,2页,1 250字,峨山彝族自治县民委1986年编印。(普开福)

龙女献斋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易门县彝族地区。内容是:从前,易门县小龙泉边住着一个和尚,他天天起早贪黑,打扫寺院、种花种草、换水烧香。一天,他照常回屋准备生火煮饭,只见屋里整洁漂亮,桌上摆着热乎香喷的斋饭,可屋里没有什么其他人。连续几天都这样,和尚决定看个究竟。结果,他看见从四方塘里跳出的一尾大红鲤鱼变成秀丽的姑娘,一阵风似的飘进厨房做起活来,桌上一下就摆上了热气腾腾的斋饭。和尚按捺不住惊喜叫道:“红鱼仙子!”喊声惊动了红鱼姑娘,只见她身子轻轻一抖,收回了鱼鳞,跳下水里就再也不出来了。从此,塘子的水越出越多,和尚把水引出寺外浇灌了更多的土地。李会珍讲述,王明德搜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易门县集成卷》,32开,2页,78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普开福)

鸡鸣石的传说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彝族民间。内容是:很久以前,一条白龙来到玉溪,看到玉溪坝子美丽富饶,心生嫉妒,就到了研和的一座山上找到一块巨石,要把它搬到大营街摆夷村把玉溪坝子的出水口堵起来,使坝子变成大海供白龙自己享用。白龙去请黑龙来帮忙搬石头,搬到大密罗村时,黑龙问明石头的用意后,不同意做坏事,二龙便争吵起来。当时有位仙人正好路过,就想法用半夜提前学鸡叫的办法阻止白龙的计划。一听到鸡叫声,二龙只好决定第二天晚上再来搬。当地的一家父子俩第二天看到这块巨石,石上贴着一张纸条,写着:白龙要搬石头堵海,你们用树枝把石头盖起来。当白龙又来搬运巨石时,怎么找也找不到石头,一气馁就走了。后来人们给这巨石取名“鸡鸣石”。师毕香讲述,李永澍采录。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资料选》第一辑,32开,2页,1 320字,玉溪市群艺馆1986年编印。(普开福)

蜡龙潭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易门县彝族地区。内容是:从前,北山上的白善寺里住着一位白发老道,他每天都修身炼道。周围村子的几个放牛娃娃与老道很相好,老道教他们玩游戏、采野果,并讲星星、月亮、龙王的精彩故事给他们听。最神奇的是老道在草坪上划一个圈,牛群围在里头就跑不出来,孩子们可以放心的玩乐。但是牛和孩子们却没有水喝,老道便叫七八个放牛娃每人回家拿来一块蜡,他把蜡和在手里反复搓捏,慢慢的,蜡就变成了一条很好看的小龙。老道便叫放牛娃把龙埋在草洼洼里,并告诉他们三天三夜以后小龙就会吐水了。可是孩子们等不得,第二天就跑来草洼洼里用赶牛棍戳草地,那里果真冒出了清水,再撬几个小洞,又都浸出清水来。从此,北山就有了蜡龙潭。麦增、杨从义讲述,李贵皆搜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易门县集成卷》,32开,3页,1 69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普开福)

彩虹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古时候,有个山清水秀的彝族寨子叫纳咪,全寨近百户人家居住在清澈如镜的龙潭边。龙潭里有条慈善的龙,并有个英俊的儿子同它生活在一起。彝家人年年都杀猪宰羊祭献为他们造福的龙。有一年,一队恶人进寨来抢女人,男人们气得火冒三丈,便与恶人们战得尸体满山、血流成河。强盗被杀尽了,寨子里参战的人也死了不少。有个带伤的姑娘还喘着气,一条花蛇衔来一棵草救活了她。姑娘苏醒过来睁眼一看,住在一间金碧辉煌的大楼里。她感到奇怪,小伙子就把自己是条花蛇,龙王收他为儿子的实情告诉了她,并说龙王要他只能娶一个叫花女的姑娘为妻,刚巧姑娘就是花女。他们成亲那天,请了全寨子的人来做客。突然有个凶恶的妖魔从空中喷下一团火,烧得蛇郎在火中乱翻滚,花女急得向烈火扑去。忽然,大火中腾飞起一条彩虹,直向空中飘去,并从空中飞下一把利剑把妖魔碎尸万段。人们说那彩虹是蛇郎变的,虹上的异彩是花女变的。如今,每当花女和蛇郎思念人间时,总要现身于大地,亲吻大地的青山绿水。黄文宝讲述,宋自华记录整理。收入《哀牢山彝族神话传说》,32开,4页,2 0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宋自华)

兰瑞和蓑衣龙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江川县彝族民间。内容是:从前,江川放马沟非常缺水,村民们就把正月初三定为祭龙日,备三牲,祭龙求雨。第一年祭龙时,来了个不修边幅且态度傲慢的老者,好客的彝族热情地款待了他。第二年祭龙,那老者照样来喝酒,然后说“来年再见”而去。第三年祭龙时,那老者依然来了,说:“你们连祭三年还是没有雨水,不是白花银子白费心吗?”村中长老说:“祭龙祭到龙出水,出水更要来祭龙。”村民兰瑞对老者说:“老爷爷,无水种不出庄稼,你说哪日才会有水?”老者回答:“你们等着吧!”接着扬长而去。入夜,兰瑞梦见老者说,他是蓑衣龙,现送来清泉水。兰瑞一早跑到祭龙地方,果然看到清泉从石缝中流出。村民们就在出水口挖了一个大龙潭,接着广开良田,辛勤耕耘,连年丰收。可到了第九年初,大龙潭水突然干涸,村民们再次备好三牲去祭祀,但不见老者不见水。兰瑞又梦见老者说,他因喝醉犯下天条,被禁天牢,求兰瑞按他说的办法去祭祀,就能得到天神宽恕,也就能救龙潭水。兰瑞又召集村民去祭祀,果然一股清泉又从石缝流出。佚名讲述,施学发搜集,蒋文森、马家禄整理。收入《江川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5页,3 06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普开福)

避水珠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相传,孤儿艾三从小帮财主家放牛,吃尽了千般苦。一天,他在河边将一个困在沙滩上的大蚌壳推回水里就躺在沙滩上睡着了。大蚌壳原来是龙王公子,它托梦告诉艾三,要送他一颗避水珠。艾三醒来,见一颗闪亮珠子摆在面前。艾三把珠子带回家中,忽然,自己的破茅屋即刻变成了大瓦房,箱子里装满了新衣服和银子。从此,艾三不再去财主家放牛了。后来,财主要来抢艾三的避水珠,艾三将它吞进肚子跳进河里,并向龙王讲了财主要抢避水珠的情况。龙王听了十分愤怒,决心放大水淹死那些狠毒的财主。龙王叫艾三回去告诉乡亲们搬到高山上,艾三照着龙王的话做了。深夜,龙王发大水,那些狠毒的财主全部被大洪水冲走了。乡亲们又搬回自己的寨子里,过上了太平安康的好日子。白乔保讲述,白玉龙记录整理。收入《哀牢山彝族神话传说》,32开,3页,1 4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宋自华)

龙金塔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从前,有个彝家山寨住着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他家桃树上长着一个独桃,越长越大,越长越好看。这年,彝家山寨遇到大旱,人们都用美食祭天求雨,老人也只好摘下这个心爱的桃子来祭天。他刚摘下桃,桃子却变成了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向天呼唤了几声就下了大雨,庄稼得救了,人们也有水喝了。原来那个小伙子叫龙金塔,是龙王的独生子。因为他想找一个如意的姑娘为妻,所以就来到了人间。被他救过性命的阿娜美姑娘听说后,马上答应愿做他的妻子。自从彝家山寨有了龙金塔后,年年风调雨顺,彝家过上了太平安康的好日子。佚名讲述,李红三记录整理。收入《元江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五辑,32开,4页,1 200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1985年编印。(宋自华)

善有善报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远古的时候,彝家山寨里有个商人叫来全,他有一位贤惠、善良、漂亮的妻子。有个灾荒年,有钱有粮的人家主动捐赠钱粮给寨老拿去救济贫困的村民。来全妻把丈夫送自己的金耳环也捐赠给寨老,寨老送了她一朵玉葫芦花。不料,金耳环被小偷偷去卖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来全在财主家见到了金耳环,误以为妻子有外心。妻子再三解释,来全不理,妻子只好悬梁自尽。寨老知道后,叫来全把玉葫芦花送给龙王,他照着做了,龙王就送给他一株“回生草”,来全就用它救活了妻子。从此,夫妻恩爱,并过上了甜蜜的好日子。李开正讲述,李红三记录整理。收入《元江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六辑,32开,3页,1 200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1986年编印。(宋自华)

秋鱼海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勒县彝族地区。内容是:传说,秋鱼海为耼口租种富翁杨刘家的地,龙王三公主故意变金鱼让他捕获。秋鱼海母子下地干活时,金鱼变美人为他们母子做饭、做家务。龙王三公主的行为后被秋鱼海发现了。他假装下地干活,到了半路突然回家把金鱼壳烧掉。秋鱼海与龙王三公主当日就成亲,不料被杨财主嫉妒,教唆秋鱼海的朋友洪起、椿生挑拨离间,龙王三公主愤慨离世回龙宫。秋鱼海痛不欲生,在一只蛤蟆的帮助下来到龙宫求拜龙王龙母,龙王龙母准许他俩回人间幸福生活。可是杨财主等人以为江底有金银财宝及美女,不听秋鱼海的劝阻,投江寻宝寻美女而身亡。佚名讲述,石连顺、武文勇记录整理。载《红河文化》第1期,16开,4页,6 000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局1993年编印。(龙倮贵)

马头神人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易门县彝族地区。内容是:从前,易门县马头村小马山后面的龙潭水会忽涨忽落,小孩摸鱼常被吞没。为避免灾害发生,一位姓向的寡妇搬到了龙潭边驻守,感动了龙王,龙潭不再乱涨。随后龙王装扮成无家老妈向寡妇借宿使寡妇怀了孕,生下一个多病的孩子。她领孩子到龙潭向龙王讨名字,龙潭口发出“耳哈儿母不噜”的叫声,孩子就取了这个名字。孩子长大后用狗换得一匹能横跨十街河直上马头山的枣红大神马。他按照梦中父亲的吩咐冒死到了小马山乌蛇洞里取得一把乌蛇宝剑,斩杀了前来进犯村民的强盗,名声大振。神仙们都非常赏识他,要让他当皇帝。神仙们在马头山仙人洞为他点备各路将帅,配好军旗,叫他四十九天后到洞内取弓箭射向太阳,射死当朝皇帝,他就可以率兵马入京称帝。可他提前就射箭,惊动了皇宫。皇帝用银盆点火一照,发现造反,立即派阴阳钦差来镇压。因时辰未到,仙人洞内的兵马未能变出,耳哈儿母不噜指挥失灵,只好赶快封了洞口骑马跑了。佚名讲述,马天寿搜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易门县集成卷》,32开,4页,2 614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普开福)

他达红水塘彝族龙神话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彝族民间。内容是:很久以前,峨山他达村附近有一个清澈的水塘,是人们洗衣喂饮的热闹地方。一夜,随电闪雷鸣,一对蛟龙占领了水塘。每逢节日,那对蛟龙还要吃小孩,半年后一位女青年又活活被拉进了水塘。后来,一位小孩看见一把瓢从水面飘过来,他不知是蛟龙所变,伸手去拿,又被一只乌黑的大手抓进了水塘。一天,一个赶马哥从此路过,看到两个小白瓷碗从水面漂来,他觉得有鬼,就拿出火药枪打过去,一个碗被打碎,一条蛟龙丧命,红血四溅。第二天,水塘全部变红了。后来,老龙王召集虾兵蟹将呼风唤雨,来到他达村接走了另一条蛟龙,还故意把他达村水塘塘底戳通了一个洞。自此他达村水塘一直浑浊,并慢慢干涸了。但红水塘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佚名讲述,普绍福搜集。收入《?峨风情》,32开,3页,2 100字,峨山彝族自治县民委1985年编印。(普开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