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现实意义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焦志明认为,产业集群具有多种特性。目前,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可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基础,依托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促进传统文化结构的重构,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因此,运用文化再生产理论指导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现实意义

5.2.1.1 产业集群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Porter)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产业集群(Cluster Industries)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何龙芬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156]。可见,产业集群是众多不同类型的产业在空间上及分工上的集聚与合作,形成特定范围内的产业融合共同体,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形成产业集群。焦志明(2008)认为,产业集群具有多种特性。其中,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文化是其鲜明的标准,创意是其集聚的核心,不同产业因创新发展而逐渐联结构成产业的集聚重心;而产业集群的纽带即产业链,具有较强的产业凝聚力;并呈现出动态组织的产业融合形式。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沿海地区独特的民族性、典型性、传承性文化,在广西沿海地区具有独特的凝聚力、黏合力,使文化产业的“锁定效应”和“自我强化”效应逐渐增强[157]。美国学者马库森在1964年根据产业发展历程将产业集群分为马歇尔式、中心—辐射式、卫星式和国家力量依赖式。不同学者对产业集群有不同的解读,但基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具有空间集聚规律,即产业集群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区域集聚特点;二是在产业间具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可以是平等合作关系,也可以是核心与辅助关系等;三是产业集群能充分调动区域范围内的各类资源,使资源配置效用最大化,促进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

本课题认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主要是借助文化再生产、流通、销售等途径促使文化“活起来”,逐渐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产业集群理论对于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于类型多样,数量众多,且各具特色的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指导当地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能够有效发挥不同类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功能特性,实现资源共享和要素整合,促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规模效应。其次,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地域依赖性,产业集群理论对于促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实现文化再生产、流通、销售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将产业集群理论贯穿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中,能够有效促进文化产业内外部的共同发展,内部即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的创新升级,外部即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相关产业也能推动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5.2.1.2 文化再生产理论

再生产(reproduction)最开始运用于生物学领域,指的是性的和生物的繁殖、生殖或再生。在社会学中的意思是重复、复制和再造,提供改变和新生的可能性,马克思指出再生产是对旧秩序的肯定和维持,也可以说是以变化来得到社会的连续。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衍生出了很多关于再生产的理论[158]。其中,“文化再生产”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文化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再生产进行传承、延续的,表明社会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而非文化复制,重点强调“再生产”与原来生产结构的关系,并显示再生产过程中多元因素交错共时互动的复杂性,也包括可见的、有形的、物质的、可描述、可表达的和不可见、无形的、精神的、不可描述的、不可表达的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实现文化的更新与再创造[159]。李凌(2017)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以日本那霸龙舟赛为例,探讨那霸赛龙舟重构和新构的历史变迁,认为文化的创造和再生产,最终都同人的生存需要、生存能力、生存状况以及生存意向密切地相联系[160]。可见,文化再生产理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文化的再创造皆以人的生存、需求、发展等为基础,通过社会中多种元素的联系实现文化的重构,满足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目前,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可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基础,依托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促进传统文化结构的重构,提升文化的竞争力。(www.xing528.com)

本课题认为,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再生产是由文化和产业两个社会学科学范畴交叉组成,即以多样化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通过制作出文化艺术品、文化创意等文化服务,运用现代市场化的途径对其进行生产、流通、销售推广,实现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不仅具有鲜明的海洋性特征,还能够赋予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完善的艺术性与传承性。文化再生产强调以产业的形式将无形或有形的文化通过产品生产、市场推广等途径,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运用文化再生产理论指导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2.1.3 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是通过对中心地理论、空间扩散理论、增长极理论、生长轴理论的高度凝练而提出的,是区域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德国地理学家W.Christaller(1966)[161]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认为经济活动中心有等级序列之分,由于市场、交通、行政等条件差异,高级经济活动中心的吸引范围是次级经济中心吸引范围的若干倍。T.Haegerstrand(1970)[162]认为物质流、货币流、信息流都可以从起源地点,通过空间的交互而扩散到另外一个地点。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极是一个具有强大活力的经济中心,就像一个“磁场极”,可以产生吸收和扩散作用[163]。Sombart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生长轴理论则认为,随着连接各中心地交通干线的建立,人口和产业便向交通线聚集,这种交通线即可称为“生长轴”[164]。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我国学者陆大道(1995)[165]在其专著中系统阐释了“点—轴”的空间形成过程,认为在区域发展中,大部分要素在“点”上聚集,并通过“轴”(交通、通讯、能源等线路)连接与互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点轴开发理论自此逐渐成熟。

本课题主要针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由于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既分散又相互联系,其内在的特性以及分布特点要求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应注重合理的空间布局,以促进遗产生产性保护产业集群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可通过道路网点、企业网点、商业网点等多个点在产业集群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一定的轴线,并随着轴线的延伸逐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