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底,《共产党宣言》正式动笔。可这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的历史性文献的制定工作,却要追溯到恩格斯1847年6月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起草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设计了有内在逻辑联系的22个问题。这些问题阐述了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及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过程、历史作用及相互间的矛盾和斗争,强调了实行财产公有的必要性和基本条件,论述了革命与密谋、革命与民主的关系,以及共产主义与民族、宗教的关系,比较全面地回答了共产主义政党的依靠力量、活动方式、奋斗目标等基本问题。
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它能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废除私有财产,代之以财产公有。但是,财产公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能实现的,它必须以大机器工业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并且,群众的发展也是不能命令的,它受到群众生活条件发展的制约,因而是逐步前进的。鉴于无产阶级在现代社会所处的从属地位,实行财产公有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应是通过民主的国家制度达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恩格斯精辟地阐述了共产党人对待革命的辩证态度:反对密谋活动,确信一切密谋都不但无益,甚至有害;革命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制造的,它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的政党或某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但是,也应该看到,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发展都受到有产阶级的暴力压制,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敌人用暴力引发了革命;如果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因此最终被推向革命,那么,共产党人将用实际行动来捍卫无产阶级的事业,正像现在用文字来捍卫它一样。
此后,恩格斯于1847年10月下旬又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了第二份纲领草案,名为《共产主义原理》。之所以重拟纲领草案,一是因为恩格斯本人对《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显存在的空想社会主义影响痕迹不满意,二是由于“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莫泽斯·赫斯为草案提出了一个思想混乱的修正稿,令恩格斯更不满意。他在同盟巴黎区部会议上逐条驳斥了赫斯的修正稿,并接受区部委托重拟纲领草案。恩格斯在1847年10月25日给马克思的信中谈到了这件事:
对莫泽斯,我开了一个很厉害的玩笑(此事请保密)。他的确写成了一篇绝妙的教义问答修正稿。而我就在上星期五的区部会议上对这篇稿子按问题逐个进行了分析,我还没有来得及谈到一半,大家就表示满意了。在没有任何反对的情况下,委托我草拟一篇新的教义问答在本星期五的区部会议上进行讨论,并且要背着各支部直接寄往伦敦。当然,这件事要严守秘密,否则我们全都要被免职,并且会造成一场大闹。
《共产主义原理》的写作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它明显是以《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为基础写成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设计的22个问题,大约有一半被《共产主义原理》保留下来,有的直接保留了原来的答案,有的则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当然,《共产主义原理》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对问题的回答也更加详细和准确,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严谨。从篇幅上看,《共产主义原理》对25个问题的回答相当于《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所回答的22个问题的三倍。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1847年11月23日),恩格斯把《共产主义原理》的写作形式和基本结构写信告诉了马克思:
写作《共产主义原理》(素描)(刘文西作)
这是用简单的叙述体写的,但是校订得非常粗糙,十分仓促。我开头写什么是共产主义,随即转到无产阶级——它产生的历史,它和以前的劳动者的区别,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的发展,危机,结论。其中也谈到各种次要问题,最后谈到了共产主义者的党的政策中应当公开说明的那些内容。
在同一封信中,恩格斯还谈到了自己关于同盟纲领的想法:
我们最好是抛弃那种教义问答形式,把这个东西叫作《共产党宣言》。因为其中必须或多或少地叙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是完全不合适的。
这个想法得到了马克思的赞同,后来的《共产党宣言》便采用了新的行文方式,但基本内容和结构还和《共产主义原理》大体相同。显然,像《共产党宣言》这样伟大的历史文献能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写成,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具有的非凡学识和智慧外,还与有《共产主义原理》这份比较成熟的初稿是分不开的。
《共产主义原理》提出并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原则,包括: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废除私有制是共产主义者的主要要求;
共产主义者最不反对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私有制,但由于敌人对无产阶级发展的强力压制,也会用实际的革命行动来捍卫自己的事业;
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实社会,并且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
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共产主义革命不可能只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必须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同时发生;
……
恩格斯从分析产业革命的社会后果入手,详细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产生过程及其经济社会地位的演变,指出它是与以前的所有劳动阶级,包括奴隶、农奴、手工业者、手工工场工人都不同的一个新的劳动阶级。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导致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并促使其力量不断壮大,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恩格斯进而分析道,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最初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但随着工厂制度和自由竞争导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危机爆发了,且每隔几年又来一次,表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已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继之,生产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阶级对抗越来越趋于明朗化,这就为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第一,有了资本和规模空前的生产力,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内无限提高生产力的手段;
第二,生产力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却愈来愈多地变成了无产者,并且资产者的财富愈是增加,无产者的境遇就愈加悲惨和难以忍受;
第三,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大大超出了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范围,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动。
在这种情况下,消灭私有制,不只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在后面几个问题中,恩格斯还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了科学的推论和描述: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废除了私有制的社会,私有制所造成的一切后果都被消灭了;
全部生产工具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而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将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
阶级和阶级对立不复存在,靠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需要的情况不可能再出现;
旧的分工被消除,城乡对立也将消失,全体社会成员都可望得到全面的发展;
经济危机完全终止,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余额成为进一步前进的条件和刺激;(www.xing528.com)
两性间的关系是仅仅和当事人有关而社会无须干涉的私事;
各民族按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民族特点逐渐融合在一起,最后自行消失;
一切现有宗教都因其民族基础的消失和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成为多余;
……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符·波利亚科夫作)
鉴于恩格斯本人对《共产主义原理》采取的“教义问答形式”不满意,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没有把它作为党的纲领提交大会讨论,而是委托马克思、恩格斯重新起草党纲。
大会期间,他们开始研究写作方案。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原理》阐述的一切基本原则都是正确的,论述逻辑也是可取的。两人一致同意新的纲领基本上按《共产主义原理》的内容框架展开,但抛弃它的“教义问答形式”。
12月中旬,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从伦敦回到布鲁塞尔,进一步商讨新纲领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拟定写作大纲。
12月底,恩格斯返回巴黎。
之后,马克思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名为《共产党宣言》的同盟新纲领。
1848年1月底,《共产党宣言》手稿被寄往伦敦,2月24日左右正式出版。
《共产党宣言》最后是由马克思一人执笔完成的,但整个创作过程是马克思、恩格斯完美合作的典范。
《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封面
这部伟大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以其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不妥协的阶级斗争方法论宣告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言辞犀利,逻辑严谨,富于说服力。根据恩格斯的概括,贯穿整个《共产党宣言》的是这样一个基本思想: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这个基本思想构成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宣言依次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资产者与无产者;(二)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提出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著名论断。在简单地回顾了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以来的不同历史时代的阶级矛盾之后,马克思、恩格斯着重从阐述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过的“非常革命的作用”,指出它在不到100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大大超过了以往整个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但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本身的作用,却在客观上为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准备了条件。无产阶级肩负资产阶级掘墓人的使命走上了历史舞台,它必将领导受压迫的劳苦群众,推翻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私有制度,建立新社会。夺取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和最重要的条件,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而无产阶级在消灭旧生产关系的同时,也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础。它明确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改造社会的必要条件。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工人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及基本策略原则主要体现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并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共产党宣言》还剖析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非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流派,如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及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深刻揭露它们的理论错误和阶级实质,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所有这些流派之间的界限。
在《共产党宣言》的结尾,马克思、恩格斯充分展现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的气魄和战斗豪情: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是在革命来临前夕诞生的,言辞之间不免有一些鼓动性的内容,对某些问题的估计也过于乐观,其中的一些论述随着形势的发展已经过时了。但是,它的一般原理是永存的,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恩格斯后来在多个场合谈到过《共产党宣言》的局限性,但在晚年回顾《共产党宣言》自身的发展史时,仍不无自豪地说: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阶级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几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付印的时候,欧洲大陆已经响起了大革命的炮声。
继1848年1月12日意大利巴勒摩起义揭开革命的序幕,2月25日巴黎工人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震撼了整个欧洲。随后,奥地利、普鲁士、捷克、匈牙利相继爆发革命,欧洲大陆一片沸腾。英国的宪章运动也进入新的阶段。
对时代变革保持高度敏感的恩格斯,将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谱写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