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文化以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蒙语“黄水”之意)沿岸遗址而得名,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据科学测定,其年代为距今5万至3.5万年。萨拉乌苏遗址是我国境内最早发掘和研究的旧石器遗址之一,出土有晚期智人化石和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
1922—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发现并发掘了这个遗址。采集品包括动物和人类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其中1颗八、九岁幼童的左上外侧门齿化石,后来被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定名为“鄂尔多斯牙齿”。40年代,我国学者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5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裴文中、贾兰坡等曾先后到遗址所在地考察。1956年,当地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一处新的旧石器地点,还从现代河流堆积中找到人类顶骨、股骨化石各1件。1978—1980年,有关单位再次考察该地区,又采集到一批人类化石,其中包括首次从原生地层中发现的6件,并在1956年发现的地点发掘出内容丰富的文化遗物。
萨拉乌苏是黄河支流无定河的上游,又称“红柳河”。在乌审旗大沟湾一带,该河在50—80米深的峡谷中穿行。峡谷两侧峭壁上露出一套厚约60米的堆积,系由河、湖生成的细砂、淤泥和风成的砂丘构成,“河套人”化石和文化遗物主要埋藏在它的下层部位里。这套含动物化石非常丰富的堆积,地质学上称“萨拉乌苏组”,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华北晚更新世的标准地层剖面。
“河套人”化石共23件,出自原生地层的有额骨2件、枕骨、下颌骨、肩胛骨、胫骨各1件。体质特征已经非常接近于现代人,但仍保留着一些原始性状。如头骨骨壁比较厚,骨缝简单,下颌体粗壮,颏孔位置偏低,股骨骨壁很厚,髓腔较小等,表明“河套人”属于晚期智人。门齿内面呈铲形,枕鳞上方有顶间骨,这些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种的接近。(www.xing528.com)
文化遗物主要出自相距600米的两个点,有石制品、人工打碎的动物骨头和不多的炭屑。石制品共500多件,原料多为石英岩和燧石,其中石器占很大比例,有刮削器、钻具、尖状器和雕刻器等,以刮削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复杂。石器明显特征是尺寸特别小,以长2—3厘米、宽1厘米左右和重1—2克的为最多,有的甚至更小;长宽5厘米、重10克以上的很少。
遗址中发现300多件往往带有部分头骨的羚羊角心,还有些截去枝叉,仅保留基部和部分主干的鹿角,它们很可能是被当作工具来加工和使用的。遗址出土了许多大型食草动物和啮齿类、鸟类的碎骨,它们与石器、炭屑共生,是“河套人”的“庖厨垃圾”。
萨拉乌苏的动物中有诺氏古菱齿象、野驴、野马、披毛犀、普氏羚羊、河套大角鹿、原始牛、王氏水牛、诺氏驼等,共30多种。动物群的性质表明,当时的萨拉乌苏一带是以草原为主,兼有针、阔叶混交林的环境,附近可能还有荒漠。气候总的来说较今天温和适宜。成群的动物活跃其间,为生存在河湖岸边的河套人提供了生活衣食之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