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国教育研究成果-晚清教育统计与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近代中国教育研究成果-晚清教育统计与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研讨会关注近代中国教育的论文有2篇,涉及晚清教育统计、乡试会试展期之争,另有1篇论文涉及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作者认为,尽管清末学部的统计自身存在缺陷,但此举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开创性事业,期间树立的统计典范为民国教育部所沿袭,也为我们研究清末相关课题提示了可资延伸的途径。

近代中国教育研究成果-晚清教育统计与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此次研讨会关注近代中国教育论文有2篇,涉及晚清教育统计、乡试会试展期之争,另有1篇论文涉及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海荣的《清末全国新式学堂、学生数量及其统计——以学部奏呈教育统计图表三折为中心》,重点利用清末学部第三次奏折,对清末全国新式学堂、学生数量及统计方法进行了重新考察后指出,由于对当时教育统计方法、统计口径认识的不足,导致既往对此类图标的解读存在误区。通过综合考查对比,作者给出了清末全国新式学堂、学生数量的“标准答案”。作者认为,尽管清末学部的统计自身存在缺陷,但此举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开创性事业,期间树立的统计典范为民国教育部所沿袭,也为我们研究清末相关课题提示了可资延伸的途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韩策的《辛丑乡会试展期之争与科举改章的走向》对此清末乡试会试展期之争及科举改制问题条分缕析。作者认为,辛丑乡会试展期之争的实质是对科举改制的主张不同,是激进与渐进的分歧;展期之争直接影响了辛丑科举新章的走向,虽然最后张之洞的主张占了上风,但也受到中枢、礼部等的掣肘,在这一过程中朝官与东南督抚积累了矛盾,也给即将举行的乡试、会试带来了消极影响,与改革初衷相悖,也导致了后来科举停废改革交互激进与朝令夕改。(www.xing528.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静的《经费、人事、学潮及治校之道——抗战前国立浙江大学的校长更迭与校务发展(1930-1937)》认为,抗战前浙江大学经常遇到经费短缺、学潮、校长更迭等困境,一直到“国立化”之后,在程天放、郭任远、竺可桢等的极力争取和蒋介石等人的直接干预下才逐步解决;学校的人事变迁并未引发浙大学潮,几次学潮皆因国民政府对大学训育的实施;这一时期,浙大虽然经历了各种问题及困扰,但校务逐步发展,学校建设及朴实的学风使之扬名一时,也为抗战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