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展览:黎元洪的呈现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展览:黎元洪的呈现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是和孙中山、黄兴相比较,黎元洪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基本陈列中也毫不逊色。黎元洪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中分量不轻,根源于黎元洪的事功与该馆的主题高度契合。“史迹陈列”则围绕旧址相关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个事件来做文章。如众周知,黎元洪一举成名就是出任首义都督,由首义都督而副总统、大总统,所以,黎元洪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中得到陈述与展示顺理成章,其事功与展览主题若合符节。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展览:黎元洪的呈现

王兴科

历史自有定评,社会自有公论。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在其展览中,对一些历史事件与人物的陈述与展示,是大体反映历史定评与社会公论的。黎元洪作为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作为风云一时的辛亥首义都督,在博物馆的展览里,也有陈述与展示。本文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为例,通过该馆展览里关于黎元洪的陈述与展示,探讨这种陈述与展示的特色,以及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定评与社会的公论。

博物馆的展览有两类,一类是基本陈列,一类是临时展览。这里说的展览是指基本陈列。所谓基本陈列,是指一个馆主题性的常设展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有两个,一个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下文简称“复原陈列”),一个是“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下文简称“史迹陈列”)。在这两个陈列中,都有关于黎元洪的陈述与展示。

先看“复原陈列”。在这个陈列中,有四处关于黎元洪的陈述与展示。一处是鄂军都督府会议厅。会议厅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武昌起义翌日,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代表,邀请谘议局议员等地方士绅汇集于此,商议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嗣后,这里成为鄂军都督府会议厅”。附带说明了“此厅原为清湖北谘议局议事堂”,以及“1912年4月孙中山访鄂期间,曾莅临都督府,并在会议厅发表演说”。展出的与黎元洪有关的展品,一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一是孙中山访鄂期间黎元洪及湖北军政界人士与孙中山的合影。

第二处是黎都督卧室。1911年10月11日黎元洪被推举为鄂军都督府都督,初固辞不就,被留置于此。后因武汉三镇攻克和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黎元洪转变态度,出任都督。这里即为黎元洪任都督之初的卧室。后黎都督亦在此办公。展出的是生活起居用品,与黎元洪有关的展品是一张黎氏戎装像以及黎氏生平。

第三处是黎都督会客室。黎都督会客室紧邻黎都督卧室,黎元洪在此就近会客。展出的展品除会客室陈设外,突出的是1912年4月孙中山访鄂期间,黎元洪与孙中山二人在武昌的一张合影。

第四处是都督府外走廊。在一楼东“名人屐痕”部分展出了黎元洪在鄂军都督府会见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的照片,在一楼西“阳夏战事”部分展出了鄂军都督黎元洪在汉口前线督师的照片。

再看“史迹陈列”。在这个陈列中,关于黎元洪的陈述与展示集中在第三部分,就是“走向共和”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黎元洪分别以鄂军都督、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的名义两次得到陈述与展示。分别展出了黎元洪任都督和副总统的典型照片,并两次陈述了一样的黎氏生平事迹。展出的文物有记述黎元洪家世的“黎氏族谱”、中华民国鄂军政府大都督印、黎元洪题“得天独厚”墨宝等。在第三部分以外,这个陈列中还有一些黎元洪的照片、文物得到展示,比如黎元洪与湖北新军官佐的合影,黎元洪为首义志士颁发的首功执照、纪念章,以及题赠友人的牌匾等。

上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中关于黎元洪的陈述与展示,相较于文献中的黎元洪,包括史料中的以及研究著述中的,明显地表现出自身的特色。这些特色可概括为分量不轻、客观真实、导向正面。下文依次说明。

所谓分量不轻,是说对应黎元洪的身份与地位,黎元洪在展览里得到了相当的陈述与展示。分量不轻只能相比较而言。即使是和孙中山、黄兴相比较,黎元洪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基本陈列中也毫不逊色。孙中山在“复原陈列”中,只在鄂军都督府会议厅被陈述,即“1912年4月孙中山访鄂期间,曾莅临都督府,并在会议厅发表演说”,展出的两张照片,都是有黎元洪出现的合影。在“史迹陈列”中,孙中山也只被陈述两次,一是青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一是1912年出任临时大总统。黄兴在“复原陈列”中,只在军事会议室被陈述。军事会议室的说明中,第一句说“军事会议室是都督府召开军事会议的专门场所,许多重大军事决策在此形成”。第二句说“阳夏保卫战中,民军战时总司令黄兴在此召集过军事会议”。在“史迹陈列”中,黄兴倒是被陈述了三次,一是在武昌两湖书院读书,二是赞同武汉发难,三是到汉出任民军战时总司令抗击清军。当然,这两个陈列尤其是“史迹陈列”中,有关孙中山、黄兴不少文物特别是二人的墨宝得到展示。尽管如此,对照上文述及的两个陈列中关于黎元洪的陈述与展示,黎元洪至少是与孙黄相当的。

黎元洪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中分量不轻,根源于黎元洪的事功与该馆的主题高度契合。该馆是依托鄂军都督府旧址建立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专题纪念馆,因于主题与旧址的特性,还原旧址的格局与风貌,介绍相关事件的背景、经过、结局与影响,就成了该馆基本陈列的中心任务。所以,该馆1981年建馆伊始,就举办了现有基本陈列的雏形的展览,30余年来多次的充实与更新,形成了现在的基本陈列的格局、内容与形式。“复原陈列”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格局与风貌。所谓初期,大致是指1911年10月至次年元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这一段。这是鄂军都督府最革命的一段,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段。所以“复原陈列”选择复原展示了推举黎元洪任都督的会议厅、黎都督最初几天的卧室与会客室,以及都督府最初成立的外交部、民政部、参谋部、军务部等。“史迹陈列”则围绕旧址相关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个事件来做文章。现在的内容结构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标题“风动汉上”,内容四个方面:欧风美雨下的湖北,张之洞与湖北新政,湖北谘议局及其活动,革命的孕育。第二部分,标题“武昌首义”,内容四节:湖北共进会与文学社,起义的准备,起义的发动,省内各属响应。第三部分,标题“走向共和”,内容四节:鄂军都督府的创立,都督府的文告与举措,阳夏保卫战,各省响应与民国肇建。第四部分,标题“复兴之光”,内容两个方面: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内容结构完全围绕武昌起义来展开,四个部分可看作是依次交待说明了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结局与影响。如众周知,黎元洪一举成名就是出任首义都督,由首义都督而副总统、大总统,所以,黎元洪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中得到陈述与展示顺理成章,其事功与展览主题若合符节。

至于客观真实,这是最能表现博物馆展览特色的一点。史料可能有真伪,研究著述不免褒贬,而展览则不同,它要用文物说话,甚至复原历史的场景,所以最具客观真实性。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关于黎元洪陈述与展示的客观真实性可以通过例证来说明。这里说黎元洪出山的例子。关于黎元洪出山,除章太炎这样个别有影响的人物在《大总统黎公碑》中不免文饰外,首义人士的日记、回忆以及黎元洪本人的忆述都没有太大的出入。这里引几则史料:

一如黎元洪1911年10月20日致萨镇冰书中说——

洪当武昌变起之时,所部各军,均已出防,空营独守,束手无策。党军驱逐瑞督出城后,即率队来洪营合围搜索。洪换便衣,避匿室后,当被索执,责以大义。其时枪炮环列,万一不从,立即身首异处,洪只得权为应允[1]

二如李翊东《书吴醒汉〈武昌起义三日记〉后》说——

……众蜂拥黎至谘议局楼上。是时,黎面色惨白、张皇失措。众即言举黎任都督,用都督黎名衔出示安民,要黎承认。黎畏缩舌颤,含糊曰:“莫害我,莫害我。”翊东见黎坚不肯认,手柄长枪示之曰:“你做满清这大的官,应该杀的。我们今天不杀你,反举你做都督,你还不干。你这生成的奴性,还想戴满清的红顶子,我把你杀了,再来举人。”黎益瑟缩不语,在场者均色变。群起阻止,哄声言曰:“不要放枪。”翊东乃又曰:“不管他承认不承认,把告示用都督黎的名衔张贴出去就是了。”于是将告示贴出。置黎于楼上一室内,以执戈者守之[2]

三如胡鄂公在日记《武昌首义三十五日记》中说——

予与高炳章至都督府前时,即并骑入辕门。……延予于都督黎公处。黎公所居之楼为东南隅之一室,室殊广阔,中陈书案一,书架一,圆台一,椅凳之外,又有卧榻,零乱错置,毫无条理。黎公服以淡灰色呢夹袍,面若有不豫者。时已下午六时有半,予以彼身为革命都督,必系革命同志。与之谈国内革命形势,应于武汉三镇防守略事布置后,即派兵直捣北京。彼不语,与之谈武汉战守之策,应即日派兵将武胜关、田家镇占领,彼亦不言。时张振武及诸同志等围而观者如堵墙。盖在张振武等一般同志之意,原知黎公初被拥戴,非所心愿,特欲假外来之予与之见面,俾其不得不以都督身分接待之[3]

四如逸民(黄中垲)《辛壬闻见录》中说——(www.xing528.com)

连日部署略定,秩序渐复,予等入谒都督,见其意志稍定,因乘间劝其剃去发辫,俾新耳目。都督亦因日来各方逐渐响应,湖南、江西、九江均相继来电反正,请求鄂省以实力援助。南洋荷属三宝珑侨商亦有韵语长电来祝革命成功,志气更为之一振,遂欣然许于明日剃发。胡瑞霖又请于明日登坛誓师,都督亦许之。

二十六日下午二时,都督登台誓师……[4]

上引史料表明,黎元洪出山的史实是清楚的。即黎元洪被拥至谘议局举为都督,黎不敢承认,用都督黎名衔出示安民也不签字,党人将黎置于楼上东南隅之一室,不日,形势发展,黎转变态度,答应与革命党人“帮忙”[5],10月17日剪辫,登台誓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现在的“复原陈列”,就是试图以鄂军都督府会议厅、黎都督卧室与会客室,以及上文未提及的紧邻黎都督卧室的侍卫官室,来复原再现这段历史的场景。史实确凿,当年谘议局建筑的空间、格局依旧,陈设也复原了不少,当解说员在鄂军都督府会议厅讲述推举都督,在都督黎布告前讲述李翊东代签“黎”字,在黎都督卧室讲述黎元洪由“泥菩萨”不吃不喝到黎都督登台誓师,黎元洪出山的曲折,黎本人的犹疑徘徊,史实的客观真实性,会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这是简单地看史料、读著述所无法感受或认识的。

展览给人最客观真实感的还是用文物说话。比如,章太炎说黎元洪“性廉,初倡义时,约自都督至录事,皆月取银二十版。事定,将吏皆增俸,身取二十版如故”[6]。一家之言,你可能不信。而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史迹陈列”里,你可以看到黎元洪题赠鄂军都督府会计处长鲁俊英的木匾,赫然写着“清廉可嘉”四个大字。这可以看出黎元洪重视清廉,都督府当年在意清廉。再如“史迹陈列”里展示的黎元洪墨宝“得天独厚”,深谙书法的会说结构谨严,笔力厚重,师法先哲先贤,熟悉历史的则会说文如其人,看黎元洪的照片,看黎元洪的字,感觉是一样的,诚如章太炎所云:公丰肉、舒行、身短,望之如千金翁,而自有纯德,不由勉中[7]

最后说导向正面。博物馆展览是服务社会面向大众的,所以必须导向正面。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关于黎元洪的陈述与展示是导向正面的,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关注主流,忽略枝节。黎元洪是一个历史转折关头的复杂人物,他来自旧营垒,有地位,有口碑,但毕竟与革命绝缘。首义之夜还指挥护兵杀革命党,民国后又倒向袁世凯,打击党人,消弭革命力量。尽管如此,在革命和历史的关键点上,他客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出任首义都督,稳定了大局,促进了辛亥革命向全国范围的发展,促成了民国创立清帝退位。还有就是在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之际,他拒绝合作。纵观黎元洪一生,以赞襄共和出山,以坚守共和终局。这就是黎元洪的主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导向是要突出武昌起义建立了开创共和、推翻帝制的首功,所以只写到民国创立清帝退位为止,所以黎元洪出山成为该馆基本陈列陈述与展示黎元洪的重点。这样,黎元洪的负面枝节就被有意忽略了,而导向也就更加正面。

二是平允述说,用语中性。导向正面不是说好话,歌功颂德,但也不是说坏话,苛责历史,苛责前人,而是述说公允、适当,用语中性。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复原陈列”较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比如黎都督卧室的单元说明,原来写的“(黎元洪)初固辞不就,被拘禁于此”,后来听从武汉大学吴剑杰教授建议,改“拘禁”为“留置”。两种用语都不错,都符合史实,但后者表示了对人的尊重。再如侍卫官室的单元说明,写的是“侍卫官室紧邻黎都督卧室。侍卫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都督的安全保卫及饮食起居”。而没有用“看守”“监视”的字眼,说明实际发生过的“看守”“监视”职责。

博物馆展览是历史文化传播传承的重要平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基本陈列,以分量不轻、客观真实、导向正面为特色,较好地陈述与展示了首义都督黎元洪,大体上反映了历史定评与社会公论。当然,该馆关于黎元洪的展览还是大有改善空间的。一是应该在两个基本陈列中更好地陈述与展示黎元洪,二是应该创造条件,适时推出黎元洪的专题展览。只有这样,才能呈现一个更加完整丰满、客观真实的黎元洪,才能呈现一个更有认识价值、纪念意义的黎元洪,因为他“真实而生动地浓缩了一个数千年古国由专制通往民主的路途的曲折坎坷”[8]

(原载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天津市湖北商会楚文化研究会编《黎元洪研究学术座谈会论文集》,2014年10月编印)

【注释】

[1]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中华书局1930年版,中卷,第133页。

[2]湖北省图书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第81~82页。

[3]熊守晖:《辛亥武昌首义史编》(下),台湾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58~959页.

[4]湖北省图书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5]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中华书局1930年版,中卷,第80~82页。

[6]章炳麟:《黎公碑》,《张难先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7]章炳麟:《黎公碑》,《张难先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原文标点似有误,故此处只注不引。

[8]冯天瑜、张笃勤:《辛亥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3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