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林文化以1970年发现、1972年发掘的四川汉源富林镇遗址而得名。该遗址位于大渡河和流沙河汇合处的第二阶地上。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发现有大量细小石制品和用火遗迹,并伴生有少量哺乳动物和植物化石。
遗址中发现石制品4500多件,其中绝大多数是石片和石核,石器仅占石制品总数的2.6%。此外,还发现大量碎石屑和不成型的废石片。可知这里是一处石器制造场。
石制品原料中98%是燧石,还有石英、水晶和石英砂岩等。打制石片多用锤击法,偶尔用砸击法。前者生产的石片短宽而薄;台面小而不规则,打击台面居多,利用自然面作台面的占一定的数量,修理台面的很少。石片有不规则形、梯形或三角形的,少数形似石叶。打片剩下的石核有单台面的,也有多台面的。后者生产的石片有的呈长方形。(www.xing528.com)
石器平均长度约为2.6厘米,有用小石块做成的,也有用石片做成的。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三类,另有一件加工粗糙的砍砸器。刮削器数量最多,多数是单刃刮削器,少数是复刃刮削器。以背向加工的为主,刃口较锐。端刃刮削器加工比较精致,刃口较钝。尖状器较刮削器少得多,但修制很细致,侧刃和尖刃都相当锐利。绝大多数由破裂面向背面加工,也有错向加工的。其两侧刃有的对称,有的不对称。正尖型的居多,少数是歪尖型。雕刻器很少,均以石片做成,加工粗糙,呈笛嘴形或角形。
富林文化石制品的特点是细小,石核、石片和石器都很小,只有极个别的标本长度超过3厘米。石器修理方式以由破裂面向背面加工的为主,用小石块做的石器较用石片做的石器略多。迄今为止,在我国南方还没有发现与富林文化面貌相近的主要遗址。而其年代大体与小南海相当,是处于相同发展阶段而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文化遗存,体现了生活在各地的先民,以相近的历史步伐,共同创造出祖国的远古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