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工作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1.组织读者
组织读者的主要任务是读者队伍的组织与发展,包括确定读者服务范围与服务重点、制定读者发展规划、定期发展与登记读者、划分读者类型、组织与调整读者队伍等。
只有把握住读者的阅读规律和阅读需求,才能使图书馆服务与读者的需求相适应,使图书馆服务管理方式与读者需求的同步,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水平。
拥有规模化的读者群体是图书馆工作的前提,只有拥有了广泛而确定的大量读者,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服务管理才能目标明确,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不同类型图书馆发展读者的重点和发展方式有很大差别。高校图书馆是为本校服务的信息机构,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成分比较单一,主体是本校的师生员工,其读者的确定和发展通常可通过读者账户注册实现。学校的教职员工只要进行简单的读者登记,由图书馆发放标明其基本身份信息的借阅证就可以成为图书馆的正式读者。研究单位、机构等图书馆的读者发展方式大体与高校图书馆类似。而公共图书馆是面向某个行政区域内所有公众的,因此,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十分广泛,读者的构成也比较复杂,需要在有服务需求的个人或团体向图书馆提出注册请求的基础上,由图书馆根据办馆的方针、任务、规模和条件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特点等确定是否授予申请者享受本图书馆的权限,只有符合本馆读者发展条件的申请者才能通过注册成为正式读者。
受读者文化层次、信息需求、年龄、职业、工作任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期望和要求存在很大差别。同时,由于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不同,资源、人员、环境和经费也很有限,图书馆需要在研究读者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不同类别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权限规则,以及读者管理系统的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将庞大的读者群划分为在某些方面具有需求共性、使用行为共性的读者群体,从而在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实现针对不同需求的差别化服务。
读者发展、细分、管理的成果一般都通过图书馆的读者注册与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固化下来。这既是了解读者、研究读者的重要资料,也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数据,更是评价图书馆绩效、制定发展规划、进行服务与管理改革的重要基础。
2.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指对图书馆读者工作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组织管理。服务管理为读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方便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保证图书馆服务工作健康地向前发展。它具体包括制定读者发展的政策和计划、服务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人员配置、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人员分工与业务流程设计优化、合理组织藏书、改进服务手段、采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手段、完善服务体制等工作。
3.研究读者
研究读者主要包括研究读者的阅读规律和文献需求两个方面。读者是图书馆得以存在的根本。读者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需求和利用规律最具体地体现了社会的需要,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开展读者研究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读者需求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并对读者动机加以正确引导,不断改善和拓展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并对读者动机加以正确引导,不断改善和拓展读者服务的方式和服务领域,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1)读者的阅读规律研究
读者的阅读规律研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读者信息素养及信息意识进行研究,包括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对读者文献需求意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读者需求结构的关系等;另一方面,读者心理及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即对读者在鉴别、提取、利用信息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和阅读规律进行研究,它既包括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研究,也包括对读者对文献的选择行为和文献获取行为的分析、对读者使用各类型信息资源特点的研究、读者阅读效果的评估等。(www.xing528.com)
(2)读者的文献需求研究
研究读者的文献需求就是对不同层次的读者在阅读需要、阅读目的、阅读过程中的特点及其规律进行研究。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不同,读者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不同,其阅读的目的也不同。此外现代图书馆还需要特别关注读者对不同类型文献的需求差异、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差异。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给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模式,开拓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和方法,也促进了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建、共知与共享领域的全面合作和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呈现新的特点,主要有:
1.文献多样化
如今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已呈现出印刷型文献与联机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并重的格局。信息载体多样化的发展改变了读者利用文献的习惯与观念。读者对信息载体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印刷型文献,单一纸质文献及其传递方式已不能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读者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向数字资源。同时以现代视频技术为手段的数字视频信息资源也为人们获取多媒体信息创造了条件。因此文献多样化使得图书馆在文献保存、信息交流和教育的基础上极大地拓展了服务空间。
2.服务虚拟化
新型信息虚拟化的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了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主线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图书馆的服务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和虚拟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既可以利用自有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又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资源、网络新闻资源、FTP资源,www资源、Gopher资源等多种互联网资源,使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因此,服务虚拟化包括服务资源的虚拟化和服务方式的虚拟化,其实质是图书馆由向具体人群提供实体文献服务,转变为向非具体化读者提供虚拟的数字服务。
3.信息共享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逐渐习惯于从自己熟悉的图书馆获取信息服务,走向依靠图书馆联盟乃至基于共享技术整合在一起的泛在云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图书馆间的信息共享服务有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其交互需求也越来越大。共享思想与共享技术使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特征。
4.需求个性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读者对信息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越来越突出。而图书馆通过专业馆员队伍素质的提升、信息综合保障能力的快速提高,为读者提供定制化、全天候的个性化服务,已成为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样的服务过程中,读者的自主性得到张扬,个性得到满足。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正逐渐成为图书馆界追求的服务新理念。
5.服务多元化
图书馆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建立的网络服务平台,使读者可以方便地按主体客观需求在网络环境下集中获取所需信息。在时间上,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访问图书馆,也可以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同时检索和借阅注册过的多家图书馆的资源,通过搜索、筛选,方便快捷地获得他认为最需要、最合适的信息资源。在空间上用户不仅可以到图书馆享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优越的读者服务,更可以不用亲自到图书馆,在家里或其他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通过注册就可进入图书馆网页,查阅信息资源,变远距离为近距离,跨越空间的界限,使图书馆服务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全天候的特征。
6.交流互动化
图书馆借助网络技术与读者建立起了十分便捷的交流关系。一方面,读者可以自由地向图书馆表达具体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读者的信息需求动态。图书馆根据读者的信息需求搜索、整理形成信息集合,主动发送到用户终端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同时读者还可以把个人的文献资源通过信息共享空间等渠道上传后提供给图书馆和其他读者,使图书馆与读者建立起互动交流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