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因1924年发现的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而命名,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和湟水流域。
齐家文化有一群独具特色的陶器。主要为多呈橙黄色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还有少量的灰陶。器表除素面外,最为突出的是篮纹和绳纹。有少量泥质彩陶,既有黑彩,也有红彩或紫红彩,花纹有菱形纹、网格纹、三角纹、波折纹和蝶形纹等,纹样疏朗简化。造型以平底器为主,也有一些圈足器和三足器。典型器物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浅腹盘、深腹盆、镂孔圈足豆、袋足鬲、三耳罐和侈口罐等,其中以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最富有特色。齐家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都属于生产工具和装饰品一类的小型器物。
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人们已经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主要是种粟。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次是骨器。有些石器选用了硬度比较高的玉石料。石镰与石刀多穿孔磨光,为收割的农具;骨铲以动物的肩胛骨或下颚骨制成,刃宽而锋利,是很好的挖土工具。石磨盘、石磨棒和石杵用以加工谷物。发现石斧。畜牧业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动物骨骼可知,家畜以猪为主,还有羊、狗、牛和马等。据3处的地层和墓葬统计,仅猪下颚骨即达800多件,表明当时养猪业的发达。从出土的野生动物骨骼可知,鼬、鹿和狍是当时狩猎的主要对象。
制陶业发达。陶器多系手制,一般采用泥条盘筑法,大型器物上下分段拼接,部分经慢轮修整,有一些陶罐的口颈部尚留有清楚的轮旋痕迹。陶色多呈橙黄或砖红,也有一些呈灰褐色,已经掌握了氧化焰和还原焰的烧窑技术。有的器表还施一层白陶衣。篮纹和绳纹多作纵行排列,前者多饰在高领双耳罐的腹下部,后者多饰在夹砂的各类罐类与三足器上。陶容器精致,器形多样。发现了陶制的人头及各种动物塑像:人头长脖圆颊,两眼仰视;鸟头长颈大眼,颈部饰有成串的圆圈纹;一些似绵羊与狗的头像,形体小巧,姿态生动。还有陶制小型的瓶形与鼓形响铃,腹内装一小石球,摇时叮口当作响,可能是当时的工艺品。在居址和墓葬中,普遍发现陶、石纺轮和骨针等纺织工具,有的墓葬人骨架与陶罐上遗有布纹的痕迹。一件陶罐上发现的布纹保存比较好。布似麻织,有粗细两种:粗的一种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11根,细的一种经纬线更为细密,几乎可以和现代细麻布相比。当时的衣服大概就是用这种麻布做成的。
冶铜业的出现是生产上的一项突出成就。已经发现红铜器和青铜器共50多件,多出自墓葬、灰坑、房址内及其周围。种类有刀、锥、凿、环、匕、斧、钻头、泡、镜、铜饰品和铜渣等。有1件铜镜保存比较好,径9厘米,厚0.4厘米,表面光滑,背面有钮,饰有七角星图案,角与角之间有斜线纹,镜边缘钻有两孔,可以穿绳。这是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铜镜。表明齐家文化晚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齐家文化的聚落遗址一般选择在河流两旁的台地上。发现房屋遗迹20多座,多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白灰面居址”,即在房内地面及墙壁下部抹一层白灰面,以利隔潮,这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房子周围及其附近分布有各种窖穴,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以口小底大的袋状坑为主。有一种窖穴比较特殊,穴壁和底部抹有一层草筋泥,上面再抹一层红胶泥,坑底中间放置一块扁平的大砾石,有的还铺有7块比较小的砾石。这种窖穴可能是专门为储藏某种物品而建的。
迄今发现的齐家文化墓葬共约800多座,大多是成片的氏族公共墓地,规模不一,大体上和当时氏族或部落的规模相适应。(www.xing528.com)
墓葬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多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部分有墓道者平面呈“凸”字形。墓壁多垂直平整,墓坑大小不一,最大的墓坑长3米。葬具不很普遍。有的人骨架上发现有布纹的痕迹。
同一墓地死者头向不很一致,以朝西或西北方向的为主,部分朝东或东北,也有的作放射状排列,头部朝向附近山峰或台地中央。有单人葬与合葬两种。单人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一些俯身葬、侧身葬和瓮棺葬等。合葬墓有成年男女合葬、成人和儿童合葬以及多人合葬等,以成年男女二人合葬较为普遍。有的成年男女合葬墓,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位左,侧身屈肢面向男性;有的成年一男二女三人合葬墓,男性仰身直肢位在正中,二女分列左右,屈附其旁。这既说明当时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女子降至从属和被奴役的地位;同时,又反映了婚姻形态已经由对偶婚制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并有少数富裕的家长过着一夫多妻的生活。成人与儿童合葬墓中,中年男子与六、七岁的儿童葬在一起,儿童紧附在男子的身边,说明当时存在着父子合葬的习俗。多人合葬墓则反映了以人殉葬的习俗,他们可能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也可能是当时日趋频繁的部落战争的受害者。
墓葬一般有随葬品,质料有陶、石、玉、骨、铜等。还有用猪和羊的下颚骨随葬的。器物以陶器为大宗,最常见的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侈口罐、碗和豆等。一般放在死者的脚下方,少数放在头部或背部附近。随葬小石块可能出自某种宗教信仰,如把白石块当作某种神灵去崇拜等。
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的差别相当悬殊,显示出贫富差别的存在以及私有制的渐趋形成和发展。有的墓葬随葬器物,陶器少者1—2件,多者37件,玉石璧少者1件,多者83件。有些墓葬中随葬猪的下颚骨总数达550多块,少者1块,多者达68块。齐家文化处于原始社会行将崩溃的军事民主制阶段。
齐家文化墓地还发现有“石圆圈”遗迹多处,利用大小相仿的天然砾石排成圆圈,直径约4米。有一处石圆圈,西北面还留有宽1.5米的缺口。附近分布着许多墓葬,还发现有卜骨与牛、羊等动物的骨骼。卜骨以羊的肩胛骨为主,也有一些是牛和猪的肩胛骨。一般只有烧灼的圆孔或痕迹。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人们曾在这里举行过某种宗教祭祀活动。
据科学测定,齐家文化早期的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还当更晚。该文化展现了黄河上游地区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和阶级产生阶段的生产水平和社会急剧变化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