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②。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③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
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完整地使敌国屈服是上策,经过交战击破敌国就次一等。曹操注:“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廓,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②军、旅、卒、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旧说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五百人为旅,百人为卒,五人为伍。春秋以后,各国发展情况不同,军队编制不完全一样。
③善之善者:好中最好的。
【译】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那个国家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屈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屈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屈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屈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好中最好的。
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②,其次伐兵③,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④,具器械⑤,三月而后成;距堙⑥,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⑦,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注】
上兵伐谋:最好的用兵方法是以谋伐敌,即以计谋使敌屈服。伐,讨伐,攻打。
②伐交:伐交,指通过外交途径,麻痹瓦解敌人的盟国,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迫使敌人陷于孤立,最后不得不屈服。交,这里指外交。
③伐兵:以武力战胜敌人。
④轒辒: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蒙牛皮,可容纳十人(一说数个人),用以运土填塞城壕。
⑤具器械:准备攻城用的器械。具,准备。
⑥距堙:用以攻城而堆积的土山,以便登城或观察情况。堙,土山。
⑦蚁附之:指士兵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
【译】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攻城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修造大盾和四轮车,准备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花费三个月才能完工。将帅非常焦躁愤怒,驱使士卒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害。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①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②,毁人之国而非久③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④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
①非战:指运用“伐谋”“伐交”等办法迫使敌人屈服,而不用交战的办法。
②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指夺取敌人的城邑不靠硬攻的办法。
③非久:指不要旷日持久。
④顿:通“钝”,这里指疲惫、受挫。
【译】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用交战,夺取敌人的城邑而不靠硬攻,灭亡敌人的国家而不需久战,务求以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就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完满地获得,这就是谋攻的法则。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①,五则攻之②,倍则分之③,敌则能战之④,少则能逃之⑤,不若则能避之⑥。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⑦也。
【注】
①十则围之:有十倍于敌人的绝对优势的兵力,就要四面包围,迫敌屈服。
②五则攻之:有五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要进攻它。
③倍则分之: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以便在局部上造成更大的兵力优势。
④敌则能战之: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如设伏诱敌等。敌,这里指势均力敌。
⑤少则能逃之:兵力比敌人少,就要能摆脱敌人。逃,脱离、摆脱。此句有的版本作“少则能守之”。
⑥不若则能避之:各种条件均不如敌人时,就要设法避免与敌交战。
⑦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力量弱小的军队,如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www.xing528.com)
【译】
所以用兵的方法,有十倍于敌的绝对优势兵力,就要四面包围,迫敌屈服;有五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要进攻敌人;有多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同敌人兵力相当,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与敌交战。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夫将者,国之辅①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②则国必弱。
【注】
①辅:辅助,这里引申为助手。
②隙:漏洞、缺陷。
【译】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得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助得有缺陷,国家就要衰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①: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②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为縻军③;不知三军④之事而同⑤三军之政⑥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⑦而同三军之任⑧,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⑨。
【注】
①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此句有的版本作“军之所以患于君者三”。患,危害、贻害。
②谓:告诉。这里是命令的意思。
③縻军:束缚军队,使军队不能根据情况相机而动。縻,羁縻、束缚。
④三军:军队的通称。周代,大的诸侯国设三军,有的为左、中、右三军,有的为上、中、下三军。
⑤同:共同,这里是参与、干涉的意思。
⑥政:这里指军队的行政。
⑦权:权变、权谋。
⑧任:指挥。
⑨乱军引胜: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引,引导、导致。
【译】
国君可能贻害军队的有三种情况: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命令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命令军队后退,这叫作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涉军队的行政,军士就会迷惑不解;不知道用兵的权谋,而干涉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各国乘隙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是所谓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注】
①识众寡之用:善于根据敌对双方兵力对比的众寡情况,正确采用不同战法。
②同欲:同心、齐心的意思。
③虞:备,这里指有准备的意思。
④御:驾驭,这里指牵制、干预。
【译】
所以,从以下五种情况便可预知胜利: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会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会胜利;上下齐心协力的,会胜利;以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指挥能力强而国君不加牵制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途径。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①;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
①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十家注》《武经》各本均无“者”字。殆,危险、失败。
【译】
所以说,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必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