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一般上妆顺序如《妆台记》载:“美人妆面,既傅粉,复以胭脂调匀掌中施之”[95]。首先是敷粉,然后抹胭脂,画黛眉,之后再贴花钿与画面靥,描斜红,最后点唇脂。
1.脂粉
唐代女子的香粉主要有两种:加香料的米粉与铅粉。胭脂是从名为红蓝的植物花朵中提炼的红颜料。
2.画眉
唐代女性画眉毛的色彩有黑眉,如徐凝诗:“六宫争画黑烟眉”[96];还有“翠眉”,如卢纶诗:“深遏朱弦低翠眉”[97]。不知翠眉是如敦煌唐代菩萨般的石绿眉毛,还是如《妆台记》载:“唐贞元中,又令宫人青黛画蛾眉。”[98]眉毛用青黛点,为青黑色。从唐墓壁画女性眉的色彩看,绝大多数是黑眉,仅长乐公主墓与燕妃墓壁画女性眉上晕青黑色,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翠眉”。
《妆台记》记载的眉式名目有:“五代宫中画眉,一曰开元御爱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稍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99]。上述眉式大约也可反映出唐代女性眉式的名目。
唐墓壁画女性眉式复杂多样,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弯有直。
(1)太宗与高宗时期
唐墓壁画太宗与高宗时期更流行长眉,粗细眉都有,多数为弯眉,少数平直。
贞观五年(631)李寿墓壁画女性细长弯眉,戴胄墓、段简璧墓、李震墓、李勣墓、阿史那忠墓、李爽墓、安元寿墓皆是细长弯眉,即用几笔描成一道细长而弯的长眉。
贞观十四年(640)杨温墓壁画侍女眉细短而平直,李思摩墓壁画有两个侍女眉稍粗,短而平直(图2-55-1)。不知与“横云眉”或“横烟眉”是否相关。
贞观十七年(643)长乐公主墓与咸亨二年(671)燕妃墓壁画女性眉型细长而弯(图2-55-2),眉向上晕染青黛色,可能是“倒晕眉”与翠眉。
龙朔三年(663)新城长公主墓壁画侍女眉粗长而弯,用许多笔画出每根眉毛(图2-55-3)。韦贵妃墓壁画女性眉粗长而弯,用许多笔画出每根眉毛,且分浓淡墨色分层次一根根画眉毛。
咸亨四年(673)房陵大长公主墓(图2-55-4)、上元二年(675)李凤墓、垂拱二年(686)武思元墓壁画多数侍女眉粗长而弯,却没有一根根画眉,而是几笔圆弧线重叠成弯月形,或许是“却月眉”。
图2-55 太宗与高宗时期唐墓壁画女性的眉式
(2)武周至玄宗时期
这段时间唐墓壁画女性眉毛多见较粗的眉型。
中宗复位后,神龙二年(706)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壁画女性眉粗长而弯,一笔笔画出每根眉毛,眉间距窄,眉尾宽而多向斜上方扫出(图2-56-1)。有些侍女眉尾尖细,向斜上方挑起,大概符合“斜月眉”的名目,如景龙二年(708)韦洞墓壁画女性的眉(图2-56-2)。
景云元年(710)节愍太子墓、景云二年(711)章怀太子墓壁画女性多数眉粗而弯,以多笔画出每根眉毛,眉间距窄。
(3)玄宗时期
玄宗时期的眉式丰富多样。女子眉式除如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描绘的“青黛点眉眉细长”[100]的长眉外,还有桂叶一类的短眉,如梅妃诗所说:“桂叶双眉久不描”[101]。
开元年间,契苾夫人墓壁画与薛儆墓石椁线刻画的女性眉皆细而弯,略短(图2-56-3)。
开元十五年(727)李邕墓第三过洞东壁壁画调鸟二女眉细长而弯,以多笔画出每根眉毛。
开元二十八年(740)武惠妃墓与韩休墓壁画女性有的画粗短的桂叶眉,有的画粗而弯的眉,稍短于长眉,分浓淡墨色分层次一根根画眉毛(图2-56-4)。
天宝元年(742)李宪墓壁画女性有的画粗短的桂叶眉,如甬道东壁壁画一女性(图2-56-5)。有的画粗而弯的长眉,分浓淡墨色分层次一根根画眉毛,眉中间画的较重,眉头眉尾较淡,如第二天井东壁壁画一名女性。
天宝四载(745)苏思勖墓室壁画贵妇画短而粗的眉。
图2-56 中宗与玄宗时期唐墓壁画女性的眉式
(4)肃宗至五代时期(www.xing528.com)
代宗时期,大历九年(774)贝国夫人墓壁画女性画眉短小。
德宗时期,光宅元年(784)安公主墓壁画女性眉粗长,一根根画眉毛(图2-57-1)。
元和八年(813)北京刘济墓耳室壁画男装侍女画短粗的眉。如元稹诗中描绘“莫画长眉画短眉”[102](图2-57-2)。
德宗时期流行的眉式中八字形的“啼眉”备受偏爱,一直流行到五代。正如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诗自注:“贞元末,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103]贞元三年(787)郯国大长公主墓壁画女性即啼眉妆。元和年间,白居易《时世妆》诗云:“双眉画作八字低”[104]。太和三年(829)安阳赵逸公墓壁画有多名侍女画啼眉(图2-57-3)。直至五代王处直墓壁画女性也多是啼眉,状似愁苦(图2-57-4)。
图2-57 肃宗至五代墓室壁画女性的眉式
3.点唇
唐代女子一般用朱砂混合油脂制成唇脂点唇。唇脂多为红色,但中唐也曾流行“乌膏”,如白居易诗中“乌膏注唇唇似泥”[105]的描述。西安长安区韩家湾M29唐墓壁画女性的嘴唇多为黑色,或即表示此种乌膏。
唐代女子有多种点唇方式,如《妆台记》载:“唐末点唇,有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恪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106]从名目看流行把较大的嘴唇改画成又圆又小的樱桃状。
从图2-54、图2-55、图2-56看,从初唐至盛唐唐墓壁画女性的嘴唇确有变得窄小而厚的趋势,的确越发接近樱桃。点唇的色彩也很多样,以红色为主,还有朱磦色、淡红色,甚至还有白色。
4.额黄、花子、斜红
额黄又称花黄、鹅黄、鸭黄、约黄等,唐至五代女性喜爱在额间涂上黄色,如温庭筠诗云:“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107]。太和三年(829)赵逸公墓壁画中就有女子涂额黄(图2-57-3)。
花子,又称花钿,是眉间前额的小装饰。如《妆台记》载:“贞元中,梳归顺髻,帖五色花子”[108]。花子可以用笔画,甚至晕染,颜色多样,红色最多,也可用金箔、鱼腮骨、螺钿片、云母片等材料裁剪成各种花、鸟等纹样,贴在额头。唐墓壁画女子面妆较少表现花子,贞观十四年(640)杨温墓壁画女性额上近发际处画一条红色横道(图2-58-1)。乾封元年(666)韦贵妃墓室东壁壁画贵妇与侍女花子为黑灰色扇形(图2-58-2),甬道壁画女乐舞女的花子也是扇形。元和八年(813)刘济墓耳室壁画男装侍女额上可见红色四瓣花朵状花子(图2-58-3)。太和三年(829)赵逸公墓壁画中穿红底白团花袍的女子额上可见黑色横道状花子(图2-58-4)。天宝元年(742)李宪墓室壁画有几位女性额间有红色花子,其中之一为桃与两片叶形(图2-58-5)。
斜红是在脸两侧的红色月牙状装饰,如罗虬《比红儿诗》云:“一抹浓红傍脸斜”[109]。唐墓壁画女性有斜红装饰的也不多。贞观十四年(640)杨温墓壁画与显庆三年(658)执失奉节墓壁画女性面部皆画斜红。
图2-58 花子与斜红
5.面妆
所谓“时世妆”指不同时期流行的面妆,脂粉、眉式、唇式等都有变化,这在唐墓壁画中也有所反映。
(1)红妆
唐代女性的“红妆”,如《妆台记》载,也称“桃花面”,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110]。“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泼红泥。”[111]涂在两颊的胭脂够浓厚,卸妆时才能“泼红泥”。唐墓壁画中脸部胭脂最为红润的是元和八年(813)刘济墓(图2-58-3)、开元二十六年(738)武惠妃敬陵、开元二十八年(742)李宪墓,三座墓壁画女性两颊均红赛桃花,应是红妆中的“酒晕妆”(图2-59-1,图2-59-2)。据此来看红妆在盛唐至晚唐时期最为流行。
(2)白妆与泪妆
唐墓壁画中还可见不上胭脂只上粉的“白妆”或“素粉妆”。《中华古今注》载:“又太真偏梳朵子作啼妆。又有愁来髻,又飞髻,又百合髻,作白妆黑眉。”[112]与白妆类似的还有泪妆,《开元天宝遗事》载:“宫中嫔妃辈,施素粉于两颊,相号为泪妆。”[113]神龙二年(706)懿德太子墓侍女均面部涂白粉,但未染胭脂,第三过洞持团扇侍女尤为明显,可能就是白妆(图2-59-3)。景云二年(711)章怀太子墓壁画侍女也多为白妆。开元二十八年(740)豆卢氏墓壁画女性面部涂白粉,武惠妃敬陵石椁内壁线刻画女性多面部全部涂白粉,嘴唇涂朱砂,可能是白妆或泪妆(图2-59-4)。
图2-59 红妆与白妆
(3)元和时世妆与赭面妆
宪宗元和四年(809),白居易诗描绘“元和时世妆”:“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114]元和时期的赭面妆如何不得而知,唐墓壁画中贞观二十一年(647)李思摩墓壁画女性的化妆比较奇特,用土红色在额头、上眼皮与面颊画出色块,可能是模仿了突厥人的赭面妆(图2-60-1,图2-60-2)。青海郭里棺板画上的唐代吐蕃女性的赭面妆可作为参考。
(4)血晕妆
《唐语林·卷六》载:“长庆中……不知妇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谓之血晕妆。”[115]这种放在现代仍十分前卫的“血晕妆”,可以在太和三年(829)安阳赵逸公墓壁画中找到,有多名侍女眼下画几道红横条,即血晕妆(图2-60-3,图2-60-4)。
图2-60 赭面妆与血晕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