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晨芳
朱永新老师说“创造的起点是问号”,这让我想起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通过列举谢皮罗发现洗澡水的漩涡和地球的自转有关、波义耳制成了石蕊试纸、奥地利医生发现人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三个例子强调了善于发问的重要性。的确,在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由一个问号开始的,并在不断地解决问号之后发现真理。对于我们来说,同样需要善于发问的精神,学生需要,老师也需要。
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发问。
在我们的课堂上,通常是由老师抛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授给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些问题一般都是老师提前给学生预设好的,学生只需解决了老师的这些问题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老师教授的内容而缺失了质疑的能力,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朱永新老师在书中提到的李政道教授的一段话:做学问,一定要先学“问”,自己能提问题,再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究问题,自己求得答案。这才是一种创造性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学问,增长学问。(《致教师》,第142页)我们要想让学生有创造性的思维,就要鼓励他们自己提问题。我在课堂上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这也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课堂环节,每个小组在经过自学、群学后可根据组内学习情况,向其他小组提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对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对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表述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也常常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当然,有时候学生对于提出的问题也有失判断,因此,引导学生提问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追根溯源的精神、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是我应该努力和不断探索的方向。相信会提问题的学生,也一定是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问,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发问。
虽然教师教学不是搞科学研究,但是教学同样是一项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当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创新,那么我们会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们的教学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www.xing528.com)
《我最好的老师》一文中的怀特森先生的创造性课堂教学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他通过教授给学生有意编造的错误知识,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是否也注意培养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呢?
我常常会想:小孩总是会有那么多的问题要问,可是为什么越大我们就越少问“为什么”了呢?是因为我们懂得多了,不需要再问那么多“为什么”了吗?显然不是,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的惰性正在让我们的大脑丧失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能力。而经常问“为什么”也正是我们思维活跃,大脑年轻的表现。
多问几个“为什么”,说到底就是要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有追根溯源的精神和毅力,这样,我们就会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成长、有所收获。
(作者系邢台县太子井中心石坡头完小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