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学研究:传统口传心授成果

人类学研究:传统口传心授成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湖北省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寿牌子锣”为例,它的传承方式就是以“口传心授”为主。在牌子锣的传承中,技法是可以用一定的形式来传播,如书面形式、多媒体和其他的技法展示出来,并且流传下去,但心法往往需要“口传心授”。

人类学研究:传统口传心授成果

(一)“口传心授”释义

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出自明代解缙所著《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在古代汉语中,“传”和“承”是分离的,“传”多用于知识的传授,如《论语·学而》:“传不习乎”;“承”有接续、继承之义,如《诗·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口传心授,字面理解即为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这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是一种传承方式,通俗讲即为“师徒相沿”,它是领悟,也是同化,是延续,也是升华[4]

“口传”,即口头传授,是传者通过口语化的语言教学来让承者理解音乐更深层次的含义。传者可以通过“口传”的方式,以自身为例,向承者展现乐曲的演奏重点,并使其从单一的“模仿”转向技巧和情感的“复制”,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完成乐曲这一初级阶段。“口传”侧重的是学习层面,是初级的物质实践阶段。

“心授”,即内心领会,与“口传”并列,却更注重“悟”的境界。

中国一直流传着‘师徒如父子’的俗语,就是在强调这种由内心而发的深厚感情,作为老师是无私地倾心传授,作为学生按老师的教诲诚心地配合,因此‘心授’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与默契。[5]

(二)传统的音乐中的“口传心授”(www.xing528.com)

“口传心授”不再强调乐谱所承载的信息如何详细,而是通过“口” 与“心”传授乐谱上无法记载的可感性,其中的积极因素是调动了传承双方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感知,去探寻乐谱中的深层蕴藉。[6]这是种即兴的传授方式,既强调直觉的整体把握,也需要双方达到心灵契合,传者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形式,使承者达到对音乐神韵的共鸣。

以湖北省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寿牌子锣”为例,它的传承方式就是以“口传心授”为主。在“牌子锣”的教习中,传者被称为“老师傅”,承者叫作“小徒弟”。师傅与徒弟一起生活,从起居到劳作,好得似“一个人”。每天清晨,师傅与徒弟一起在山中唱谱,在歌唱中徒弟把师傅的技巧方法、强弱等都铭记于心,并潜移默化成自我的一部分。随后一整天,徒弟还要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仅会唱,而且会演,是全能的表演。当学有小成后,徒弟会和师傅一起演出,“牌子锣”的大部分用途在于红白喜事,徒弟会与师傅一起参与,在实践中感悟所学,并在实践中体会师傅除言语外的深层含义。

在牌子锣的传承中,技法是可以用一定的形式来传播,如书面形式、多媒体和其他的技法展示出来,并且流传下去,但心法往往需要“口传心授”。“王寿牌子锣”的发展存在着两个动力因素与传承道路。一个是技巧的摸索与积累,这是原始的初级阶段。它在传承中并不像其他的音乐形式一样,有着正规的教学模式,一板一眼的动作、行为,牌子锣源于民间,所以每个艺人的学习都是“随性”的,他们不会去阅读曲谱或是章法,只是每天通过传者的言语的传授,加之自己在生活中摸索的运用,日积月累,就形成自己的一套表演方式,当然,其中与他人的配合也是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即为加工修饰,这是升华阶段。每个牌子锣的艺人,并不是只会一种技巧,而是一人当多人用,在演绎时,一个人有扮演一个乐队的能力。这是“心法”的体现,这样传承人不会仅局限于技巧的练习,而是使其在学习各种乐器时,了解到每种乐器的不同,并感同身受,思维不在固定不变,可以在无形中窥探到音乐真正的魅力,这种学“杂”,并没有偏离牌子锣的轨道,而是将初级阶段的累积提升到艺术层面,使音乐不再单纯只为众人欣赏,而是达到传播、弘扬的境界。

通过“口传”使承者可直观地体悟到其手势、眼神、姿态的变化,微妙的抑扬顿挫,独特的技巧和设计,以及传者本人的艺术思想与个性的流露,并在“心授”中以音乐的传承为方式展现个人的素养与性格,使个性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这与中国传统定性的、重阐释功能的记谱法是相辅相成的,把乐曲的灵魂放到音乐传承的首位,使音乐的神韵和意趣得到延续,使表演艺术发生质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