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打秋千》乐谱为例的重音分析与演奏研究

以《打秋千》乐谱为例的重音分析与演奏研究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以板头曲《打秋千》的乐谱为蓝本,从重音及其演奏的角度入手,从乐谱与实际演奏的不同出发,具体分析板头曲《打秋千》三弦的演奏。又如板头曲《打秋千》的后半部:这里采用的是利用音色、音高、音响密度、音的稳定性等方面的对比来表现出节拍重音与节奏重音的错位。

以《打秋千》乐谱为例的重音分析与演奏研究

所谓重音,指“与周围的音相比,在音的强度上比较突出的音”[5],如同我们在平时的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在需要强调的地方加重语气,其目的是强调。因为“各种文化音乐在不同程度上与其语言结构相关,它们有着各自音乐的语法结构”[6],那么,小而化之,任何民族音乐的节拍、节奏都是建立在本民族语言和诗歌基础之上,板头曲则是“建立在无轻重音、有句逗的汉语,以及注重韵脚、句、逗的古诗词曲语言基础上”[7],建立在河南大调曲子演唱的基础上的,其重音应当是依据河南方言和河南大调曲子演唱而生成的。

通过现代对板头曲的记谱,我们可以知道板头曲的旋律形态,但由于记谱法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精确地记录音乐,记谱法与板头曲不属于同一系统,即记谱法为欧洲音乐文化之记谱法,板头曲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二者隶属于不同的系统——在演奏中,乐曲中的重音往往体现不出来。

按照西洋乐理,重音的性质基本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节拍重音和节奏重音。

节拍重音是可以预见的,以小节线为标记,总是出现在每小节的第一拍,即在小节线后,重在强调节拍强弱运动的规律,节奏重音是不可预见的,可以出现在节奏组中的任何一个位置,重在强调音乐律动的变化。节拍重音和节奏重音可能出现在同一位置,即小节的第一拍,这表示节拍规律与音乐律动相吻合;但是,二者也很可能不出现在同一位置,这是节拍规律与音乐律动发生差异的结果。

在板头曲的三弦演奏中,乐谱中的很多情况就是节拍规律与音乐律动发生差异,节拍重音和节奏重音处于不同的位置,或者,只有节奏重音,而无节拍重音。在具体演奏中,其节奏重音的位置有很多变化,用演奏技法来处理这些重音的手法也多种多样。

本书以板头曲《打秋千》的乐谱(指用西方音乐记谱法记录的板头曲乐谱,后文之“乐谱”与此相同)为蓝本,从重音及其演奏的角度入手,从乐谱与实际演奏的不同出发,具体分析板头曲《打秋千》(三弦独奏版)三弦的演奏。

板头曲《打秋千》是板头曲写景的乐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乐曲共34小节,再反复一遍。乐曲旋律轻快流畅,节奏上富于变化,结构紧凑,在反复时,速度加快,使全曲的紧张热烈的气氛更为突出,更好地表现了儿童荡秋千玩耍的愉快喧闹场面。

其重音变化及演奏技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虚实交替的技法打破正常的节拍规律,导致节拍重音与节奏重音发生错位。这种手法用得较多,在板头曲中具有普遍性。

一般是用左手的“打、粘、带、擞”等技法产生的虚音代替节拍重音,导致重音不重。而重音之后的弱拍或弱位则用右手的“弹、挑、扫、拂” 等技法产生的强、重音,产生一种俗称“闪板”的感觉。如在板头曲《打秋千》[8]的开始(1-4小节)部分:

例一(原谱):

仅仅从谱面上来看,重音似乎应该是每小节的第一个音,但在实际演奏中,却并不如此。由句法和演奏来看,尤其是第二小节第一拍“带()” 的运用,不取右手弹弦的实音,而用左手手指拨空弦得一虚音,随后之低八度衬音突出了滞后的重音,轻巧灵动油然而生,儿童嬉戏秋千的形象豁然就在眼前。上谱例实际演奏的重音如下(重音上方皆标有重音记号):

例二(演奏重音示意谱):

此种情况,还有5-8小节等。(www.xing528.com)

2.削弱节拍强位置音的稳定感,并使其与节拍弱位置的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节拍重音与节奏重音的错位。

此种方法,所用技巧多为左手技巧,一般是用左手的滑音在强拍位置对音进行装饰。所用滑音主要是尾滑音,又称虚滑音,即在音发出之后,用“滑”的手法使其尾音降低或升高。可分为三种:上行虚滑(又称“进”)、下行虚滑(又称“退”)、回旋虚滑。

这时强拍位置的音多为调式中不太重要、对调式没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音,而在弱拍位置的音多为调式骨干音。如板头曲《打秋千》的中部(8-11小节):

例三(重音记号为笔者所加,以表示重音):

第8、11小节每一拍的强位都是g音,并且音尾有上行滑音,倾向于后面位于弱位的a音。而《打秋千》是D宫调式,强位的g是偏音,而于弱位的a是正音,并作为属音,对调式的稳定有很大作用。以此来看,强位不强、弱位不弱,强弱的颠倒处理,对儿童嬉戏玩耍的刻划更是入木三分。在乐曲的17-22小节也是采用此种处理方法。

3.加重弱位音的音量及强度,使之与强位的对比更加强烈。

可分为两种情况:⑴强位置休止。⑵强位置的音高偏低或音色较暗淡。

此种方法,所用技巧多为左手的扫、拂、扣、分、轮、滚、双弹、双挑等技巧加强加重弱位音的音量及强度,音多处于子弦;而在强位置休止或用右手技法发出虚音或音量较弱的音,也或者是在三弦的中弦或老弦上发出的低音或较暗淡的音。从而形成音色、音量、音高的对比,甚至是音的有无的对比。

如板头曲《打秋千》的后半部(23-24小节):

在23小节最后半拍、24小节的两个弱位都是采用了“扣()”的技法,老弦与子弦同时发音,二者八度齐鸣,“其声音洪亮、势如擂鼓”[9]。而此时强位的休止更是反衬出了弱位“扣”声响的洪亮。乐曲的29-30小节与此相同。

又如板头曲《打秋千》的后半部(27-29小节):

这里采用的是利用音色、音高、音响密度、音的稳定性等方面的对比来表现出节拍重音与节奏重音的错位。首先在音色上,中弦()的a音浑厚,子弦()的a明亮;在音高上,子弦的a音比中弦()的a音高一个八度;在音响密度上讲,子弦的a音运用了“滚()”的手法音响由单个的音形成了线状的音,而中弦的a音或f音仅使用弹,形成了点与线的对比;在音的稳定性上,中弦的f音在音位使用了尾滑音(),而,子弦的a音却是调式的骨干音。二者在这四方面的对比,使弱位超过了强位,大大地凸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