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教育陷商业目的 大限制需求

早期教育陷商业目的 大限制需求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市场上的早期教育产业,更是商业目的多于教育目的。必须指出的是,早期教育中神话如此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驱动。不少商家更是看准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通过不切实际的炒作,夸大了早期教育的神奇作用,从而达到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帮助家长和社会认清早期教育的利弊,并帮助家庭制定最佳的个性化发展方案,以满足不同家庭和个体的不同需求。

早期教育陷商业目的 大限制需求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父母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关心孩子的早期教育,期望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一个理想的孩子,加之许多传媒的记者也十分热衷于早教和早慧儿童的报道,于是许多家长便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教孩子认字、数数、背诗、算题,两三岁就教孩子写字,四五岁就把小学的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三岁,提出了“周岁识字,三岁扫盲”的口号。其结果是造就了一批看上去特别聪明的“早熟”孩子。但这样做真的合理吗?早期教育真的能够培养出“天才”吗?

我们可以发现,在目前的早期教育领域,往往是热情多于理性,对个案特殊性的认同远甚于对某一通用模式普遍有效性和可行性的认同。尤其是市场上的早期教育产业,更是商业目的多于教育目的。强调婴幼儿早期经验对个体毕生成长的关键性,进而强调早期教育的必需性,是提倡早期教育的学者和兜售早期教育商品的商家的一个基本逻辑。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往往形成教育的“头三年神话”,认为教育过程越早越好、教育内容越多越好。但过分强调早期教育是十分有害的,其危险之一是使我们过分关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而几乎忽视了应该以何种最适宜的方式学习。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婴幼儿的成长毫无益处。正如杨宁(2004)所批判的:“儿童早期教育领域是一个盛产神话的领域,早期经验决定论婴儿决定论、刺激丰富的神话;右脑开发;识字增智……借用语言学家索绪尔一百年前的话,就是‘没有任何领域曾经孕育出这么多的荒谬观念、迷梦和虚构’。这些神话反映了早期教育理论的极度贫乏和混乱,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背景,并对早期教育实践、儿童成长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必须指出的是,早期教育中神话如此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驱动。不少商家更是看准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通过不切实际的炒作,夸大了早期教育的神奇作用,从而达到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儿童心理学家艾尔金德(Elkind,1988:214)指出:“许多家长之所以热衷于各种早期教育的神话,是因为‘超级儿童’(superkid)的神话满足了他们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而商人们也看到了早期教育这个巨大的市场,他们不惜工本,大肆炒作,为的是赚取高利。”(www.xing528.com)

在当前的早期教育中存在着许多误区,致使本来旨在促进孩子发展的早期教育反而“伤害”了孩子,其中的四个主要误区是:①把婴儿当病人。很多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其实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一出生便具备了各种潜能,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婴儿对环境的要求,除了照顾以外,还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会逐渐地消失。②把教育当成备考。许多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三周岁到六周岁的孩子开始参加各种培训班。但是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它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③目标定得太高。许多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要是晚认了几天字,少学了几个单词是天大的失误。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并不出色,以后也不会有“大出息”。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④盼孩子是超常“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多数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揠苗助长。

由此可见,早期教育是一个令人神往但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还没有任何一种早期教育范式具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力和普遍的可行性。对于早期教育,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耽误了婴幼儿早期的发展与成长,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迷信早期教育和早期经验的神奇作用,不适当地、超量地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早期教育,以至对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产生不应有的负作用。合适的早期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要条件,但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至今没有可以让所有人能够遵循的标准模式。少数成功的实例虽让人羡慕,却不能作为盲目效仿的榜样,否则邯郸学步的结果只能是带来不必要的失望和真正难以恢复的损伤。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帮助家长和社会认清早期教育的利弊,并帮助家庭制定最佳的个性化发展方案,以满足不同家庭和个体的不同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