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恩格斯宗教信仰告别的决裂表明无神论转变

恩格斯宗教信仰告别的决裂表明无神论转变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终,老恩格斯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伍珀塔尔来信》发表之后的短短几个月,恩格斯选择与宗教信仰告别。在冲破宗教信仰的路上,恩格斯还遇到了弗里德里希·施莱艾尔马赫超自然主义的学说。当然,这时恩格斯实际上只是与正统的宗教信仰告别了,但在告别宗教信仰之后到他成为真正的无神论者,还有一段全新的路在等着他勇敢探索。

恩格斯宗教信仰告别的决裂表明无神论转变

在笃信宗教父亲笔下,恩格斯被视为“意志薄弱和思想上的浮泛”,实际上评价的就是恩格斯还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亲身经历残酷的社会现实与美好的宗教幻景的强烈冲突,使青年恩格斯的思想经历了从茫然、困惑到质疑、反思,使他开始尝试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宗教教育和长期的宗教熏染中挣脱出来。恩格斯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商业学徒生涯中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估计这样的变化在父亲看来就是越发“意志薄弱和思想上的浮泛”。最终,老恩格斯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伍珀塔尔来信》发表之后的短短几个月,恩格斯选择与宗教信仰告别。

在恩格斯接触到“青年德意志”的同时,恩格斯在实习期间还阅读了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之后,他开始对黑格尔哲学感兴趣,受到了“青年黑格尔”派的积极影响。一方面,随着恩格斯对“青年德意志”全面、深入的了解,他在积极肯定“青年德意志”作家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进步性的同时,也发现了缺陷——他们同时还宣扬一些关于悲伤厌世,关于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东西,关于犹太人的苦难等空泛词句。特别是后来“青年德意志”运动遇到挫折之后,团体成员立刻意志消沉、消极避世的做法也令恩格斯大失所望。另一方面,1835~1845年是青年黑格尔派在德国思想界最为活跃和影响最大的时期,刚好贯穿恩格斯的青年时代,他在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随着思想的逐渐成熟和深化,越发感受到黑格尔哲学的魅力。

虽然“青年德意志”派激发了恩格斯对民主主义的热烈信仰,但是对于出生并生长在宗教氛围浓厚家庭的恩格斯而言,并没有起到促使恩格斯完全冲破宗教封锁的作用。这时的恩格斯虽然对结论越来越怀疑,但仍试图追求正确的解题过程,或者说论理过程。例如,恩格斯像“青年德意志”中的作家谷兹科夫一样,试图在实证的基督教和当下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充分的切合点,他曾写道:“要是有人对实证的基督教采取傲慢态度,我就起来捍卫这个学说,因为它出自人的本性的最强烈的要求,出自想通过上帝的恩惠来赎罪的渴望。但是如果问题涉及维护理性的自由时,我将抗议任何强制。——我希望我们见到世界的宗教意识发生一场激进的变革。”

还记得在《咏印刷术的发明》中,恩格斯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溢美之词吗?这是他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自然科学的真理性而发自内心的赞颂。但是,当地传教士还在宣传地球是宇宙不动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旋转,面对这样的传教士,恩格斯无比愤怒,居然还有人相信这种中世纪的陈词滥调,还以此愚弄无知的人们。但是自然科学知识的增加并没有使恩格斯直接找到宗教本质的答案,反而发现了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矛盾,在自我探索中前进的恩格斯仍陷于不主张放弃而只是试图改良宗教意识的迷雾之中,找不到出路,精神上痛苦不堪。最终为恩格斯点亮灯塔的,正是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所写的《耶稣传》。

这本书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通过对《圣经》故事的追根溯源,发现这些关于耶稣的神奇故事其实是神话,还不是同一时期一次性创作完成的神话,实际上是基督教团体成员们将不同时期的创作成果最终集合在一起,完成了一次没有合谋的集体创作。施特劳斯理性地揭穿了杜撰神话的真面目,基督教的神圣意义以及所谓的最终真理,就像剥洋葱一样被层层剥去华丽的外袍,最终指向的是无——什么都不存在。

《耶稣传》就像灯塔,灯光射穿了笼罩着恩格斯的重重迷雾,为他指明了真正告别宗教信仰的路。虽然找到了道路,也并非一条坦途。在恩格斯思想急剧变化期间,他的信中时不时就出现前后矛盾,思维跳跃而凌乱,记录下了他最真实的思想斗争过程。恩格斯首先冲破的就是虔诚主义、神秘主义和蒙昧主义,而砸碎这三大主义的武器正是受《耶稣传》影响而产生的理性主义——用理性的标准来检验,“凡被科学推翻了的东西,——现在整个教会史都包括在科学的发展中,——在生活中也不应当继续存在。”(www.xing528.com)

在冲破宗教信仰的路上,恩格斯还遇到了弗里德里希·施莱艾尔马赫超自然主义的学说。他在写给弗·格雷培的信中说:“宗教是心灵的事情,谁有心灵,谁就虔诚但是谁以推理甚至以理性作为自己虔诚的基础,谁就根本不会是虔诚的。宗教之树生长于心灵,它荫蔽着整个人,并从理性的呼吸中吸取养料。而它的果实,包含着最珍贵的心血的果实,是教义。除此以外的东西都来自魔鬼。这就是施莱艾尔马赫的学说,而我赞同的也正是这个学说。”

最终,在不断尝试将理性与宗教调和,而又不断失败之后,恩格斯终于明白理性与宗教在本质上是无法相容的,哲学在本质上是理性的抽象思维,而宗教则是一种纯粹想象的、信仰的意识,两者是水火不容的。

恩格斯是一位爱思考的青年,而且也非常勇敢。有时,人们在与好友或者周围主流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会为了维持朋友关系或社会关系和谐而选择沉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那些不坚定的人可能干脆就随风倒保平安了。但是恩格斯选择将自己相信的观点勇敢地说出来,即使与朋友观点激烈冲突也在所不惜,他曾经与即将成为牧师的好友弗·格雷培发生了尖锐的意见对立和激烈的争论。终于在冲出迷雾之后,恩格斯于1839年10月8日和29日写给弗·格雷培的两封信中宣称:“你们这就来吧,现在我可有了武器,有了盾牌盔甲,现在我有把握了;你们就来吧,别看你们有神学,我也能把你们打得落花流水。你们的观点丧失了一切基础;你们的观点的历史基础已经无可挽回地毁灭了,教条式的基础也将相继垮台。……Adios,宗教信仰!”

《耶稣传》使他对黑格尔哲学越来越感兴趣,并最终被这一宏伟的思想体系所征服。当然,这时恩格斯实际上只是与正统的宗教信仰告别了,但在告别宗教信仰之后到他成为真正的无神论者,还有一段全新的路在等着他勇敢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