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簡帛思想研究——沕汒的釋讀方案

簡帛思想研究——沕汒的釋讀方案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對於帛書甲本的釋讀方案中,帛書乙本的釋讀雖未完成,但釋讀出“沕”字,却富有啓發性。帛書乙本的“望”,漢簡本的“芒”,王弼本等的“荒”,疑都讀 汒,明母陽部,與芒、 、望雙聲叠韵,俗字作漭。對於王弼本第21章中論及“沕”“汒”的話, 討論方便,以下直接讀 :“道之 物,唯汒唯沕。沕兮汒兮,其中有象;汒兮沕兮,其中有物。”

簡帛思想研究——沕汒的釋讀方案

由上所論,恍、惚義近的釋讀和解釋傳統雖然可能源於帛書甲本,但它違背了簡帛《老子》提供的兩字意義相反的内證,在古音通假之理上也不無疑問,因而應被視 一次誤讀,其後在解釋傳統中遇到的訓詁意義與哲學意義相衝突的問題,衹是這次釋讀之誤可能導致的理解困境的逐步呈現。這意味着需要重新回到起點。

在對於帛書甲本的釋讀方案中,帛書乙本的釋讀雖未完成,但釋讀出“沕”字,却富有啓發性。沕,沕穆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沕穆無窮”,司馬貞《索引》云:“沕穆,深微貌。”《廣韵》云:“沕,沕穆,微也。”《集韵》云:“沕,沕穆,深微貌。”結合上文從《老子》文解“晦”字極微眇、無光貌來看,訓深微貌的“沕”字,正是以水 喻,來比擬道之極微眇、無光之象的恰當語詞。

帛書乙本的“望”,漢簡本的“芒”,王弼本等的“荒”,疑都讀 汒,明母陽部,與芒、 、望雙聲叠韵,俗字作漭。《六書故·地理三》云:“ ,淼 無際也……亦作汒。”《集韵》云:“漭,水大貌,或從亡。”《文選·宋玉〈高塘賦〉》“涉漭漭”,李善注云:“漭漭,水廣遠貌。”《莊子·天地》“汒若於夫子之所言”,又《秋水》“今吾聞莊子之言,汒焉异之”,這兩個“汒”的感嘆,正如《秋水》篇河伯見北海若之嘆,汒字也取義於水大之貌。

從訓詁學意義來看,沕指水之深微貌,汒指水之深廣貌,微即微眇、微小,廣即廣遠、廣大。從哲學意義來看,沕汒不僅暗含了以水喻道的思維,而且暗含了小大之辨和道的體用義。

言及“小大之辨”,論者多據《莊子》 説,言及《老子》者則較少。其實,《老子》中以小大之辨來論道的例子,也應引起注意。比如王弼本第35章云: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 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 主,可名 大。以其終不自 大,故能成其大。

這段論道之用及道物關係的文本中,道既“可名於小”,又“可名 大”,而小、大皆不足以名道,唯有見道之“終不自 大,故能成其大”,即超越小、大之對待,而後能洞見大小一如之道。又比如王弼本第25章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 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23]作 狀物之詞,大與小相對,是有其邊界的,而老子强以大名道的同時,又以逝、遠、反來無盡地拓展大的邊界,以至於邊界“反”而消亡,如此則大不成其大,而與小 一。老子這種或隱或顯的關於小大之辨的思想,也反映在“其大無外,其小無内”“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内,謂之小一”這樣的命題中。[24]這些命題和老子的思路一樣,都是要假藉對於小大分限的消解,而呈現出“一”,一則無小大之别。

除了假藉小大之辨外,老子還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句式,將諸多對反之詞納入其中,以呈現道之無形不可名,比如王弼本《老子》云: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太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第41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第45章)

明、昧,進、退,夷、纇,上德(實)與谷(虚),白與辱,廣德與不足,健與偷,真與渝,成與缺,盈與冲,直與屈,巧與拙,“語皆相偶而義皆相反”[25],而老子用一個“若”字,巧妙的引導讀者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超越物形和名言之相反相成,直達無對、無形、不可名之道。

理解了這種思維方式,再來看王弼本第14章的話,就相對容易理解了。“混而 一”之道,“其上不皦,其下不昧”,上與下、皦與昧,也是語皆相偶而義皆相反的。上明下暗是人觀察物所得的常識,老子的這一句式試圖指引人們離開上與下、明與暗的常識區分,而進入無分之境,故馬上接着説“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繩繩即綿綿,不絶無分的樣子,不絶無分即無形,無形故無物,亦不可名。從消解上下、明暗的區分開始,而達到不絶無分之境,這種境地即“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無狀與狀、無物與象,也是意義相反的,但將它們連 一體,還是要由分而顯無分,最後以“是謂沕汒”作結,則沕與汒在意義上的相反,而以反義之詞組合 一新的語詞“沕汒”,其妙處正如“明道若昧”“其上不皦,其下不昧”這些句式一樣,都是要引導修道者超越二元對立的名言概念和觀念系統,去體悟不二之道。在這個意義上,“沕汒”一詞不僅體現了老子以水喻道的思想,而且比“惚恍”更加深刻地隱喻了老子論道的思想結構和思維方式。

將沕、汒的釋讀用於王弼本第21章的内容,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老子關於道之體用義的思想。要而言之,“沕”“汒”分説,“沕”喻道體之微眇,“汒”喻道用之顯大。對於王弼本第21章中論及“沕”“汒”的話, 討論方便,以下直接讀 :“道之 物,唯汒唯沕。沕兮汒兮,其中有象;汒兮沕兮,其中有物。”“道之 物”的“ ”字,帛書甲本、乙本及漢簡本皆無。“之”字,曾有訓是和訓生之争[26]。“之”字亦可訓與,表并列關係。[27]“道之物,唯汒唯沕”,這是以“唯汒唯沕”綜括道與物的雙向關係。

這種雙向關係可以分解 二:其一,老子説“沕兮汒兮,其中有象”,由“沕兮”到“汒兮”,這是由道而物的方向,道體沕兮如晦,深微無形,趨向於無,而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萬物雜多有形,皆得道而生,由此可見道之大用,故就着有形之物都從無形而生成的趨向來指明“其中有象”,這是説物之中有“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也。道不可直觀,衹能由觀物而見無物之象,這是由用顯體、由物觀道、自有觀無的方向。其二,老子説“汒兮沕兮,其中有物”,這是由物而道的方向,有形之物無窮多、無限廣大,然而“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王弼本,第16章),物最終都要歸於沕兮深微無形之道體,在有形之物復歸於無形之道體的趨向中,指明“其中有物”,正是於趨無處見其有。“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兩者同出於道而皆非道,然而“异名同謂”[28],皆指謂體用一如、顯微無間之道。也就是説,衹有反思和超越了有與無這對最根本的對反概念,纔能在“玄之又玄”的體道過程中,漸漸接近作 “衆妙之門”的道本身。因此,“惟道是從”的“孔德”之人,經過對道與物之雙向關係的體悟、反思和超越,逐步由觀物而見道,“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兮,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混一無分之道,幽冥難辨,然而其中有精、有真、有信,有無雙遣,纔能見道之真,修道者也終於與道同體,成 返樸歸真的真人。

【附表一】[29]

【附表二】

本文原載《哲學研究》2019年第5輯

【注释】

[1]夏世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先秦秦漢哲學與出土簡帛思想。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出土簡帛四古本《老子》綜合研究”(15ZDB006)。

[2]河上公:《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王卡點校,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86頁。

[3]王弼:《老子注》,《諸子集成》(三),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12頁。

[4]王弼:《老子注》,《諸子集成》(三),第8頁。

[5]王弼:《老子注》,《諸子集成》(三),第8頁。

[6]吕惠卿:《老子吕惠卿注》,張鈺翰點校,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5、24—25頁。(www.xing528.com)

[7]轉見焦竑:《老子翼》,黄曙暉點校,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頁。

[8]王力主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308頁。

[9]秦平:《析論老子的“恍惚”之道》,《周易研究》2017年第1期,第83頁。

[10]國家文物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一)》,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1、96—97頁;高明:《帛書老子校注》,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287—288、328—330頁;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四)》,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41、206頁。

[11]馬叙倫:《老子校詁》,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74—176、243—247頁;蔣錫昌:《老子校詁》,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第81—82頁。

[12]馬叙倫:《老子校詁》,第174頁。

[13]蔣錫昌:《老子校詁》,第83頁。

[14]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頁。

[15]“王博的這些考證是比較靠得住的,他的觀點也是令人信服的, ‘道’以月亮 原型的觀點提供了直接的、具體的例證。經過以上論證,使我們有了較充足的理由,確信老子關於‘道’的思想同古代的月神崇拜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聯繫。老子對上古文化的繼承關係從而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頁。

[16]高明:《帛書老子校注》,第318、324頁。

[17]漢簡本“復守其母,殁身不殆”(在王弼本第52章)的“殁”字,不用“没”字假藉。

[18]漢簡本《老子》約抄寫於漢武帝年間,但它作 一種抄寫規整的立經本,很可能采用了當時能看見的最古的《老子》傳本作 底本,因而比它更早的帛書甲、乙本中已經出現了區分三字的痕迹,也可能反映的是後起的事件和狀態。

[19]孫玉文:《試論跟明母諧聲的曉母字的語音演變》(二),《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第537頁。

[20]孫玉文:《試論跟明母諧聲的曉母字的語音演變》(一),《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第3頁。

[21]孫玉文:《試論跟明母諧聲的曉母字的語音演變(二)》,《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第537頁。

[22]王弼本、河上公本所代表的傳世通行本, 劉向所定。參閲丁四新:《論劉向本(通行本)〈老子〉篇章數的裁劃依據》,《哲學研究》2014年第12期。

[23]郭店簡《老子》也有此句,裘錫圭釋讀 “大曰衍,衍曰遠”,衍訓溢、訓廣、訓大。裘錫圭:《郭店〈老子〉簡初探》,載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三聯書店1999年版,第48頁。

[24]參閲《楚辭·遠游》《管子·心術》《吕氏春秋·下賢》《莊子·天下》。

[25]高明:《帛書老子校注》,第21頁。

[26]高明:《帛書老子校注》,第329—330頁。

[27]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之,猶與也。”《左傳》文公十一年“皇父之二子死焉”,杜預注云:“皇父與穀甥及牛父皆死。”

[28]王弼本《老子》第1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异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漢簡本及帛書甲乙本《老子》均以“异名同謂” 句。

[29]附表一、附表二所載字形,據《北京大學藏西漢楚竹書(二)》所附《〈老子〉主要版本全文對照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