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石石器(也称“石核石器”):从砾石或石材上打下石片,以剩下的石核作为工具来使用。习惯上把两面刃的砾石石器称为“敲砸器”;单面刃的称为“砍斫器”;在砾石周缘加工的,称为“盘状器”。在砾石的周身加工,则成为圆形的“石球”。实际上以上的用途分工并不是很明显。至于打制的斧形器或在砾石两侧打成凹腰的网坠,则是中石器时代,新时器时代或更晚的遗物。
石片石器:用石片或石叶加工而成,器形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等几类,延用时间较长。刮削器是在石片的一边或多边加工,用来刮削兽皮或木、骨一类的工具。由于刃部的加工部位以及形式的不同,又有短刮器、长刮器等名称。尖状器是沿石片相邻的边加工成锐尖,用于刺割。桂叶形器、矛头和镞等武器的出现时间稍晚,大多是从两面细致加工,也属于这类器形。雕刻器系在石片的尖端,打成垂直的短刃,可以用来雕刻骨角器及其艺术品。此外还有两端器和石刀,前者是北京猿人文化的典型器物,两端有打击痕迹;后者粗糙,在石片两侧打缺口,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收割工具。
细石器:是形状细小的一种打制石器,一般以间接打击法打出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为限。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某些地区新石器时代或更晚仍在使用。细石核有船底形、楔形、圆柱形和圆锥形等多种形式,台面经过细致修整,核身遗有剥离细石叶的条状痕迹;严格地说,它本身并不属于工具。细石叶则作扁薄的长条形,一般长2—3厘米,宽0.5厘米,厚0.2厘米左右,在侧缘上有加工或使用的痕迹,有的截成长方形的小块;这些细石叶是嵌镶在骨刀梗上的石刃。用细石叶加工成的工具,有尖状器、钻和刮削器。(www.xing528.com)
磨制石器:从用途上大致包括下列五类:一,砍伐工具。常见者有斧、锛、凿,主要用于加工木材。斧身一般呈长方形,厚薄不等,主要特征为两面刃。还有三种特殊的形式,即有孔石斧、有肩石斧和有段石斧,后两者是华南地区具有特征的遗物。锛与斧相似,只是刃部为单面刃。凿身狭长,为单面刃或双面刃。以上各器均附着木柄使用。二,农耕工具。有铲、穿孔砾石、刀、镰和磨盘等。铲身扁薄狭长。附木后可以用来翻土播种。穿孔砾石可能是套在带尖的木棒上,以供脚踏掘土之用。刀有长方形和半月形两种,穿一孔或两孔,可系绳套在手上,以摘取粟穗。镰是附着木柄的收割工具。最早见于裴李岗文化,刃部附有锯齿,但仰韶文化中非常罕见,龙山文化时再度盛行,刃部无锯齿。磨盘和磨棒是加工谷物的工具。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四足磨盘尤有特色,较晚的石磨盘变得简单粗糙,数量也相对减少。三,兵器。有镞、矛头、鉞、戈、剑、锤斧和弹丸等。镞和矛头是最常用的狩猎工具,弹丸也可能与狩猎有关。四,仪仗。穿孔的石球和齿轮状的环形石斧,属于权杖上的头饰,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的某些地区。五,装饰品。多以精美的石材制成,有珠、管、坠、环、璜、等,大多属于佩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