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k literature and art, arts and crafts, traditional skills and “non-legacy” project display
中国的艺术精神,历来以“自然”为最高准则,它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民间文学工艺是与历史对话最深的艺术门类。经过岁月沉淀,文化乃成遗产。
高手在民间。很多民间文艺家、工艺美术师和食品茶叶等制作名师认定“做事如做人,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来不得半点含糊。用心传承,无传统,不经典”。正因为有这些手艺人,老祖宗的好东西才能保留下来,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不少的精彩。
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南粤民间文艺、工艺美术、传统技艺与“非遗”项目灿若星河,有肇庆端砚、石湾陶塑、牙雕、玉雕、广彩、硬木家具、木雕、红木宫灯、榄雕、缅茄微雕、广绣、潮绣、抽纱、瑶壮刺绣、织锦、瑶族银饰、瑶族长鼓、嵌瓷、陶艺、泥塑、灰塑、面塑、糖塑、石雕、彩扎狮头、剪纸、彩灯、花灯、葵艺、茅龙笔、乞巧香案、麦秆画、内画、金漆画、农民画、盆景、铜器、竹草藤编织、风筝、布纱艺、莞香、古法造纸等。还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茶文化……这些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追求和呈现着“精、美、奇、特”的特点,留住有味道的记忆、有故事的乡愁。
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需要政府从中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文艺人、工美人、“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要加强、提升年轻人的审美教育和审美能力,把宝贵、丰富的“非遗”资源用现代语言、手段、表现形式让人们接受,走向现代生活,全面、科学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的根,坚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有独创又有合作,培养出接班人,拟是希望所在。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由广东省文化厅、清远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广东分会场系列活动在连南瑶族自治县拉开帷幕。广东省十余年来首次将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目的在于体现文化遗产保护重在基层、重在乡村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颁布五周年宣传、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文博专题展览、非遗专题晚会和传承基地现场经验交流等活动大获成功。
文化遗产乐传承(清远连南)
Happily inherit cultural heritage(Liannan, Qingyuan)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碉楼村落活动(江门开平)
Activities held around watch towers at the Day of the Cultural and Heritage(Kaiping, Jiangmen)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确定中国文化遗产日以来的第12年。广东省文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江门市人民政府、韶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系列活动,广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暨“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江门开平自力村碉楼景区举行。
被评为岭南十大文化名片的“开平碉楼与古村落”于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市现有碉楼1833座。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是中国华工史、华侨史和当时社会与自然结合的独特产物。该遗产日活动组织了 69 个省级以上非遗展示项目和138名传承人,以及当地的项目进行现场技艺展示,并组织了12个非遗表演专题晚会,让更多群众认识、了解文化和自然遗产,增强保护意识。
多彩非遗见生活(汕头)
Colorfu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n be seen in real life(Shantou)
2018年6月9日至14日,广东省文化厅和汕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场系列活动,集中展示近年来我省的非遗保护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生动、直观的非遗体验。该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
该系列活动共有20大项80多场次的非遗活动,包括启动仪式、岭南文化巡游、13个广东传统剧种首次集中展演、全省60个非遗项目和120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文化传承·法律护行”活动、广东民俗系列摄影作品展、“玩转非遗之旅”线路推介、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我是非遗小记者”采访与体验、传统工艺精品拍卖、潮剧票友展演及非遗美食节等,让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好看好吃好玩,全方位展示非遗魅力。
2016年4月27日,为推广广东民间工艺领军人物张民辉授徒、带徒的成果,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承办的《张民辉师徒成果展》开幕。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人李丽娜(右一)、陆穂岗(右二)及一众牙雕专家莅临,并高度赞扬了张民辉大师(左一)的成就和品格。张民辉是我省树立广东民间工艺领军人物计划推出的第一人。
张民辉从事牙雕艺术40多年,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象牙雕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善将现代美学、西洋雕塑与民族传统工艺理念融会贯通,其作品深受海内外人士欢迎,其中大型骨雕《和谐之城》等获得了“山花奖”等全国性大奖、金奖数十项。多年来,为了摆脱骨雕对象牙的依赖,他开辟行之有效延续牙雕艺术的“香火”之路,用普通的骨头来雕刻塑造牙雕的艺术效果,引起人们的共鸣,社会各界也普遍认同。
2017年度广东民间工艺领军人物是广州彩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翟惠玲(女),其作品个性鲜明,题材丰富,色调华丽鲜艳。在北京和广州分别举办的“翟惠玲广彩艺术作品展”,是广东民间工艺领军人物推介活动首次走出广东向全国人民推介广彩艺术的展览。广东还计划在陶瓷、端砚、木雕、刺绣等行业推出领军人物活动。
广东民间工艺领军人物张民辉师徒成果展(广州)
Guangdong folk craftsmanship leader Zhang Minhui and his apprentice achievement exhibition (Guangzhou)
中国“砚都”肇庆的“伍丁宝诞拜师节”是极具民间色彩的民俗文化。传说伍丁是先秦时期伟大的石艺鼻祖、石工的先师,端砚行业不畏艰险、劈山凿石雕刻,与伍丁劈山开路的行为和精神一脉相承。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在端州黄岗民间都要举行拜师授徒活动,以此叩谢祖师,学徒代表们向端砚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有特殊贡献的学者大家黎铿、刘演良、张庆明、程文、梁焕明、罗海(前排从左至右)行拜师礼以此激励端砚后人尊师重教,世代传承制砚技艺。
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省文化厅协办、广州大学承办的广东非遗传承人培训班(肇庆端砚),秉持“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原则,由广东省文化馆专家、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等辅导。在培训内容上,既有非遗保护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亦有美学原理及美术基础等概论性知识、有非遗项目案例分析和专题鉴赏,还有图案设计、作品创作等实践性操作,以求做到学以致用。
截至2017年8月,广东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已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4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4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608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29人。
端砚技艺拜师礼(肇庆)
Ceremony to worship master of Duan Inkstone(Zhaoqing)
广东省文化馆专家辅导“非遗”传承人群(肇庆)
Experts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Cultural Center tutore the non-posthumous inheriting crowd(Zhaoqing)
黎铿辅导后起之秀(肇庆)
Li Keng lectures the younger generation(Zhaoqing)
肇庆端砚行业想来注重后代设计、创作、实操等能力,经常举办技能考核和比赛,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亚太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也亲自指导莫少峰等出色后辈。
肇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是繁荣社会主义民间文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该协会积极组织会员深入和理解生活、用心进行民间文艺创作、开展理论研究、展览演出和民间文艺评奖,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肇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端砚推介(肇庆)
Introduction of Duan Inkstone by the Zhaoqing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Association(Zhaoqing)
李志强,1959年生,肇庆人,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肇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1989年,李志强创建规模最大的七星名砚工艺厂,他精心创作的大批端砚先后获特别奖和金奖大奖,他以巨大的热情致力于宣传推介被列入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的端砚的工作。他设计和雕刻的《端溪龙皇巨端砚》入载2000年度“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李志强还先后获得市人民政府“端砚事业贡献奖”、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一系列荣誉。
佛山自古就有“陶都”之称,石湾有五千年的制陶历史。石湾的艺术陶塑,俗称“石湾公仔”,分为人物、动物、艺术器皿、山公盆景(微雕)和建筑园林装饰等五大门类,它以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风格,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而闻名中外。石湾陶艺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一度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支持恢复民间工艺,石湾陶塑创作才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繁荣局面,成为岭南文化的代表之一。石湾陶艺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庄稼(1931—2006),普宁人,1953年起从部队华南文化工作团转业到石湾,师承刘传,从事石湾陶艺创作,曾任石湾美术陶瓷厂副厂长兼创作室主任,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继刘传之后佛山陶艺的泰斗级人物。庄稼献身陶艺创作50多年,努力吸收古今中外的艺术精华,师古却不泥古,不断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获得世界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批特殊贡献专家勋章”。他多次随国家美术家代表团出访波兰、匈牙利、美国、日本等地,退休后创办“陶花源陶艺创作室”,继续从事创作,并指导儿子庄阳(陶艺家、民间文艺家,从艺40余年)和徒弟们钻研陶塑拓展题材,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技艺传承人。
庄稼代表作有《唐太宗》《诗圣杜甫》《弃官寻母》《塔吉克姑娘》《丝绸之路》《试针》等,不少作品获全国美展等的大奖、金奖,被国内外博物馆等收藏,出版有《庄稼陶塑选》等著作。2000年9月,国家邮政局发行《新时期100位艺术家》大型邮资明信片,广东仅有三位艺术家入选,庄稼是其中之一。他的陶艺是理论和实践、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承和革新三方面的结合,他为“石湾公仔”这一民间工艺向陶塑艺术发展付出毕生精力,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陶艺大师庄稼技艺(佛山)
Zhuang Jia, grand master of Chinese ceramic Arts(Foshan)
陶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泽棉的技艺(佛山)
Liu Zemian,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of pottery sculpture(Foshan)
刘泽棉,1937年生,佛山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山石湾陶艺世家刘胜记第四代传人。师承叔公刘佐潮,并深受刘传等大师名家的影响,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在保持醇厚浓郁的传统石湾公仔韵味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地区和西方雕塑的优点,在传统的基础上表现了时代的精神和风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大赛中获大奖、金奖,被国内外博物馆等收藏。代表作有人物陶塑《喜悦》《十八罗汉》等。他教导的四个子女都从事陶艺事业,且每人自成一派。刘泽棉现仍日夜在自己的工作室忙得不亦乐乎,是一个严肃又可爱的手艺人。
廖洪标,1936年生,佛山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出身陶艺世家,父亲廖作民(廖源新)和堂伯父廖坚均为石湾知名艺人,他从小深得家传,基础深厚,后在石湾美陶厂师从刘传大师学习陶艺。他力求“在作品中既要体现地方特色,又要有作者自己的艺术特点”,在继承石湾传统陶塑气韵生动特点的同时,有意抛开常见的类似国画衣纹的流畅线条,吸收西洋雕塑块面结构的手法,强调体积感,创造了自己豪放泼辣、苍劲朴拙的独特艺术风格,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大赛中获大奖、金奖,被国内外博物馆等收藏。代表作有《释迦牟尼坐像》《济公》《丰年乐》等。
廖洪标的子女们随父学艺从事职业陶艺创作,常能听到父亲教诲:“制作陶艺要专一,不为争输赢,创作时要进入忘我状态,将把捏的‘对象’视作真人,心灵相向,沟通对话,在手里岂有不可爱之理?”
陶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廖洪标(佛山)
Liao Hongbiao,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of pottery sculpture(Foshan)
粤绣(广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少芳和大师谭展鹏等家人(广州)
Yue Embroidery (Guangzhou Embroidery)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Chen Shaofang (middle), great master Tan Zhanpeng and other family members(Guangzhou)
粤绣是广州刺绣和潮州刺绣的总称,与苏绣、蜀绣、湘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广东男子精于绣功,为其他省市所罕见。十九世纪英国艺术家波西尔所著《中国美术》中写道:“中国人长于刺绣花鸟,而广东人于此技术尤为专长。”广州刺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粤绣技艺注意结合材料形质,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大类,绣出的花草纤毫毕现、精致美观,针法最丰富,工艺感最强。粤绣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少芳,1937年生,广州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获第一届世界民间艺术最高奖“金马奖”终身荣誉称号。早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国画系,这成为她从事广绣创作的一个独有优势。在广绣处于“人亡艺绝”的八十年代,她毅然筹建广绣艺术研究所,抢救、保护、创新、发展广绣技艺,她锲而不舍地全情投入到广绣艺术的创新工作中,加入了众多现代绘画艺术元素,成功创造了“陈氏广绣”独特的“丝线色彩构成法”,引领广绣技艺建立了新的里程碑。1982年,她设计的作品《晨曦》,让很多人知道了广绣。她的很多作品多次在国内大赛中获大奖、金奖,被国内外博物馆等收藏。为了把广绣的魅力更好地展现出来,她把技艺传给省级非遗传承人谭展鹏等儿孙家人及徒弟们。
粤绣(潮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智成技艺(潮州)
Yue Embroidery (Chao Embroidery) Lin Zhicheng,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Chaozhou)
潮州刺绣(潮绣)在唐代就已出现于潮州地区(现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它以龙凤、花卉、飞禽走兽、水族人物为题材,成品多充作日常用品、祭祀用品、欣赏用品、戏服装饰品等。图案严谨,色彩瑰丽,运用金线、银线、绒线结合绣制。潮绣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以及最高可达1寸多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为特色而标异于其他绣种。针法有六角三叠踏针锦、垫棉过金针、双丁鳞、垫绣菊花畔鳞等。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潮绣一直是国家领导人赠送各国首领和国际友人的重要礼品,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林智成,1922年生,潮州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创作的《九龙屏风》挂屏在叙利亚展出并作为国家礼品赠给该国。林智成认为,潮绣钉金绣的技艺灵活多变,是现代机器无法替代的,归纳起来有“铺”“垫”“钉”“贴”“缀”等五法,在工艺处理上强调表现象形、质感、勒线,针法变化多样。他的作品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从而产生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林智成热心潮绣的传承,整理出传统针法一百多种和一批传统产品图稿,培养了大批人才。
李淑英,1948年生,潮州人。这位和蔼的“邻家大姐”一辈子沉浸于潮绣世界中,用针线绘出瑰宝,令世人惊叹。年轻时,李淑英常常每天绣15小时以上,晚上停电和姐妹们只能就着煤油灯做活。1982年,李淑英将潮绣与铁枝木偶相结合,制作出“刺绣铁枝木偶”一屏套,包括帝后、文武大臣、宫女等十个人物的绣品被文化部选送出国展览,后又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李淑英获奖无数,国家级金奖也不胜枚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潮绣有200多种绣法,线的粗细是绣品精细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李淑英坚持最传统的做法,用得最多的针法是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作品多数是用1股、2股的线绣制而成,每一股相当于一根头发大小。其作品古朴大气,富贵堂皇。“淑英绣庄”潮绣研究所、潮绣艺术馆相继挂牌成立,免费展示和带徒授艺,正是一针一线,一绣一生。
粤绣(潮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淑英技艺(潮州)
Li Shuying,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inheritor of Yue Embroidery(Chao Embroidery)(Chaozhou)
潮州木雕在唐代之前应已诞生,到了明清两代,技艺臻于完美,流行于广东古潮州府(现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主要指在建筑、神器、家具、挂屏、座屏、案头等的木雕装饰。因其常贴有纯金箔,和其他木雕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并称为中国两大木雕体系。潮州木雕以花鸟鱼虾为主要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擅长透雕,多层次镂空,刻工细腻,形象生动传神,作品立体感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得浓(1949—2016),潮州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木雕艺术中心主任,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得浓从事木雕工作近40年,他的作品基于传统艺术精髓而不拘泥于传统之繁褥,注重内涵和构图疏密,融汇古今,形成独特风格,玲珑剔透而不失凝重,蕴意丰富。20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先后为广州白天鹅宾馆、潮州开元镇国禅寺、顺德清晖园、法国巴黎中国城等的园林设计制作了大量木雕作品,数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等收藏,多次获国家、省、市金奖和银奖。
金漆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得浓大师技艺(潮州)
Li Denong,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of gold lacquer wood carving(Chaozhou)
金漆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培臣技艺(潮州)
Chen Peichen,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inheritor of gold lacquer wood carving(Chaozhou)
陈培臣,1950年生,潮州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13岁起便跟着其父亲著名的木雕大师陈舜羌学习木雕技艺,屡次在各型展览中摘金夺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对木雕产品的需求淡化,潮州木雕艺术蛰伏了一段时期,陈培臣于逆境中继承父志,坚守传统执艺之道,带领一班伙伴不辍刀凿,开拓出一片将潮州木雕发扬光大的崭新天地。
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屏风上,镶嵌着一件双面通雕《岭南佳果》。这件木雕选材菠萝、杨桃、石榴、荔枝,有或飞或停或戏的喜鹊等良禽点缀其间,将潮州木雕多层镂通、精工细琢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陈培臣的这件作品被广东省政府选定为重新装饰广东厅的唯一一件潮州木雕艺术品。
广作家具作为中国家具三大流派之一,在继承中国数千年家具工艺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和改造西洋文化,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最鼎盛,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家具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今的广作家具艺术风格多样化,文化包容多元又可见新意,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式硬木家具大师伍炳亮技艺(江门)
Work by Wu Bingliang, master of Cantonese-style hardwood furniture making(Jiangmen)
广州木雕作品(广州)
Guangzhou woodcarving works(Guangzhou)
伍炳亮,1953年生,江门台山人,中国工美艺术大师,30多年来主要从事明清家具的研究和设计制作。他提出了“型”“艺”“材”“韵”四字标准,作品屡获国家级博览会金奖,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收藏陈列。其作品清式檀香小叶紫檀座屏《盛世之作》,传承了清代宫廷家具精华,其屏心浮雕题材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外框借鉴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浮雕万字锦地纹、卷草纹饰,型制庄重宏伟,寓意深刻。
广州木雕是“广州三雕”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素以工艺精巧细腻而闻名,古朴典雅并善于吸纳不同文化元素,其刀法利落、流畅,雕塑感较强。广州木雕以紫檀木、樟木、花梨木等为主要用料,分为建筑装饰和家具雕刻两大类,另外还有红木小件和红木宫灯,拥有浓郁的南国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金漆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辜柳希作品《丹凤朝阳》(潮州)
Golden lacquer Wood carving National inheritance of Gu Liuxi's works "Dan Feng Chaoyang"(Chaozhou)
辜柳希,1954年生,潮州人,金漆木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17岁拜潮州木雕名师陈春炎为师,潜心埋首木雕技艺40多年,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他传承前人的木雕精髓,用现代观念和手法改良传统潮州木雕的工艺,融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广州友谊剧院大堂正中的木雕《丹凤朝阳》金光灿灿,摄人心魄,正是由辜柳希等4人团队历时2年精雕细琢而成。他对木雕有一份社会责任感,免费给年轻人传授技艺并引领两个儿子进入这个领域,寄望年轻一代更好地承传潮州木雕。
何汉林,1959年生,揭阳普宁人。作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他出生于“木雕世家”,是何氏木雕家族的第五代传人。从事木雕艺术创作的40年来,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木雕创作,靠手中的雕刀雕刻出万千世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创新,作品粗犷、浑厚、朴素、奔放,精湛的技艺令人惊叹不已。其作品《百鸟朝凤》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他把传统技艺教给儿子,并且辅导了一批年轻人,力求把潮州木雕发扬光大。
潮州木雕名家何汉林(汕头)
He Hanlin, a famous wood sculptor in Chaozhou (Shantou)
佛山木刻版画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年画,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在清末时最鼎盛,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冯炳棠,1936年生,佛山人,技艺承自父亲冯均,是冯氏木版年画第三代传人。他小学毕业后便一直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从事木版年画制作。改革开放之后,经过对于专业各个工序的刻苦学习和钻研,他能独立完成木版年画开纸、雕版、套印、描金、开相、写花、填丹等整套制作工艺,他是广东全面掌握传统佛山木版年画工艺的唯一传人。他还动员子女一齐守望岭南传统民俗文化的这朵奇葩,使之越来越靓。2006年,他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木刻版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炳棠技艺(佛山)
Feng Bingtang, a national heritage of woodcut printmaking(Foshan)
张庆明,1958年生,肇庆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出文人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品位,主要代表作有《端石砚赋》《洞天福地》《文房四宝》和《花好月圆》,他创作雕刻的端砚深受欢迎,被国家和个人大量陈列收藏,十多次获得全国性金奖大奖,在中国(深圳)第七届文化博览会上,他携弟子林少勇创作雕刻的《十大开国元帅》套砚获得特别金奖。中央电视台7套《文化与生活》、4套国际频道摄制组等先后到肇庆为其做个人专访。
一块端石从毛料变成砚台,要经过采石人探测、选石开凿、运输,再由艺人进行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
制砚重点之一是光身,即根据构思去进行维料,在端石上画出需要保留作砚的形状,裁制出砚的璞形,凿出砚堂、墨池和覆手。
制砚重点之二是雕花。砚台雕刻主要用阴刀、阳刀两种刀法和深刀(高深雕)与浅刀(低浮雕)来雕刻,有细刻、线刻和适当的通雕(镂空)等技法,再经配盒、磨光、刻文刻印、“浸墨润石”后褪墨,才能制造出成品。
人们在选择端砚时可以水打湿砚石察看石色,鉴赏石质和石品花纹,还可用手按、摸砚堂(谓之手感),细腻、润滑者为佳。来中国砚都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的端砚为荣。
端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庆明端砚台围料技艺(肇庆)
Art Master Zhang Qingming ' s Technique of Chinese Arts and Crafts(Zhaoqing)
张庆明大师端砚台雕刻技艺(肇庆)
Master Zhang Qingming's engraving skills(Zhaoqing)
张庆明大师再经精雕、刻印、打磨等技艺制造出成品端砚(肇庆)
Master Zhang Qingming made the finished ink stone with the techniques of carving, engraving, grinding and so on.(Zhaoqing)
程文,1950年生,肇庆人,是程氏端砚技艺的第十三代传人,他拜其叔父(端砚界一代宗师)程泗为师,曾任肇庆市端砚厂厂长、端砚研究所所长,著有《程文端砚作品集》。1970年,程文试图突破传统规范,最先把家乡的山水名胜引入端砚,先后创作了《百鸟归巢砚》《星湖风光砚》等作品。这些作品将传统的雕刻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实为“匠心抱朴”。
他的雕刻在风格上独树一帜,工艺多采用写意、大刀阔斧的手法,一般的制砚师傅很难做到。琢砚50载,近70岁的程文老人常能化腐朽为神奇。2006年,他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0年至今,他获全国金奖大奖十多个,特别是《海天旭日砚》,获得了国家最高奖项——“特别金奖”。几十年来,他将技艺传授给成百上千的年轻后辈,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成为端砚行业中的佼佼者,传承行业精华。
杨焯忠,1964年生,肇庆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活力非遗”十大致敬人物、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他从艺30多年来精心砚雕创作,在传统创作基础上不断创新,表现人文情怀,《一带一路》《桃源问津》等40多件端砚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金奖。杨焯忠端砚以“内涵”取胜,在形制式样、内容风格上出新、出奇,不仅从牙雕、红木的镂空技艺、立体雕刻偷师,甚至探索运用摄影光影、拓展端砚表现效果。例如他有一方作品《情暖红山》,就大胆将西藏布达拉宫日照雪山的景致作为题材,开创了先河。
端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程文的技艺(肇庆)
Duan inkstone's national non-inheritance of Cheng wen's skill (Zhaoqing)
端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焯忠向省端砚协会会员(侄儿)杨志明介绍制砚经验(肇庆)
Yang Zhuozhong, the national non-inheritor of Duan inkstone, introduced the experience of making inkstone to Yang Zhiming, a member of Duan Yan Associ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Zhaoqing)
端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梁佩阳介绍古砚作品(肇庆)
Liang Peiyang, Master of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introduced the works of Ancient Inkstone(Zhaoqing)
端砚名家程柱开辅导幼儿砚艺(肇庆)
Duan inkstone expert Cheng Zhukai instructs young children's inkstone art(Zhaoqing)
梁佩阳,1964年生,肇庆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是梁氏砚雕世家传人,从小就随师辈到砚坑采石,鉴别端砚。他刻苦钻研,继承了梁氏家族的传统端砚工艺和注重构图、精雕细刻、形象丰满、生动细腻的风格,致力于端砚艺术创新。他在传统端砚工艺雕龙刻凤的基础上,致力于创新设计和雕刻技法,设计融入古诗词意境,雕刻着重山水文人砚,使端砚不仅是书写实用品,更多成为艺术作品。梁佩阳不但自己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还拜师带徒,言传身教,使端砚事业后继有人。他还注重向外宣传端砚知识,推动中华砚文化走向世界,远播海外,主要代表作有《平步青云砚》《霸王试剑石砚》《双龙砚》。他在全国端砚作品评奖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程柱开,1962年出生,肇庆人,生于肇庆著名砚雕世家,是被砚界誉为 “一代宗师”的程泗之子、程氏家族第13代制砚传人。程柱开传承父亲的技艺,又学习叔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程文的技艺,在继承中创新,创作的作品线条流畅、典雅端庄,获奖无数,是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广州大学端砚研究生班校外导师、客座教授。他秉承父亲、伯父等老艺术家的无私精神,乐意授徒,得到各方高度评价和认可。
广州牙雕又称南派牙雕,有2000多年历史,可远溯至秦汉时期。经过工匠们的代代钻研和创新,凭借镶嵌、雕刻、编织三大类技法称雄全国。雕刻牙片可以做到薄如纸,呈半透明状,镂空玲珑剔透,雕镌细如游丝,广州牙雕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民辉,1953年生,江门新会人,高中毕业后进入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师从牙雕前辈李定荣先生,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进修和深造,并创办花城博雅工艺厂。他创作出一大批造型新颖、意境深刻、具有独特视觉和风格的牙(骨)雕,包括人物、动物、山水、楼台、龙船、牙球等,在国家及省、市评比中共获得金奖四十多项,并被国家、省级部门及博物馆收藏。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积极带徒传艺,并为大学生授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他“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牙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技艺(广州)
Zhang Minhui, Master of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in Tooth carving(Guangzhou)
李定宁,1932年生,佛山南海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象牙雕刻大师,自幼受家庭的艺术熏陶,喜爱牙雕艺术,18岁开始跟随胞兄李定荣学艺。他的作品多以人物为主体,配以山水、树木、亭台楼阁。他在广州牙雕通透玲珑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大胆加以创新,形成自己轻飘剔透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大型牙雕《天女散花》《大圣闹蟠桃》等。
李定宁大师悉心培养儿子李斌成,李斌成现已成绩斐然,荣获“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称号。2012年,由李定宁、李斌成父子耗时30余年雕刻而成的57层象牙球作品《盛世乾坤》,其直径17厘米,是世界牙雕界目前为止层数最多、直径最大的象牙球,获第10届山花奖。
牙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定宁技艺(广州)
Li Dingning, Master of Chinese Arts and Crafts,skill(Guangzhou)
牙雕工艺美术名家李斌成技艺(广州)
Li Bincheng,a famous Arts and Crafts in Tooth carving(Guangzhou)
玉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兆华技艺(广州)
Jade carving national heritage Gao Zhaohua skill(Guangzhou)
广州玉雕有逾千年历史,于明清两代渐趋繁荣,一直以创新精神独领风骚,以雕法细腻、花色繁多、轻灵飘逸、玲珑剔透而见长。
高兆华,1949年生,广州人,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广州玉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兆华16岁进入南方玉雕厂工作,并下苦功加强自己的文化知识。他天天接触贵重的玉石料,却喜欢接地气的生活,领悟到“学会人物雕刻,其他就基本会了,因为人物雕刻的要求是最严谨的”。他最知名的玉雕作品当属黄龙玉雕《日月同辉》,用了前人没有用过的工艺反复研究制作而成。他先后获2011年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特别金奖等诸多奖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的“工匠精神”在一刻一雕中传承与弘扬。
泥塑也称“彩塑”,是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工艺。潮州大吴泥塑已历七百载,是潮州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与无锡惠山泥塑、天津泥人张并称中国三大泥塑。清末有几百户大吴泥塑作坊,而当下只有四五户人家在坚持。随着民俗文化复兴和近年“文化走亲”活动的举办,大吴泥塑这一乡土艺术得以传承、发展,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光让,1948年生,潮州人,大吴泥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岁时随父亲(第23代大吴泥塑传承人)学习雕塑和贴塑,对现代雕塑和“压泥成片和褶片成衣”的祖传泥贴塑艺术有更深刻认识,也全面、系统掌握、继承了“捏段”“镶手”“着衣”“彩饰”等一系列古老的制作技法。他的作品在国家级展览评比中获金奖、大奖,被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如今,吴光让将技艺传给了儿子吴闻鑫(省级非遗传承人,1974年生)和吴宏城(市级非遗传承人,1975年生),二人都获优异成绩,使正宗的技艺不致失传和变样。近期,父子三人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被中国铁路站台票选成主图案录用,他们是传承潮州大吴泥塑的主力军。
大吴泥塑多取材于潮剧、民间传说和章回小说故事中的人物造型,也参考生活中谐趣的人物情景造型,工艺与潮汕的传统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大吴泥塑虽是不太起眼的小摆件,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能让海外华侨和外出打拼的潮汕人“见物思乡”,也能让外国友人对中国的民俗文化产生兴趣,善也妙也。
大吴泥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光让和大师吴闻鑫、吴宏城(潮州)
Wu clay statue national non-heritage person Wu Guangrang and master Wu Wenxin and Wu Hongcheng(Chaozhou)
大吴泥塑传统作品《铁匠》(潮州)
Dawu clay sculpture traditional works “Blacksmith”(Chaozhou)
刘沅声,1969年生,梅州梅县人。20多年来,他心怀对客家传统文化的热爱,耐住寂寞,沉下心来创作,成就了客乡闻名的“泥塑刘”。泥塑题材以客家历史和客家风情风物为主,如砻谷、风车放米、新娘新郎端四手茶、慈母陪儿女点油灯读书等,都是贴近生活又生动的泥塑作品。刘沅声创作的系列泥塑作品《客家风情》荣获广东文艺界档次最高的奖项——“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湛江吴川泥塑源于唐中期,当时佛山廖岭居民迁移至梅菉镇瓦窑村,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随之传入。后来,当地逐步兴起了称为“泥鬼”的民间泥塑活动。泥塑题材有传统戏曲、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及喜庆风俗,如《三顾草庐》《八仙过海》。近年来,吴川泥塑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吴川状元林召棠》等,贴近生活,具有乡土特色。吴川泥塑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川还建成我国首创的民间雕塑园泥塑艺术品供游人欣赏。
欧武,1977年生,湛江吴川人,十岁学习捏制泥塑,后来从事的却是设计与传媒行业。他在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高级进修班深造,又学习国画,丰富而跨界的艺术经历使他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性的时空思考。对雕塑语言运用的娴熟,展露了他的天赋与才情,亦显示出他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心态。
客家泥塑大师刘沅声技艺(梅州)
Hakka Mud - plastic Master Liu Yuansheng's Technique (Meizhou)
吴川雕塑大师欧武技艺(湛江)
Wuchuan sculpture master ou Wu skill(Zhanjiang)
捷胜泥塑大师周仲富技艺(汕尾)
Chou Zhongfu, Master of Jisheng clay sculpture(Shanwei)
茶山公仔大师林暖钦技艺(东莞)
Lin Nuanqin, Master of the Tea Mountain Boy (Dongguan)
捷胜泥塑历史久远,以简洁、夸张、传神为特点,全靠手工技巧,是制作历史、戏曲、神话传说人物塑像、神佛造像的工艺。捷胜泥塑因其工艺精良而名扬海内外,是海陆丰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仲富,1944年生,汕尾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受父辈启蒙,汲取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精华,并与本土民间文化结合,数十年来潜心创作,先后在全国各地塑造了众多动人心魄、耐人寻味的作品,代表作有《飞天》《观音》《龙腾》《同寿图》《海陆丰稀有戏剧脸谱》等。他在国内外获得多个大奖、金奖,培养了众多后起之秀,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茶山公仔又叫茶园公仔,属泥塑工艺品,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主要题材,戏曲面谱为制作蓝本,早在明朝初期已有制作,深受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民众所喜爱,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林暖钦,1940年生,东莞人。家族几代都以茶山公仔为生计。作为茶山公仔的林氏传人,林暖钦从8岁开始就跟着父母学做泥公仔。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更是出神入化,颇受欢迎。年近八旬的林暖钦现在是茶山镇仅剩的“老字号”泥公仔师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对我们说:“我母亲一直做泥公仔做到90多岁,她不止一次地交代我要把这个手艺传下去。”
彩扎狮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黎伟(佛山)
Li Wei, national non-heritage inheritor of Caiza lion head(Foshan)
彩扎狮头黎婉珍技艺传承(佛山)
The inheritance of Li Wanzhen's skill in Caiza Lion head(Foshan)
舞狮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生动,气势威猛,与传承了几百年的扎狮头工艺息息相关。彩扎(佛山狮头)的艺术风格和制作技艺独成一家,在国内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伟, 1945年生,佛山人,是佛山彩扎狮头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黎家狮第五代传人,从事狮头扎作已有52年之久,获多项殊荣。黎家自清代道光年间开始扎狮头,是佛山唯一一个五代扎狮头从未间断的家族。黎家狮的美学特点是额头高、角直、眼大、眉精、杏鼻、口大有笑容。“历史悠久,款色最优,用户满意,买过回头”是老顾客对黎家狮头的评价。七十多岁的黎伟一直致力于狮头制作的传承教育工作,经常义务传授狮头制作工艺。
黎婉珍(女,图左),1964年生,佛山人,黎家狮的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扎(佛山狮头)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93年,影片《狮王争霸》上映,片中那些威风凛凛、多姿多彩的醒狮均为“黎家狮”,由黎伟、黎婉珍兄妹在北京组装。我们看到的狮头的颜色和形态,是将三国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作为题材而画的。彩狮是刘备狮,红黑狮是关公狮,黑白狮是张飞狮。选用的颜料写狮鲜明表达刘关张的仁、忠、勇的个性品质。他们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和“讲究”,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2009年,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世人所瞩目。佛山剪纸源于宋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包括纯色剪纸、染色剪纸、写色剪纸、铜凿剪纸四大种类,其工艺精湛、品种丰富,在中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永才,1941年生,佛山人。19岁拿起剪纸刻刀起,至今未曾放下,他见证了佛山剪纸的兴衰。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永才的剪纸艺术风格既古典又现代,既凝重又空灵,既大气又细腻。他勇于吸收各门类艺术,把剪纸发展成大型的艺术创作,开拓了传统剪纸艺术的表现空间和革新之路。他的作品既保持了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剔透玲珑的传统特点,又以多变的手法剪刻现实生活题材,其作品《万象春》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主办的“国际剪纸艺术展”优秀奖等多个奖项。从陈永才的巧手佳作中,可感受到佛山剪纸的审美旨趣与艺术特色,亦可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气度风范和乡土民俗的千姿百态。他虽然已78岁高龄,但还常带剪纸省级传承人姚宝莲、市级传承人邓春红和自己女儿陈嘉彦这三个徒弟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大中小学校及社区进行剪纸培训,甚至到港台及国外传扬佛山剪纸文化。
佛山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永才技艺(佛山)
Foshan paper-cut national non-heritage inheritor Chen Yongcai's skill(Foshan)
汕头潮阳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繁荣于清代。潮阳剪纸造型活泼多变,富有装饰性,具有细致、豪放、秀逸、纯色、多色、阳刻、阴刻等艺术风格,是潮州最有特点的民间美术之一,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博会广东馆的制作工艺就采用了潮汕传统剪纸元素,做出了“剪纸骑楼”效果。
魏惠君,1969年生,汕头潮阳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在广东剪纸申报国级“非遗”期间,她也鼎力协助。从艺以来,她一直从事潮阳剪纸的修复、整理及创作工作,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省级展览并多次获奖。作品《十二生肖》《盛世英歌》《家乡三瑰宝》等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她曾为中央电视台CCTV4设计剪纸礼品并赠送到170多个国家。
潮阳剪纸大师魏惠君技艺(汕头)
Chaoyang paper-cut master Wei Huijun's skill(Shantou)
广州剪纸大师李秀枝技艺(广州)
Guangzhou paper-cut master-inheritance of Li Xiuzhi's skills(Guangzhou)
李秀枝,1956年生,广州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剪纸大师。2003年开始剪纸艺术之旅,尽管身患残疾,但始终坚持剪纸艺术的学习与创作。究其原因,她归结为热爱。因为热爱,所以透过剪纸来讲述她领悟的岭南文化,她还成为了广州亚运火炬手。李秀枝把城市传统剪进每张彩纸,用工整的构图裁出锦绣中华,无数作品在她手下栩栩如生。由于对作品要求严格,她曾反复裁剪一个作品五六次直至满意。她积极投身公益,以艺术传递爱心,让剪纸走进大众。她经不懈钻研,在剪纸艺术上自成一派,所获剪纸艺术奖项至今已有60多项,已完成的180米长的《荔湾风情》剪纸是世界上最长的剪纸。在李秀枝影响下,其丈夫练汉锋和作为工艺美术高级讲师的女儿练晓红也已加入岭南文化剪纸创作队伍中。
广州剪纸名家陈翠冰带出新秀(广州)
Guangzhou paper-cut artist Chen Cuibing brings out new talents(Guangzhou)
陈翠冰,1962年生,广州人,2001年师从广州著名剪纸艺术家吴海清学习剪纸。虽为一名残疾手艺人,但她坚信自己可以“用双手改变命运,用艺术塑造人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她的多个作品获全国赛大奖,她曾代表广东手艺人在上海世博会进行现场展演。她的传艺工作成果显著,连续6年开设了剪纸和丝网花工艺等多期课程,热情无私地培训了500多名学员,带领出一批优秀学员,并创作了以亚运梦想、茶文化、广州风情等为内容的大量剪纸艺术作品,深受民众赞赏,为传承传统民间艺术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很多学员表示,有幸与陈翠冰面对面学习剪纸技艺,在收获自己的剪纸作品之余,还品味出了一份隽永的人生哲理。
嵌瓷俗称“聚饶”“贴饶”或“扣饶”,是潮汕著名的传统手工艺。揭阳普宁自古就有嵌瓷之乡的美称。作为潮汕三大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一,嵌瓷是中华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剪取瓷片黏合而成的嵌瓷,主要用于祠堂、庙宇及民居“四点金”“下山虎”等建筑物的屋顶装饰,其表现手法有平嵌、浮嵌、圆嵌(立体)等,具有色彩浓艳、质感坚实,久经风雨、烈日曝晒而永不褪色的特点。潮汕嵌瓷艺人主要出自普宁、汕头、潮州等地,普宁嵌瓷也流传到台湾、东南亚一带,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少雄 ,1971年生,汕头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用简陋的剪子、锉刀等工具,将一堆碎瓷片和水泥麦灰黏合,把神话传说、传统戏剧人物、民间故事和动植物做成嵌瓷艺术品。这些作品闪光亮丽精美,体现出智慧的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吉祥意愿的追求。
普宁嵌瓷(普宁)
Puning porcelain(Puning)
汕头嵌瓷大师许少雄技艺(汕头)
Shantou porcelain embedding Master Xu Shaoxiong(Shantou)
广州灰塑大师邰成村技艺(广州)
The technique of Tai Chengcun, Guangzhou Grey-plastic Master (Guangzhou)
开平灰塑(江门)
Kaiping gray plastic(Jiangmen)
灰塑是岭南民间传统工艺,主要依附在庙宇,祠堂,豪门大宅的建筑墙壁上沿、屋脊或是其他建筑工艺上。灰塑制作精细,色彩丰富,大小各异,题材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花鸟、瑞兽、山水等为主。
邰成村, 1965年生,广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州灰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8年来,他先后对广州的六榕寺、五层楼、光孝寺、三元古庙、锦纶会馆、从化的广裕祠、佛山的祖庙、兆祥黄公祠等古建筑的灰塑进行修复,并创作了南海神庙内的灰塑人物和神像。对于灰塑,他考虑的并不仅仅是“继承”,还抱有“做前人所未做”的超前态度。
灰塑含有各式各样的寓意,是岭南建筑上最亮丽的色彩。在江门开平,灰塑被誉为民间建筑“桂冠上的明珠”。和碉楼一样,灰塑和侨乡文化也有着剪不断的情缘。二十世纪初起,华侨返乡建家,房子上非要有灰塑不可,尤其是祠堂、寺庙和豪宅的装饰中,灰塑不仅寓意富贵吉祥和谐平安,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江门开平现存的1833座碉楼上,每一座都有着风格各异的灰塑,无论是杨柳新燕、花开富贵还是酒杯书卷、家乡风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美好的愿景。2007年,“开平碉楼与古村落”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联合国专家对开平灰塑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开平灰塑工艺精湛、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广彩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十六世纪起,中国外销瓷器大量进入欧洲。
许恩福 ,1945年生,广州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开始从事广彩艺术,师从行内著名的“四大天王”之“鸡王”欧立勤。他擅长绘山水、动物、花鸟、人物,在传统的广彩绘画基础上,吸收了中西方的绘画精华,又创新广彩题材,利用自配的颜色和烧制经验技术,使作品色彩艳丽,富有层次感,既有传统特色又适合现代审美需求。许恩福的作品甚丰,屡获大奖,曾被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宾。他培养了大批学徒,这些人大多成为行业的主要骨干,他的女儿许珺茹也成为广彩名家。父女二人目前都在开展广彩进校园社区的活动,希望广彩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
广州彩瓷大师许恩福和名家许珺茹(广州)
Guangzhou colored porcelain master Xu Enfu and famous artist Xu Junru(Guangzhou)
广彩大师赵艺明技艺(广州)
Guangzhou colored porcelain master Zhao Yiming(Guangzhou)
广彩大师冯瑞华为学生授课(广州)
Guangzhou colored porcelain master Feng Ruihua(Guangzhou)
赵艺明,1963年生,顺德人,广彩世家“赵兰桂堂”第四代传人、广彩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国垣之子、广州海珠区兰桂堂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州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父亲学艺,全面掌握传统技艺并锐意创新,融入现代绘画理念技法,取得良好效果,作品备受收藏者青睐。
冯瑞华,1967年生,鹤山人,赵艺明夫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高级技师。1986起师从黄蜿甜、王兆章、区立勤等名师,人物山水花卉皆工,尤擅仕女、儿童,作品格调清新,有中国画笔意。冯瑞华、赵艺明夫妇的作品在国际及全国大赛中屡获金、银、铜奖,作品被博物馆及政府文化机构收藏,二人还着力推动岭南特色工艺教育、产业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广彩大师何丽芬技艺(广州)
He Lifen, Master of Guangzhou colored porcelain(Guangzhou)
何丽芬,1966年生,广州人,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州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86年考入广州市织金彩瓷工艺厂,师从广彩四代传人司徒洪,擅长绘画人物、花鸟、山水。其作品构图合理、笔法细腻、装饰性强,在风格上自成一派,在国际及全国、省、市大赛中屡获金、银、铜、优秀设计、优秀创意等奖项,部分作品被博物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失传,何丽芬把家里的亲戚、朋友全都发展来做广彩,她说:“我的女儿、我的丈夫,七大姑八大姨,还有他们的孩子们,多一个人就多一份传承下去的希望,要让艺术之花烘托出现实生活中的美。”何丽芬出版了广彩历史上首部个人精品集,并时常为学生授课,推动岭南特色工艺教育、产业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广州是传统红木宫灯的发源地之一,明朝时红木宫灯为广东有名的贡品。作为红木家具的衍生品,在六角形框架蒙上绢纱,就能成为能够点放蜡烛的灯架,红木宫灯的工艺继承了广式木雕善刻龙凤的传统。玻璃传入中国后,红木宫灯改为在灯壁上绘画。清朝时广东人发明了可装卸的红木宫灯,之后成为了出口商品,很受外国人的喜爱,远销海外,被称为“中国灯”。红木宫灯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昭亮, 1929年生,广州人,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式红木宫灯”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出身于广州红木世家,读初中时就利用课余时间跟随叔父、父亲、建筑工程师郭谓洪等学习雕刻、绘画、建筑设计绘图等手艺。广式红木宫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式微,濒临失传。罗昭亮毅然下海做摩托车配件等生意,积累了财富就马上转行,扛起复苏红木宫灯的大旗。在他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下,“中国灯”迎来了“第二春”。说他是用“洪荒之力”复兴广式红木宫灯实不为过。目前,全国红木宫灯工厂寥寥无几,罗昭亮的红木宫灯厂是广东仅有的、有一定规模的一家。
红木宫灯有一个旋转活动的、立体多画面的画组,通常有12或18幅画,这些手绘的中国画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在宫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走近罗昭亮,你永远不会感受到这位老人对广式红木宫灯究竟有多热爱、痴迷。他积累了丰富的手工经验后,积极培养后代,收徒传道,著有《广式红木宫灯》一书,以传播艺术和思想。近年虽年迈,但“庆祝党的十九大召开”、广州本土风情等紧贴时代脉搏、饱含创意的接地气珍贵红木宫灯作品不断问世,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更让人增添了对罗昭亮的崇敬之意。他培养的女儿罗敏欣,如今已成为红木宫灯名家,外孙女也学有所成,常辅导青少年学习红木宫灯技艺。
红木宫灯罗昭亮大师技艺(广州)
Mahogany palace lantern master Luo Zhaoliang's art (Guangzhou)
名家罗敏欣传授广州红木宫灯技艺(广州)
Famous artist Luo Minxin teaches Guangzhou mahogany lantern skill(Guangzhou)
佛山彩灯技艺(佛山)
Foshan Lantern skill(Foshan)
彩灯,民间俗称灯色,明代兴起,是佛山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彩灯是秋色盛会、元宵灯节、中秋节等民间节日习俗必不可少的项目。佛山彩灯具有广东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是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包括大型彩灯和头牌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灯笼四大门类。彩灯的扎制等全过程,都是艺人手工操作,其品种丰富,款式新颖,装饰独特,工艺精致,富丽堂皇。佛山彩灯是中国民间彩灯的代表,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奇葩,也是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民俗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茂名信宜镇隆六双村花灯制作已有近390年历史,是广府文化、高凉文化、壮瑶文化的结合体,是粤西地区保存得最完整最原始的农耕文化形式,曾荣获广东省第二届花灯文化节金奖第一名。每年元宵节,各家各户都会制作花灯,并把制作好的花灯集中起来在村子里巡游,祈望新年风调雨顺,新年行福运。围绕“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主题制作的花灯挂满全村,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镇隆花灯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月十七日的闹花灯是茂名信宜镇隆六双村一年中最为隆重、热闹的日子。当晚,从村头到村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富贵灯、长寿灯、风铃灯等,祈求新年风调雨顺,新年行福运。2017年,镇隆新设特色文化花灯街,吸引更多群众前来度节观灯,其中不乏来自欧洲、非洲的观众。
镇隆花灯布展(茂名信宜)
Zhenlong flower lantern exhibition(Xinyi, Maoming)
遂溪醒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荣仔“龙狮鱼灯”作品(湛江)
"Dragon Lion Fish Lantern" by Li Rongzai, national non-heritage inheritor Lion Dance of Suixi(Suixi, Zhanjiang)
“龙狮鱼灯”作品最早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有300多年历史。湛江遂溪醒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荣仔,1965年生,湛江遂溪人。他不但是一位醒狮表演大师,也是一位制作醒狮的大师,曾用传统加革新的方法,以国家级非遗遂溪醒狮和湛江湖光岩龙鱼传说为原型,制作出一组2只、各长约6米多的“龙狮鱼灯”,以及以热带海洋鱼为原型制作出一组4只、各长约2米的海洋鱼灯。这两组鱼灯改烛光为LED灯,增加了彩光纸、烟花和彩泡等设计,造型大方逼真、装饰新颖亮丽,地域和海洋文化特色突出。李荣仔制作的鱼灯先后获得2013年广东省第二届花灯文化节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举办的全国“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全国灯彩大赛银奖。
李荣仔把醒狮做成一个产业,造福乡里并惠及广大醒狮爱好者。在他的培养下,其儿子李祖杰已成为南派醒狮接班人。父子俩清醒地认识到,手艺人会老去,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下去,他们现正为此尽心尽力。
扎元宵花灯(肇庆怀集壮族)
Lantern of Lantern Festival(Huaiji, Zhaoqing)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肇庆市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最热闹的节日。正月的下帅乡春意盎然,全乡村民家家户户均准备上好的佳肴宴请亲朋好友同贺节日,他们看花灯,观舞狮舞春牛,赏民俗,民间文化、民族风情浓郁。
花灯源于中原,传入忠信镇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河源连平的忠信花灯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元素,随着客家人的繁衍、迁徙而传承发展,综合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编织、印花、剪、刻、裱、装饰等一系列制作工艺上。每年的正月初九,当地人若当年生了男孩,就会在祠堂里挂起花灯庆祝,以告知祖先和乡亲。吊灯仪式一般有放灯绳、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六道程序。忠信花灯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忠信吊灯习俗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忠信花灯(河源连平)
Lianping Zhongxin Lantern Festival(Lianping, Heyuan)
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地方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习俗的延续,庆祝国泰民安,用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
潮州方言里,“丁”和“灯”是同音,自古以来就有用“灯”来寓意“人丁”的做法。正月十五 “吊喜灯”的传统,就和“灯”象征“人丁”有密切关系。每年的正月十三,渴望“添丁”的人家就会带上贡品、银锭、香烛,提着灯笼到神庙里跪拜,祈祷神明赐子。祷祝完毕后,求子的人家会用庙里的灯火点亮灯笼里的蜡烛,把灯笼悬挂在庙里。等到正月十五那天,这户人家会再到庙里,把点亮的灯笼接引回家,挂在门口,意为“神送子给他们”,这叫做“兴灯”。现在提倡新风尚男女平等,送灯笼也意味着祈求合家吉祥、合乡平安。
送灯笼的小姑娘(潮州)
A little girl with a lanterns(Chaozhou)
中秋灯会航天情(广州)
Space scene of Mid-Autumn Lantern Festival(Guangzhou)
广州市最大型、最传统的节庆活动之一是中秋节灯会,各大公园如文化公园、白云山云台花园等每年都隆重举办。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云台花园中秋制出宽11米,高9米的天宫一号灯饰,在天空的衬托下显得壮观神秘,色彩艳丽,引发人们对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无限遐想。科技与文化元素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魅力。
白沙茅龙笔由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陈白沙(陈献章)创造,陈白沙开创了茅龙书法艺术,并使其在岭南书法史上确立了重要地位。茅龙笔以江门新会圭峰茅草为主要材料,经选裁、锤砸、捆扎装饰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软硬适中、吸墨性好、富于弹性、书写流畅、坚韧耐用的特点。用茅龙笔写的书法笔锋富于变化,运笔时笔画中留有空隙,形成其他书法难有的“飞白”,笔画顿挫、拙重,别具一格。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瑞亨,1962年生,江门新会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不断努力,刻苦学习和钻研茅龙笔制作技艺,使几度面临失传的茅龙笔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知名度不断扩大。
茅龙笔大师张瑞亨介绍作品(江门新会)
Zhang Ruiheng, master of Xinhui mao long pen, introduces his works(Xinhui,Jiangmen)
新会葵艺廖惠林大师技艺(江门)
Master Liao Huilin, Xinhui Kuiyi art(Jiangmen)
江门新会葵艺闻名世界,也是广东八大传统工艺之一,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品种有三大类——葵扇类、工艺品类和葵副产品类。葵扇类是用葵叶经剪、晒、焙、焗、合或编织、缝制而加工成的扇,有牛心扇、鸡心扇、玻璃扇、火画扇等上百个品种。其中,火画扇是用“温度”在葵扇上作画,通电加热的烙笔使温度成为“颜料”,随着停留时间的长短,“糊”出的颜色也有深浅,由此现出不同的图案,神奇的画面令人叫绝。江门新会葵扇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廖惠林,1956年生,江门新会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6岁开始拜师学艺,学习烙画技艺20多年。随着社会科技进步等原因,葵艺逐渐衰落,但他舍不得放弃,苦心孤诣,栉风沐雨,自费创办葵乡传统工艺品开发中心。他精心设计制作的工艺葵扇多次受邀参展和获奖,曾赴法国参加民间工艺博览会等做现场演示,让人们知道葵扇和画纸的不同。葵扇扇面凹凸不平,用力稍有不慎就会烙穿,曾经被人“弃之如敝屣”的葵扇,在他的高超技艺与平和心境中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摇身一变成为一柄柄精美的工艺品,呈现出别开生面的风情。
纯朴多彩农民画(惠州龙门)
Simple and colorful peasant paintings(Longmen, Huizhou)
纯朴多彩的惠州龙门农民画,与陕西户县农民画、上海金山农民画并称中国三大民间画,享誉海内外。惠州龙门农民画以浓墨重彩渲染人们丰富多彩的劳动和生活,以节庆喜事、特色民俗、田间劳动为主要题材,深刻反映出当地文化的风采和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及理解。
揭阳揭东阳美村素以“金玉之乡”著称,有亚洲玉都之美名。自1905年起,村民就从事玉器加工生产贸易。阳美玉雕技艺以“精、奇、巧、特”闻名于世,2008年被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肇庆四会与广州、佛山南海平洲、揭阳并称广东四大翡翠批发市场,是国内最大的翡翠加工基地。四会市荣获“中国玉器之乡”称号,玉城也就成为了四会市的城市简称。
阳美玉雕(揭阳揭东)
Yang Mei jade carving(Jiedong,Jieyang)
玉器雕刻(肇庆四会)
Jade carving(Sihui, Zhaoqing)
广东绿玉欧阳良矩大师技艺(肇庆广宁)
Master Ouyang Liangju of Guangdong Green Jade carving(Guangning, Zhaoqing)
肇庆市广宁县的“广东绿”,俗称“广绿石”,又称“广绿玉”,蕴藏于广宁深山之中,是中国五大名石之一,明末清初时已经是有名的贡品。广绿玉品种繁多,颜色鲜艳,晶莹剔透,其中以翠绿、绿海金星、白中带绿、黄中带绿,最为名贵。
欧阳良矩,1946年生,肇庆广宁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绿玉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善于奇思妙想,构图意境丰富,将书画艺术与玉雕艺术结合,题材广泛,雕刻的造诣很高,经由他雕刻出来的人物、花果、鹰等动物作品形神兼备,让人称绝。
广东绿玉是罕见的宝石,又是制作工艺美术品和印章之珍材,其颜色与大自然的颜色基本相同。广绿玉的很多作品都是反映大自然,比如山水、植物、动物等,艺人把自己观察到的、有特色的东西雕在里面。
黄学鸿,1964年生,肇庆广宁人,广绿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对美术绘画有着浓厚兴趣,从事玉雕行业20余年,因材施艺,把自己的思维与玉石之神韵合二为一,独具特色,为推动广绿玉产业发展、弘扬竹乡玉文化做出了贡献。
广东绿玉黄学鸿大师介绍作品(肇庆广宁)
Master Huang Xuehong of Guangdong Green Jade carving introduces his works(Guangning,Zhaoqing)
南玉又称南方玉,是岫玉中的一个品种,被列为广东四大名石(玉石、云石、英石、砚石)之一。由富镁质岩石变质而成。蛇纹石质玉石,晶莹如冰,玉质柔润,石纹雅致,有黄绿、青绿、黑色等多种颜色。广东自五十年代开始有加工工艺玉器,七十年代进入鼎盛期,玉石工艺产品主要有花卉、人物、兽口、雀鸟、宝塔、多层玉球、首饰、盆景、仙桃、帆船、玉碗、茶具、酒具、宝石景泰蓝等17大类、220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玉塔、玉石盆景、玉碗、玉石景泰蓝等产品蜚声中外。大型玉雕艺术珍品“一帆风顺” 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祝贺香港回归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礼品,其造型精巧,神韵生动,气势雄伟,被香港市民誉为“最佳礼品”。南玉雕刻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凤兰玉盘,由全球顶级时尚设计大师GALO设计、茂名信宜市玉雕艺术家制作的此尊精品,2015年被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作为世纪之礼赠予瑞典国王。
南玉龙船雕刻(茂名信宜)
South jade carving display(Xinyi, Maoming)
南玉雕刻国礼作品(茂名信宜)
South jade carving ceremony works (Xinyi, Maoming)
内画与鼻烟壶有着深厚渊源,4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把鼻烟壶带入了广东肇庆。内画壶一开始只是被用来装饰鼻烟壶,后逐渐发展为工艺品,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派别。作为粤派唯一代表的汕头内画由吴松龄大师始创。他既借鉴京派的工笔重彩,又多采用岭南派国画技法,把水彩色、国画色、油画色融于一壶,线条纤秀,色彩浓艳。
广东内画主要在玻璃瓶和水晶瓶内壁绘制。画笔头以铁线做成弯曲形,尖端安装狼毫,以竹做笔杆,整体呈弯曲状,便于在瓶内运笔。基本技法为:瓶外描金、瓶内磨模、瓶内作画。创作壶内画的起稿、勾线、着色、补景四个步骤看上去简单,其实每一步都是对创作者作画技艺与耐心、细心的考验。广东内画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壶体内画与外画的区别是:作画顺序相反,内壁反着书画,外壁才能是正顺序。广东以正圆瓶为主,小小瓶内,艺人以神工妙笔纳入大千世界,方寸之间,展现出绚丽的山光水色、飞禽走兽、古今人物、奇花异卉,被称为“奇特的绘画艺术”。
赖乙宁(1953—2014),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拜粤派瓶内画创始人吴松龄为师,40余年艺术生涯不断传承、创新,形成特有风格,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多项大奖金奖,许多作品被指定为赠送外宾的礼品。
广东内画(汕头)
Guangdong inner painting(Shantou)
广东内画赖乙宁大师作品(汕头)
Master Lai Yining's works in Guangdong Inner painting(Shantou)
天河珠村乞巧节宗祠摆香案作品(广州)
Works of Qiqiao Festival ancestral Hall in Tianhe Pearl(Guangzhou)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乞巧节起源于汉代,源自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古时,广州年轻姑娘用七彩针线制作刺绣工艺品,在七夕这一天礼拜,摆出制成的各种花果女红、仕女、家具器物等,这些物品样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被乞巧作品吸引前来欣赏的青年男子,邻居都会牵线搭桥,乞巧作品往往成就一段美满姻缘。七夕大型女子成年及笄礼,也是一个相亲的机会。(www.xing528.com)
自2005年首届广州乞巧文化节落户天河珠村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多年,广州天河珠村乞巧早已从村落民俗上升为惠民的大型文化盛典。七夕节“天河区乞巧习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七夕佳节,到珠村观巧、游巧、斗巧的海内外游客接近10万人。
南宋诗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在明清时期,各家各户的妇女自办乞巧贡案,姐妹们互相品评观摩,乞巧贡案做得精美的女子被誉为“巧姐”,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可是一个莫大的美誉。广州黄埔横沙乞巧节上,年过八旬的“巧姐”宝刀未老,巧妙地用头发丝串稻穗且不用戴眼镜辅助,令人惊叹不已。
宗祠乞巧节摆香案,把制品陈列案上,眼前的景象只能用“惊艳”二字来形容,八仙桌上摆着琳琅满目的巧手展品。乞巧工艺主要以人物的服饰工艺为主,包括人物造型、服装裁剪、工艺刺绣、面相绘画、镶、扎作等45道工序,完成一个人物公仔至少要四五天,充分体现乞巧工艺“主题鲜明、手工灵巧、形神俱备”的独到之处。
黄埔横沙乞巧节头发串谷粒作品(广州)
Huangpu Hengsha Qiqiao Festival hair string grain works(Guangzhou)
黄埔横沙乞巧节生活场景作品(广州)
Huangpu Hengsha Qiqiao Festival life scene works(Guangzhou)
广州番禺区化龙潭山村有一位名声响亮的“巧男”——民间文艺家、乞巧非遗传承人许冠其。1926年出生的许冠其,从事乞巧公仔制作已有30多年,妙手生花地做出了数千个乞巧公仔。乞巧公仔每个人物的高度只有25厘米,人物的服饰制作精巧细致,每板乞巧主题塑造出来的人物身份、地位、神情都可以从其身上所穿着的服饰中体现出来,再配以布景、人物的排位、动作等,非常精美。板式人物还能根据故事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活动,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许冠其2010年制作的乞巧贡案《长生殿》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番禺潭山乞巧名家许冠其作品(广州)
Xu Guanqi, who's works is famous at Qiqiao Festival (Panyu,Guangzhou)
望牛墩乞巧人像和生活物品(东莞)
Statues and objects of human life at Qiqiao Festival in Wangniudun(Dongguan)
如今的乞巧节活动早已不局限于未嫁女子的范围,而是全村百姓团聚欢乐的节日。东莞望牛墩村中一些男子羡慕女子乞巧,而且也积极参与七夕微型工艺品的制作。有趣的是,年轻小伙热衷制作的是时尚能动的乞巧农村人像和生活物品。近几年,城乡的“摆七娘”有了新变化,出现了手工技艺的进步、现代新材质的探索运用等情况,比如大胆使用声、光、电等新技术。东莞望牛墩七巧节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摆桌碗,顾名思义就是把桌和碗(包括盘)摆出来。先将碗盘摆在桌面上,再在碗盘里摆上各种各样的农村食物、由民间艺人创作的艺术品,这又称为“饶平彩青习俗”。潮州饶平三饶人大多数由河南、福建移居而来,桌碗也由中原传播而来,已有六百年以上的历史,用以祭拜土地,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供人欣赏,相互竞赛。不需要事先用画笔“打草稿”,摆桌碗的整个过程全靠有一定功底的艺人的想象力来制作,现也不乏小孩子妙趣横生的“习作”。该习俗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汕尾陆河螺溪镇欧田圩元宵节“闹龙神”的大型民俗活动由来已久,至今有近200年历史。活动包括围龙和牵龙,嫁出去的女子也要和丈夫一起回娘家参加,把“齐天大神”“王爷”等多位尊神塑像用花轿抬到每一户人家并分发几两“龙米”祈盼财丁兴旺,主人十分恭敬地接收。随后,男女老少一齐到村后的“笔架山”上牵龙、“祭龙神”。在一幅数百米长、一米多宽的红色“龙布”上,一位“闹龙神”传承者敏捷地用大米撒出一条白色的巨龙,并在龙头前面摆放祭品。祭拜一结束便由一位长者用脸盆托着龙头带领村民牵龙回家。
三饶摆桌碗技艺(潮州饶平)
To make into a food handicraft in a bowl or dish in Sanrao(Raoping, Chaozhou)
摆米龙技艺(汕尾陆河)
Pendulum rice dragon(Luhe, Shanwei)
潮州枫溪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枫溪人就利用当地瓷土生产出各类陶瓷器皿。千百年来,枫溪以通花瓷、瓷塑为代表的传统技艺在国内各大陶瓷产区中独领风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是枫溪精品力作不断的时期。1978年,邓小平送给金日成的三层通花瓶,在国内外影响巨大。陈钟鸣大师的《金陵十二金钗》、林鸿熙大师的《十五贯》、吴维潮大师的《八仙过海》等作品都是当时的经典之作。“枫溪瓷烧制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溪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吴维潮,1956年生,潮州人。师从广州美术学院胡博教授、工艺美术大师陈钟鸣,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潮州“枫溪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维潮在人物陶瓷雕塑领域和釉上彩装饰设计创作实践中不断探求,积极创新,其瓷塑和瓷绘花鸟大作在国内外的陶瓷展上屡获殊荣。他开设了富有影响力的“陶瓷艺术·吴维潮大师工作室”,传承潮州陶瓷工艺,探索创新型、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展示潮州各陶瓷艺陶大师作品,助力地方做大做强“中国瓷都”品牌。
枫溪瓷艺烧制大师吴维潮技艺(潮州)
Wu Weichao, a Master of porcelain Sintering in Fengxi(Chaozhou)
陶艺大师李炳炎技艺(潮州)
Master of pottery art Li Bingyan(Chaozhou)
李炳炎,1962年生,潮州人,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长。他热心研究潮州陶瓷文化,长期自发从事潮州陶瓷史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近二十年来,对海内外潮人陶瓷业者进行口述采访达600多小时,到东南亚各国搜集潮州陶瓷历史档案,搜集民间历代潮瓷精品近万件。其潮州窑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他追寻的“海上瓷路”,其实正是“海上丝路”的重要并道,是潮州作为“海丝重镇”具体而微的佐证。李炳炎出版的研究专著《宋代笔架山潮州窑》《枫溪潮州窑(1860—1956)》等,填补了中国陶瓷史和潮州地方陶瓷史的空白,他是我省系统研究潮州陶瓷史的代表性人物,被省文物局认定为全省民办博物馆馆长首位副研究员。国学泰斗饶宗颐曾到他的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参观,目睹一件件珍稀的潮瓷藏品,耳闻藏品主人的潮瓷学问,不吝称赞“非常难得!”近几年李炳炎个人捐献国有文博单位文物共300多件,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被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基金会评为“第五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
梅州大埔生产陶瓷自宋代开始,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大埔的高陂镇、桃源镇、光德镇及洲瑞镇,以梭式窑为主,生产各种精美的细瓷。大浦陶瓷造型美观而丰富多样,釉彩绚丽而晶莹,质坚耐用,不逊于其他产区,故大浦素有“陶瓷之乡”“南国瓷都”的美称。有人说龙窑是陶瓷行业的活化石、大熊猫,在大埔至今仍有几十条龙窑在生产,陶瓷甚至青花瓷也十分出众,历史悠久而富有文化韵味,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埔的陶瓷主要是走出口路线,大埔的华侨不少,又有广交会助力,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是潮州陶瓷的奇葩,积淀深厚,演化有绪。宋以后,潮州成为陶器生产中心,从清代中期开始便独具一格,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潮州手拉壶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瑞深,1934年生,潮州人,百年老字号“源兴炳记”的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手拉壶主要的名家之一。他研究创作潮州手拉壶至今已有50多年,并培养其儿子吴培辉成为壶艺师。八旬高龄的他师法古人又推陈出新,手法富于变化,圆润灵巧,线条流畅,独具神韵,其作品以“形奇、色美、纹丽、质佳” 见称,屡获国内外展赛大奖,被中国瓷都陈列馆、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广受手拉壶爱好者、收藏家所珍爱。
大埔陶瓷绘彩(梅州)
Dapu Ceramic painting(Meizhou)
手拉壸大师吴瑞深技艺(潮州)
Wu Ruishen, master of the hand pot(Chaozhou)
梅州五华石业,历史悠久,已有400多年历史。“五华阿哥硬打硬”,在五华硬汉的手中,顽石变为了充满生机和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起,石雕广泛生产和应用,随之便出现了用石建桥和建房屋基础的情况。到了清代,五华石雕已蜚声在外,五华随处可见风格独特的石官、石庙、石室、牌坊、石狮、石像、人物、山水、花鸟草木、飞禽走兽,用石制成的门、硾、柱、梁等遍及乡间,石业从业人员足迹遍及广州、北京、香港及东南亚一带,故五华素有“石匠之乡”的称誉。名师巧匠能把坚硬的花岗石凿成人们生活用品和神器,也善于铺设公路、桥梁、港口、高楼大厦、宫廷台阁。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石建工程、广州越秀山五羊石雕、海珠广场解放军石雕、烈士陵园叶剑英元帅像、圣心大教堂,珠海海滨公园石雕“珠海女”等中外雕刻均体现了五华石工的精湛工艺,五华石雕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光孝寺大雄宝殿北侧栏杆上的南宋石狮是羊城“最古老”的石狮子,这些石狮的材质为灰黄色砂岩石,高45厘米,脚下为云纹鼓形平座。狮形前额突,眼窝深,目圆瞪,口露齿,胸前围的绶带上悬响铃,工艺精湛,著称于世。可惜由于风雨侵蚀,13只石狮只剩五六只较完整。这些石狮造型仍保存唐代的雕刻特点,与北方同期的石狮相似,再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五华石雕《广州解放纪念》(梅州)
Wuhua Stone carving “Guangzhou Liberation Memorial”(Meizhou)
光孝寺古石雕(广州)
Guangxiao Temple ancient stone carving in Guangzhou (Guangzhou)
石狗是古代中国民间信仰之一,作为一方的守护神安放在人们经常出入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审美观念变化,其狰狞、威严的面孔让人看后总会产生不友善的感觉。于是,崇尚礼教的湛江雷州劳动人民便对石狗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塑新,渐渐雕刻昂首咧嘴、含笑露善的石狗,如司仪迎宾。从此,石狗又被人称为“司仪神”,是雷州人民世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其精湛的艺术被世世代代传为佳话,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世良生于1970年,他半路出家,偷师学技,通过勤奋自学,刻苦钻研,1995年在宝墨园用三年时间雕出长达22.38米,高5.83米的《吐艳和鸣壁》,全面展示了圆雕、透雕、浮雕以及难度极高的挂丝雕等砖雕工艺技法。该砖雕共雕有600多只鸟,100多种花草树木,壁背面更雕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何世良被评为砖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2年他雕刻的位于东莞粤晖园的“百蝠晖春”壁照高11.109米,长50.845米,宽5.371米,由160万块青砖雕刻组成,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中国最大的砖雕,并被列入吉尼斯大全。他认为,工人与工匠的区别,在于终生一品与独一无二。
雷州石狗(湛江)
Leizhou stone dog(Zhanjiang)
砖雕名家何世良《吐艳和鸣壁》(广州)
The famous brick sculptor He Shiliang's work(Guangzhou)
从熙公祠“一根牛绳”石雕(潮州)
Stone carving of "an ox rope" in Chen Xu'nian's Old House (Chaozhou)
鮀浦石雕(名家詹益盛)(汕头)
Stone carving of Tuopu in Shantou(Shantou)
潮州民间流传的“一条牛索(绳)激死(气死)三个师傅”的故事,发生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潮安区彩塘镇金砂清代旅居马来西亚柔佛洲侨领陈旭年花十多年时间所建的从熙公祠内。这幅“士农工商”石雕,雕在伏在牛背的牧童手里所捏的一条双股相缠、长约十厘米、细如牙签的悬空牛索上。
讲解员告诉我们,有两个师傅无论怎样小心谨慎雕刻,在眼看快要成功的时候都不小心弄断了牛索,十分懊恼丧气,觉得对不起主人平日好烟好酒对待,于是背起包袱从此消失。请到的第三位师傅吸取了前面两位的教训,改用泡水细磨轻刮的方式才把它弄成,堪称是传统潮州石雕的神奇之作。2016年潮州市提倡的“一根牛绳精神”就是源自这条石牛绳(非常遗憾的是石绳很久前已损坏),意为对事业的追求要有一种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詹益盛,1959年生,潮州饶平县人,现为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石雕艺术的创造,得到广州美院教授的指导,造型及设计水平不断提高。他将传统与现代雕刻技法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石雕艺术风格,雕刻的人物、动物、器皿等各类石雕作品遍及广州、汕头、揭阳普宁、深圳、肇庆等地,深受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在他的手下,“精美的石头会说话”,他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云浮石艺”极具南方石艺特色,是南方石雕工艺的代表。云浮市云城区素有“石都”“石乡”之称,是广东省民族民间(石雕)艺术之乡。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云浮人就利用当地遍布石山的自然条件开采石片和雕刻云石工艺品,当时云石雕刻工艺已分为建筑实用装饰、家居用品、天然石板画、石碑等不同种类。到清末民初,除承袭云城本土文化外,中原文化、闽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对云石雕刻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当地独特的云石雕刻艺术,富有民族性,能反映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对研究中国南方石艺文化的发源和云浮地区的历史及建筑、家居装饰等民俗文化有一定作用。云浮石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浮石艺注重美的内涵,可体现云浮人勇于进取的人文素质,也可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道德、伦理、政治和宗教哲学等观念。北京人民大会堂、故宫、毛主席纪念堂、西藏布达拉宫、广州地铁、埃及国际会议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美国白宫等国内外名建筑都用到云浮石艺作为建筑装饰,影响较大。
云浮石艺雕刻(云浮)
Yunfu stone carving(Yunfu)
云浮石艺《貂蝉拜月》(云浮)
Yunfu stone carving work Diaochan worships the moon(Yunfu)
麦秆剪贴画,简称“麦秆画”,作品画面精美、栩栩如生,在室内可保持几十年不褪色、不脱落、不变质,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一幅麦秆画作品的完成要经历泡、割、刮、碾、烫、染、贴等多道手工工序,它吸收绘画等诸多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利用麦草表面天然光泽染上各种颜色,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麦草粘上乳胶用各种刀具剪贴在黑白绸布底板上,制出各式具有自然美感的原色或彩色画,是慢工出细活的典型代表。
方志伟,1954生,潮州人, 从事工艺美术创作40余年,是潮州市麦秆画研究艺术馆的馆长、工艺美术大师、潮州麦秆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在继承麦秆画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革新,融合潮绣、木雕、泥塑、国画、油画等的艺术精华,画面上的鸟兽、花卉、山河、人物呼之欲出,如不是近距离亲见,你不敢相信这一幅幅画竟是由麦秆做成。其代表作《潮州八景图》《汉学家饶宗颐》分别获中国国际文博会特别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沉淀下来有太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技艺,这也让外国人羡慕不已,年轻人应抱有这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方志伟在谈及出访国外交流非遗技艺的经历时自豪地表示。麦秆画里一只蝴蝶就需要割秆两千刀,得有多少耐心才做得来。面对一件需上百万次手工制作的作品,我们不由得在致敬迅捷的同时也致敬缓慢。
潮州麦秆画大师方志伟技艺传承(潮州)
Fang Zhiwei, left, Master of Chaozhou wheat pole painting(Chaozhou)
陆丰麦秆画大师林锡安技艺(汕尾)
Lin Xi'an, master of Lufeng wheat pole painting(Shanwei)
汕尾陆丰碣石麦秆画始于清代初期,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其制作技法独特,整套制作过程复杂,创作一幅普通的作品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复杂和较大型的作品,往往需要一个月或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真让人感叹高手就在民间。
林锡安,1942年生,陆丰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拜工艺师高子怡为师,通过反复的探索、实践,把刺绣、漆画、工笔画、油画等艺术门类的特点融入到麦秆画的创作中,使“硬邦邦”的麦秆画面既不呆板又清新悦目,在同行中获得了“一刀”的美誉。他的《狮嚎》《梅雀争春》等作品参加全国工艺精品展、博览会获奖无数。
林锡安在这块“冷门”艺术的阵地里潜心创作,被称为碣石麦秆画的最后坚守者。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热爱,着实让人钦佩、感叹。
广州榄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曾昭鸿技艺传承(广州)
Zeng Zhaohong, Master of Guangzhou Elm carving(Guangzhou)
广州榄雕属于我国传统美术工艺品雕刻中的一种,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至抗日战争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一粒普通的榄核雕刻成精致的工艺品,不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底。
曾昭鸿,1955年生,广州市人。17岁时开始学习榄雕,师从当时广州最著名的榄雕艺人欧宇仁。上世纪80年代中期,榄雕工艺品的市场日渐冷清,大部分人都选择转行,但曾昭鸿对榄雕一直情有独钟,下班一回家就拿起雕刻刀钻研榄雕。他更关心的是榄雕的技艺创新。传统的榄雕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他最大的一个尝试是首创榄雕的镶嵌技术,作品《中华世纪龙》是他充分运用镶嵌技术进行创作的代表作。这艘龙船画舫虽然仅巴掌大,但足有6层高,耗费4年时间,并由200颗榄核镶嵌而成的,他经常将其带到各地展览,宣传榄雕的魅力,并定期在工作室义务教学传授技艺。在他的教导和鼓励下,其儿子曾宪鹏不时创新榄雕设想,技艺长进很大。目前父子二人分别是广州榄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和广州市级传承人。
茂名高州缅茄雕刻是微雕艺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利用被誉为“中土无双”的490多年树龄的缅茄树果实雕刻而成,如拇指大小,五分之三为深褐色,五分之二为黄蜡色,俗称“蜡头”,是艺人探索积累的一种独特而精湛的微雕,也是广东省独有的雕刻工艺。将缅茄蜡蒂顶部切平,制成印章或精美的工艺品,山水楼阁图案精美,飞禽走兽形象逼真,故事人物栩栩如生。雕像手法多为浮雕与镂雕,留取蜡蒂顶部作刻章之用。茄雕因为它的珍贵和相传有驱邪纳福之效,历来深受民间喜爱,享誉海内外。过去男婚女嫁,多有用缅茄雕刻工艺品做赠礼。
目前,茂名高州能手工雕刻缅雕的,主要是当地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俊雄。他13岁开始从事缅茄雕刻,传承张氏家族几百年传统,技艺精湛,作品细致入微、型小乾坤大,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缅茄微雕雕刻家张俊雄技艺(茂名高州)
The skill of Zhang Junxiong, a tiny carving sculptor of Burma eggplant(Gaozhou, Maoming)
江门开平金声狮鼓制作工艺属于南狮工艺流派,是一门独特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金声狮鼓声音洪亮,质量过硬,制作精美,款式新颖,使用寿命可达一二十年,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狮鼓制作工序复杂,同时精细讲究、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具备了运动、娱乐、美术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价值。连前来观摩的老革命文艺工作者罗夏珊大姐都情不自禁地敲起鼓来辅导小朋友。
金声狮鼓(江门开平)
Golden lion drum(Kaiping, Jiangmen)
清溪麒麟艺作(东莞)
The skill of making Kirin in Qingxi(Dongguan)
有舞麒麟,必有麒麟制作。东莞清溪的麒麟制作已有200多年历史,也是目前广东为数不多的完整保留麒麟制作工艺的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为“高华麒麟”,最早为1861年黄娇在清溪开设的一家名为“高华”的纸扎店,制作工艺五代相传,蜚声海外。其作品曾热销到越南、新加坡、荷兰、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
东莞清溪麒麟制作十分讲究,独特的麒麟头设计,制作精美,结实轻盈,神态逼真,画工精细,各种比例协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珐琅大师杨志峰技艺(广州)
Yang Zhifeng, Guangzhou enamel master(Guangzhou)
广州珐琅亦被称为“洋瓷”,一般特指铜胚画珐琅,带有独特的西式风格,画珐琅富有绘画趣味,又称“珐琅画”,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制作上需要经过制铜胚、掐丝、点蓝、烧蓝、绘画、打磨、电镀等工序,其间还要反复进行烧制,稍有差池就可能前功尽弃。广州珐琅制作曾经在国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杨志峰,1958年生,广州市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他在珐琅这行经历了40年的风雨,追求精致,和同事一起融合广州珐琅工艺和景泰蓝工艺的“中彩珐琅”,研制出不仅继承了景泰蓝金碧辉煌的花纹图案,又能衬托出广东珐琅的淡雅、古朴、细致、生动的大幅彩画和书法,极具观赏价值。他还做出各种实用珐琅制品,尝试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传统工艺一直传承下去。广州珐琅制作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志峰为该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瑶族银饰的锻制技艺是瑶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靠手工制作而成。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从绘图到雕刻到制作有30多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
唐大打十斤,1977年生,清远连南人,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有信心传承好祖先留下的这项技艺。通过一敲一打的银器,令人惊叹的不仅是精美的手工器物,更是造器物者的巧手、妙思和匠心。唐大打十斤说,瑶族银饰只在结婚和盛大节日时才用,他最大的愿望是把这种充盈着质朴率真审美情趣的艺术融入服饰等日常用品中。
瑶族银饰大师唐大打十斤技艺(清远连南)
The skill of Tangda Dashijin, the Master of making Yao Silver ornaments(Liannan, Qingyuan)
广州打铜的历史可以追溯上千年之久,西关打铜技艺精湛,无焊接,纯靠手艺打出铜碗、铜锅、铜筷子等各式各样的物品,从普通百姓到大户人家都用得到。1998年,国家重新对民间开放铜,“打铜佬”苏广伟联同两名已70岁的打铜老师傅重操旧业。经努力打拼,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世珍品、以天程铜艺为代表的“西关打铜”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广伟现把铜器店交给了儿子苏英敏去打理,新传承人不惜花下重金,用尽一切可以用的“人情牌”包装行业形象,不断从中发掘自己产品的优势。从制作铜壶到茶博会参展,开拓许多同行都没有意识到的、在花道、香道上铜器的应用领域,反响出乎意料的好。
西关传统铜器店(广州)
Xiguan traditional bronze shop(Guangzhou)
潮汕响铜乐器(包括锣、钹、铃等)以浮洋方潮盛铜锣制作技艺最负盛名。早在150年前的清道光年间,潮州潮安浮洋仙庭村先民已经创办了驰名潮汕的方潮盛铜锣作坊,其响铜乐器产品音色、音量、音准俱佳,首创深波(低音铜锣)、曲锣(高音铜锣)为最,使潮乐、潮剧的打击乐器配搭更完整、丰富,为潮乐(剧)界所称道。老艺人方俊仕“一锤定音”的精湛技艺令人赞叹不已,至今仍被传为佳话,故有潮汕“铜锣王”之称,如今已传至第五代。浮洋方潮盛铜锣制作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绍鹏,1954年生,潮州人,方潮盛第五代传人,技术最为精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方潮盛铜锣精湛的技艺代代相传,传人方绍鹏、方绍龙、方培明所精心制作的铜锣供不应求,还远销海外,方潮盛铜锣响彻美国洛杉矶证券交易所。意大利、柬埔寨、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国的潮州会馆也都敲响方潮盛铜锣。
方潮盛铜锣大师方绍鹏(潮州)
Fang Shaopeng, Master of Fuyang Big Tonggong(Chaozhou)
响彻美国证交所的浮洋大铜锣(潮州)
Big fuyang town brass gongs ringing on the American stock exchange(Chaozhou)
风筝是广东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阳江纸鸢(风筝)制作、放飞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阳江市是南国风筝之乡,为南派风筝的代表,可谓“南有阳江,北有潍坊”。阳江扎制的风筝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技术精巧,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近几年来在全国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除最有自己特色的“灵芝”“龙头蜈蚣”外最大特色便是“花草鹞”。这种风筝的群众扎制基础最广,品种也最多,从花草鱼虫、鸟兽动物、人物图像一应俱全,常见的有双桃、双凤、石榴、百鸟归巢、孔雀开屏等。阳江风筝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筝制作(阳江)
Kite making(Yangjiang)
黄埔波罗鸡艺人陆敬和技艺(广州)
The skills of Huangpu Polo chicken artist Lu Jinghe(Guangzhou)
广州黄埔波罗鸡可不是餐桌上的菠萝鸡,它只出现在广州黄埔的南海神庙(即波罗庙)附近,其起源、传说有多种,不过都与波罗庙有关,其中一种是祭南海神,鸡啼即太阳升起,波罗鸡含有给人光明之意。“扶胥浴日”或“波罗浴日”是著名的宋元羊城八景之一。传说每年售出的鸡中,总有一只会在清晨啼唱,谁买到谁就发财致富、幸福吉祥。
广州南海神庙“波罗诞”千年庙会上吉祥如意的象征——波罗鸡,以光鲜的姿色承载了岭南特有的文化。年过九旬、优秀民间文艺家陆敬和婆婆是年龄最大的波罗鸡手艺人,13岁就跟着家里的伯娘学做其形制。在不断努力下,陆婆婆如今把这门手艺带进了课堂,她的徒孙们有小学生,也有职校生。
英石假山盆景名家何伦振技艺(清远英德)
He Lunzhen, a famous bonsai artist in stone rockery (Yingde, Qingyuan)
英石盆景巧手砌(清远英德)
Stone potted landscape by dexterous hand(Yingde, Qingyuan)
“峰乍骈罗,森然瘦而雅”说的是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的英石。它起源于广东省英德市望埠镇英山,从宋代起即被列为皇家贡品,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记载:“(英石)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伦镇,1964年生,清远英德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石假山盆景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地上的原石、露天的假山盆景,到制作盆景的工具,他都如数家珍。他独具匠心营造的假山盆景,在咫尺之间呈现出意态万千的浓缩景观,富有自然美,又显艺术美,无愧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传说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癖,玩石如痴如醉。他在清远英德曾偶遇一块英石,欣喜若狂,绕石三天,搭棚观赏,不忍离去,而后专门总结出“瘦、皱、漏、透”四字相石法,由此获得“石圣”的称号,并被历史学者公认为中国赏石文化的奠基者之一。
清远英德的能工巧匠们以生动的造型形式制作的假山,活似立体而有动感的山水画,山光水影,巍峨静谧,表现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与文化态度:超凡脱俗的盆景,悠然自得的生活。
盆景源于中国,是优秀传统艺术之一。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中国有很多盆景流派,如北方派讲究枝法,以松柏为主要创作材料;岭南派则注重自然,如相思、榕树等杂木都可以成为创作原材。岭南盆景注重自然,虽然处处人工修建,但是看上去处处不留人工痕迹。岭南盆景之美在于冬季赏枝、春至赏芽、盛夏赏绿。有专家考证认为岭南盆景是最能为中国正名的流派。广州市荔湾区、海珠区岭南盆景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岭南盆景人人爱(广州)
Everyone loves Lingnan Bonsai(Guangzhou)
潮州抽纱刺绣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溯至公元618—907年(唐代),潮州刺绣极为盛行,历代相传。抽纱从潮绣中发展起来,作为一种产品和技艺,是外来抽通工种与潮州久享盛誉的刺绣工艺巧妙结合的产物。抽纱是按图案间隔有序地抽除布料上的经纬纱线后再绣制,形成通珑秀逸、形态各异的“花窗”,与传统刺绣巧妙结合而成的独具一格的手工艺品。多采用棉、麻布、法丝、玻璃纱为面料,主要有台布、被枕套、手巾等四十多类产品。其构图独特,规格齐全,美观实用,是广受欢迎的日用品和工艺品,远销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潮州抽纱刺绣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州抽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遗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蔡赛花(女),1959年生,潮州人;何可春,1941年生,潮州人。大师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抽纱技艺娴熟,针法细腻、色调淡雅,众多优秀作品广受欢迎。
抽纱大师蔡赛花、何可春技艺(潮州)
The Art of Cai Saihua and He Kechun(Chaozhou)
妙手抽纱艺惊世(潮州)
The skilful technique of spinning shocks the world(Chaozhou)
在众多潮绣工艺中,抽纱代表了最高水准,以其技艺精巧、轻盈淡雅见长,被誉为“南国之花”。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所带的礼品名单中不乏潮绣作品。以一副抽纱手帕为例,需要6个绣娘耗时2000个工时(约2个月)才能完成。其冗长的生产流程和手工操作模式,难以为现代化技术所代替,是手工艺领域里的宝贵遗产。近年,有人尝试在机织服装上运用抽纱工艺点缀衣领、衣袖等部位,使现代化的机织和传统抽纱工艺完美结合。依托潮州传统抽纱工艺发展起来的潮州婚纱晚礼服产业,逐步引领“婚纱文化”新潮流。
瑶族刺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邓菊花技艺(韶关乳源)
The skill of embroidery Deng Juhua in Yao nationality(Ruyuan, Shaoguan)
瑶族刺绣制作技艺(韶关乳源)
Techniques of embroidery making of Yao nationality(Ruyuan, Shaoguan)
韶关乳源史载,瑶人“好五色衣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县志》亦载:“猺(瑶)人男女或衣彩绣裙。”其刺绣图案取材于生活,如飞禽走兽、行云流水、山花野草等各种大自然的奇异景物,几乎都被融汇到瑶族妇女巧夺天工的刺绣里面。
邓菊花,瑶族,1952年生,韶关乳源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6岁开始学着大人们穿针引线,为了抢救、保护、传承瑶族传统刺绣技艺,先后在韶关乳源县举办了多期瑶族刺绣培训班,培训学生350人,编写出版了《瑶绣》,还根据瑶族传统反面刺绣的特点,进行改良创新。2008年组织完成乳源瑶族历史文化“百米刺绣长卷”,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中国之最”称号和世界纪录协会认证的“世界之最”称号。
过山瑶族刺绣制作技艺(清远连南)
The embroidery technique of the Guoshan Yao nationality (Liannan, Qingyuan)
从古至今,清远连南过山瑶的服饰都用刺绣装饰得五彩斑斓。灵巧和聪慧的瑶族妇女无论巾帽、襟领、胸背、腰带还是绑腿直至伞袋、挎包,都刺绣有五彩图案花纹,一针一线皆精致,显得花团锦簇、鲜艳夺目。目前有很多瑶族妇女投身刺绣,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项传统民间艺术。
“扎染”,即布料染色时,部分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最后织物呈现色彩差别。清远连南瑶族扎染具有悠久的织造历史,流传于八排瑶族中的油岭、南岗、三排等七个村,工艺世代相传,扎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族扎染制作技艺(清远连南)
Tie-dyeing techniques of Yao nationality(Liannan, Qingyuan)
壮族织锦制作技艺(清远连山)
The skill of Zhuang brocade making(Lianshan, Qingyuan)
清远连山壮锦技艺形成于唐宋时代,完全来自民间,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壮锦发展的历程反映了壮族地区棉织业、麻织业、丝织业的发展情况,也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和人生理念。它产生了变化无穷的几何纹样,形成长短、宽窄、横竖、倾斜、交叉等不同的点线面。各色相间,丰富多变,结构细密,织纹紧凑,形成对比鲜明、实用美观、富有浓厚乡土色彩的花布。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乡妇村姑对抽象纹样和色彩的敏锐悟性和理解。
广东香云纱服饰(佛山)
Guangdong Watered Gauze dress(Foshan)
香云纱俗称茛绸、云纱,具有近600年历史,是佛山市顺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是用肇庆高要区禄步镇等地的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的。
作为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制作的丝绸面料,这种昂贵的制品被纺织界誉为 “软黄金”。它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制作时间长,织造要求复杂,具有穿着滑爽凉快、轻薄柔软、遇水快干、不易起皱、除菌驱虫、保健皮肤的特点。目前,图案绚丽、款式多样的香云纱服饰纷纷面市,并受到热烈追捧。佛山顺德“香云纱染整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源和平彭寨镇里因产地而名的“墩头蓝”是东江流域极具影响力的传统布艺,其最大的特点是天然环保。明代起村民们便应用从山里采摘的大青叶、栀子等纯天然植物和石色织染材料,采用领先的纺、织、染、踹等技艺,生产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织物,并用此制成帽子、衣服、头巾、面纱等。然而,这些带着客家人淳朴勤劳气息的产品及技艺正濒临失传。
镇里人曾春雷从事墩头蓝技艺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已有十多年,是墩头蓝纺织技艺的传承人。他满怀期待地带着家乡的墩头蓝棉纺织印染布料、村民珍藏的传统服饰,以及多年来苦心钻研的新产品到过不少地方,进行展示宣介,他一心一意致力于振兴一方传统工艺,并尽力将其引入现代人们的生活。河源和平墩头蓝纺织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墩头蓝布艺(河源和平)
Duntou blue cloth(Heping, Heyuan)
元宵节,我们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梅州丰顺观赏了一场震撼盛大的“埔寨烧火龙”。为一探火龙究竟,我们在一小村落里找到了“龙”的传人——张世钻的家。刚进门,一个大火龙头即映入眼帘,慈祥的张世钻告诉我们,埔寨火龙有260多年历史,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自己也成为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世钻,1937年出生,梅州丰顺人,年轻时便向村里的长者学习火龙制作技艺,能准确掌控火龙制作最关键的技巧:火药安装方向以及火药用量,使经历了烟火“洗礼”的龙身威武依旧,“龙鳞”色泽仍鲜,杀气十足的“龙眼”、龇牙咧嘴的“龙头”神气一如既往。他介绍说:“烧火龙烧的是装在龙身上的烟花火箭,而不是龙身。龙身要是着火或者火伤了观众,就是一场失败的表演。烧过的火龙经过重新上色、修整,不碍用作下一年的火龙表演。”如今,因制作火龙能手大多是老一辈人,为使传统工艺传承下去年,年逾八旬的老人还时常指导年轻一代,这种精神多么值得赞扬!
埔寨火龙制作名家张世钻(梅州丰顺)
Zhang Shizuan, the great master of making fire dragon in Puzhai (Fengshun, Meizhou)
瑶族长鼓制作(清远连南)
Production of Yao nationality's long drum(Liannan, Qingyuan)
清远连南排瑶长鼓叫“汪嘟”,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鼓舞》演出必备的道具。鼓长约三尺,中间小两头大,两边是喇叭状,通常将沙桐木中间挖空,两头蒙上羊皮或黄牛皮,用麻线捆绑拉紧而成。舞蹈时,以舞者击鼓的音响节拍作伴奏,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头,发出“咚”的响声,左手持竹片弹击鼓尾发出“啪”的响声,双手同时拍击鼓面发出近似“咣”的响声。这三种响声加以变化组合,便成为了大长鼓舞的鼓谱。
唐大打大不公,1944年出生,清远连南人,瑶族长鼓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位年逾古稀的老艺匠常带着徒弟精心制作的大长鼓到各地宣传和推广瑶族文化,可谓尽心尽力。
阳江漆器髹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傅以周(阳江)
Yangjiang lacquerware National inheritor Fu Yizhou(Yangjiang)
阳江漆艺大师陈奇积展示制作技艺(阳江)
Master of Yangjiang lacquer art Chen Qiji showing craftsmanship(Yangjiang)
漆艺是中国先民创造的一项很古老的技法。漆器既可作生活用品使用,又可作美术工艺品鉴赏。阳江漆艺始于明末清初,盛于清末民初,已有300多年历史。阳江漆器与北京漆器、扬州漆器、福建漆器、四川漆器齐名,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过金奖,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傅以周,1954年出生,阳江人,出身于漆艺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阳江漆器行业光景大不如前的状况,他克服困难,2000年成立了个人漆艺工作室并潜心研究创作。多年来,他思考传统漆艺与现代漆艺的交汇融合及未来的发展问题,颇有成就。他教授技能,认为要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做实“活态传承”。
陈奇积,1938年出生,阳江人,广东省美协会员、省工艺美术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0多年前,他与漆器结缘。原本学国画的陈奇积,1967年跟随广州美术学院著名漆画家蔡克振学习漆器髹饰技艺并取得成功。他作画30多年,漆画奇美,最擅长画金鱼和银龙鱼,被称作“金鱼积”。至今创作积极性不减当年。他的漆画作品在亚运会上展出,还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年逾八旬的他为培养后人不辞劳苦,被誉为“阳江漆画的守望者”。
汕头潮南陇美金漆画于清乾隆年间开始形成独特而完整的民间装饰绘画艺术体系,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漆板制作,构图,上红漆,扫金等。其技法以中国画工笔重彩中的渲染手法,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陇美金漆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兆明,从事金漆画工作已近50年。他这一辈子都与这门老手艺打交道,无论是在兴盛还是衰败时期,他始终如一地坚守。尽责保护本土“非遗”的还有陈炯腾,他是陇美金漆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峡山胡氏工艺制品厂负责人。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他之所以创办这个厂,全是因为母亲的“家乡情结”。漆画创作过程很繁琐,比如天气潮时两个星期才能画第三遍,自己只能用足够的耐心等待。他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陇美金漆画特有的艺术价值正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
陇美金漆画(汕头潮南)
Longmei lacquer painting(Chaonan,Shantou)
广州押花画,亦有说压花画,或者直接说干花画,最初起源于十九世纪的西欧,是摘选天然植物花卉,经过加工整理,运用特殊的工艺进行脱水、押制干燥处理,使其保持原有的姿彩,再通过设计师缜密构思、创新设计、精心加工处理、真空覆膜,装裱而成的工艺礼品装饰画。
20世纪九十年代初,广州的梁承愈、傅庆军、梁承悦在前人艺术的基础上,率先创作出蕴含中华文化情结的人物写意押花画,意境幽逸,内涵丰富,可谓满满诗情画意。
广州押花画(广州)
Guangzhou flower painting(Guangzhou)
古法捏糖人(汕头澄海)
The Ancient method of making Sugar Man(Chenghai,Shantou)
捏糖人是汉族民间手工技艺之一,据说已有600多年历史。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手艺人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绿等颜色。图中的捏糖人者是位高手,他的“糖稀掌”能够媲美“铁砂掌”。他以石板为纸,以糖稀为墨,潇潇洒洒画出五彩缤纷的世界,凭着一双巧手能捏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各异的花鸟兽虫。那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吆喝声、熟悉的味道,似乎已经许久未见、未闻、未尝。相对于造型新颖且可口美味的甜点雪糕,它没那么香那么潮,然而不是还有人更赞赏这承载着不分年龄段的欢笑与快乐的小糖块吗?
传统花席手工技艺始于明代,主要分布于肇庆高要区金渡镇、莲塘镇、蚬岗镇、白土镇等地。花席制作用的是纯植物环保材料,不容易断,实用性舒适性强,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肇庆高要金渡花席工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席的编织工序一般分为晒黄草、拣草、舂草、染色、编织,其中舂草最为特别,因蒲草身圆有暗节,只有用木舂才能将草压平。传统方法是用一根重达数十斤的结实木舂将草舂平,既要有力气又需用巧劲,非一般人能掌握得了。
草席以用途划分,有睡席、枕席、沙发席、包席等。花席颜色主要有红、黄、蓝、绿等,款式繁多,有蝴蝶、花鸟、连环扣、二龙争珠、双凤朝阳、心心相印等如意吉祥图案以及文字,犹如一幅幅精美的工艺画屏。国家曾把花席作为特色礼品馈赠外国友人。花席色彩鲜艳,美观大方,表面光滑,冬暖夏凉,如今仍深受民众的喜爱。
金渡花席制作技艺(肇庆高要)
The technique of Jindu flower mat(Gaoyao,Zhaoqing)
金渡花席编织(肇庆高要)
Jindu flower mat weaving(Gaoyao,Zhaoqing)
沙河鸟笼编织技艺(清远清新)
Knitting technique of Bird Cage in Shahe(Qingxin,Qingyuan)
几十年来,沙河鸟笼的制作工艺逐渐体系化。鸟笼做工最为精致,以造型古朴轻盈、富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图案雕花著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清远清新禾云镇田心村鸟笼制作风潮盛行。制作鸟笼所用的材料是不易受潮的毛竹,而且必须要用陈年的毛竹旧料。制作一个鸟笼的工序不算复杂,一般分为印墨、打孔、裁圈、拉丝、拼接五个步骤,大部分的制作过程还是要靠手工。因此,制作一个鸟笼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因实用性不强、商品利润低微,鸟笼制作工艺后继少人。清远清新沙河鸟工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桥洋篮制作技艺(肇庆高要)
The technique of Xinqiao export basket(Gaoyao,Zhaoqing)
肇庆高要新桥镇的洋篮编织技术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洋篮编织技艺由新桥竹器工匠邓福首创,因其远销海外、专供出洋,故称为“洋篮”。洋篮既可供摆设观赏,又可盛糖果、水果等物,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是高要出口外销的一种特色产品。竹编工艺大体分起底、织身、插花、烧花、喷漆、绞口等工序,编织手法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图案花色变化多样。
早在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城——河南洛阳发明造纸术。当今社会,各种高科技造纸术层出不穷,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肇庆四会市贞山街道扶利村的古法造纸有20多道工序,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再现了1000多年前古人用竹造纸的技艺,整个工艺流程都是纯天然,深受人们喜爱。
古法造纸技艺(肇庆四会)
Ancient paper-making technique(Sihui, Zhaoqing)
名家梁灿尧展示藤编技艺(佛山南海)
Master Liang Canyao is showing the skill of rattan plaiting (Nanhai,Foshan)
佛山南海藤编是已有1000多年编织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据清代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大抵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藤器者,十家有二。”藤编曾养活南海一片近20万原住民。佛山南海藤编工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灿尧,1960年出生, 佛山南海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直以来,大家喜欢把藤编从业者称为“织藤婆”,他却是个男性。“我要保住这个文化根!”专注于藤编业超过40载的梁灿尧这样说。
见证了南海藤编从辉煌走向没落,才让梁灿尧知道这技艺之珍贵。他立志传承藤编技艺,不仅筹建了南海藤编传习所,还开创了南海最具代表性的藤编家具品牌,获得多项国际级、国家级大奖。他将中华传统意识和西方审美观念融合,通过纯天然的藤编家具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安静宁和之意,使人身心不自觉地放松下来,仿如身处大自然之中。
东莞三件宝:陈皮、咸榄和莞草。东莞莞草编织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坐席,据考证为“莞席”。东莞因莞草而得名,莞草只适合生长在淡水和咸水交接的地方。据宋《起居注》等史料记载,东莞在南北朝刘宋时期就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莞草编织业,厚街为主要产区,涌口街市席(床席)久负盛名。以芥黄席为例,织者先从莞草中挑取全白、细长的草,用芥黄粉泡染上色,脱胶晒干后,再辅以粗麻绠织成席,整个工艺都依靠手工完成,成品经久耐用不褪色。
“莞草编织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2017年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非遗传承人在现场演示编织炉底席、圆席,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亲眼领略到“莞草编织”化草为宝的神奇。
莞草编织名家叶小玲(东莞)
Ye Xiaoling, a famous weaver of Guancao (Dongguan)
三灶草竹编织技艺(珠海金湾)
Braiding technique of Sanzao Bamboo(Jinwan, Zhuhai)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传统的草编织和竹编织技艺以海岛渔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为依托,最早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家家户户的成年人都会编织三灶草竹,这是一种农垦技艺和民间民俗。产品有大小款式的草席、手袖,各式各样的箩、篸、笼、篮、筛、篷等生产用具,据不完全统计品种达38个。珠海金湾三灶草竹编工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汤何佳对各式各样的竹编织样样精通,非遗传承人马天宋编织的五方花簸箕、藤耳礼担箩仔人见人爱。
淡水客家凉帽技艺(惠州惠阳)
The technique of Danshui Hakka cool hat weaving(Huiyang,Huizhou)
史籍记载,客家妇女喜戴凉帽。相传,宋朝苏轼在惠州为王朝云设计的帽子中间留了一个窟窿,方便留着发髻的爱妾佩戴。客家凉帽有近1000多年历史。凉帽是一种用篾片和麦秆编成的独特又别致的帽子,戴凉帽既轻便凉爽又可防太阳辐射,流行至今。有意思的是,凉帽垂布的两端是否挂有彩带,是判断客家姑娘出嫁与否的标志。
凉帽四周垂挂着10多厘米长的折叠均匀的布条,有蓝色、黑色,还有花色,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美丽的鲜花。非遗传承人朱冠玉今年70多岁,她开的客家凉帽作坊是惠阳最后一家纯手工作坊。
灯杆彩凤亮月夜(揭阳揭东)
Lantern pole colourful Phoenix brights at moon night(Jiedong,Jieyang)
揭阳揭东曲溪龙砂江氏村民以“竖灯杆·升彩凤”的方式来纪念先祖——南宋爱国名相江万里。江丞相生平最喜爱也最景仰彩凤,因彩凤品格高尚、圣洁,非梧不栖。这样的民俗盛事在潮汕地区乃至全国并不常见,每十二年才一次。农历十月初十晚上,彩凤升上竹竿,持续闪耀一个月。
白天,一只只彩凤披上绣有金色丝线的红绸缎,上面写着“吉祥”“幸福”的字样,一家连一家,仿佛一片竹林栖满凤凰。夜晚月挂枝头,灯笼和彩凤上安装的各式闪灯一齐亮起,好一座色彩斑斓的灯城。揭阳揭东曲溪龙砂灯杆彩凤习俗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浮面塑源于山西,初为食用,后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同治年间,面塑传入云浮郁南县,千官双龙村的蔡恒广为第一代捏面艺人。20世纪五十年代末,蔡金月成为蔡家第四代捏面传人,人称“公仔蔡”,是云浮面塑非遗传承人,曾代表广东省出访法属留尼旺岛献艺。他手法细腻,应用于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梳、针的搓、切、点,制成人物,衣饰容貌逼真传神。面塑的穆桂英、水浒英雄、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深受群众喜爱。
云浮面塑名家蔡金月(云浮)
Cai Jinyue, a master of dough modelling(Yunfu)
莞香,东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沉香树(又名白木香、土沉香)在唐代传入广东,宋时主要集中于东莞栽种,曰莞香树,所产之香料被称为莞香。莞香畅销国内并远销世界各地。寮步镇是莞香的集散之地,史称香市。香港因是莞香的另一个集散地,其名亦冠个“香”字。
莞香树要长七八个春秋,方可采香。初开香门者为“白木香”。旧香口凿出的香块为“镰头香”。老香树的树头凿下的大香块,精心剔去无油质的部分为“沉香”。香农用刀斧在老香树上凿出一条条如手指大小的马牙形缺口,使香脂堆积凝结,称之为结香,便是高档的“牙香”。还有一种极品叫奇楠香,柔软而黏韧,油脂腺密聚,香气极为甘甜、浓郁。
莞香展示中,展演女艺人王馨悦一袭白衣,螓首蛾眉,古典美人素手调香的画面,一下有了几分岁月静好的感觉。“莞香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沁入心脾品莞香(东莞)
The fragrance of Guanxiang is mentally refleshing(Dongguan)
广州家庭品茗(广州)
Family tea tasting in Guangzhou(Guangzhou)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既明伦序、尽礼仪,又有优美茶器及茶艺方式的高雅格调。“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广州家庭饮茶之所的特色在于干净、整洁、清新,以及一派亲爱、和乐、舒适的气氛。一家人坐下来品茗聊天,放松身心,愉快沟通,享天伦之乐。茶中有真心,在家以茶会友,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友谊,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潮州功夫茶(潮州)
Chaozhou Kungfu Tea(Chaozhou)
功夫茶起源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侨居外地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的风俗习惯。泡功夫茶用的是乌龙茶叶,如潮安凤凰单丛、饶平岭头单丛。泡功夫茶是一件很讲究的茶事活动,对茶叶、茶具,冲沏过程,以及品评水平、礼仪习俗等方面都有讲究。功夫茶推崇“和、敬、精、乐”的精神,纳朴雅以逸志,携清幽以润心,功夫茶起着沟通情谊的纽带作用,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陆河擂茶是广东汕尾市陆河县著名的传统小吃,属粤菜系。擂茶名字带茶,实则是一种油茶,它不是用茶叶制作,是客家人的特制饮料,其制作与风味别具特色。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钵。前者取一握粗的樟、楠、枫等可食杂木,长短二至四尺不拘,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后者乃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圆台状。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橘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近几年,市面上出现多种改良过口味的擂茶。汕尾陆河擂茶制作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擂茶(汕尾陆河)
Hakka mashed tea(Luhe, Shanwei)
像一座自然博物馆的清平市场(广州)
The Qingping market is like a nature museum(Guangzhou)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莫过如此。改革开放不久,广州市清平农副产品市场成立,全长约1公里,大小摊位数千个,售卖丰富的传统食品。同期,为了解决水产品供应紧张的问题,广东开始试点放开水产品价格,虽然一时鱼价大涨,但半年多后,随着生产积极性上涨,水产品的供应量亦不断上涨,价格也应声回落。一尾活鱼撬动了计划经济的坚冰,以此为突破口,全国大宗农产品开始陆续放弃统购统销,1985年这一政策正式取消。
迅速发展起来的清平市场,有五花八门的食品食材、中药材、器材、植物花卉、宠物,很多是“非遗”产品,就像一座喧闹的自然博物馆。清平市场是广东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坚持市场化建设的样板,1984年它成为广州市对外开放的接待单位之一,成为一些游客的必到之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前国务卿基辛格,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都曾到此参观,与个体户亲切交谈。这里也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意人。清平市场是在合适的经济环境下市场自然发育的结果和缩影。
人们付出辛勤劳动,无非是想饱个口福,改善生活。美味能抓住人的灵魂。广东堪称美食天堂,粤菜(广州菜、潮州菜和客家菜总称)被评为岭南十大文化名片之一,可见其地位之高。广东有句话叫做“食得做得。”“食在广东”的金字招牌深入人心,彰显出岭南历史文化底蕴和魅力。
“粤菜”入列中国四大菜系,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食在广东”体现了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食,是粤人心中的宝贝,绝不能含糊,只要有点条件就绝不会为难自己的肚子。近年来市民对食物的“申遗”热情渐涨,尝试将艺术文化与餐饮融合。这份积构性也是为了更好保护和传承老祖宗留下的美食文化。像泮溪酒家、广州酒家等著名老字号和新酒楼及广大群众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广东省继续大力培训粤菜师傅,带动就业创业,推动传承、融合又创新,将“粤菜师傅”打造成弘扬岭南饮食文化的国际名片。
“粤菜”老字号泮溪酒家(广州)
Panxi Restaurant, a time-honored brand of "Cantonese Cuisine"(Guangzhou)
一盅两件叹早茶(广州)
The Cantonese enjoy their morning tea(Guangzhou)
“饮茶粤海未能忘”,广东饮茶文化深入民心。一盅两件,原来指的是一杯茶和两碟点心,是老百姓的早餐,后来指代“饮早茶”。饮早茶在广州等南粤城市是十分常见、有意思的一件事。节假日里,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喝茶团聚,有的人吃完早茶就开工干活,老街坊邻居早上相约去茶楼叹“一盅两件”、睇睇报纸,朋友相约到酒楼等地方吃早茶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甚至“倾”(谈)生意、聊聊正事闲事也都是茶楼里常见的光景。这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社交方式。
凉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广东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参考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及岭南温派医家的医药理论,总结出的以中草药为基础的,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总称。其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任何饮料都无法比拟的,在粤港澳三地颇有名气。湛江伤风咳茶、东莞甘露茶、罗浮山凉茶、石岐凉茶、廉江凉茶等,在民间历来被拿来防治某些疾病,病人们到市镇街上饮返杯(喝一杯)就可以搞定。目前,广东凉茶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街凉茶铺饮返杯(广州)
Going to a herbal tea shop on the old street for a cup of tea(Guangzhou)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广式月饼是南方民间传统应节食品,在我国月饼业声誉极高。始建于1889年的莲香楼,其牌匾上三个雄浑大字是知名学士陈如岳的手迹。莲香楼是广式莲蓉月饼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企业,被誉为“莲蓉第一家”。一百多年来,这家百年老店从未间断营业。能够发展为“中华老字号”“国家特级酒家”,这在广州老字号中是很罕见的。五十年代起,莲香楼被广州市指定为广式月饼出口生产厂家,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此外,广州酒家、陶陶居和金九等广式月饼品牌也素以馅料纯正、制作精良而驰名中外。
莲香楼中秋月饼(广州)
Moon cakes in Lianxiang Lou(Guangzhou)
裹蒸棕(肇庆)
Steamed Zongzi(Zhaoqing)
裹蒸是广东著名传统小吃,人称“茶点王”,也叫裹蒸粽。据记载,早在汉代,肇庆百姓已有过年包裹蒸的习俗。裹蒸作为春节特别的美食和探亲拜年必备的礼品,也被列为贡品,寓意五谷丰登,生活蒸蒸日上。裹蒸的习俗沿袭至今,闻名粤港澳。
传统裹蒸用大糯米、当年产的绿豆、肥瘦相间的猪肉做馅,或配以咸蛋黄、冬菇、鸡鸭肉,再加入适量精盐、五香粉、曲酒,花生油做调料,用本地有特殊香气的冬叶包裹,呈枕头状或金字塔形,放在大甑或铁桶(锅)中,加水并用猛火熬煮8小时甚至10小时以上。与一般的粽子多用芒、竹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煮时较短等特征有明显区别。裹蒸以其甘香软滑、齿颊留香的口感,补中益气、增加热能的作用成为当地人及外地客人最爱的美食之一。肇庆裹蒸制作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式粿品(潮州)
Pastries made by rice flour in Chaozhou(Chaozhou)
粿品,米食也,在潮汕食文化中历史悠久。潮汕先民从中原南迁至此,按祖籍习惯,祭祖要用面食当果品,而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来做果品。“粿”成为潮汕地区祭神拜祖的必备贡品,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粿品制作的每道工序都由前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要求精工细做。粿品品种繁多,它不仅是精美食品,更凝结着一种潮汕地区的人文精神。
潮汕民谚云“时节做时粿”,潮安龙湖每个时节做的粿品都不相同,如传统的鼠曲粿、红桃粿、小米(烧卖)、甜粿(年糕)、朴籽粿、双拼粽球(粽子)等。现时汕头市申报的糕点制作技艺(酒粬发粿制作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糕点品种丰(梅州)
Hakka pastries are rich in variety(Meizhou)
客家传统小吃中,糕点品种多种多样,老少咸宜。主要有过年粄(年糕或糖糕)、炸角子、烧卖、炸芋圆、炸南瓜圆、炸膳花、艾糍等。粄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和小吃,是粄类的统称,主要有簸箕粄 、仙人粄(也叫仙水冻)、萝卜粄等。客家粄有大米做的,也有糯米粉做的,还有木薯粉做的。经过一代代不断改进,客家糕点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制作技艺,品种有200多样,是客家文化重要载体。
水上人家疍家糕(肇庆)
Danjia cake making by water people(Zhaoqing)
“疍家”为新中国成立前对水上人家的一种称呼,指的是以船为家,靠打鱼为生的人家,所处环境比较恶劣。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水上人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上岸定居。
西江水上人家的传统食品有疍家糕(又名千层糕)、眉豆糕、桂花糕、糖不甩、艾角等。疍家糕有咸甜之分,咸的以米粉、花生、虾仁、猪肉等材料为主,甜的则以米粉、白糖为主。其口感甘爽香滑,层次分明,色香味俱全。疍家糕层层相叠、口感十足。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可做到三十九层,取“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疍家糕的制作工艺反映了水上人家的生活习俗和特有文化,寄寓了“积德、积福、积财”的祈盼。目前,肇庆端州疍家糕制作工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门新会陈皮是广东三宝之首,广东十大名药材之一,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美誉。它不但有健脾胃、止咳化痰平喘等作用,还具解酒醒神、疏肝利胆等功效。在江门新会,种茶枝柑取皮已有700多年历史,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并陈化三年以上才称为“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通过反复的研究、实践而成的,种源、采收、取皮、陈晒、包装销售所有工序缺一不可。历史上,新会人往往将柑皮挂在灶尾用烟熏烤,以防虫蛀发霉,越陈越香,每家每户如是。制作陈皮早已成为地方文化传统,在我国的医药宝典中占有特殊地位。在倡导中药养生的今天,陈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柑陈皮飘香远(江门新会)
Tangerine pericarp fragrance(Xinhui, Jiangme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