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中翻译、介绍国外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的成果颇为丰富。这方面贡献较突出的有申葆嘉、张晓萍、宗晓莲、肖洪根、彭兆荣等学者。申葆嘉在1996年《旅游学刊》第1~4期发表了连载文章《国外旅游研究进展》,对国外近30年来旅游研究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评,这是最早向国内系统介绍国外旅游学术研究的重要文献[64][65][66][67],其中对旅游影响及旅游人类学的主要内容均有较多介绍。其他主要成果有:张晓萍、何昌邑翻译美国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瓦伦·史密斯主编的《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68](2002);张晓萍、黄继元的《纳尔逊·格雷本“旅游人类学”》[69],张晓萍的《旅游人类学在美国》[70]、《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71]等文章,对美国旅游人类学的主要内容、代表性人物及其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宗晓莲翻译了另一位美国著名旅游人类学家丹尼逊·纳什的著作《旅游人类学》[72](2004),同时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的发展、观点、理论等方面的述评[73][74][75];宗晓莲、朱竑还对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76];杨慧、陈志明等在《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论文集中,对埃里克·科恩(Erik Cohen)、爱德华·布鲁诺(Edward M.Bruner)、纳尔逊·格雷本(Nelson Graburn)三位著名的亚洲旅游专家及其相关成果进行介绍,其核心是对民族旅游的研究[77];肖洪根发表在《旅游学刊》的《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78]一文是对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归纳,文中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分析指出“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属性和范畴,并对旅游现象的两重性:旅游社会学研究与旅游人类学研究界限进行了尝试性划分;王宁、李建欣、张进福等从社会学层面对国外旅游研究进行了介绍[79][80][81]。部分学者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路幸福、陆林在《国外旅游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对国外旅游人类学研究的系统模式进行了分析,从旅游进入过程和文化的实际接触的二维角度分析了旅游人类学研究的系统模式及其现状,认为旅游人类学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将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趋势[82];覃德清、戚剑玲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的学术渊源和研究立场进行了探讨[83];此外,张广瑞等译、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全球旅游新论》一书中的部分文章对旅游及其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84]。这些论文或著作均涉及国外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有关旅游开发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的进展、主要观点、学术派别及其思想等,为国内学者把握国外研究的前沿、研究动态及趋势提供了借鉴的重要途径和参考基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