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凡处军①相敌②,绝山依谷③,视生处高④,战隆无登⑤,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⑥;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⑦,令半济而击之⑧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⑨;视生处高,无迎水流⑩。此处水上之军也。
【注】
①处军:指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战斗、驻扎的处置方法。处,处置、安顿。
②相敌:观察判断敌情。
③绝山依谷:通过山地,需傍依溪谷行进。张预注:“凡行军越过山险,必依附溪谷而居,一则利水草,一则负险固。”
④视生处高:军队驻扎,要居高向阳。曹操注:“生者,阳也。”李筌注:“向阳曰生,在山曰高。”
⑤战隆无登:在高地与敌作战,不宜自下而上仰攻。隆,高地;登,攀登。
⑥绝水必远水:横渡江河一定要在离河流稍远的地方驻扎。
⑦勿迎之于水内:梅尧臣曰:“敌之方来,迎于水滨则不渡。”
⑧令半济而击之:乘敌人尚未全部渡过河时进攻他们。半济,正在渡水。
⑨无附于水而迎客:不要近水结阵而待敌。曹操曰:“附,近也。”张预注:“我欲必战,勿近水迎敌,恐其不得渡;我不欲战,则阻水以拒之,使不能济。”
⑩无迎水流:指勿居下游之地。曹操注:“恐溉我也。”
【译】
孙子说:在各种不同地形上处置军队和观察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通过山地,必须依靠有水草的山谷;驻扎在居高向阳的地方;敌人占领高地,不要仰攻,这是在山地上对军队的处置原则。横渡江河,应远离水流驻扎;敌人渡水来战,不要在江河中迎击,而要等它渡过一半时再攻击,这样较为有利;如果要同敌人决战,不要紧靠水边列阵;在江河地带扎营,也要居高向阳,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在江河地带上对军队处置的原则。
绝斥泽①,惟亟去无留②,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③,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④,而右背高,前死后生⑤,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⑥,黄帝之所以胜四帝⑦也。
【注】
①斥泽:盐碱沼泽地区。《尚书·禹贡》:“海滨广斥。”郑注云:“斥谓地咸卤。”
②亟去无留:迅速离开,不得滞留。
③必依水草而背众树:言必须傍水草背倚林木而扎营。
④平陆处易:遇开阔地,亦需择平坦之处安营。
⑤前死后生:地势前低后高。《淮南子·地形训》:“高者为生,下者为死。”
⑥四军之利:上述处山、处水、处斥泽、处平陆等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
⑦四帝:指上古时期四方氏族部落首领。
【译】
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不要停留,如果同敌军相遇于盐碱沼泽地带,那就必须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上对军队处置的原则。在平原上应占领开阔地域,而侧翼要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上对军队处置的原则。以上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
凡军好高而恶下①,贵阳而贱阴②,养生而处实③,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④。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⑤,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⑥,必谨覆索之⑦,此伏奸之所处也。
【注】
①凡军好高而恶下:驻军喜好高处而厌恶低处。张预注:“居高则便于观望,利于驱逐;处下则难以为固,易以生疾。”
②贵阳而贱阴:以向阳的地方为贵,贱视卑湿的地方。张预注:“贵阳者,以其光明气舒,疾病难于滋蔓也;贱阴者,晦逆非养生之道也。”
③养生而处实:养生,指人马得以休养生息。处实,指选择运输便利而物资供应丰实之地。
④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曹操注:“恐半涉而水遽涨也。”
⑤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前后险峻,水横其中为绝涧;四方高,中间下为天井;三面环绝,易入难出为天牢;草木蒙密,锋镝莫施处为天罗;陂池泥泞,渐车凝骑处为天陷;道路迫狭,地多坑坎为天隙。
⑥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险阻,曹操注:“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井,指积水池。葭苇,芦苇,泛言水草丛聚。翳荟,草木繁茂。
⑦必谨覆索之:必须小心谨慎地搜索。
【译】
大凡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避开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处,避开阴暗之地;靠近水草地区,军需供应充足,将士百病不生,这样就有了胜利的保证。在丘陵堤防行军,必须占领它向阳的一面,并把主要侧翼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上游下雨,洪水突至,禁止徒涉,应等待水流稍平缓以后。凡遇到或通过“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几种地形,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接近。我们应该远离这些地形,而让敌人去靠近它;我们应面向这些地形,而让敌人去背靠它。军队两旁遇到有险峻的隘路、湖沼、水网、芦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埋设伏兵和隐伏奸细的地方。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①;众草多障者,疑也②;鸟起者,伏③也;兽骇者,覆④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⑤;散而条达⑥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⑦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⑧;无约而请和者,谋也⑨;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⑩者,饥也;汲而先饮⑪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⑫;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⑬;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⑭;粟马肉食,军无悬,不返其舍者⑮,穷寇也;谆谆翕翕⑯,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⑰;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⑱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www.xing528.com)
【注】
①众树动者,来也:曹操注:“斩伐树木,除道而来,故动。”其言甚是。
②众草多障者,疑也:曹操注:“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③伏:指伏兵。
④覆:指敌军暗中掩袭。李筌注:“不意而至曰覆。”
⑤卑而广者,徒来也:扬起的尘埃低而面积广的,那是敌人步卒开来。
⑥散而条达:零散而呈条缕状。条达,纵横断绝之貌。
⑦营军:察看地形,准备立营的敌军。梅尧臣注:“轻兵定营,往来尘少。”
⑧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战车先出其营之侧面,是列阵欲战。杜牧曰:“出轻车,先定战陈疆界也。”
⑨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未至屈困之境而请和,必有奸谋。梅尧臣注:“无约请和,必有奸谋。”
⑩杖而立:倚仗兵器而站立。梅尧臣曰:“倚兵而立者,足见饥弊之色。”
⑪汲而先饮:张预注:“汲者未及归营而先饮水,是三军渴也。”此言颇是。
⑫鸟集者,虚也:群鸟集中其上,则其下营垒已空。张预曰:“凡敌潜退,必弃营幕,禽鸟见空,鸣集其上。”
⑬军扰者,将不重也:敌军多惊扰,是将领无威容,不持重。李筌注:“将无威重则军扰。”
⑭吏怒者,倦也:军士愤怒,是士众倦烦了。梅尧臣曰:“吏士倦烦,怒不畏避也。”
⑮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以粮食喂马,杀牲口吃肉,营中不见用绳子悬挂水缸,士卒们是准备拼命突围。
⑯谆谆翕翕:指士卒们私下小声地议论。曹操注:“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杜牧注:“忧在内,是自失其众心也。”
⑰数赏者,窘也:梅尧臣注:“势穷忧叛离,数赏以悦众。”其说甚是。
⑱委谢:委质来谢,带贵重礼品来言好。张预注:“以所亲爱委质来谢,是势力穷极,欲休兵息战也。”
【译】
敌人离我很近而安静的,是依仗它占领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但挑战不休,是想诱我前进;敌人之所以驻扎在平坦地方,是因为对它有某种好处。许多树木摇动,是敌人隐蔽前来;草丛中有许多遮障物,是敌人布下的疑阵;群鸟惊飞,是下面有伏兵;野兽骇奔,是敌人大举突袭;尘土高而尖,是敌人战车驶来;尘土低而宽广,是敌人的步兵开来;尘土疏散飞扬,是敌人正在曳柴而走;尘土少而时起时落,是敌人正在扎营。敌人使者措辞谦卑却又在加紧备战的,是准备进攻;措辞强硬而军队又作出前进姿态的,是准备撤退;轻车先出动,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而来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排兵列阵的,是企图约期同我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敌兵倚着兵器而站立的,是饥饿的表现;供水兵打水自己先饮的,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进兵争夺的,是疲劳的表现;敌人营寨上聚集鸟雀的,下面是空营;敌人夜间惊叫的,是恐慌的表现;敌营惊扰纷乱的,是敌将没有威严的表现;旌旗摇动不整齐的,是敌人队伍已经混乱;敌人军官易怒的,是全军疲倦的表现;用粮食喂马,杀马吃肉,收拾起汲水器具,部队不返营房的,是要拼死的穷寇;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的,是敌将失去人心;不断犒赏士卒的,是敌军没有办法;不断惩罚部属的,是敌人处境困难;先粗暴然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派来使者送礼言好的,是敌人想休兵息战;敌人逞怒同我对阵,但久不交锋又不撤退的,必须谨慎地观察它的企图。
兵非益多①也,惟无武进②,足以并力、料敌、取人③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④者,必擒于人。卒未亲附而罚之⑤,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⑥,齐之以武⑦,是谓必取⑧。令素行⑨以教其民,则民服⑩;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⑪也。
【注】
①兵非益多:兵不在多,不以多为贵。王皙注:“不以多为益。”
②唯无武进:兵不在多,但不要恃武轻进。武进,刚武轻进。
③取人:争取人心。
④易敌:轻视敌人。
⑤卒未亲附而罚之:此句杜牧注:“恩信未洽,不可以刑罚齐之。”亲附,亲近、归附。
⑥合之以文:对待士卒要宽厚笼络。文,宽厚。
⑦齐之以武:用严明的军纪刑罚来整肃部众。武,刑威,军纪刑罚。
⑧必取:言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
⑨令素行:平时认真贯彻法令。令,立法行令;素,平时。
⑩以教其民,则民服:言威令素信,所以民听之不惑。梅尧臣注:“威令旧立,教乃听服。”其说甚是。
⑪与众相得:和士卒相处得融洽。
【译】
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俘虏。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执行惩罚,那么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不执行军纪军法,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怀柔宽仁使他们思想统一,用军纪军法使他们行动一致,这样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素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从来不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贯彻执行的,表明将帅同士卒之间相处融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