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典、文体活动、杂技、演艺,广东影像文集

庆典、文体活动、杂技、演艺,广东影像文集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和谐交流,很多部门会组织各种文娱活动。该场开幕式是融体育、科技、文化为一体的广场艺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广东省各地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庆祝活动,盛况空前,有文艺晚会、座谈会、研讨会、诗词书画及摄影展览、影视、戏剧等。6月30日,各民族文艺工作者精心创作和表演的大型音乐舞蹈节目《百年圆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庆典、文体活动、杂技、演艺,广东影像文集

Big celebrations, recreational and sports activities, acrobatics, ethnic performances, parade and entertainment

广东是民间优秀文化传统保护较好、文化密码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水乡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等。在广府、潮汕客家、粤北、雷州半岛等地,特别是在历史名城、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传统节假日里有祈祷吉祥的各种风俗,精彩纷呈,展演气氛热烈非凡。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四十多年来,正如在经济发展方面成就斐然,在文化上广东同样有着许多领时代风骚、开风气之先的创新式样。如全国第六届运动会上开创了依靠社会力量举办全运会之先河,首次引入了吉祥物的概念。2010年广州亚运会(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选择以珠江为舞台,大胆走出封闭的体育场,场地选择和舞美设计实现史无前例的突破。广州武侠杂技剧《笑傲江湖》融杂技、武术音乐戏剧舞蹈表演于一身,在亚运会开幕式上杂技演员扮演的“水手”与海浪飓风搏斗,在翻腾摇摆的船上进行表演的难度之高超乎想象。

各种纪念活动、演艺文娱活动如明珠船璀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绽放出炫目的光彩。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和谐交流,很多部门会组织各种文娱活动。不少“草根”、业余演员也有机会登上舞台。为增加节日气氛,一些乡村举办属于自己的“春晚”,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筹划、主持、伴奏全是本土之星,老中青幼踊跃献艺,人人自信,“秀”出精彩。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凌云志》(广州)
"Ling Yunzhi" group callisthenic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sixth National Games (Guangzhou)

1987年11月20日,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演出人员献上团体操表演《凌云志》。该表演由“迎宾”“自豪”“希望”“拼搏”“腾飞”五个部分组成,表达了人们心怀壮志、开创未来的雄心。一万多人在雨中表演时间达60分钟,这种规模在国际上也属罕见。团体操的表演时间在晚上,与场下火龙、火棒灯表演相配合,呈现出辉煌绚丽的视觉效果。全国六运会开创了依靠社会力量举办全运会之先河,并首次引入了吉祥物的概念——可爱活泼的卡通小山羊阳阳。

2001年11月11日,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隆重开幕,这是新千年中国举办的第一个规模盛大的全国性综合体育盛会。其中,开幕式节目《盛世中华》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新世纪之光”以欢迎为主题,通过热情奔放的团体操表演来表达羊城人民对全国各地朋友的衷心欢迎,第二章“金色的豪情”主要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成果,第三章“五彩的欢腾”以小女孩的独唱拉开序幕,表现了新世纪中华民族兴旺昌盛的精神面貌。该场开幕式是融体育、科技、文化为一体的广场艺术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文体表演《盛世中华》(广州)
Golden Age of China, an artistic performance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Ninth National Games(Guangzhou)

2007年11月14日,揭阳普宁市南山英歌队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现场表演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演员们通过演绎战斗情景和渲染热烈气氛,塑造英雄形象,他们服装之绚丽,舞动之雄威,振奋鼓舞人心,受到了全体运动员、教练和工作人员的欢迎和赞赏。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广州)
The eighth National traditional Games of minorities(Guangzhou)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广州)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16th Asian Game (Guangzhou)

2010年11月13日,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大型文艺表演节目《启航》共分为序曲、大地之水、海洋之舟、白云之帆和花城之邀五个部分。本届亚运会开幕式大胆走出封闭的体育场,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在场地选择和舞美设计上实现史无前例的突破,将国人的审美理想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开幕现场,还是在荧屏网络前,都能在欣赏中享受愉悦,放飞心灵

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闭幕式文艺表演以情动人(广州)
Artistic performance with touching feeling at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2010Asian Para Games(Guangzhou)

持续8天的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于12月19日晚落下帷幕。闭幕式上的文艺演出以“世界因你而不同”为主题,体现亚洲大团圆与依依惜别的情怀。其中,演出节目《你让世界如此不同》分为《天与海》《叶与脉》《光与梦》三个篇章,分别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恩和热爱。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举国上下庆回归,东方明珠更灿烂。在毗邻香港的广东省,人们更为之欢欣鼓舞。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广东省各地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庆祝活动,盛况空前,有文艺晚会、座谈会、研讨会、诗词书画摄影展览、影视、戏剧等。6月30日,各民族文艺工作者精心创作和表演的大型音乐舞蹈节目《百年圆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广东省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也转播了这一盛况。

广州人民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百年圆梦》大型文艺晚会(广州)
Guangzhou people celebrated Hong Kong's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Guangzhou)

1999年12月19日晚至20日凌晨,共有21支演出队伍、4000多位演员参加“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演出活动。广州中山纪念堂门外的广场和孙中山像前的绿化广场连成一片,门外广场为主演区,有1100多平方米的中心舞台,绿化广场为副演区,作为广场文化活动的大舞台。澳门回归前后,中心舞台轮番演出歌舞、杂技、群口相声、大型木偶戏等节目。穗澳两地向来联系密切,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已形成优势互补、共生共荣的经济合作局面。

广州人们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广州)
Guangzhou people celebrated Macao's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Guangzhou)

保护发展古村落(广州)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Guangzhou)

古村落作为农耕文明演绎变迁的见证、民间文化的载体,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时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指出,中国最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村落。广东是全国古村落保护较好、文化密码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广东古村落大多形成于清代以前,保存着较为丰富和集中的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府、潮汕、客家、粤北、雷州等地的古村落表现着水乡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特点。保护古村落生命文化就是保护人的文化,我们要守住“文化”这条内在的“根”,把古村落保护做成“民生工程”。

2007年广东省文联和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国率先发起“广东省古村落抢救工程”,次年评选出第一批广东省古村落。近些年各地开展美丽乡村、中国古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国家历史名村评选建设工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科学保护与发展古村落,让优秀的民间文化代代流传。2012年广州市花都区港头村举行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授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法制五下乡活动,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鼓励村民用自己的双手把世代居住生活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婀娜少女赛素馨(广州)
Beautiful young girls in ancient costume(Guangzhou)

迎春花市是广东省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盛会,中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作为明代“广东四市”之一的广州迎春花市,早就名扬五洲、饮誉四海,既呈现了古老的岭南春节习俗,又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所有广州人都是花市的传承人。花市一开始只限于素馨花,随着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发出不少新品种,如桃花菊花金橘,并不断吸收外国品种,如蝴蝶兰花百合、剑兰、金钱树等。广州越秀花市,作为广州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花市,除了花卉品种逐年增多,还加入粤剧、讲古等节目,富有创意和特色,现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一首广州童谣叫《行花街》:“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迎春花市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花卉语言。2013年的越秀西湖花市是广州新年最热闹、人最多的花市。每年旧历新年前一个月到两个月,人们开始设摊位招投标。花市通常从年二十八早上至年初一结束。走在这人流量最大的花市上,可以感受到广州与众不同的过节氛围。

羊城花市(广州)
Yangcheng Flower Market(Guangzhou)

广州西关一直有过年游灯会的传统。如今每逢春节,荔枝湾及荔湾湖公园内都配设大型特色灯组、巡游花船,展现西关民俗文化风貌和旧日岭南人家生活。华丽彩灯与荔枝湾完美结合,十里花灯让荔枝湾大放异彩,营造灯光璀璨、流光溢彩的梦幻景象。

流光溢彩荔湾春(广州)
Spring splendor in Liwan(Guangzhou)

新春喜迎财神到(肇庆
Welcome the God of Wealth at Spring Festival(Zhaoqing)

“财神到,财神到,好心得好报;财神话,财神话,揾钱依正路;财神到,财神到,好走快两步。得到佢睇起你,你有前途……”广州番禺籍港星许冠杰演唱的《财神到》代表了人民群众勤劳诚信致富、庆新春望财神到、生活好前程锦绣的愿景。

佳节“闹热”情如潮(揭阳普宁)
An annual traditional festival to worship their ancestors and the gods and pray for happiness(Puning, Jieyang)

揭阳普宁流沙北山村人口数万,每逢新年或其他重大节庆日,游行庆祝队伍竟连绵几公里,不亲眼目睹现场难以相信,这是潮汕地区民众阖家团聚欢庆的缩影。新春期间,大到市区,小至乡村祠堂,都在酝酿着一年一度的集体祭祀神明狂欢节,俗称“闹热”(相当于北方的庙会)。

《普宁县志》载:(二月)春社日,各乡农民具香帛、酒馔,相率祀其乡之土神,以祈谷。祀毕,聚饮于神侧,曰“做社”。《南澳县志》也载:(二月)二日,各街社里逐户敛钱,宰牲演戏,赛当境土神,名曰“春祈福”。改革开放后,这一民间狂欢节能够保持下来,也代表大众乡愁记忆与文化共鸣的延续充满希望。

“营老爷”是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祭祀活动,“营”为潮汕方言词,“老爷”是指一个地方的守护神,如城隍、关爷、妈祖、玄天上帝、吕祖、三山国王、安济圣王、双忠圣王、福德老爷等,民俗祭祀过程必有“老爷”巡土安境的仪式。“营老爷”是对祖先及神明的敬仰,这一活动也是中原文化南迁到这片沿海土地所遗留的文化基因。元宵良辰吉日“闹热”,这些“老爷”被请坐在轿子上游行,每到一处,鞭炮齐鸣,每家每户祭拜许愿,祈求来年顺利。

在“营老爷”的日子,金龙麒麟醒狮齐贺元宵,还要演戏酬神。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仪仗队伍的规模可能差别甚大,但都具有观赏和娱乐的性质。“闹热”实际上又有整顿社区秩序、强化社区治理的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古老年俗与仪式的历史与现状,成为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语境。

麒麟腾雾贺元宵(汕头潮阳
Kirin dancing in the clouds to celebrate Lantern Festival(Chaoyang,Shantou)

潮汕地区的锣鼓标旗巡游是一种延续500多年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它产生于明清代时期,是群众家喻户晓且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庆祝活动。金石仙都营老爷出巡的仪仗队伍,由潮州大锣鼓、标旗、挑双花篮、歌舞、彩景、龙狮队、潮乐队等组成。在深夜里“营灯”,则是村民手持灯笼或竹篾制成的火把,伴着潮州音乐游行。拜神在潮汕地区尤为普及,营老爷时民众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爷,相传可以带来好运气、保一年平安

丰富的“闹热”年俗,离不开游行前的辛苦演练。这也让新一代年轻人获得一个学习掌握家乡歌舞、乐器,深入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体会,老中青三代也因此有了共同的话题。这不仅仅是演练,更是一种代沟的浅化,一种传统的继承。锣鼓标旗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锣鼓标旗献吉祥(潮州)
A parade with percussions and flags(Chaozhou)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2017年呈献的武侠杂技剧《笑傲江湖》融音乐、杂技、武术、戏剧表演、舞蹈于一身,精选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经典片段,通过5幕戏辅以序幕和尾声,演绎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武侠正义精神。“华山剑阵”“五霸岗群英会”等的剧情,在演员荡爬杆、抖空竹、软钢丝等惊险的杂技动作中显得惊险刺激。还有“梅花林”“绿竹巷”等惊艳唯美的场景,配上演员阳刚正气的剑术表演,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东方不败、岳不群和任我行为争夺代表权力的葵花宝典大战黑木崖,令狐冲、任盈盈为结束这场利益争斗,将葵花宝典付之一炬的场面,令观众感慨不已。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广州杂技团)成立于1959年,该公司致力于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杂技技艺,吸取现代舞蹈、艺术体操、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精华,不断创新、改革,形成了岭南现代表演艺术风格。剧院演员阵容强大,创编队伍出类拔萃,舞美技术力量雄厚,新人辈出,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大型现代杂技艺术团体。《蹦床钻圈》《秋千顶技》《小丑叔叔》《西游记》等节目在国内国际各类大型杂技比赛中先后获得100多个奖项。他们曾到几十个国家访问演出,在国际上博得盛誉。文化部曾表彰该团是“为繁荣发展杂技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杂技团”。

《笑傲江湖》杂技表演(广州)
Acrobatic performance of The Legendary Swordsman(Guangzhou)

“海洋之舟”亚运航(广州)
The Ark of Sea, a performance at the openning ceremony of the 16th Asian Games(Guangzhou)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表演《海洋之舟》的45名杂技演员扮成“水手”,在一名船老大的带领下,将船驶入大海,在电闪雷鸣的波峰浪谷里前行,时而被抛上波峰,时而陷入谷底,与海浪飓风展开殊死搏斗。翻腾摇摆的船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难度之高超乎想象。该演出象征着代表奋斗、发展、沟通、合作的海上丝绸之路

高难度杂技表演“高车踢碗”中,演员踩着独轮车,头顶着碗,一只碗扣在一只脚上,并用脚将碗踢起,在高空叠起数只碗,最后将毽子准确踢入碗中。杂技演出设计新颖、精彩纷呈。观众纷纷屏住呼吸,看得目不转睛,全场鸦雀无声。

脚挑头顶碗高叠(深圳)
A highly difficult acrobatic performance " Kicking Bowls on Bicycle " (Shenzhen)

世居广州的满族人几乎都是八旗驻防军的后代,他们如今已成为具有老广州基因的南方居民,很多满族人已经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了。历史文献、老街巷、旧石碑都留下满族人在广州生活的记录。满族同胞也过农历新年、清明、端午、中秋等,只是过年的时候有些方式习惯和其他广州家庭不一样。如满族的饺子不全像汉族的饺子,满族人做的饺子里有一种叫饽饽,半圆形,面皮对接后要捏出花边来,馅料是面酱混猪肉和大白菜,寓意团圆、美满。现在广州的满族人分布也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

满族民众庆新年(广州)
The Manchus celebrate the new year(Guangzhou)

回族妇女新春行(广州)
The Hui people parade at Spring Festival(Guangzhou)

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广州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西域人又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除夕晚上,回族人会包饺子,热腾腾的饺子配上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聚餐,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对桌上摆的杏仁、杏干、油香、油炸果子、瓜果等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果核可以随便扔满地,习俗要求,年三十晚上不能扫地,叫“踩碎(岁)”。回族人过春节中午的年饭丰盛无比,晚上一定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圆满。

每年广州举行广府庙会,回族同胞也都愉快加入巡游队伍,与汉族同胞共度新春节日。

盘王节庆耍歌堂(清远连南瑶族)
Shua Ge Tang at Panwang festival(Liannan, Qingyuan)

连南是我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我国最大的瑶族聚居地之一,也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耍歌堂、长鼓舞)之乡。

“盘王节·耍歌堂”活动是集纪念祖先、追忆历史、庆祝丰收、酬谢还愿、传播知识和群众娱乐活动等于一体的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节日。节庆内容有神秘独特的祭祀活动;宏伟壮观、独具特色的出歌堂;耍歌堂表演(过九州、优嗨歌、师爷舞、瑶族长鼓舞表演、花鼓舞、追打黑面人、英雄法真等)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艺术风格。耍歌堂、长鼓舞的表演曾中断过一段时间,20世纪八十年代末才恢复表演,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隋唐期间,连南排瑶从湖南洞庭湖一带迁移到连南定居,长鼓舞随之一同传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跳长鼓舞也叫“挨汪嘟”,属喜庆舞蹈,瑶族传统的民间盛会、祭盘王仪典和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此舞。每逢春节、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六等传统节日及耍歌堂,排瑶必聚集到村前的广场或收割后的田野,吹响牛角、敲起铜锣,击长鼓而舞,以欢庆节日,充分体现了连南排瑶人民粗犷豪爽、乐观的性格,以及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与向往。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欢欣鼓舞乐瑶乡(清远连南瑶族)
Dancing and singing to celebrate festivals at home(Liannan,Qingyuan)

演出之前长鼓手(清远连南)
Long drummer(Liannan, Qingyuan)

长鼓舞在瑶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瑶民把长鼓当做是圣物和灵魂,因此有人称瑶族文化为长鼓文化。它有36套表演程式,分为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群舞表演的人数不限,表现的内容为模拟生产、劳动,叙事或表达欢乐情绪,人数愈多气氛愈热烈。20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长鼓手脚穿解放鞋,嘴里叼着烟斗吸着自种的旱烟,衣着很朴素。

潇洒时尚新鼓手(清远连南)
A chic and trendy drummer(Liannan, Qingyuan)

长鼓舞原本是男性舞蹈,为了传承和推广,如今男女均可学习和表演,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目前长鼓舞节目最有名的有油岭的《歌堂长鼓》、南岗的《欢乐长鼓》、大坪的《十二姓鼓》、军寮的《大团圆鼓》等。当地每年都在连南油岭新村聘请唐乔辛二等老人举办长鼓舞培训班,培养出一批民间长鼓舞艺人。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近些年长鼓手脚穿新布鞋,衣着够光鲜,喝起矿泉水,用新款手机。

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是过山瑶族的祖居地。锣鼓敲起来,瑶舞跳起来,欢歌唱起来,笑容荡起来。“十月朝”即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瑶族同胞们都会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庆祝丰收。他们还会举行“拜盘王”活动,展示独特的传统拜王民俗、瑶绣技艺、歌舞民乐、多彩服饰,以及引人入胜的长桌宴等文化艺术盛宴。瑶族山歌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十月朝”活动中表演的瑶族舞,歌唱的瑶山歌曲,在台上一展风姿的乳源瑶族本地服饰,原汁原味的瑶乡文艺节目,让来自海内外的宾客大开眼界,充分领略了瑶族文艺的内涵、风采。

“十月朝”上展风姿(韶关乳源)
Yao people show their charms on the tenth lunar month(Ruyuan, Shaoguan)

劳作成果秀出来(韶关乳源)
Showing the fruits of labour(Ruyuan, Shaoguan)

“世界过山瑶之乡”韶关乳源的瑶绣闻名遐迩。“十月朝”活动中举办的乳源瑶绣艺术节,用多种形式全面、直观地展示了瑶绣的多姿多彩和技艺工序,让观赏者大饱眼福,直呼过瘾。瑶绣是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工艺品,瑶族反面刺绣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袋龙犬木狮舞(清远连州)
A characteristic dance of Yao people(Lianzhou, Qingyuan)

瑶族布袋木狮舞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道具舞蹈,是清远连州瑶族人的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表现了瑶民对祖先的纪念、勤劳勇敢的本性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布袋木狮舞由“木狮舞”“迁狮调”两部分组成。木狮舞的舞步共有6套、72种不同的图形,充满了生活气息。迁狮调则有三首,包含先知告诫、民间故事、人生箴言等,演唱方式有独唱和合唱,配有鼓、唢呐、笛子等乐器伴奏,气氛浓烈。“布袋木狮舞”的全部表演要7个多小时,以其神秘、古朴、原生态为人称道赞叹,被称为“连州瑶族历史的活化石”,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山瑶在隋唐时期已迁至连州。当今,过山瑶男性的日常穿着有竖领、纽扣、有衣带的唐装衣和唐装裤,女则是穿无领、无纽扣、中开襟绣有花边的衣裳,两边衣襟相交叠,围上腰带、裙子等。喜庆节日,男女均着盛装,在衣衫袖口和襟侧均镶有花纹图案。女子另以若干条绣有花纹图案的头巾,缠绕成一个圆锥形的尖角高帽,帽子上还有各色丝绒和银饰品加以装饰,胸前挂有五六块长方形的银牌,腰部系短围裙,戴耳环和手镯,穿花色布鞋。男子头部亦加花帕,肩挎绣花挂袋,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

演前整妆俏姑娘(清远连山)
Beautiful girls dressed up before the show(Lianshan, Qingyuan)

在中国,不少传统婚俗随着年轻一辈简化婚礼而渐渐被人遗忘,但其中亦不乏充满趣味、淳朴的风情文化。壮族的婚礼流程包括接亲、送亲、成亲和回门,整个过程像招待宾客的糖茶一样,甜津津而耐人寻味。下图的这一段壮族婚俗舞蹈,表演了两支不同的送亲队伍相遇、闹矛盾,双方想出一个游戏,比赛定输赢,最终和气让路。该表演展现了壮族结婚送亲的全过程,情节谐趣幽默,让人开怀大笑,其舞蹈优美清新,表现了浓郁的地方民俗特色。

送亲队伍谐趣事(清远连山)
The fun things between two bridal processions(Lianshan, Qingyuan)

威武巡行招兵节(河源东源)
A martial procession (Dongyuan, Heyuan)

河源东源县漳溪畲族乡蓝姓畲族人的直系祖先叫蓝光辉,他被封为护国侯,又称“蓝大将军”。某年边疆有外敌入侵,朝廷派蓝光辉平乱,蓝光辉在所属村寨招了五路兵马,派出五名英勇善战的统领分统五路兵马,分别是“三秦兵”“五狄兵”“六戌兵”“八蛮兵”和“九夷兵”。在蓝大将军统领下,军队连连取胜,大败敌军,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军队归来当天刚好是农历四月初九,畲民在村寨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迎接蓝大将军凯旋,畲民和军队庆祝了一天一夜。

从那以后,每年农历四月初九,漳溪畲族乡的蓝姓畲民为纪念“蓝大将军”,会进行畲族招兵节巡行仪式,畬民抬着“蓝大将军”的牌位挨家挨户巡寨,五路兵马必与同行,每家每户都出来迎接、放鞭炮,争相在蓝大将军的灵位前点燃香火,以求福灭灾、祈祷和平,保人寿年丰。河源东源畲族招兵节巡行仪式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海神庙花仙舞(广州)
Beautiful girls dance as Flower Fairy in Nanhai Temple(Guangzhou)

广州黄埔的南海神庙“波罗诞”庙会有一个活动叫“花朝节”。花朝节上,众位美丽的青年演员集体展示歌舞《花仙子传说》,还原了12位花仙子行传统、拜祭花神礼的信俗,展现了女儿们赏春、比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故事。传说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一位花神,因为有花神的保佑,才能一年四季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为此,每年波罗诞的花朝节,花仙子要祭拜花神,求花神降福,保佑一年四季花木茂盛、百花齐放、万花争艳。古时候,女性不能随便出门,而“花朝节”是姑娘们名正言顺出门玩耍的机会,她们也会在庙会上祈求美满姻缘。(www.xing528.com)

年例是粤西民间过年时最隆重、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茂名高州沙田忠平社年例期间,街道、庙宇、广场彩旗飘扬,人如潮涌,锣鼓声、爆竹声,震天动地。家家户户摆宴席、鉴醮、封祭、游菩萨、拜神、抢炮头、添丁赏灯、武术表演、舞龙、飘色,还有号称粤西年例最大型的“游花船”,有十多个村子参与,是数万人的盛会。“年例”即年年有例,一年才一次,很多年轻人都会请假或者专程从外地赶回来参加。没有经历这些场面的,就不算睇了年例,过了年例。

热闹年例乐新春(茂名)
Hilarious yearly worship(Maoming)

妈祖作为海神的代表,对东亚海洋文化及中国沿海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学者也称之为妈祖文化。“妈祖信俗”在汕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汕尾凤山祖庙是福建湄洲妈祖庙的分灵行宫,为粤东最负盛名的妈祖文化传播中心。2010年5月6日(庚寅年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诞辰1050周年纪念日。为了隆重纪念妈祖的千秋寿诞,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汕尾凤山祖庙旅游区妈祖文化广场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来自海内外的妈祖信众虔诚参与巡游。妈祖文化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团结海内外华人、缔结友好往来的纽带。妈祖信俗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妈祖诞辰众庆祝(汕尾)
Celebration for MaZu's Birthday(Shanwei)

妈祖诞辰众庆祝(广州)
Celebration for Ma Zu's Birthday(Guangzhou)

广州很多地方和东南沿海地区一样,对民间的守护神海神妈祖(又称天后娘娘)极其尊敬。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正诞当天,都有非常热闹隆重的巡游等民俗活动。2014年妈祖诞辰1054周年纪念活动在位于广州南沙、珠三角地区最大的天后宫中举行。一连八天的盛大庆典,礼炮震响、迎神上香、诵读祝文、行礼奏乐、虔诚献舞等,展现出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景和对传统民俗的重视。

龙凤旱船敬海神(广州)
Dragon and Phoenix land ship to Mazu(Guangzhou)

广州海珠区的龙潭村对妈祖有特定的敬称——“娘玛”。每年三月二十三的“娘玛诞”是村里最热闹的日子。乡亲穿着颜色鲜艳的古装,“娘玛”由头牌、锣鼓、仪仗、彩旗、金猪、鲜花、果品等簇拥着的神轿内端坐着,还有女子在旁捧着花篮一路撒花前行,妇女旱地龙舟队、凤舟队划桨跟随。巡游队伍绕行全村,依次到各宗祠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幸福富康。该村不设天后宫,由掷圣杯的方式决定圣像轮流到哪家宗祠供奉。如今,乡人们越发注重这项凝聚乡亲感情、寄托美好愿望的传统民俗活动。

1994年,六十年一度的中山市小榄菊花大会(第四届)隆重举行。大会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1400多个,共60万盆,占世界现有菊种的三分之一以上。

最擅长栽种菊花的当数中山小榄镇人。早在南宋,中山小榄就有了赏菊的习俗,到了清代乾隆二年,小榄开始举办大规模的菊花盛会。从1814年始,每隔一个甲子(六十年),小榄就要举办一次“甲戌菊花大会”。如今,小榄每年都会举行菊展,能欣赏到美丽且媚而不俗的菊花真是一大幸事。赏菊在小榄已经成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阶段共同喜爱的休闲活动。

适逢甲子大菊展(中山小榄)
A huge chrysanthemum exhibition, once in 60 years(Xiaolan, Zhongshan)

茂名高州沙田年例中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是历史悠久的抬花船(花龙船)巡门活动。花船代表压邪,集民间剪纸艺术与竹编艺术之大成,高二丈一尺,重千斤以上。“头人公”领着三四十位后生抬起花船出游,队伍前方锣鼓开道,舞龙舞狮,童男童女、八仙伴游,犹如古代大官出巡。队中金鼓齐鸣,唢呐声、爆竹声连天。7座自然村组成早门、午门、晏门、晚门。夜幕降临,年例的高潮出现,数万名忠平社的社员(每家必须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人丁参与),手举火把,浩浩荡荡,将花船从晚门送回忠平社大庙,一路烟花璀璨,爆竹声连天,热闹非凡。晚上还有大戏、歌舞、杂技、电影,更是热闹非常,直到游至河口水边,烧完花船才告结束。

在茂名高州,有的地方年例要请道公佬,将社境内的污秽邪淫之物封入花船,由村民抬着船到附近江河或三岔路口烧掉,表示要一起抛弃不好的东西,来年才会有好的开始。

齐心协力送花船(茂名高州)
People pull together to escort a flower boat(Gaozhou, Maoming)

唐僧师徒探农家(湛江雷州)
Tang Priest and his three disciple visit to farmers(Leizhou, Zhanjiang)

中国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是最热闹的。然而在粤西的湛江和茂名一带,春节后还有更为热闹的年例。年例热闹有趣的地方在于各种巡游活动。湛江雷州南部,装扮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演员常常被村民请入家中互动,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

元宵诚心逛菩萨(茂名高州)
"Guang Pusa" at Lantern Festival(Gaozhou, Maoming)

茂名高州沙田的“逛菩萨”标志年例到达高潮,通常在菩萨地堂、庙门口等地方进行。逛菩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两个人一左一右各用一只手挽着菩萨晃荡,这种方式节奏较慢,但力气要大,要用声音喊着节拍;另一种是用绳子绑在菩萨座椅两边,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金身较小的菩萨,逛菩萨时用力不需要太大,只要荡得更高更快。人们认为参与者必须怀着足够诚恳的心态为大家祈求幸福平安,才逛得了菩萨,这追求的是一种人神关系上的升华。

扮装“三毛”卖报童(湛江雷州)
Dressing up as “Sanmao”to sell newspaper(Leizhou, Zhanjiang)

年例在民间可谓“狂欢节”,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年例中很多活动用以除凶辟邪,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身康健,与此同时,街上还会出现很多扮装人物。这不,学生哥趁着寒假,扮成旧社会的卖报童“三毛”,边装卖报边冲人做鬼脸,调皮有趣。

车载演员新潮游(潮州)
Chaozhou Opera performers attended a parade in cars(Chaozhou)

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络潮州人情谊的重要纽带。潮州潮安彩塘新春“闹热”,请来潮州市潮剧团演出三晚,既可以活跃节日气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弘扬和传承了潮剧文化,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也借此向观众展现风采。白天,潮剧演员坐汽车巡游,这新潮花样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欣赏。到了晚上,一阵阵锣鼓声响起,顺声寻去,但见台下观众里三层外三层,舞台前面人头攒动,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和新秀正在倾情演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代潮剧艺术的风采,让观众赞叹不已。

每逢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以及喜庆丰收之时,梅州平远差干、仁居等地的群众便自发制作船灯,排演船灯节目,“船在水中行,人在船中舞”,人们借此庆祝节日,表达丰收后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梅州平远船灯舞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喜庆船灯水中游(梅州平远)
Jubilant boat lanterns(Pingyuan, Meizhou)

“九运”盛会众狂欢(广州)
People revel in the carnival at the Ninth National Games(Guangzhou)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大型文体表演节目《盛世中华》参与人数达到一万三千,他们来自广东二十多所高校,以及武警部队和军队。表演充满了南粤特色,由音乐喷泉和灯光组成的水幕背景别具一格。演出第三章《五彩的奔腾》预示着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正搭乘时代的快车奋勇向前,象征着新时代、新中华正用日益强盛的形象向世界展示美好的未来。演出虽然结束了,现场气氛依然热烈,随着无数气球和巨大充气红棉花冉冉升空,场地上的年轻表演者受到感染,未经排练,就自发把饰帽高抛空中放飞心情,引得观者心潮澎湃。

情系农民工系列文化活动,为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多才多艺的务工人员创造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小鲜肉、靓妹仔和中年大叔阿姨找到了“星”的感觉。

民工闪亮大舞台(广州)
Peasant-workers performe on the stage(Guangzhou)

南粤深秋,晚风送爽。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四盏古色古香的大灯笼穿越600多年的历史烟云,在佛山正式亮相,一年一度的秋色巡游拉开帷幕。传统头牌灯色,是为秋色队伍开路的“领航者”,过去的佛山人,借头牌寄寓对丰收的希望。

2017年,由广东省文化厅、佛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民俗文化活动,让佛山秋色升格为省级重要民俗活动,成为这座城市展现岭南文化底蕴、城市升级成果的重要窗口。除了精彩的秋色巡游,为期5天的秋色民俗文化活动还包括演出、佛山祖庙秋祭、佛山乡饮酒礼、佛山秋色赛会、全省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及专题研讨会等。

闪亮头牌秋色灯(佛山)
Bright light at Qiuse Parade(Foshan)

大鹏姑娘迎宾舞(深圳)
Dapeng girls dance to welcome the guests(Shenzhen)

深圳龙岗区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深圳今又名“鹏城”即源于此。大鹏所城为新的“深圳八景”之首,有省会门户之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域指挥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第一战的赖恩爵振威将军府第等近十万平方米的明清民居建筑群,综合了广府和客家两处民居的特点。原居民说大鹏话(有独特语调称“千音”,后来谓“军语”)或者宝安客家话。这里的民俗特色有客家姑娘的舞蹈、对唱山歌。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生态,就像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广州,素有“西关小姐,东山少爷”之说。西关是清朝雍正之后广州乃至全中国最早的开放之地,有很多家庭经商,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的女孩一般比较有见识。一部表现浪漫传奇爱情故事的音乐剧成为展现浓郁广府风情的舞台画卷,传达了慈善大爱的主题,可谓“长长麻石街,木屐新款鞋;清脆声人来;风情难自解”。倩影婀娜,轻抚松琴,诵中洋文,咏叹三叠。富贵有爱,月华如水……

西关小姐亮美姿(广州)
Xiguan girls show their beauty(Guangzhou)

东山少爷舒情怀(广州)
Dongshan Young Masters in high spirit(Guangzhou)

“东山少爷”出现于20世纪二十年代。听名字别以为他们都是纨绔子弟,事实上,这些人当中很多是有教养的热血男儿,为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过许多贡献,还曾为共产党提供过许多重大革命活动场所。某部音乐剧中一众东山少爷捐款,帮助西关小姐建成妇孺医院,还成功收获了爱情,也让人颇受感动。

春日老叟玩千秋(揭阳)
The elderly swing in spring(Jieyang)

潮汕人喜爱荡秋千,多在正月,特别是元宵节前后举行荡秋千活动。相传清乾隆年间,揭阳炮台桃山乡一带盛行赏迎春花灯,以吸引游客多者为荣 。各个村里别出心裁地搭起秋千棚,高约10米,棚顶高悬大红对联, 前面灯笼写有 “宝树世家”“财丁兴旺”的字样 。荡秋千者进行精彩表演,赢得观众啧啧称赞。荡秋千时如果能摸到秋千前灯笼的将会添丁进口,有俗话说:“爱想生啊弟, 着摸秋千耳”。

一年一度的年例民间风俗,元宵游灯活动在乡间举行,家家户户都提着灯笼祈求新年五谷丰登、合众平安。灯笼组成一条长长的队伍穿梭在村巷田间,傩舞、烟花、鞭炮、灯光、火焰交织,五彩夺目,精彩壮观,展现了浓浓的传统节日气氛。这既是成人的狂欢之夜,也是儿童最快乐的时日。

元宵游灯狂欢夜(揭阳)
Lantern Festival Tour at Lantern Carnival Night(Jieyang)

汕头南澳岛(县)被誉为南中国的“海上明珠”,民间文娱活动风气甚盛。上元节元宵日挑花篮、营标、举彩灯,渔灯赛会……南澳渔民特定的生活习俗,体现出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特征,让外来游客感到无穷的魅力。挑花篮的小姑娘穿戴古典的衣服头饰,脸上却戴着西洋传入的墨镜,是东西方文化在海岛的一次碰撞。

海岛妹仔挑花篮(汕头南澳)
Island girls carry flower baskets(Nan'ao, Shantou)

挑篮姿娘真本事(汕头潮阳)
The girls who carry the basket well are seen as good mates(Chaoyang, Shantou)

潮汕的新春民俗游艺活动中,街巷两旁的观众挤着、拥着争看路上的各种演出,巡游中身姿优雅、颤颤悠悠,挑着花篮的靓女为众人瞩目。据说谁家的闺女要是在这次游行中表现好,出了名,上门求亲的人会络绎不绝。

秋夜清丽荷花舞(佛山)
Lotus dance on a lovely autumn night(Foshan)

荷花舞是汉族民间舞蹈之一,南方水乡处处荷香,荷花以其“出泥不染惹人崇”“出水芙蓉雅自如”的秉性,备受岭南人喜爱。秋色时分少女们舞动莲荷,亭亭玉立。盛开的荷花也象征美丽绿色发展的家乡。

揭阳惠来新春节庆,身披彩衣的一众女子神采四溢,精神焕发,舞起剑来动作流畅,英勇威风不让须眉,观众无不向她们投去钦佩的目光。

英姿飒爽舞宝剑(揭阳惠来)
Women play sword-dance(Huilai, Jieyang)

独占鰲头舞今朝(广州)
Performing Aoyu-dance today(Guangzhou)

广州番禺民间鳌鱼舞,历经五百年历史,意喻独占鳌头。这一民俗缘于乡间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一日,一位书生上京赴考,途中被一群妖女追逼逃至海边,两尾鳌鱼救下书生并将他背驮渡海而去。后来书生考中状元,在谒见皇帝时正好站在金銮殿阶前雕刻的鳌鱼头上,“独占鳌头”从此传为佳话,鳌鱼被乡民们奉为保护神。舞蹈中状元形象鲜明、鳌鱼栩栩如生,非常精彩。独占鳌头以物喻人,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广东人民敢为天下先的雄壮气魄。

每年七夕节(又名乞巧节)的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羊城乞巧手艺最出名的地区之一是黄埔,巧姐们在祠堂摆贡比巧,女儿们演奏琴箫等乐器。“婆婆级”和“妈妈级”的巧姐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编排舞蹈节目,表演花篮舞、乞巧女等舞蹈,重现这一民间艺术,表示拜祭、祈福,盼望社会旺盛的愿景。舞蹈表演的艺术造型完整饱满,形态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

巧娘起舞敬七姐(广州)
Craftswomen dance and worship Sister Seven(Guangzhou)

绵延的瑶山,四季云雾缭绕,清幽空灵,自然风光秀美。花朵般灿烂的采茶瑶妹在春光里、云雾中徜徉,她们在野花的芳香里呼吸大山的空气,在欢快的溪流声中采撷绿色的诗篇。采茶舞描述的是采茶姑娘一路上山坡、走小路、穿茶丛、双手采茶的故事,舞蹈动作含有巧、柔、圆的特点,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瑶族风情歌舞实录。

瑶妹蹁跹采茶舞(清远连南)
Yao girls in tea-picking dance(Liannan, Qingyuan)

青山采茶舞春光(肇庆怀集)
Qingshan tea-picking dance(Huaiji, Zhaoqing)

采茶舞是流传于华夏民间的传统歌舞,舞蹈内容总体上都与茶园、茶田、茶山、采茶相关,茶女舞姿婀娜,有如云朵飘舞、柳絮轻扬,那羞涩天真、活泼可爱的姿态神情,真是美丽自然。

舞步婀娜操钱鼓(汕头陆丰)
Dancing Qiangu with graceful steps(Lufeng, Shanwei)

钱鼓舞是明末清初汕尾陆丰居民的先祖从福建迁移此处定居时带来的民俗,距今有700多年历史。钱鼓舞原是汕尾陆丰钱鼓曲艺班的最后一个高潮舞蹈节目,也叫做“抛钱鼓”“踏钱鼓”,人物情节丰富,动作优美,难度较高,音乐与福建的南音近似,曲调古朴幽雅。

该舞蹈在本地分为东西两路,东路钱鼓的动作刚强,演技接近南派武功,伴奏的主要乐器是较短粗的笛子,音量高亢宏厚,服装较接近戏曲的武侠式;西路钱鼓表演动作较柔美,主奏笛较长较细,音色柔美悠扬服装较为文雅。钱鼓舞多为群舞,由两个或四个角色演唱,是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向戏曲艺术过渡的绝妙范例。汕尾陆丰钱鼓舞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肇庆封开“五马巡城舞”流传于宋末年间,距今已八百年,表演时大部分动作都是模拟骏马在战场上的姿态。过去乡人曾装扮成宋朝五虎上将狄青等人把守城池,防止元军入侵,日夜巡城。后人别出心裁地编排了五将军率领大军凯旋的故事。表演者着古代武士装,五位将军的扮演者戴上五种颜色(黄、白、红、黑、绿)的马型道具,像中原地区的跑旱船。将军双手勒马、单手扬鞭,脚下步法以“圆场步”为主,配合马步、磋步等。五匹战马来回穿梭巡城,构成复杂多样的图形和阵势,令人眼花缭乱,精神也为之振奋。肇庆封开五马巡城舞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马巡城显雄威(肇庆封开)
Five generals show great power on a tour(Fengkai, Zhaoqing)

肇庆封开麒麟白马舞取材自唐代封开人莫宣卿赴京赶考荣登榜首、高中状元、衣锦还乡的故事。麒麟白马舞由一男一女扮成状元、状元夫人,分别骑着白马、麒麟,前面各有童子引路,后有两人撑罗伞、两人提花灯、两人举写有“麟吐玉书”的四字横额,表现了状元省亲的欢乐热闹和状元郎坚如磐石的爱情。其舞蹈动作多变,歌唱曲调是当地原汁原味的山歌,伴奏音乐喜庆热烈,表达了本土先民内心崇尚文化知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最原始、最质朴、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麒麟白马舞人间(肇庆封开)
Kirin and White Horse Dance(Fengkai, Zhaoqing)

健体抒情广场舞(广州)
Healthy and helpful square dance(Guangzhou)

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规模最大的舞种之一,因多是群众自发在广场聚集、跳舞而得名。广场舞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娱乐健身为主要目的。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广场舞大多是富有韵律的舞蹈,有民族舞、现代舞、街舞、拉丁舞等,通常用节奏感强的音乐伴奏。

“南天”秋日放纸鹞(阳江)
Flying kites in autumn(Yangjiang)

阳江放风筝(广府等地称纸鹞)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秋高气爽的重阳节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有“中国风筝之乡”的美称。1991年阳江建成南国风筝竞技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人尽情放飞,是目前全国最具规模的风筝场,长期承办国内外大型比赛。

汕头潮阳贵屿街路棚,始创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四百余载。每年的农历二月初都举行一连三日的传统“春游”活动,沿街商店前会搭起临时木棚用来举办书画展览。为纪念唐代抵御安史之乱中殉难的英雄张巡、许远“双忠公”,乡民还会自发组织活动。如今,这一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成为了当地人接受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团结乡邻及海外侨胞的新平台。

贵屿路棚呈文韵(汕头潮阳)
Exhibition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on the shed road of Guiyu(Chaoyang, Shantou)

汕头南澳后宅元宵渔灯赛会是一种古老的,具有浓烈海岛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渔民撑着渔灯巡游,活灵活现地舞动各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鱼类道具,美得让人醉心。表达了海岛渔民期盼风调雨顺、年年有鱼(余)的美好愿望。该活动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宅元宵渔灯赛(汕头南澳)
Fish Lantern Competition at Lantern Festival(Nan'ao, Shantou)

春晚联欢村里办(揭阳普宁)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is held in the village(Puning, Jieyang)

近年来,揭阳普宁城郊北山村乡里不满足只看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增加节日气氛,村民开始组织举办属于自己的“春晚”,也是“村晚”。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筹划、主持、伴奏全是本村村民,老中青幼踊跃献艺,“秀”出精彩。村民们的存在感、荣誉感陡增,每次晚会和彩排的观众都很多,叫好声此起彼伏,不亦乐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