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是某一文化所定义的与某一性别相符合的属性集合,包括态度、人格特质和行为,是在生物学基础上文化继承的结果。儿童的性别在其刚出生时仅具有生物学意义,随着儿童的成长,其性别角色中的社会文化烙印越来越深。几乎所有关于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模式都强调了儿童早期的社会环境对该过程的重要影响。
1.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基本观点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性别认同经历了与其他概念相似的发展变化。他发现儿童大约在3周岁时能分清自己的性别,但把性别当作一个不变特征的完全的性别概念要在2~7周岁的5年间才能逐渐发展起来。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基本性别认同阶段(basic gender identity):约为1岁半到3岁之间,男女性别的区分,主要依据外表条件。
(2)性别稳定阶段(gender stability):约为3岁到6岁之间,随着语言与认知能力的进步,儿童大量接收与自身性别有关的信息。4岁左右,大部分的孩子就开始产生对于性别稳定的理解。
(3)性别恒定阶段(gender constancy)约为六七岁左右以后,儿童的性别认同开始恒定完全。这时的孩童已经具有“性别保留概念”的能力,即事物的本身不会因为外表改变而改变。(www.xing528.com)
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具备性别恒常性和性别自认这一基本概念,是获得性别角色的关键和基础。性别恒常性是指基于生物属性基础上的一种永久特性,不依赖于一些表面特征,如头发的长短、服饰等。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模仿的先决条件,只有在获得性别恒常性后,儿童才喜欢模仿同性榜样。性别恒常性由两种对性别理解的不同成熟度组成,即性别同一性与性别稳定性。性别同一性是儿童获得性别概念的第一步,是对性别的初步理解,2~3周岁的儿童即可获得性别同一性,能够分清自己和他人性别。随着对性别理解成熟度的提高,儿童在2~7周岁期间获得性别稳定性概念,知道性别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家把性别角色当作一套行为反应,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由强化和惩罚形成,性别角色的基础是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果环境条件变化了,行为也可能很快变化。但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内部心理过程的重要性,认为强化和惩罚不会自动生效,其效果是通过期待的建立而发生的。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是性别角色定型的基础。在模仿中,儿童按照权威性和同性性两个标准来选择模仿对象。儿童还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合乎性别行为的知识,获得行为的因果联系,以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并通过对性别角色行为的理解来加强性别意识。另外,成人对儿童的性别行为的惩罚和奖励也是对他们有力的直接强化。
3.布洛克的性别角色发展阶段
布洛克(Jeanne Humphrey Block,1923—1981)把男性化和女性化看作人格两种成分的体现:一种是指个性化、自我肯定和自我扩张,另一种是与集体和谐、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寻求集体的一致性。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的发展与道德发展相平行,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有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前习俗道德期),以自我为中心,此时儿童的性别角色概念是杂乱无章的;第二阶段(习俗道德期),服从规则和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性别角色开始分化;第三阶段(后习俗道德期),达到内省和自我意识,并保持性别意识,直至人们在内在自呈原则基础上,而不是在外力作用基础上,建立性别角色的价值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