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物馆资源特别是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既是博物馆学界广泛关注的理论问题,也是广大博物馆同仁近年来重点探讨的实务问题。利用重大节假日、重要纪念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日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和学校教育融合的有效形式。

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博物馆资源特别是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既是博物馆学界广泛关注的理论问题,也是广大博物馆同仁近年来重点探讨的实务问题。博物馆如何与学校教育有效融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1.紧紧抓住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这个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2016年3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与武昌区教委历史教研室联合举办了首义文化知识培训实践活动。武昌区初中历史老师60多人参加了这次培训。为做好此次培训,举办双方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武昌区教委历史教研室结合初中历史教材关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有关章节内容,制订了现场培训历史教师、让教师们在课堂上导入武昌首义相关教学内容的培训计划,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提供武昌首义相关历史资料、辛亥革命史专家现场讲解相关历史知识,并与教师们就历史事件细节、课堂教学导入点、学生兴趣点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让全体教师充分了解辛亥革命历史知识,现场感受武昌首义相关过程,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教师们一致认为,这种培训方式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是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创新,扭住了博物馆进校园工作的牛鼻子,增加了教师们的教学信心,学生们也会更感兴趣,会自发到纪念馆参观学习,减少了集体组织学生来馆参观的安全风险和时间成本,实现了让最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丰富第二课堂的目标。双方约定,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此项培训工作,并邀请纪念馆专家实地观摩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我们知道,教师是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联通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接受博物馆知识教育的具体组织者、规划者和执行者,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主导地位,是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融合必须重点关注的关键少数。在这次活动中,该馆改变以往去学校组织学生来博物馆接受教育的传统做法,创新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方式,紧紧抓住学校历史教师这个关键少数,并通过学校历史老师的专业主管单位——武昌区教委历史教研室共同策划和组织,牢牢扭住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融合的牛鼻子,充分调动历史教师的积极性和兴趣,真正做到了《博物馆条例》所要求的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有效融合,大大增强了教师教学的知识性、针对性、趣味性和体验感,进而全面吸引学生们走进博物馆现场参观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资源节约与共享。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05周年。为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精神和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同心同德实现“中国梦”,清明节前夕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全体党员干部与黄鹤楼街西厂口社区、首义广场管理处、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党员代表以及武汉市武昌寄宿实验小学师生代表共200余人举行了向孙中山铜像敬献花篮系列活动。参加本次活动各单位负责人向孙中山先生铜像敬献了花篮,全体人员肃立向孙中山先生铜像行三鞠躬礼。武汉市武昌寄宿实验小学学生代表做了活动发言,同学们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传承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仪式结束后,参与活动的武汉市武昌寄宿实验小学师生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等陈列展览,讲解员全程认真讲解和答疑,使同学们深入了解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和相关知识。

利用重大节假日、重要纪念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日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和学校教育融合的有效形式。在这次活动中,该馆既沿袭了过去在重要时日与学校师生进行主题教育活动的传统做法,又按照《博物馆条例》的要求,创新活动形式,把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积极与所在社区单位联系、共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教育活动形式,使博物馆教育资源、学校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与传承有效融合,既扩大教育受众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又实现博物馆教育资源节约与共享,扩大了该馆的社会影响力。(www.xing528.com)

3.丰富送展入校教育活动内容,提高学校教育的师生参与度。2016年3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社会教育部免费送《辛亥首义人物谱》画册到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拉开了该馆“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的序幕。这次流动展览内容、硬件设备和讲解服务较以往都有明显提升,设置有展览咨询宣传台,每天派遣2至3名社教人员驻展服务,组织学生义务宣讲,散发宣讲资料;送展期间,该馆还在送展学校举办了“辛亥后裔话首义”系列讲座,专程邀请著名辛亥后裔熊永铸先生(熊秉坤之孙)在该校学术报告厅举办辛亥首义专题讲座,听众达600余人,反响热烈;与此同时,该馆工作人员还应邀参加了送展学校新建校史馆展览的开展仪式,双方工作人员就展览及宣传工作进行了广泛交流。该校认为此次活动拓展了社教活动的形式,丰富了社教内容,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送展入校是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结合的基本模式和通常做法。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在这次送展入校时,选择该校校史馆展览开展时期,使送展与校展资源互动、相得益彰,同时除传统的送展讲解外,还专门设置展览咨询宣传台,每天派遣社教人员驻展服务,对参观师生义务宣讲,赠送宣讲资料,回答学生相关问题,并邀请相关专家结合展览内容和历史做专题讲座,丰富了送展活动内容,广泛吸引了学校师生的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打造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活动品牌。近年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强力打造“首义寻踪”这一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活动品牌,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以重走首义遗址遗迹为内容的“首义寻踪”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对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首义公园、工程营旧址、起义门等首义遗址遗迹的实地考察,认真听取讲解,对武昌首义历史人物与历史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受学校和广大师生欢迎,目前“首义寻踪”已成为该馆与学校教育有效融合的知名品牌。2016年4月,该馆进一步创新教育思路,拓宽这一品牌的参与范围,组织包括辛亥后裔在内的20多位博物馆之友开展“首义寻踪”活动。活动期间,博物馆之友兴致勃勃,对“武昌起义与张之洞的关系”“起义门的历史沿革与修复”“清末武昌古城的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对武昌首义的历史表现出极大兴趣,使该馆“首义寻踪”这一开展学校教育的品牌拓展为该馆进行社会教育的又一有效载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