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学者认为唐墓壁画存在两个图像系统,但对这两个系统划分及其功能的观点不同。如李星明先生在《唐代墓室壁画研究》一书中提出:一是现实性图像,表现贵族府邸内外场景,包括墓道、天井、过洞东西壁的仪仗出行、车马与檐子出行、狩猎、戟架、门吏,甬道和墓室乐舞、男女侍、贵妇等;二是宇宙图像和神瑞图像,包括墓道的青龙、白虎、仙人、飞天、瑞兽,过洞与甬道顶部的云、鸟等,墓室的朱雀与玄武,顶部的天象。[43]
程义先生在《关中地区唐代墓葬研究》一书中的观点有所不同:第一个系统为非现实图像,表达升仙,包括四神、飞仙、云鹤、天象等;第二个系统是模拟现实系统,包括人物、山石树木、列戟、影作木构、鞍马与阙门等。鞍马、阙门兼顾模仿现实与暗示灵魂升仙。过洞、天井与甬道的人群表达告别,一组向墓道口运动,一组朝向墓室,留在墓室为墓主服务,墓室壁画用捧烛侍女暗示出夜晚墓主就寝之意[44]。(www.xing528.com)
巫鸿先生在《黄泉下的美术》一书中提出:贞观十六年(643)长乐公主墓墓道壁画在巨大的青龙白虎图像之后,仪卫出行的人物队列之前,绘制了腾云驾雾的马车和飞仙,这两辆马车是公主的魂车,表示被仪仗队伍跟随的魂车穿过画着阙楼图像的墓门洞后,由龙虎引导进入了仙境。巫鸿还认为唐墓壁画体现的灵魂之旅表达了“在下葬之后,魄停留在墓中而魂飞升天界”。[45]为此还举了《北史》中记载的西魏文帝的乙弗皇后入葬时“有二从云先入龛中,倾之一灭一出”[46]的例子。巫鸿先生对唐墓壁画图像系统功能有完整而清晰的解释,墓主的魂魄分别得到了不同的安置,但两个图像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解释了唐墓中墓主的灵魂组成,以及为什么有两种安顿方式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