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将官的戎服以绸布、丝绵为主要材料,前后心及肩部缀有金属片,为护身之用。靠是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古代铠甲战服的特点,经过加工、装饰、美化而成的。
靠的服装造型极为夸张,除衣袖是紧身以外,其余部分基本脱离了生活原态,既游离于肌肤之外,又统一于身体之上,既像衣服、又像铠甲。靠的造型,赋予人物以英俊、威武的气概,就是站立不动,也平添三分帅气,特别是做各种舞蹈动作,或激烈开打时,靠旗上下翻飞,更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靠旗是四面三角形的小旗,整齐有致的扎在背部,随着演员的表演,来回摆动,增加了表演的力度,也增加了表演的难度。
靠旗源于古代将官的令旗。古时候,将官传令,都要手执令旗,作为传令的凭证。传令官骑在马上,一手执旗,一手执马缰绳,如果道路不平或马的速度太快,传令官就把令旗插在腰间,腾出双手挽住马缰绳,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令旗被搬上京剧舞台以后,由一面变成四面,由腰部上升到肩部,成为靠的配套装饰,靠旗也失去了传令的作用,但保留了将官身份的标志意义。
靠的服色与蟒大致相同,素有“十蟒十靠”之说,用大缎作原料,周身用金线或银线绣满了鱼鳞形或楸丁字形的花纹,靠肚和靠旗中间绣有行龙或虎头,更使人物显得豪放。京剧善于表现重大的历史题材,在一些大戏中,多名穿靠的大将同时上场,威风凛凛、气势壮美,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气氛,又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从令旗到靠旗的这种演变简直如画家的神来之笔,有根有据,合情合理,极富艺术魅力。
靠又分为硬靠、软靠、改良靠。
男硬靠:又叫大靠,要扎靠旗。靠一共有三十多件分片,穿的时候比较麻烦。靠中没有明黄色,因为皇帝是不需要扎靠上战场的。但有杏黄色靠,为三国戏中的大将黄忠所穿用。红靠的穿用范围最广,俊扮的老生、武生都可以穿。黑靠一般是由净行的人物穿用,如张飞、项羽等。白靠用于较为年轻的武生和儒雅的小生,如《长坂坡》中的赵云、《群英会》中的周瑜等。粉靠一般是由小生行当的人物穿用,如《吕布与貂蝉》中的吕布等。绿靠一般用于大英雄,如《挑滑车》中的高宠、《汉津口》中的关羽;关羽穿靠时不扎靠旗,而是戴关羽专用的绿色夫子盔。(www.xing528.com)
男软靠:去掉靠旗就是软靠,一般用于非战斗场合的武将或是年老的武将。如《群英会》中的黄盖、《碰碑》中的杨继业,他们年老体衰,不宜再用靠旗来渲染其勇猛;特别是杨继业在《碰碑》这场戏中,将碰碑身亡,穿软靠是对这一悲剧命运的暗示。由于关羽穿靠不扎靠旗,所以在《走麦城》这出戏中,关羽手下的大将都穿软靠,以免喧宾夺主。另外,这出戏的结果是关羽全军覆没,穿软靠也成了一种暗示。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含蓄的表现方法,只有京剧的老观众或对京剧艺术非常内行的人才能体会到。
改良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先生首先改创。改造后改良靠变为上下两部分,去掉靠肚,使用束腰,不扎靠旗。改良靠比硬靠简单易穿,但减弱了大将的威严,所以只适用于一般的将官,如《走麦城》中的吕蒙,勾黑脸穿黑色改良靠。改良靠常常加上狐尾,用以表示“番邦”的将官。用狐尾表示人物的特定身份,是京剧的又一创举,如《百花赠剑》《挑滑车》等戏中的番将。
此外,还有专为某个人物设计的靠,如楚霸王项羽用的黑色霸王靠,关羽用的绿色关羽靠;这两种靠都不扎靠旗,靠服的甲片上增加许多装饰,极尽美化,显得与众不同。关羽还穿一种特制的虎头靴,与关羽靠配套使用,更显示出关羽的威风。
凡穿靠都要配穿彩裤、厚底靴,头上要戴表示武将身份的各种盔头,如帅盔、夫子盔、倒缨盔以及大额子等。
女硬靠:基本形状与男靠相同,只是靠肚缩小,自腰部往下缀有彩色绣花飘带,走起来飘逸好看。女靠的装饰图案是凤,穿女硬靠要扎靠旗,戴云肩、翎子,充分显示女将官的妩媚。如果是番邦女将或绿林寨主,则要戴狐尾。如穆桂英,在京剧《穆柯寨》中,要戴狐尾,因为此时她是穆柯寨的寨主,而在京剧《穆桂英挂帅》中,则不用狐尾,因为此时她已归顺朝廷,而且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元帅。
女改良靠:款式与男改良靠相同,穿戴者身份地位低于女硬靠,一般用于绿林女杰或山寨寨主。女改良靠穿戴比较方便、轻松,适用于高难度的武打,如《扈三娘》中的扈三娘。
女靠的颜色绚丽多彩,以大红为多。穿女靠要配穿彩裤、彩鞋和衬裙,头戴七星额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