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长时段”考察,即注重对相关历史人物的思想流变进行纵向的梳理,同时注意横向的比较,这是本次研讨会对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特点。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周晓博的《康有为〈攻日策〉思想来源述考》,在对比康有为《攻日策》与清政府驻日公使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内容后指出,康文与姚文例言相同或相似,前者基本按照后者例言部分写成;康氏“能攻人而后能自保”之论既受中国古代兵家思想的影响,又从李鸿章等洋务派的“自强”主张中汲取了营养;康氏对日本的了解多从“日本通”黄遵宪、姚文栋等人介绍日本的书籍而来;康氏“攻日”构想源于甲午战前应宝时、邓承修等人的“攻日论”。作者认为,甲午之战关乎中日两国命运,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晚清士人对日本的认识至少停留在十年前,与日本对中国的处心积虑形成鲜明对比,此战自然凶多吉少。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耿密的《辛亥鼎新后,晚清士人心态之比较——以〈恽毓鼎澄斋日记〉〈退想斋日记〉为中心》,以晚清士人恽毓鼎、刘大鹏二人的日记为基础,从二人在清帝退位、对袁世凯的态度与评价、对民国初年新政的反应及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的关切等角度,比较了二人心态的异同。作者指出,恽、刘二人日记反映出晚清士人在辛亥鼎革之际的复杂心境:一方面,他们固守“三纲五常”观念,对帝制和清帝十分推崇和眷恋。另一方面,二人对国家命运和民生多艰的殷殷关切,又反映出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体现了传统读书人的本色。作者认为,从文化体验角度而言,对晚清士人的这种复杂心态,不能简单以“保守”与“落后”来概括,而应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演变的模糊性与复杂性。(www.xing528.com)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学桃的《梁启超与孙中山土地所有权思想比较论》认为,梁启超侧重“经济发展”,强调土地私有;孙中山侧重“经济公平”,倡导土地国有。这一歧异与二人的社会变革理念和西学渊源不同直接相关,既反映了两种地权思想的基本关怀有异,也反映出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西方两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理念,同时影响了“后进”的中国,由此引发了两种不同土地所有权思想的论战。作者最后指出,新一轮的土地改革应从梁、孙二人对立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兼顾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兰梁斌的《试论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内涵及成就》,对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内涵、成就及不足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作者认为,在社会巨变的大背景下,殷海光的思想经历了解放前的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徘徊及解放后完全信奉自由主义的转变并逐步成熟,在自由观、民主观等自由主义核心内涵上有独到见解;其思想虽有局限,但在理论深度等多方面较五四时期有较大推进,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