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艾里克森的理论看,成年早期的个体需要经历在争取自身独立性与寻求亲密关系的矛盾中发展自我认同的过程(Erikson,1968:67)。这一时期的亲密与孤独危机与“爱”的实现息息相关。健康亲密的关系的建立与维系会使双方乃至社会受益,发展“爱”的品质;无法成功发展亲密关系的成年个体则很可能与社会脱离而陷入孤独之中。成年早期亲密与孤独矛盾的核心是一种恐惧感,即害怕奉献自我、投身于与重要他人所建立的亲密关系当中会让个体丧失自我和建构自我认同的能力。为了成功度过危机,个体必须发展新的人际联系并积极探索保持自身个体性的全新交往方式(Fowler,1981:119-213)。
莱文森(Levinson,1983)的生命结构理论则认为,生命由一系列不同的阶段组成:从童年的自由阶段到入学阶段,从学校到职场,从没有约会到开始约会,从约会到分手或步入婚姻,从结婚到离婚等。人们在以下四个重叠的时期里形成自己的生命结构(每个时期大约有20~30年):①成年前期(出生~22岁),指受精卵形成到个体青年期结束这一发展阶段;②成年早期(17~45岁),个体作出影响其人生重大抉择的时期,也是展示最强体能并体验最大压力的时期;③中年时期或成年时期(40~65岁),个体的体能逐渐下降但社会责任日渐增多的时期;④老年期或成年晚期(60岁以上),这是人生的最后一段。以上时期之间有交叉过渡,过渡时段差不多是5年。
其中,17~33周岁是成年期的“入门”阶段,其中包括17~22周岁时期以脱离青春期为核心、初步涉及关系、职业及信仰等问题的“转入”成年早期阶段和30周岁左右向成年中期发展的“转出”阶段。在成年“入门”阶段即成年早期的个体发展具有以下特征:①个体层面的动态发展与分化趋向。个体的人格在成年早期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开始在个人情感、生存空间及经济来源等方面与生身家庭产生分化而逐渐实现独立。②个体的发展受社会、文化因素的促进或阻碍。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期望、与成年榜样的互动、附近地区的普遍情况、同辈压力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婚姻早晚、求学或就业、生育与否等方面的决策。这些社会因素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个体的选择空间,使生命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新因素和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的复杂作用则决定了生命结构的动态性和发展性特征。(www.xing528.com)
因此,作为一个过渡时期,成年早期中的个体并非时时都能依据自身所期望的生活结构行动,而社会工作的任务之一正是识别个体的重要目标与其已经具备的资源,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存在的促进或阻碍因素,以帮助其解决生活角色的矛盾、紧张和冲突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