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成瘾障碍在青少年中的重要原因和治疗方法

网络成瘾障碍在青少年中的重要原因和治疗方法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最早涉入互联网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并将这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此外,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这个群体是网络成瘾障碍的易患人群。这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其次,要重视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

网络成瘾障碍在青少年中的重要原因和治疗方法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一部分人迷恋于上网,无限制地使用网络,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美国心理学家最早涉入互联网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并将这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或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对网络成瘾的一般定义是: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陈侠、黄希庭、白纲,2003)。

1.网络成瘾的表现与现状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是青少年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目前,网络成瘾症主要有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游戏成瘾、强迫收集信息成瘾、网络赌博成瘾等几种类型。青少年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在少数,已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

中小学生玩网络游戏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据前文提及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低年龄、低收入和低学历”是网络游戏用户的3个突出特点。青少年网民玩网络游戏的比例惊人,网民的年龄越小,玩网络游戏的比例越高。在18岁以下的网民中,有73.7%的青少年网民都玩过网络游戏(图9-6)。目前,玩网络游戏的中小学生已经达到3682万人,占到总体中小学生的17%,占中小学生网民人数的73.1%。游戏时间是平均每周3.3个小时,每周游戏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占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用户的5.5%。政府已经意识到过度沉溺网络游戏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恶劣影响,并推出了网络防沉迷系统。每天玩网络游戏超过一定时间,系统则会提出警告或使用户获得的游戏收益降低。该报告还显示,2007年12月有36.2%的中小学生网民表示曾经受到过防沉迷系统的限制,但是限制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

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07年以自填式问卷进行的非随机调查显示,我国网瘾青少年(25周岁以下)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9.72%(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分别为8.74%~10.68%),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13.29%)约比女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6.11%)高出7.18个百分点。在网瘾青少年中,男性比例(68.64%)也远高于女性比例(31.36%)。调查还发现,网瘾青少年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均存在着较大的不融洽的情况。网瘾青少年在“师生关系”(22.32%)、“家庭关系”(21.59%)、“同学关系”(21.35%)中不融洽的比例更是均超过20%。

图9-6 不同年龄段网民玩网络游戏的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www.xing528.com)

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互联网络凭借其大容量信息、快速度传输、交互性渗透性强、多媒体无形化等特点优势,已经逐渐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乃至择业的重要手段和载体。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成为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传统的宣教式的文化传播阻碍了青少年丰富深邃的心灵渴求,并且也难以适应青少年日新月异的生活需求,而网络这种崭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则非常契合青少年的需要特点,同时网络上的商业文化、色情文化又无孔不入地侵蚀着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使得在整体文化层面上出现了滋生网络成瘾的温床。

青少年对电脑和网络趋之若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们能满足青少年心理上的种种需要,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的需要,如认知需要、情感交流与情感宣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等。由“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发起者、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开教授提供的多个治疗个案显示,有不少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动机往往在于逃避学校的学习压力、反叛家长的教育方式、寻找虚拟世界中的成就感等,而这些都是他们觉得在自己的学校和家庭中无法获得的(陶宏开,2005a,2005b)。

此外,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这个群体是网络成瘾障碍(IAD)的易患人群。据英国大不列颠心理学会的调查结果:年龄在20到30周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性格内向的年轻人是IAD的易患人群,其中忧郁特质和焦虑特质人群对IAD易患性尤高。另据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显示,IAD患者往往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喜欢独处、孤独、敏感、忧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在国内虽还没有权威的机构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人格特征进行调研与分析,但一些文献和相关的研究显示,青少年一旦在现实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中遭受种种压抑使其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时,就常常会出现上述的一些人格特征,而这个时候,网络为其提供了最好的释放心灵场所(陈明龙、陈先建,2003)。

总之,青少年为了寻求心理需要的满足,在虚拟的电脑和网络世界中遨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差,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于是反过来更向网络逃避,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

3.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矫治

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首先应当采取预防为主的整体性矫治措施,具体包括:①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使用时要扬长避短,尽量避开其负面效应,特别是不可沉湎于网上娱乐,不可接触网上的色情内容。②加强学校、城镇社区、农村集镇等场所的青少年组织工作,在上述青少年集中的地方,大力开展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组织青少年社团,吸引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培育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使易患网瘾的青少年避免陷入非上网不可的泥潭。③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使网吧、游戏室规范化,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④加强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树立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理念。

其次,要重视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一是,帮助青少年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需要、发现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其他途径,并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引导他们摆正网络在生活中的位置,改善上网的心态。二是,对相应的现实生活方面给予心理指导,如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以健康的、科学的态度融入和适应现实生活和社会。另外,不良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也是造成青少年沉迷网络、逃避现实的重要原因,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对成瘾者进行干预时,应请家长和老师同时到场,消除亲子或师生之间的误会、澄清双方的需要与目标,标本皆治,帮助成瘾青少年戒除网瘾,重归家庭或校园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