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最初形成的心理基础是儿童的安全性依赖。由于娇弱的儿童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无力应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压力,所以非常依恋父母,将父母看作安全的港湾。因此,在最初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往往处于控制地位,而子女则处于服从的位置。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身心发生了急剧变化,他们开始有了独立意识,思维的批判性和逻辑性也越来越强,开始经常以审视和质疑的目光看待甚至公开反抗父母权威,从而导致原有的亲子关系格局被打破,进入需要从父母居支配地位的单向权威模式向亲子双方居于相对平等地位的双向权威模式转变的时期。亲子关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亲子冲突的增多与亲和度的降低(王美萍、刘新生,2002)。虽然这些变化并不能彻底改变父母在家庭中的控制地位,但却能使家庭生活中父母对亲子关系的看法及控制的实施方式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如父母在作决策时会主动听取和采纳青少年的某些建议,根据青少年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等。
虽然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追求独立,希望摆脱父母的权力和限制,但这种独立的倾向并不是青少年全部的心理需要,大多数青少年仍然视父母为最重要的人。因为在青少年尚未完全获得经济独立和社会适应能力之前,父母仍是他们寻求帮助和忠告、获得情感支持和物质满足的重要来源,所以他们对父母还保持着一定的依赖。因此,在青春期的亲子关系中,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对称色彩。一方面,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后方,父母习惯性地付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以满足青少年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另一方面,青少年对父母的付出不再是被动、无条件地接受,而是有条件地进行选择,而且更多地关注自己个体的发展,忽视对父母的理解和回报。此外,由于生活时代、经历、所处地位、看问题的角度及各种价值观的影响,青少年和父母无法达成完全的沟通和合作,他们不再认为亲子关系能满足自己所有的情感需要,因此对友情的渴望日渐强烈。朋友之间能共同分享心中的秘密,其亲密程度甚至会超越亲子关系的这种依恋。这也是青少年“心理断乳期”所必须经历的艰难历程。(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