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曼彻斯特:恩格斯的快进思想

曼彻斯特:恩格斯的快进思想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形之下,曼彻斯特可谓是当时货真价实的世界超级大都市。当欧洲其他地方还在历史怀抱中沉睡时,曼彻斯特的历史巨轮已在纺纱机的转动下悄然启动。曼彻斯特40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他们生活在巨大的、可怕的贫民窟中。恩格斯第三次在曼彻斯特长达20个月的生活开启了他思想和生活发展的新篇章。这就是曼彻斯特带给这位即将成为伟大思想家的生活感悟和思想启发。

曼彻斯特:恩格斯的快进思想

就人生态度而言,恩格斯渴望在广阔的生活天地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1840年,恩格斯在《齐格弗里特的故乡》中借由齐格弗里特这位德国青年代表的传说,高声呐喊出了心中的理想:“我们要走出去,跨入自由的天地,冲决谨小慎微的束缚,为夺取生活的桂冠,为有所作为而奋斗。”这一理想从1842年开始逐步得以实现。

1842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正是在那一年的11月,恩格斯第三次到了曼彻斯特,去父亲与别人合股经营的欧门一恩格斯纺织公司办事处工作。多年后,恩格斯还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评论了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并盛赞中国人民在当时“镇江保卫战”中的英勇无畏,“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但是绝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个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今天我们还可以到镇江焦山风景区,透过炮台遗址处的斑斑痕迹遇见那段历史

当时的英国是一个“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国家”,不仅于1688年实现了光荣革命,而且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波澜壮阔的画卷。恩格斯就要投入这个与众不同的国家的怀抱了,而且投入的还是最早拉开工业革命大幕的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碰上恩格斯那股渴望“促进进步事业”和“参加当代的运动”的执念,再加上那被德意志哲学浸润的大脑,注定要在他身上开出不一样的思想之花。

曼彻斯特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平原,19世纪40年代人口多达40万。今天见惯了动辄上千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的我们可能会对这一数字嗤之以鼻,但通过横向对比才能知道当时曼彻斯特在欧洲城市中的重要地位。那时伦敦人口不过100万,巴黎也不过50万。英国著名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一书中这么定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大多数欧洲城市:“urban”更多是地方小城镇,大多数城镇人口规模不足2万人。相形之下,曼彻斯特可谓是当时货真价实的世界超级大都市。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怕涝,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曼彻斯特温和多雨,这里并不利于棉花生长。但确实就是在这里诞生了纺织工业的奇迹。1765年,世界闻名的“珍妮纺纱机”在兰开夏郡被发明,那时曼彻斯特属于兰开夏郡。这一纺纱机意义非凡!当欧洲其他地方还在历史怀抱中沉睡时,曼彻斯特的历史巨轮已在纺纱机的转动下悄然启动。进入19世纪,在工业革命巨大引擎的推动下,曼彻斯特孕育了全新的纺织工业,摆脱了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大规模地使用蒸汽机和车床,成为英国纺织业中心,被誉为“棉都”,是当时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城市。如果说英国是世界的工厂,那么曼彻斯特则是英国的工厂,一时风光无限。这里是考察资本主义、感知工业革命的最佳窗口。(www.xing528.com)

穿过繁华,背后往往是寂静的苦难。第一次工业革命带着曼彻斯特这座城市到达了历史的风口,但风口之下也百态尽显。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参观完曼彻斯特的厂房后写道:“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如果今天的我们对当时的曼彻斯特感兴趣,想了解更多,可以读一读盖斯凯夫人的《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两本小说。它们都是以曼彻斯特这一城市为背景,讲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棉纺工人的生活。

曼彻斯特不仅有着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而且这里的无产阶级斗争也如火如荼。在恩格斯还未到达英国时,英国的工人阶级宪章运动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曼彻斯特40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他们生活在巨大的、可怕的贫民窟中。生活的重压迫使他们反抗。一开始,无产阶级把机器看成造成他们贫困的根源,所以斗争的主要方式是纵火和捣毁机器等。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越来越尖锐,无产阶级逐渐认识到不是机器而是资产阶级造成了他们的贫困,工人之间的利益是趋于一致的,不能互相内耗,而是要联合起来共同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阶级组成了联合会,开始了与资产阶级新的斗争。这个时候,斗争的手段就从捣毁机器上升到了罢工。当时,罢工每星期甚至每天都在上演。

1840年,英国无产阶级组织了“宪章派全国协会”,并把“宪章”作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旗帜树立起来,要求获得平等的选举权。这是工人阶级斗争的进一步发展,因为罢工的诉求从最初要求涨工资经济斗争发展到了政治斗争,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这一切为恩格斯观察资本主义提供了最佳立足点。

恩格斯第三次在曼彻斯特长达20个月的生活开启了他思想和生活发展的新篇章。对曼彻斯特工业资本主义的直接接触,使恩格斯从这里走向“英国生活的深处”。恩格斯深深感悟到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威力:工业革命创造出了自然界没有的东西,不仅使财富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带来了现实世界的颠倒。财富不再仅仅是自然之物,而是人的劳动创造之物,这种财富的巨大堆积让现实的世界拜倒在了其“石榴裙”下。这一切推动着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和唯心主义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共产主义和唯物主义。

多年后,恩格斯回顾道:“我在曼彻斯特时异常清晰地观察到,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因而也是全部政治历史的基础。”既然如此,工人阶级要搞的革命就不仅仅是政治革命,而是社会革命,必须改变资本主义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现实。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消灭现有的反常关系,从根本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才能改善无产阶级的状况。这就是曼彻斯特带给这位即将成为伟大思想家的生活感悟和思想启发。然而,这些观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恩格斯用勤奋的汗水和坚定的信仰获得的。虽然恩格斯资质极高,但没有勤奋,很快也会江郎才尽。任何成功与伟大都不是随随便便获得的,奋斗是成功的底色。我们来看看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的努力与勤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