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玛丽与莉希的故事:恩格斯传,爱与抗争

玛丽与莉希的故事:恩格斯传,爱与抗争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玛丽去世后,妹妹莉迪亚·白恩士(莉希)又与恩格斯结为伉俪,相伴共度余生。还因为玛丽是爱尔兰人,通过对她民族情感的理解与尊重,恩格斯本能地站到了被压迫民族一边。1856年5月,玛丽陪同恩格斯到爱尔兰旅行。警察局登记的承租户主是玛丽。玛丽的妹妹莉希,也和他们住在一起。几乎每一个周末,恩格斯都和玛丽在一起。7日傍晚,玛丽感到很疲倦,便早早地躺下了。第二天早晨,恩格斯在办事处接到莉希的报丧通知,大为震惊。

玛丽与莉希的故事:恩格斯传,爱与抗争

恩格斯家庭生活曼彻斯特时期比较稳定。

他同父亲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老弗里德里希经常来曼彻斯特处理商务,间或也与儿子住一起。

母亲多次来英国旅行,有时候住在伦敦的女儿女婿(玛丽亚艾米尔·布兰克)那里,有时候住在曼彻斯特,但每次都要同恩格斯会面,母子关系相当亲密融洽。

更重要的是,恩格斯和妻子玛丽·白恩士相亲相爱,既是忠实的生活伴侣,又是亲密无间的战友。玛丽去世后,妹妹莉迪亚·白恩士(莉希)又与恩格斯结为伉俪,相伴共度余生。

在恩格斯看来,与工人出身的玛丽在一起,不但可以享受安宁的家庭生活,摆脱虚伪的社交纷扰,而且可以为共同的志趣人生目标并肩奋斗。

早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恩格斯正是通过玛丽才和曼彻斯特的工人们交上了朋友,熟知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对他们骇人听闻的苦难和屈辱有了切身的感受。正是在玛丽的帮助下,24岁的恩格斯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样不朽的名篇。还因为玛丽是爱尔兰人,通过对她民族情感的理解与尊重,恩格斯本能地站到了被压迫民族一边。

1856年5月,玛丽陪同恩格斯到爱尔兰旅行。他们从都柏林到西海岸的高尔威,接着向北20英里,转里美黎克,沿善农河而下,往塔尔伯特、特勒利、基拉尼,然后又回到都柏林,游览了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二左右的地方。

美丽而落后的爱尔兰岛,善良而朴实的爱尔兰人,深深地触动了恩格斯。他以敏感的思想、独到的视角,对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英国公民的所谓自由是建立在对殖民地的压迫上的,而英国统治这个国家的方式方法在于“压迫和行贿”。

英国政府名义上给了爱尔兰以自治权,可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自治都是不存在的。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惩治措施,殖民政府对任何事情都要干涉。宪兵、教士、律师、官吏和贵族地主,触目皆是,而工业却一无所有。所以,如果没有农民的贫困这一相应的对立面,就难以理解所有这些寄生虫是靠什么生活的。

废墟是这个国家的特色。英国人从1100年到1850年所进行的侵略战争,使爱尔兰遭到彻底破坏。这样一来,爱尔兰人民便获得了某种特殊的性格,尽管他们对爱尔兰充满了民族的狂热,但再也感觉不到自己是自己国家的主人了:爱尔兰是为了萨克森人而存在。

人民也曾多次想尽力取得一些成就,但他们面对的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英格兰人的并不公平的竞争,一切政治上和工业上的努力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惨败。

爱尔兰已经被人为地变成了一个完全赤贫的民族,它现在从事的“专业”,是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输送妓女、短工、龟奴、小偷、骗子、乞丐以及其他游民。

这种贫困甚至渗透到贵族中间,漂亮的住宅和花园四周是一片荒地,贵族子弟周游全国各地却身无分文,债务缠身……

爱不但使恩格斯从内心深处接受了玛丽这个工人出身的爱尔兰姑娘,而且接受了玛丽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她的爱尔兰。

正是由于与玛丽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加上同马克思一家的知心交往,恩格斯并没有远离家乡的孤单感,对父母弟妹的态度也因此而变得多少随和了一些。

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租有专门住宅用于商务来往,以维持资产者的体面。这处住宅离办事处很近,步行也不过半小时左右,但恩格斯很少待在那里,更多的时候是住在城郊的一所小房子里。这所房子位于海德路252号,租房契约上是恩格斯签的字,但街道警察局却没有他的户籍。警察局登记的承租户主是玛丽。玛丽的妹妹莉希,也和他们住在一起。

恩格斯不愿住在“体面”的住宅里,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对女房东很不满意。这个无聊的女人经常在邻里面前说长道短,打扫卫生时常常把他的信件和书籍搞乱,有时还偷钱。另外,住在家里也可以节省一些开支。1862年春,他曾对马克思说:“我现在几乎全部时间都住在玛丽那里,想尽可能少花些钱。可惜我不能没有住所,否则我就完全搬到她那里住了。”

当然,那里真正的吸引力还在于玛丽的爱情,在于事业的需要。诚如恩格斯自己所说,城郊小房子非常适合休息,可以摆脱商业事务社会应酬,会见朋友十分便利。

几乎每一个周末,恩格斯都和玛丽在一起。

这里有档案资料,包括整套的剪报和秘密的情报,以及整理好的马克思和他本人与欧美工人活动家和社会主义者的通信,还有一些手稿和笔记。马克思把恩格斯需要的材料从伦敦寄来,恩格斯也把在曼彻斯特能够搜集到的马克思可资运用的材料给他寄出。这个“档案库”除了可以给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工作带来便利外,还直接为两个重大案件——1852年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和1860年马克思对柏林《国民报》的诉讼——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证据。

恩格斯俨然以这里为基地,从事社会主义的联系和写作活动。而在这一切活动中,玛丽都是一个得力的助手。

20多年的相濡以沫,半辈子的朝夕相处,玛丽用全部身心爱着恩格斯、帮助恩格斯。

可是,1863年1月7日这个关键时刻,恩格斯却不在身边。

1月4日晚上,他们还在一起。玛丽虽然觉得有些乏力,但气色还好。随后三天,恩格斯因一桩紧急商务要处理,一直待在办事处没回家

7日傍晚,玛丽感到很疲倦,便早早地躺下了。谁知,当莉希夜里12点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发现姐姐已经停止了呼吸。

第二天早晨,恩格斯在办事处接到莉希的报丧通知,大为震惊。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玛丽三天前还是好好的,怎么说去就去了呢?是心脏病还是脑溢血?

一个女工“无疾而终”,在户籍管理机构说来,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关于玛丽·白恩士的去世,阿德威克区当年的死亡记录册上只有这样几行简单的记载:

1863年 郎卡斯特伯爵管区的阿德威克区的死亡事件第52号

死于何时何地1863年1月7日,海德路252号

姓名 玛丽·白恩士

性别 女

年龄 40岁

本人情况 独身

死因 自然死亡

申报人的签名、死因说明和住址

由郎卡斯特区验尸人爱德华·赫福德申报

1863年1月8日官方验证

登记日期 1863年3月26日

登记人签字

户籍官 托马斯·霍尔斯沃思

可是,玛丽的死对恩格斯的打击是如此巨大,使他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心灰意冷。

玛丽·白恩士的死亡记录

他当天就给马克思写了一封短信,倾诉自己难以言说的悲恸:“我无法向你说出我现在的心情。这个可怜的姑娘是以她的整个心灵爱着我的。”(www.xing528.com)

20天后,恩格斯还沉浸在空前的悲恸之中:“同一个女人在一起生活了这样久,她的死不能不使我深为悲恸。我感到,我仅余的一点青春已经同她一起埋葬掉了。”

自此以后,海德路252号成了恩格斯心中不愿触及的敏感地带。他每到那儿去看望莉希,玛丽的音容笑貌就在每一个房间以及她曾经接触过的每一件事物上显现出来。

恩格斯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折磨了,他很快便给莉希另租了一处房子,以免触景生情。

恩格斯为莉希另租的房子在坦南特街,地理位置很好,但比海德路的房子略小些。租一处面积小而环境好的住宅,是莉希的要求。后来,随着恩格斯与莉希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同进同出已不回避任何人。恩格斯整星期整星期地待在坦南特街,这座寓所就显得不够用了。他们决定搬家。

他们在附近找到一处稍大一些的房子,下层有两间起居室,房前有一块空地。恩格斯和莉希在这里度过了将近五年的美好时光。马克思一家人也经常从伦敦来这里度假,共享天伦之乐。马克思曾对恩格斯说,爱琳娜狂热地赞美曼彻斯特的家,并且坦率地表示希望尽快地回到那里去,这简直让家人嫉妒。

莉希从姐姐对恩格斯深切的爱中,体会到了恩格斯的坦荡胸怀并深深地爱上了他。作为一个纺织染色工人的女儿,莉希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无疑不是在欢乐中度过的。同当时绝大多数工人子女一样,她被剥夺了受正规学校教育的机会,但这并不妨碍她以清醒和批判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特别是与恩格斯一起生活后,她的思想成熟得更快,成为一位“革命的爱尔兰人”。

莉希积极参加了爱尔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芬尼亚运动。恩格斯十分同情这个运动,但他反对芬尼亚社社员经常采取的个人恐怖手段。因此,莉希参与芬尼亚社社员的秘密活动是瞒着恩格斯的。马克思一家人也不知道这个情况。只是后来,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听说,莉希暗地里参加了1867年9月18日芬尼亚社发动的一次袭击行动,并掩护芬尼亚社领导人凯利和迪集在解救被押送刑场的社员之后成功地从警察手中逃走了。事实上,19世纪60年代后期,有不少芬尼亚社社员把恩格斯家当作避难所,从莉希那里获得了种种帮助。

莉希,即莉迪亚·白恩士,直到临终前才正式成为莉迪亚·恩格斯。但她早已作为恩格斯家热情大方的女主人,接待来自各方面的朋友,给家里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

到了晚年,恩格斯还常常幸福地回忆起和莉希共同度过的这段岁月。1892年3月,他同倍倍尔夫人尤莉娅谈起已经过世多年的莉希,十分感慨地说:

她对本阶级的天赋的热爱,对我是无比珍贵的,在关键时刻,这种感情给我的支持,比起“有教养的”“多愁善感的”资产阶级小姐的细腻和小聪明所能给予的总要多些。

在困难的时刻,两个人在一起要比一个人好过些;我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有时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体验到了这一点,而且从来没有后悔过。

恩格斯与莉希在曼彻斯特期间,始终过着一种“非正式”夫妻的生活。他仍有自己的“正式寓所”,莉希的家只是“临时寓所”。这是由他资产阶级身份决定的。

恩格斯的家人强烈地反对莉希成为恩格斯家族的一员,但对她和恩格斯的“同居”听之任之。在曼彻斯特,几乎每个资本家都有一个秘密的非正式寓所,养着自己的情人,所以恩格斯住在莉希那里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非议。

可是,恩格斯和这些资产者的道德标准是迥然不同的。对他们那种家里有妻子,外面养情人,似乎男人可以为所欲为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先后同玛丽和莉希共同生活,都是以全部真诚和全部爱心对待的。他不但公开邀集朋友们到他和莉希的住处聚会,而且还时而带上莉希以恩格斯夫人的身份出入社交界。

这在曼彻斯特的庸人们看来,简直是挑衅。恩格斯不管这些,只要朋友们能够理解自己这种“两重生活”的不得已就行。

恩格斯的朋友们从来没有对玛丽或者莉希轻视过,连具有严格道德观念的马克思夫人燕妮都从未瞧不起玛丽或者莉希,从未对她们说长道短。其他朋友如沃尔弗、穆尔、肖莱马、琼斯、哈尼、龚佩尔特等,也都是对玛丽和莉希真诚相待的,认为她们为恩格斯能够完成一个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应尽的职责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不可替代的帮助。

莉迪亚·白恩士(莉希)(1827-1878)

《访问爱尔兰》(油画)(张红年作)。1869年恩格斯在莉希、爱琳娜的陪同下再访爱尔兰

1869年9月,恩格斯在莉希和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陪同下,再度到爱尔兰旅行。这离他和玛丽初访爱尔兰已经过去整整13年了,爱尔兰的阶级矛盾发育得更加充分、更加明晰。恩格斯打算好好利用这次旅行的机会,进一步熟悉和研究这个他深深同情和热爱的国家。

旅行持续了三个星期,他们去过都柏林、威克洛山区、基拉尼和科克等地。恩格斯发现,最近十几年来,爱尔兰的商业有了很大发展,都柏林的港口已变得认不出来了。但是,由于殖民统治在继续,贫困仍在继续,整个国家看上去实在荒凉,人烟稀少。到处是战时状态,皇家爱尔兰兵团的士兵挂着猎刀,有时腰插手枪,手持警棍,分成一支支的小分队到处走来走去……

恩格斯终于明白了,莉希这个“地地道道的爱尔兰无产者”,何以有那么虔诚的宗教信仰,何以对英国那么仇恨,何以对抒情诗和浪漫主义激情那么偏好而性格却又那么忧郁。这是贫困、仇恨和抗争综合作用的结果。

回到曼彻斯特后,恩格斯加紧整理旅行期间搜集的各种资料,整理思路,并借来大量与爱尔兰历史有关的书籍,包括各个时代学者的论著、法律汇编、民间文学集等,论著则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各个方面,他准备撰写一部详细的爱尔兰史。为此,恩格斯开列的书目达150多种,比较完整的摘录有满满15册,另外还有无数写在单篇纸上的笔记和心得。

按原定计划,这部拟写的著作包括四章:(一)自然条件;(二)古代的爱尔兰;(三)英国的征服;(四)英国的统治。为了写好这部著作,恩格斯专门学习了古爱尔兰语,并把一些古爱尔兰文献译成德文。

遗憾的是,这部著作最终未能完成。

恩格斯1870年5月开始动笔,可刚刚写完第一章,第二章才写了几个片段,普法战争便爆发了,随后又是巴黎公社的诞生和失败。此时,已迁居伦敦并担任了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委员的恩格斯,不得不投身于大量的实际工作之中。他的创作进程被迫中断,以后也再没有机会继续写下去了。

英国政府驱逐爱尔兰佃户

莉希同姐姐玛丽一样,很快就成了恩格斯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她自己也加入了国际工人协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女会员之一。

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使体质本就不好的莉希早早地病倒了。1876年前后,哮喘和坐骨神经痛日渐严重地折磨着她。起初,她尚能通过定期去海边休养而减轻病况。恩格斯也没意识到她的病有那么严重,1876年底还对朋友说:“在40到50岁之间的妇女常出现这种几乎是奇异的变化。但愿今后也将如此。”

由于莉希的病时好时坏,恩格斯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家务。1877年2月14日,他在写给他和马克思的朋友、德国化学家菲利浦·鲍利的妻子的信中,不无自嘲地告诉她:“如果您看见了昨天晚上我是如何铺床的,今天早上是怎样在厨房生火的,您一定会发笑。”

尽管有恩格斯的精心照料和医生的全力医治,莉希的病还是越来越严重了。1878年初夏,又长出一个恶性肿瘤,莉希便完全病倒了。恩格斯这才意识到: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可能产生最坏的结果。

当年秋天,莉希的病痛进一步加重。她感到自己活在世上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便向恩格斯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与他正式举行婚礼。

恩格斯和莉迪亚·白恩士的结婚登记表

恩格斯本来是对婚礼这种“资产阶级的婚姻方式”不以为然的,他认为夫妻关系不可能只凭一纸结婚证书就可以维持的,而是必须建立在互敬互爱的基础上。说到底,婚姻是男女双方的私事,并不需要资产阶级国家机关或某个基督教会的批准。恩格斯十分精辟地指出:

这种资产阶级的婚姻是何等浪费精力:最初为了达到这种婚姻费了很长时间,后来这种无聊的麻烦事又拖了很长时间,最后解脱这种婚姻又花费很多时间。

可是莉希不这样想。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相信不合乎“道德”的婚姻会让人在死后永远忍受涤罪的痛苦。并且,自己和恩格斯的关系长期得不到恩格斯家人的认可,已成为莉希的一块心病,又由于长年患病导致情绪沮丧,她很希望恩格斯能为了她而委屈一次。

恩格斯从医生口中得知爱妻已活不了多久了,便答应了她的要求。1878年9月11日,奄奄一息的莉迪亚·白恩士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病榻前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莉迪亚·白恩士正式成为莉迪亚·恩格斯。

几个小时以后,莉希心满意足地合上了双眼。

由于莉希曾是国际工人协会会员,同各国工人运动活动家有过联系,恩格斯除了向朋友和亲属通报了她的死讯外,还向德国社会民主党发了一份讣告,全文如下:

《痛失亲人》(中国画)(王为政作)。1878年9月11日,恩格斯与奄奄一息的莉希举行婚礼。几小时后,莉希病逝

我现在通知我在德国的朋友们,昨天夜间死神从我这里夺走了我的妻子莉迪亚·白恩士。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78年9月12日于伦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