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社教工作涉及的方面很多,但离不开几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括,语言文字等交流的媒介,社教活动等参与的平台,还有为社教提供保障的辅助手段等。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探索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浅出”途径。
1.语言文字宜浅显易懂。语言文字是人际交往和文化传播的媒介,不能设想博物馆观众面对晦涩抽象的语言文字,能够对展品及其所蕴含的信息,产生清晰明确的认知。讲解员的解说、展品说明文字,要力求浅显易懂,尽可能使用观众熟悉的词汇、熟悉的事物和适当的修辞,否则,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
比如,在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介绍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并不错;但观众听得很隔膜,觉得太抽象,离自己太远,未必真能领会。如换一种方式,以群众能切身体会到的生活细节来表述,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们可以这样介绍:因为有了辛亥革命,所以北京紫禁城里“金銮宝殿今犹在,座上不见有帝王”。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我们的生活也许是另一个样子:男人会留起辫子,女人会裹着小脚,中山装不会成为服饰的一种,也许还使用着帝王年号纪年,而不是公元纪年……
又比如,有的博物馆青铜器展厅中,将青铜器于直接竖直摆放在展台上,说明牌写上了器物名、出土地、年代,还有英文翻译。但一般观众对这种腹部鼓起的圆筒状物品用途不了解,理解成容器的不在少数,而文博行内人知道这是一种乐器,底部是空的。所以,在说明牌上应该简要说明用途,陈设上也应该悬挂起来,让观众看到空虚的底部。这样至少不会使人误认为是容器。
博物馆的普及读物中,有一类是文物图录。有些文物图片美轮美奂,文字则过于俭省,只有器物名、出土地、年代等要素。玉器中的璜玦圭璧,其形各异,然而各有何用,读者还是不明。博物馆里的“阳春白雪”还是需要解读得像“下里巴人”一样通俗,才能使博物馆教育普及的效果最大化。
2.博物馆组织的各种社教活动宜生动活泼,参与性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不能让观众自认为是局外人,只能当个被动的看客、听众。在博物馆里,好奇心不能光用眼睛、耳朵来满足,要引导观众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中,享受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有大量的互动装置,吸引了家长带着儿童前往体验。他们有句名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参与了,我明白了”。确实如此,好的社教活动是一种创意文化活动,可以有助于增强观众的体验感。能够别出心裁,吸引观众热心参与的,必定社教效果极佳。2013年广州大元帅府博物馆组织了一次追寻“孙中山走世界”活动,在馆前广场上将孙中山奔走革命到过的国家,按地图形状描画出来,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仿效“大富翁”游戏玩法,引导参与者循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前行,这次活动深得少年儿童的喜爱,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参加了这次活动。这种有趣的方式,既让参与者了解了孙中山的革命历程,又有一点竞技色彩,还不动声色地融合了数学、地理知识,因而获得群众欢迎。(www.xing528.com)
3.博物馆社教服务方式要简便易行。由于新媒体的出现,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博物馆的展览及其社教工作中来。比如,建设网站(网上虚拟博物馆)。有些网站内容丰富详实,但进入性比较差。首页用了一幅动画,精美脱俗,可是打开速度很慢,观众没有耐心赏完数十秒的首页动漫,很容易将鼠标游走,转到另一个网站。
又比如与智能手机相结合的博物馆导览系统和自助讲解系统,渐渐成为流行,它们在为观众提供多样性服务上,作用突出。但有些操作系统界面并不完善。观众使用起来,步骤太多,检索不便,结果让人失去兴趣,空费了博物馆提供的服务。这都提醒博物馆的服务方式,要简便可行,易学易会。
总而言之,博物馆社会教育应该“浅出”,遵循“三贴近”原则,适应博物馆非强制性教育的特点,也是应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以“物”为中心,加强科研,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浅出”的先天优势和科研基础。基于此,博物馆可以在语言文字浅显易懂、社教活动生动活泼、服务手段简便易行上探索“浅出”的路径,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让博物馆这间“社会课堂”,留住并造福更多的永不毕业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