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开发对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变迁

旅游开发对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变迁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旅游对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影响以正面效应为主导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旅游对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正面效应占据主导地位。

(一)旅游对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影响以正面效应为主导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旅游对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正面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本项研究对旅游与平武白马藏族在民族传统服饰、居住、饮食、文化艺术、歌舞、语言、婚姻、宗教信仰、族群意识等多个类目变迁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比较,其结果表明:该县4个白马藏族乡中唯一一个进行了旅游开发、且经历了近10年发展历程的白马乡无论是从物质文化还是从精神文化方面看,目前该乡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基本上都要好于其他几个未开发旅游的乡,研究说明目前旅游对白马小族群传统文化变迁带来的总体影响以积极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通过对旅游开发与未开发地区、旅游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域等不同类目的比较,研究发现:旅游对强化白马藏族的族群意识和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旅游开发使越来越多的白马人意识到本族群及其文化的价值,增强了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旅游开发使白马藏族的文化艺术和民族歌舞有所复兴并得到一定的发展;旅游开发也增强了白马藏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使白马人开始注意发掘本民族文化,并且也日益重视旅游背景下白马藏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

(二)平武白马藏区旅游的特殊性使旅游引发的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

王朗白马藏区案例中,白马社区并未像不少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一样,伴随着旅游开发出现民族传统文化急剧变迁、衰退加剧的状况,反而是旅游对社区传统文化变迁的正面效应显现得比较突出,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www.xing528.com)

第一,白马社区生态旅游的良性效应比较突出,王朗自然保护区和白马社区是国内真正意义上按照与国际接轨模式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以及国际生态旅游专家直接参与规划和实施,其旅游开发的理念是以保护社区环境为前提,倡导保护自然、人文生态,注意控制游客规模,强调对旅游效应的监测,关注旅游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这类旅游为目的地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较小;研究认为,白马藏区生态旅游理念的引入,生态旅游的实施,以及小规模、有限度的旅游开发有效地降低了旅游开发对该族群传统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白马社区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经历了近10年旅游开发历程,但白马社区一直以来均以小规模开发为主,旅游接待主要采取农户接待为主,并未在区域内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商品业不发达,尚属于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从本案例中白马社区居民当前对旅游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白马藏族总体上对旅游开发持赞同态度并以正面评价为主,从中也可以分析出目前白马藏区旅游发展当属处于旅游开发的早期阶段,即愉悦、接受阶段;同时社区游客总量、规模均不大,季节性比较突出,并且社区非目的地旅游,以过境游客为主,旅游者在社区停留时间短暂,社区旅游开发对白马民族文化变迁的负面影响尚不十分突出。

第三,目前白马社区旅游开发的重点地区——白马藏族乡的祥述家和厄里寨,这两个村寨本身即是白马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最完好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生存环境、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村寨是白马藏族的边缘地区,一直以来受外界干扰较少,其社区文化自身的生存能力比较强,也相应有较强地抵御外来文化、抗干扰的能力。

本研究中旅游与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文化变迁的案例说明,针对小族群及其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如果坚持小规模开发,走生态旅游的道路,重视前期规划、开发过程中的监控,重视对相关群体的教育、各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等,那么旅游对该族群传统文化变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得到有效控制,积极影响将占据主导,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有效遏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总体来看,旅游对白马小族群传统文化变迁带来的影响以积极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旅游对族群传统文化的影响总是犹如一把“双刃剑”,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会同时并存,旅游会对白马藏族传统文化变迁带来消极影响:如旅游开发对民族宗教信仰、传统仪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最能体现白马传统文化的宗教仪式——“跳曹盖”仪式正在衰落,并开始弥漫着商业气息;旅游开发导致白马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过去相比等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正在丧失其民族传统;旅游开发还引发了社区民众之间的一些矛盾,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传统纯朴民风发生改变,目前旅游开发并未能在复兴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表现出更大、更为显著的贡献,这一切都应当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