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境中心论:许烺光对中国人行为的观察与解释

情境中心论:许烺光对中国人行为的观察与解释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境中心论是人类学家许烺光提出的解释中国人行为的一个视角,在其初版于1953年的著作《美国人与中国人》中就有明确叙述。提出了心理社会均衡模型、情境中心论等著名概念。许烺光的情境中心论是其对中国人心理研究的一个核心观点,并且是针对美国人的个体中心论而言的。基于此,许烺光认为,中国人的行为是情境中心的,且中国人对环境的注重主要表现为相互依赖,它贯穿在所有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之中。

情境中心论:许烺光对中国人行为的观察与解释

情境中心论是人类学家许烺光提出的解释中国人行为的一个视角,在其初版于1953年的著作《美国人与中国人》中就有明确叙述。这一理论在国内外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界有着重要影响力,经常为本土心理学研究者采纳为解释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视角。

许烺光(1909—1999),美籍华人,人类学家,心理人类学创始人之一,1933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社会系,1941年获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于美国,曾任美国人类学会主席。他将文化与人格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更新与换代,就人类对于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理论对于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文化学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影响。提出了心理社会均衡模型(PSH模型)、情境中心论等著名概念。主要著作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心理人类学:对文化与人格的探索》等。

许烺光的情境中心论是其对中国人心理研究的一个核心观点,并且是针对美国人的个体中心论而言的。在他看来,个体在不同文化中追寻安全感的不同方式,塑造了其不同的社会行为。在许烺光看来,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个体必须借助一种给予他适当安全感的方式平衡这两个世界,这种安全感的内容就是自尊感和坚定的意志。中国人重视整体性的社会关系,所以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寻找安全感。美国人由于把全部人类关系视为在个人需要时可以分割或重新组合的主题,因此倾向于在人群之外寻找安全感,而一条取之不尽的安全源泉是利用其他方式谋取物质财富或征服客观环境。无论该社会的文化前提是什么,其成员只能在包容他们的文化框架中寻找个人的安全感。中国人在亲族和他的主要社会圈子里寻求安全感,他帮助亲属,并同他们一起分担忧愁。而寻求安全感的不同方式同样也可以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轻视权贵和传统的限制而重视彻底的自由与平等,重视经济上的成功和支配事物的能力,以及为什么这些能成为美国人个人安全感的根基。

基于此,许烺光认为,中国人的行为是情境中心的,且中国人对环境的注重主要表现为相互依赖,它贯穿在所有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之中。从人类学参与观察的视角出发,许烺光将分析的目光聚焦于社会中个体的日常行为,如教养方式、政治行为、宗教信仰以及该社会中艺术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尤其是他把文学艺术看作不同文化的“投影屏幕”,借此研究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例如,在他看来,西方传统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也体现出情境中心与个体中心的区别:“人的主题在西洋画中非常鲜明,而在中国画中却很少见。(西洋画)在一切事物中,更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当中国画家画人物时,也或者是以之为一幅大风景中微小的一点,或者给他们穿上厚厚的衣服把身体裹起来,看不到一丁点儿面部表情。我们更容易看到的是人物的地位、身份、威望以及其他社会性格,而不是个性。”(许烺光,1989:16)(www.xing528.com)

正是这种情境中心性,使得中国人的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体现出非常不同的特征。许烺光是对孙中山对国民性的著名批评“中国人像一盘散沙”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中国人并不总是处处都是“一盘散沙”。在他们所关切的亲属和地方性组织的内部,他们相互粘附在一起就像最坚硬的黏土。而一旦对个人的要求超出他们对团体忠诚基本的限度,中国人就会暴露出“散沙”的特点。这也提醒我们,中国人的行为往往具有双重甚至多重的面向,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境加以理解和解释。

严格来说,差序格局论和情境中心论更像是一种观点和视角,而不是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但这些视角的流行却说明了一个事实:理论观点的影响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内部体系的严密性,而取决于观点能否很好地解释实际的社会行为。这对于后续学者建构能够解释中国人实际行为的理论,是一种有益的启发。

此外,港台及大陆学者还许多关于人情、面子、关系等中国人日常行为的理论分析著作,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读者可依据本章最后的“推荐阅读书目”,按图索骥,寻找相关的著作深入研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