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末年到道光末年,大约150年间,中国的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南昆(腔)、北弋(阳)、东柳(子)、西梆(子)及中原地带的皮黄腔五大声腔为主的、几十种地方戏曲并存的局面。而在北京,以昆曲、京腔及后来的梆子、皮黄戏最受欢迎。
昆曲,即是昆腔,音乐优美动听,自南方流传到北京后,较受欢迎。但昆曲戏班大多是王公贵族甚至宫廷所养,从剧本内容到艺术形式的选择,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昆曲常在家族聚会或宴请宾朋时演出,听众少、场地小,为适应这种小剧场的需要,常把大戏中的一部分拿出来上演,叫“折子戏”,这个“折”,当是元杂剧中“折”的沿用。折子戏的上演,使人物刻画日趋细腻,唱腔艺术日渐精致,但因此也限制了演员的全面发展。另外,昆曲的唱词高深难懂,音乐设计比较呆板,且票价很贵,一般的下层民众很难看懂,也买不起票。而外地的地方戏曲初进北京,一般先在露天舞台演出,票价低,比较受普通民众的欢迎。
京腔,是弋阳腔在北京发展演变而成,也叫高腔。京腔善于吸收北京的民间曲调,以丰富自己的音乐唱腔,与北京语言相结合,以取悦北京观众,在北京的戏曲舞台上异常活跃。京腔与昆曲相反,以演整台大戏而闻名,这比较符合普通百姓的心理,买票看戏,自然是想看一部有开始、有结尾的大戏。
18世纪末,梆子、皮黄在北京兴起,又渐渐取代了京腔。(www.xing528.com)
梆子腔:源于陕西、甘肃一带,因用硬木梆子作打击乐而得名。其特点是高亢激越、令人振奋。特别是突破了曲牌体的框架,创立了板腔体的演唱方式,使中国的戏曲声乐产生了质的飞跃。梆子腔由西部开始,向东发展,陆续形成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并对四川、湖北、安徽等省的许多剧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皮黄腔:是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合称。二黄是徽调的主要腔调;西皮是汉调的主要腔调。清代末年流传至北京。后来徽、汉两剧合流,演变成京剧,所以,皮黄有时也代指京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