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使用“第四堵墙”这个术语的是法国戏剧家让·柔琏。1887年他提出,“演员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不去理会观众的反应,任他鼓掌也好,反感也好。舞台前沿应是一道第四堵墙,它对观众是透明的,对演员来说是不透明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表演理论也希望演员在表演中假想观众并不存在,集中精力塑造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力求把剧中人物的生活表演得生动而真实,让观众相信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但戏剧本身是具有假定性的,脱离不了舞台的概念,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希望让观众与自己产生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共鸣是要靠某种传递手段让观众获取信息,引起情感碰撞的。
本研究认为:演员的表演作为重要的传递手段之一,必须建立有意识的观众感,把想要引起观众共鸣变成潜在的关注点埋藏在心里,并辅助和激发更真实有效的表演状态。试想一下,你跟你的同伴说一件有趣的事情时,当有第三者在场并且你也意识到他的存在时,你讲那件有趣的事情在描述上就会发生某种“化合反应”,也许被你描述的这件事会因此显得更加有趣。
人有本能的表现欲,建立观众感在表演时呈现的结果,与心中没有观众是完全不一样的,有观众感的表演感染力会更加强烈。
●“观众感”感知方法(www.xing528.com)
【例】 在流动造型的基础上,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学生是表演者,另一个学生是观看者,表演者以流动造型的形式表达情感,观看者关注其表演,当观看者深深感知到表演者的情绪并为之感动时,便可用流动造型的形式呼应表演者,两人形成有机交融。要求:(1)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感知观看者,并有强烈愿望:希望观看者能分享自己的情感。(2)观看者不可事先设计自己的情感,必须通过观看表演者的动作,本能地感知表演者的情感,直到情不自禁地想参与表演者的情感表达。
练习解读:首先要声明的是,练习要求中提到表演者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感知观看者,这里的“感知”不是指用眼睛看观看者,相反要尽可能地规避与观看者的眼睛交流。这里的“感知”指的是用心和意识通过余光感知观看者的存在,并根据观看者的回应来调整自己情感表达的浓度。表演者在没有任何示意性动作的前提下,要让观看者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表达意识和欲望就必须增强。当观看者的反应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想象的情况下,表演者要不断地想办法引起观看者的共鸣,这个时候就与观看者形成了有机交流。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个练习的持续性作进一步要求,比如要求观看者在已经和表演者产生共鸣进行动作交融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瞬间感受不到表演者的情感表达了,便可以停下来直到再次找到共鸣才作出再次呼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