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美国学者哈里斯(Harris,1995)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父母对儿童社会化没有长期影响,两两成对的关系(如朋友关系)对人格发展也没有长期影响,基因与生物学因素对社会化的影响也不大,同伴群体才是儿童人格发展最主要的动因。其核心假设是社会化具有情境特异性(context-specific),即儿童在家庭内习得的行为与其在家庭外习得的行为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儿童长大成人后,家庭外的行为系统逐渐取代和超越家庭内行为系统,最终成为其人格的后天习得部分。所以父母对儿童没有长期影响,家庭外环境才是儿童社会化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续表
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1938—),心理学研究者,《教育设想》的作者。这本书批驳了父母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最重要因素的观点,并提出证据佐证。1981年,她专注于发展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与罗伯特·利伯特合著了《儿童》《婴儿与儿童》等书。1994年,哈里斯提出一种新的儿童发展理论,关注于同伴群体而不是家庭。一篇关于该理论的文章发表在1995年《心理评论》上,同年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乔治·米勒奖”,奖励她为普通心理学做出的突出贡献。
那么,儿童是如何在家庭外的环境中进行社会化的呢?哈里斯的回答是:认同同伴群体的一般准则和行为规则,认同由父母群体传递给同伴群体的文化并加以创新。在这里,儿童认同的是同伴群体,而不是自己的父母;他们认同的文化不是由父母直接向他们传递的文化,而是由父母群体向同伴群体传递的文化。也就是说,父母传给儿童的文化要经过同伴群体的过滤,只有在同伴群体中多数人接受的情况下,同伴才会把家中习得的行为传递给群体成员。所以在家庭外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同伴群体才是最重要的。(www.xing528.com)
这一贬低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极力推崇同伴群体影响力的反传统理论引发了许多的争议与批评,但它确实观察到同伴群体对个体的强有力影响。这种影响在青春期可能是最显著的。廖红、陈会昌(2000)对我国中学生的同伴群体和家庭影响力进行了研究,采用情境故事判断、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访谈法对49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编制了6个故事,分别涉及与青少年社会化关系密切的6个情境,包括买衣服、听流行音乐、同伴群体中的“暗语”“告发”同伴的错误行为、玩电脑游戏和阅读流行书籍。在这6个情境中,青少年面临着接受父母影响还是接受同伴影响的两难处境。结果发现,初中学生对其家庭状况和在家庭中的地位的评价明显低于高中学生,其中初二学生对其家庭状况和家庭关系的评价都是最差的。而在“告发同伴错误行为”、同伴中流行的“暗语”、穿同伴中流行服装和听同伴中流行的音乐四个情境中,青少年接受同伴群体的影响随年级升高而增大,存在着从接受父母影响向接受同伴群体影响的转变趋势。各情境的结果都显示,从初二到高一年级是从接受父母影响向接受同伴影响的一个敏感的转变时期。
同伴群体可以满足青少年情感交流的需求和促进情感的发展成熟,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也是他们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并对其生活目标的确定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而同伴群体的性质也会极大地影响该时期个体的学习行为。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学生们不同的能力水平是影响其与同伴交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其群体内成员的能力构成又会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个体学业成就也影响学生的群体选择及其在群体中的地位。有研究发现,对中国学生而言,学业成功是群体构成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倾向于与自己能力相当、并期望获得学业成功的人组成群体。另外,高成就的学生容易在群体中拥有较高的地位。换言之,学业成功的学生似乎在社交场合中也是最成功的。这也缘于中国的文化支持学业成功,顺从的群体成员最容易被接受(Chen,Chang&He,2003)。另外,高能力者也容易组成群体。国外的一项研究(Feldhusen et al,2000)发现,优秀学生之间存在高度竞争意识,这既使他们互相吸引,又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个别学习而不是合作型学习,因为他们都想被看作在智力上高人一筹,而合作情境似乎难以满足这种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