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开始,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提出“非遗后”的概念,其认为,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非遗前” 时代的主要工作:非遗的鉴定、命名、抢救,四级保护体系的建立,但是,“同样在这十年,我们遭遇了非常快速的城镇化,刚刚摸清家底的非遗全面濒危,过度商业化是非遗保护的致命问题。我们进入了一个从申报转向保护的非遗后时代,如何保护?”[10]即,非遗后时代的主要工作是非遗的保护。
非遗的保护,从本质上讲就是非遗的传承。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只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才能使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在自然淘汰中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11]。
非遗“使他们(团体与个人)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这种认同感和历史感只有在“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的行为过程中才能生成和保持,这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www.xing528.com)
在非遗前时代,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由于忽视文化重要性、只偏重于物质形态和操作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冯骥才先生经过十余年的走访、调查,特别总结列举了由于村落(传承人)的消失、传人离开本土和文化政绩化、文化商业化等原因所导致的非遗项目濒危、消亡的情况[12]。
笔者在对王寿牌子锣的传承进行研究时,特别注意到了王寿牌子锣的传承,其之所以能够历时几百年而不断,即便是在被现代文明重重包裹的“城中村”的今天,仍能够继续传承,其中原因,与“他们(团体与个人)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重视“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 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简言之,非遗的保护即在文化空间内,通过传承人口传心授的传授,传人进行文化及其操作行为的双重学习,并将其融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其要求传人尊重传统、学习传统、传承传统, 在文化空间中进行非遗的实践,在实践中强化自己对文化的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