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情的青春是暗淡的。曼彻斯特的生活不仅让恩格斯对现实的世界有了认识的飞跃,也让他在情感的世界找到了归宿——玛丽·白恩士。1843年春,那一年恩格斯不到23岁,风度翩翩;玛丽20岁出头,热情奔放,两个年轻人在曼彻斯特相遇了。这不是一场电影里浪漫的邂逅,但也确实非同寻常,因为这是一个跨越阶级的相识、相交并相爱的相遇。
玛丽并非“白富美”,是标准的工人阶级,“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的一个普通女工,不拘小节。恩格斯,“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股东的儿子,典型的“高富帅”,闪耀着名门风采,穿戴考究,风度文雅。他们如何相遇的细节,当事人没有回忆,史书也没有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们的结局我们可以提前知晓。一般而言,童话里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往往禁不起现实的重锤,那恩格斯与玛丽地位如此悬殊的爱情呢?恩格斯和玛丽以自己的坚定给出了答案,而时间证明了这个答案——跨越阶级的相爱有了牢固的基础后可以天长地久。
与恩格斯从小优越的生活相比,玛丽生活境遇复杂坎坷。她从小生活在曼彻斯特的爱尔兰区。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玛丽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底层,来看看她从小生活的环境吧。
*
玛丽·白恩士
“往往是整家的爱尔兰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往往是一堆肮脏的麦秸和一条用旧麻袋做成的被单就当作全家共用的被褥。这种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由于贫穷、迟钝和放荡而堕落下去。调查人员常常在一幢只有两间屋子的房子里发现两家人;一间是大家睡觉的,另一间用作公共的饭厅和厨房;常常甚至是几家人住在一间潮湿的地下室里,在这种乌烟瘴气的空气里挤着12~16个人。除了诸如此类的传染病来源,还要加上在屋子里养猪以及其他脏得令人作呕的事情。”(www.xing528.com)
一个大资本家的儿子,眼前的世界显然超出了他的想象。恩格斯把这个曼彻斯特贫民窟中的悲惨世界称为“小爱尔兰”。然而,玛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如野玫瑰般奋力生长。
生活在“小爱尔兰”的玛丽是爱尔兰移民二代。爱尔兰与英国的爱恨纠葛到今天还在上演,当初的恩怨情仇可想而知。入侵、压迫、宗教矛盾,各种因素交织让历史上的爱尔兰和英国俨然成了世仇。被英国的殖民者剥夺了土地后,大量的爱尔兰人被迫背井离乡,流亡英国。来到英国,他们一无所有,只能沦为雇佣工人。“流亡”+“雇佣”,双重身份意味着他们跟普通工人还不一样,同时遭受着双重压迫——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沉重,反抗越激烈。英国对爱尔兰的这种压迫不仅没有压垮爱尔兰人,反而进一步激发了爱尔兰人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他们独特的革命气质。
*
“小爱尔兰”居民生活状况
虽然玛丽并非“白富美”,而恩格斯是实在的“高富帅”,但他们的故事绝不是王子与灰姑娘的现实版,他们的相识、相交并相爱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爱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