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榆林小曲 | 陕北榆林过大年

榆林小曲 | 陕北榆林过大年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只传于一城,但榆林小曲在2006年就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榆林小曲后隐藏的300多年历史就是塞上千年风云变幻。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艺术新品种。现在的榆林小曲班子中已经有了女弟子,唱得更加百转千回、莺啼婉转。因为这样的传艺方式,江南之音北地生根,跨越漫长的岁月后,榆林小曲保留江南的原生态文化,也完整地呈现了北方大地民歌风范。

榆林小曲 | 陕北榆林过大年

正月的陕北榆林,处处都是乐声、歌声,人群熙熙攘攘。在榆林古城穿越过四合院高墙碧瓦,行走青石街巷,会听到丝弦声里紧打慢唱的榆林小曲,正绵绵不绝唱起,声尖厉、韵婉转,顿挫有方,清丽温婉,悠远意长……

榆林小曲,只传榆林一城的独特曲艺。词曲韵味悠长,江南丝竹调、湖南花鼓等南方曲艺都在小曲温婉的旋律里可找到踪迹。虽只传于一城,但榆林小曲在2006年就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有两名传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南望连绵群山一色,北瞰黄沙漫漫,榆林古城在高原沟壑纵横与连绵黄沙接壤间巍然耸立,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榆林小曲后隐藏的300多年历史就是塞上千年风云变幻。

“浊酒一杯家万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榆林大漠边墙隔绝着塞外,戍边将士一批又一批地承受着宿命中注定的冷清和荒凉。明洪武初年,榆林城始建,征战、厮杀、戍边,终于渐渐少了。清初,天下大治,百废俱兴,移民充边,到榆林做官的外省籍人越来越多,甚至在榆林民间流传“南官北座”的说法,念念思乡的外籍官员,从江南携来一些丝竹女乐,优伶小唱,促成了南腔北调的交流和融合。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艺术新品种。人们用榆林小曲乐而忘忧,在漫长的岁月里用一场赏心悦事来弥补千古的伤心。

四合院中曲声场

从浙江一带来榆林的官员占了外籍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其中,能被载入榆林小曲史的人物应有康熙九年(1670)榆林卫同知谭吉璁,他好诗书、勤修史、悦雅乐,和同僚们,让弹词、丝竹的江南风越过万水千山,落户榆林城。从此,榆林城内“文艺其繁”,经常是“夜半曲声听满城”,凯歌楼上常有“羌笛吹新调,秦筝弄急弦”。这些都被载入《榆林府志·文艺志》中。后来胡人内迁,南人北留,他们都把自己的胡琴、胡笳古筝三弦、琵琶等乐器悄无声息地和榆林融为一体。榆林小曲的来源和传播还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被认可的还有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部湘军前锋刘松带来的湘楚乐。

榆林小曲最早只在县衙公署,供上流社会有闲阶层赏玩,渐渐流传民间,挟裹着驻扎边关的军吏士兵、往来穿梭的商贾货郎、地方文人雅士、富家婢妾、艺妓优伶、盐贩驿卒、脚夫马帮、工匠樵夫、民间艺人各色人群的润色和加工。(www.xing528.com)

榆林小曲只唱不说,所言之事,大都是江南流传的故事,如《杭州采药》《苏州请客》《扬州观灯》……传统曲目,大都应该出自文人创作,文辞绮丽,措辞讲究,一派歌舞升平景象,别有情趣意味,但和流传甚广的其他陕北民歌泾渭分明。小曲中的男女情爱、闺房思春场景均应在官宦人家和市民阶层生活中,少了泥土香,却添了闺阁趣。

小曲是用榆林方言唱的,有软糯吴语的风格,又在声调上和普通话相近。榆林小曲是用来表演的,表演时取坐唱形式,一个人单唱,间有对唱或对白,男扮女声,真假嗓结合。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另加琵琶、筝、三弦等弹拨乐器,有时也加用月琴或京胡,打击乐器用一只小瓷碟。

传 承

过去,除了自娱性质的演唱活动外,榆林城内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生辰寿诞、喜庆节日,当地群众都有约请小曲艺人到家演唱的习俗。旧时的榆林小曲演唱者多是男艺人,但为了表现闺阁女子之柔媚,榆林小曲艺人尽可能用尖声细气的后嗓音,竭尽模仿女性声韵。现在的榆林小曲班子中已经有了女弟子,唱得更加百转千回、莺啼婉转。

因为曲目诸多、唱词复杂、乐器搭配等问题,榆林小曲是需要有师傅授艺的,小曲滑音、装饰音多,又要求唱出柔美,却很难掌握演唱技巧。因为这样的传艺方式,江南之音北地生根,跨越漫长的岁月后,榆林小曲保留江南的原生态文化,也完整地呈现了北方大地民歌风范。

横刀立马的将军、捧卷吟诵的骚客、有故事的闺阁裙钗都去也匆匆,今天,我们在过大年的喜庆中,感受榆林小曲绵绵吴侬软语依稀飘来,又断断续续、隐隐约约有陕北风情在温婉里另类再现。不由得会感叹传统文化的多元,也感叹古老的陕北文化的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