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恩格斯:在革命炮火中奋勇前进!

恩格斯:在革命炮火中奋勇前进!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莱茵省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要对被告提起诉讼,被告必须出庭才能被法院受理。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就让革命队伍分裂,恩格斯从大局出发安抚队伍的情绪,于15日离开了爱北斐特前往科隆。恩格斯继续留在德国,与奔赴巴黎的马克思分别后,以政治流亡者的身份加入了普法尔茨起义部队。

尽管在瑞士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显然不适合恩格斯。欧洲革命的浪潮并没有奔涌到瑞士,恩格斯觉得十分有必要尽快返回科隆和自己的战友并肩战斗。按照莱茵省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要对被告提起诉讼,被告必须出庭才能被法院受理。因此只要恩格斯不回科隆或者莱茵省其他地方,检察机关对他的起诉就没什么威胁。真正的威胁是通缉令。但是直到通缉令过期,科隆警察局翻遍箱底也没搜到证明恩格斯有罪的材料。被捕的危险也随着时间化解了。随着科隆的白色恐怖局势减弱,恩格斯结束了3个月的逃亡生活,重新回到科隆。

1849年5月9日,恩格斯的故乡爱北斐特发动了武装起义,民众筑起堡垒,攻占了监狱,驱散了市政府。由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的安全委员会接管了城市。恩格斯立马动身从科隆前往爱北斐特,用实际行动支援革命。

为了不影响革命的顺利开展,恩格斯尽量避免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安全委员会起冲突,大家都知道他是共产主义者,恩格斯果断表示,自己前来只从事军事方面的活动,不涉及政治,眼下最重要的是起义和取胜。5月12日,安全委员会考虑到恩格斯当过炮兵,就授权他自行安装大炮。恩格斯还参加了军事委员会的所有会议,结合自己的参军经历,恩格斯提出了很多有关部队作战部署的建议,还提议解散对革命不友好的市民自卫队,应该把武器发放给工人。

显然,之前就被恩格斯批过小家子气的小资产阶级安全委员会是不敢采取这么果断的措施的。工人手无寸铁,那么在作战中首先牺牲的就是他们。于是,恩格斯自己率领从佐林根带来的工人队伍偷袭了格莱弗拉特的军需库,夺取了一批军需物资和武器。恩格斯和工人队伍的军事行动引发了爱北斐特资产阶级的恐慌,害怕这个共产主义分子借机掌握武装起义的领导权或者直接宣布建立红色政权。于是,他们转头对安全委员会施压。本来就裹足不前的安全委员会趁机赶走恩格斯,理由是他继续在这里会让人误解“运动的性质”。武装工人和志愿部队一片哗然,开始反抗安全委员会的决定,要求恩格斯留下来。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就让革命队伍分裂,恩格斯从大局出发安抚队伍的情绪,于15日离开了爱北斐特前往科隆。

中间还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小插曲。恩格斯在爱北斐特正带着工人武装修筑街垒,与前往教堂路过此地的父亲不期而遇。可以想象,老恩格斯受的刺激有多大。毕竟听别人说儿子“捣鼓”各种革命起义是一码事,等真正看见他正在带领工人打仗是另一码事,老恩格斯被刺激得破口大骂:“你这个被上帝诅咒的人!”他决心再不给这个无药可救的儿子一分钱。后来诗人阿道夫·舒尔特斯写诗调侃恩格斯:“这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先生:儿子完全不像父亲!教区里最虔诚的父亲,却教育出一个‘上帝所诅咒的人’。”(www.xing528.com)

恩格斯离开爱北斐特之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在严峻形势面前却什么都不敢干,参加起义的武装工人失望透顶,外地前来支援起义的武装工人也纷纷离开,爱北斐特起义以失败收尾。很快,因为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畏首畏尾,莱茵省其他地区的起义也不出意料地都以失败收场。雪上加霜的是,《新莱茵报》也因当局的镇压破坏而不得不停刊。各地起义失败,莱茵省总督艾希曼意识到驱逐马克思的时机总算到了,于是马上在5月16日迫不及待地发出了把马克思驱逐出普鲁士的命令;恩格斯由于参加了爱北斐特的起义,也上了逮捕名单;警察局还要逮捕《新莱茵报》的其他所有编辑,宣布他们都是最不受约束的社会民主党人。报社没有办法再坚持了。投入了全部心血的《新莱茵报》用最后的骄傲刊发了最后一期,全版用红色油墨印成,共发行了数千份。用醒目的颜色和犀利的语言发出最沉重的抗议和最坚决的号召:工人阶级终将解放!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因为报纸被迫停刊被打击得郁郁寡欢,一次光荣的退却紧接着迎来一次英勇的进攻,他们乐观的革命意气引导着两人奔向激战中的德国西南部。在巴登和普法尔茨,人民群众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领导下举行了武装起义,军队也站在起义者的一方,起义成功推翻了旧政府,成立了临时政府,要求普鲁士政府承认帝国宪法。在当时的条件下,无产阶级还没有发展到独立领导革命的程度,只能依靠资产阶级担当领导革命的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登和普法尔茨两个起义中心都与临时政府的首脑会谈过,且提出了有效的革命策略,但都没有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纳。

5月底6月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因被怀疑参与武装暴动而被黑森士兵逮捕,他们先是被押解到达姆斯塔特,然后被转运到法兰克福,革命民族主义者全力营救才让两人免予被起诉。马克思获得释放后决定去巴黎,同准备发动一次新起义的法国革命者建立联系。恩格斯继续留在德国,与奔赴巴黎的马克思分别后,以政治流亡者的身份加入了普法尔茨起义部队。当时革命与反革命的对垒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一边是普法尔茨成立了临时政府,宣布脱离巴伐利亚王国,巴登也组成了以革命民主主义者为首的新政府;另一边是普鲁士国王同萨克森国王、汉诺威国王、巴登大公结成同盟,调集军队武力镇压起义军。起义部队主要由三部分力量组成:正规军、市民自卫队和志愿军。他所在的部队由同盟盟员也是恩格斯在瑞士流亡时结识的熟人维利希指挥,一起并肩作战的是瑞士的工人和手工业者,其中很多人都听过恩格斯宣传共产主义。

当时这支部队不到800人,战斗打响后处境十分艰难,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弱于普鲁士军队。即便如此,维利希部队成了战场上的一支劲旅,承担了许多艰难的作战任务。恩格斯除了参加一些小的战斗外,还参加了四次规模较大的战斗,他的文章《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详细地描述了此次参战的经历。恩格斯筹集过武器弹药,也做过搜寻失散战士的工作,当过侦察兵,还扛着枪当过冲锋军,隔着山谷和敌军进行猛烈对射。在敌我力量对比差距明显的情况下,战争的危险和惨烈不言而喻。最后一次恶战发生在牟尔克河,双方损失都很大,其中同盟的领导者之一约瑟夫·莫尔就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起义军失败,7月12日,恩格斯所在的维利希志愿军仅剩280名官兵,作为最后一批巴登-普法尔茨起义军退到瑞士境内。枪林弹雨的洗礼,血与火的考验,为恩格斯以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家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