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选择设计施工队伍 | 五大关键因素

如何选择设计施工队伍 | 五大关键因素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对展览设计施工队伍的选择,更注重的是展览的设计创意,具体的要求就是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准确鲜明的艺术形象,有艺术感染力,勇于借鉴创新。其设计过程往往会经过无数次的推翻和修改,力求用最完美的方式来表现内容。

如何选择设计施工队伍 | 五大关键因素

目前,对展览设计施工队伍的选择,更注重的是展览的设计创意,具体的要求就是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准确鲜明的艺术形象,有艺术感染力,勇于借鉴创新。其设计过程往往会经过无数次的推翻和修改,力求用最完美的方式来表现内容。

但在办展过程中仅仅把这些环节的工作做好、做细致,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在展览筹备、展览模式、展览内容等方面其实还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去做、去努力。

1.在办展前期,应做好观众需求的调查,集思广益

博物馆做陈列展览的最终目的是为观众服务,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在现今的博物馆陈列展览中,“陈列内容模式化、陈列形式雷同化”的现象日益突出,展览缺少自己的特色,也满足不了观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在办展前期,通过网站、微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展览,或者在展览中希望了解什么样的内容、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同时结合自己的馆藏特点,作出有“个性”的展览。

2.在办展模式上,应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共享

在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对展览的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制作施工、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一个展览的推出不应该仅仅是展览部门的职责,而应是全馆所有部门共同参与的过程。2013年苏州博物馆推出的“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办展模式就十分值得各博物馆借鉴。在办展过程中,他们从各个部门抽调人手,专门为这个展览成立一个项目组,以项目组的形式推动整个展览的进程。整个项目组分为展览小组、图书研讨会小组、社会教育小组、新媒体小组、志愿者小组、宣传小组、文创小组,囊括了展览的各个方面,我认为这不仅仅提高了办展的效率,鼓励和激发了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信息共享,参与者能真正领会到展览的主旨,使社会教育小组可以拟定出更贴合展览的讲解词、宣传小组可以找到最精彩的宣传点、文创小组开发出更有特色的文化产品。

3.在展陈内容上,应做观众“看得懂”的展览

在各博物馆使出十八般武艺吸引观众,展览不断推出和更新的同时,展览中的问题也在不断凸显,语言太晦涩、介绍太专业等开始暴露出来,观众“看不懂”的呼声日趋严重,很多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只是走马观花。做观众“看得懂”的展览,其实从更深层次来讲,就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过程,是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向观众介绍历史、表达主题。除了要使用常见的词句和表达形式,少用观众不认识的字外,展览脉络要清晰、展品介绍要通俗易懂。如南京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中就专门开辟了一个“镇院之宝”特展厅,将其镇院之宝单独陈列,每次只此一件,对其独特性、艺术性、观赏性图文并茂地向观众展示,观众不需要通过导览工具,就能自己详细了解到展品的珍贵性,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4.在展陈方式上,应多采用互动式的陈列模式

在博物馆中使用最多的陈列方式是展柜或展台,这种陈列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生动性,可以将文物陈列在它原有的环境中,这样能给予观众最真切的认识和感受。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汉口英商华昌洋行碑的展示,为它设置了一幅立体的背景画——汉口沿江租界,街景、江流是虚的,街头的椅子是实的,英商华昌洋行碑立于街边,为观众展现出一段繁华,一段屈辱;如南京博物院的民国老街,呈现了1.3万件民国时期的藏品和老物件,带领观众回到那个年代。

5.在展陈手段上,应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观众看懂展览

展览最终是呈现给公众,“如果他们不懂,我们就得想办法让他们看懂,我们不能选择观众,而是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观众逐渐养成一定的鉴别能力,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对美的认识,进而看懂展览”[1]。这其实就是要求各博物馆在展陈手段上要多样化,帮助各种观众群体都可以看懂展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在“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办展过程中,就对展览力图营造出一个让观众能看、能做、能学,能参与、能互动、能亲历的参观环境。

1.动感影院。

整个陈列的重点是武昌起义,即1911年10月10日那一夜。为了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武昌首义的情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为此专门修建了动感影院,该影院采用最新的L型屏幕和能感受水滴、烟火、硝烟味、振动等体感的动感体验平台,将“过去的历史”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更加鲜活地呈现至观众面前,充满了体验性。

2.微信导览。(www.xing528.com)

随着微信的广泛普及,微信导览已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导览方式,其操作十分简单,通过二维码扫描就可以进入导览系统,观众只需要发送导览编号就可以接收到相关展览或展品的介绍,即使观众离开了博物馆,随时可以了解到该馆的新讯息。这种导览方式使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让观众积极参与进来。

3.展览图册。

为便于观众了解展览和展品信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结合展览编辑出版了《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图册。该图册以展览文物、历史图片为基础,同时增加了4万余字的文字导览,分“风动汉上”“武昌首义”“走向共和”“复兴之光”四个部分向观众陈述了武昌起义这段历史,不仅契合展览主题,并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历史。

4.多媒体设备。

在陈列中每个展厅都使用了多媒体设备,这些多媒体设备有的是对展览中文物、人物等内容的详细补充和介绍,如电子翻书《辛亥革命人物谱》、触摸式电子地图《武汉地区辛亥首义遗址与纪念设施一览》等;有的是观众互动项目,设置了知识问答项目,考察观众对辛亥革命史的了解程度,促使观众带着不会回答的问题去参观,去寻求答案,增强了参观的效果,如电子互动查询“各地响应武昌起义”;还有的是让观众参与进来,在静止的展览陈列中享受到动态的乐趣,如电子投影体验《江流浩荡》。

5.虚拟展示。

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全景相机等设备,构建实景三维展示场景,在该馆官网上向观众进行展示,使观众足不出户,实现对展览“实景三维”的漫游欣赏。

6.专家讲座。

该馆结合陈列展览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讲座,邀请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科联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从多角度为观众解读辛亥革命历史,解答观众疑问。

此外,还有博物馆设置专门的儿童学习场所、编写普通观众阅读的普及读物等等,通过这种对展览做加法的方式来帮助观众了解展览的相关背景,普及历史知识

总而言之,在博物馆办展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要不断去努力和尝试。现今很多博物馆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制作出的许多精品展览得到了观众的喜爱,我们应该学习它们好的经验、好的想法,努力追求完善,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原载《让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2015年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注释】

[1]陈瑞近:《办值得期待的展览,做令人尊重的博物馆——记“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编:《博物馆展览精品解析2013》,译林出版社2015年5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